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宋詞的發展軌跡是怎麼樣的?

作者:由 宏度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0-03-26

詞是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萌芽於南朝,最早為了配合音樂(燕樂和清商樂)而創作出來的歌辭

燕樂又可以追溯到北朝,少數民族音樂和演奏樂器(琵琶)傳入中原

一種新的樂曲風格逐漸誕生,同樣也需要新的樂詞配合演唱,最早的詞便出現了

後來音樂逐漸淡化,詞作為獨立存在的文學體裁而為文壇接受

詞到隋唐時逐漸興起,到了宋代發展到全盛時期,此時便稱宋詞

詞最初稱為曲、曲詞或曲子詞

也可稱為樂府、近體樂府、長短句、樂章、琴趣、詩餘等

詞的形式是長短不一的句子,根據不同的句式和字數詞可大致分為:

小令(58字以下)

中調(59~90字)

長調(91字以上)

其中最長的詞可達240字

詞牌是詞的調子的名稱,如《菩薩蠻》、《長相思》、《念奴嬌》、《雨霖鈴》等

不同的詞牌在句數、字數、平仄上都有不同的規定

詞的段落被稱為片或者闕,分一闕、兩闕甚至三闕四闕,多於兩闕的稱為長調

詞源於民間

現存最早的唐代民間詞是1900年在甘肅敦煌石窟發現的曲子詞寫本殘卷,稱敦煌曲子詞,有160多首

《舊唐書》載:”自開元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

可見當時民間已經有演唱詞曲的專門藝人,這些人創作或改編出一些曲詞

從敦煌曲子詞中也能夠看出,民間產生的詞比出自文人之筆的詞要早幾十年

直到中唐以後,唐文人才開始有意識地進行詞的創作

張志和、白居易、韋應物、劉禹錫都有詞作存世

五代十國時期有溫庭筠、韋莊等,尤其以南唐發展矚目,有馮延巳、南唐二主李璟、李煜

進入宋代,經北宋初年文人對詞的拾掇,詞終於發展到全盛時期

標簽: 曲子  民間  詞是  曲詞  兩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