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作者:由 老物件兒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1-09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上二篇:

復照青苔上: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一)復照青苔上: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二)

最後一篇。

作灶長如丘,取土深於塹。

踏輪飛為模,覆灰色乃紺。

力疲手足病,欲憩不敢暫。

發窯火以堅,百裁一二佔。

裡中售高價,鬥合漸收斂。

持歸示北人,難得曾罔念。

賤用或棄撲,爭乞寧有厭。

鄙事聖猶能,今餘乃親覘。

——北宋·謝景初《觀上林垍器》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展廳圖片

東漢到五代,越窯青瓷使用了高鈣石灰釉(宋代以後鈣含量才降低到15%以下,並引入了高鉀成分的原料形成石灰鹼釉。),在1200度——1270度的範圍內燒成。

後司岙窯址秘色瓷和普通越窯青瓷的胎、釉及燒造所用的匣缽的化學元素組成含量接近,

這說明秘色瓷與普通越窯青瓷在胎釉原料上並無本質區別。

但秘色瓷釉面更透徹,更加均勻,釉中雜質較少,瑩潤天青色;胎也更白更細;表明原料的選擇和處理更加嚴格。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枕頭

唐(618—907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這類秘色瓷長方形瓷枕,在後司岙窯址出土前沒有見過這個器型。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盆

唐(618—907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晚唐時期越窯青瓷原料已經經過很好的粉碎、淘煉,瓷胎胎質細膩緻密,不見分層現象,氣孔也少,胎色呈較統一的

淺灰白色

。成型技術也普遍提高,器型規整,碗、盆、盤、執壺等胎面光滑,釉層勻淨,坯體顯著減輕,圖足纖細,足壁外撇,製作優良。

同時越窯使用

龍窯

,龍窯窯床長,裝燒面積大,產量高。窯頭窯尾有一定差度(唐代一般在四五十米左右),窯壁較薄,這樣窯內驟熱驟冷(即升溫快,冷卻也快)不像北方饅頭窯那樣冷熱緩慢,避免了二次氧化,方能將這種熔度低、黏性小的釉料,燒成像玻璃一樣透明瑩澈。

釉料處理和施釉技術也有很大改進。釉面均勻,開細紋片,沒有剝釉現象,呈色青綠或青中泛黃,滋潤而不透明。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缽

唐(618—907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缽

五代(907—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葵口碗

唐(618—907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葵口碗

五代(907—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葵口盤

唐(618—907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花口盤

五代(907—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盤

五代(907—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青釉瓜稜執壺

唐(618—907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青釉執壺

唐(618—907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執壺

五代(907—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青釉海棠式杯

唐(618—907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青釉杯

唐(618—907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花口盞

五代(907—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盞託

五代(907—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胎為瓷之根本!瓷器的格調,釉色是一個方面,胎土之優劣才最為重要。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刻花盒蓋

唐(618-907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器蓋

五代(907—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花式盒蓋

五代(907—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穿帶壺

唐(618—907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越窯秘色瓷穿帶壺,在後司岙窯址出土前沒有見過這個器型。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壺頸

晚唐五代(約836—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葫蘆瓶

唐(618—907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罐口

晚唐五代(約836—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青釉渣鬥

唐(618—907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八稜淨瓶嘴

唐(618—907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八稜淨瓶嘴

五代(907—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秘色瓷淨瓶腹部

唐(618—907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瓷質墊具

晚唐五代(約836—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晚唐到五代裝燒上有兩種方式:匣缽裝燒與明火祼燒,均置於支燒具上。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FormatImgID_59#

越窯瓷質墊具和

晚唐五代(約836—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看,

這個越窯瓷質墊具就是用在越窯秘色瓷枕頭上的。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瓷質墊餅

晚唐五代(約836—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瓷質組合支圈

晚唐五代(約836—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瓷質支具

晚唐五代(約836—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支燒具均為粗陶質,束腰形。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刻字越窯瓷質缽形匣缽

晚唐五代(約836—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晚唐開始越窯使用匣缽,

是唐代瓷業裝燒技術的一個重大貢獻。

避免了沾染煙炱(音臺)或粘附砂粒,成品更加瑩潤。

越窯在中唐以前,多采用疊燒,用明火燒成。凡碗、盤等圓器,都逐層疊燒,以增加裝燒量,所以器底很厚,碗、盤的內外底均留有支燒痕跡,釉面也不可避免有煙炱或粘附砂粒。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鹹通”銘越窯瓷質匣缽

晚唐五代(約836—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這件匣缽為瓷質,口沿外壁塗釉,外腹刻“

鹹通

”銘。“鹹通”是唐懿宗的年號。出土“鹹通”年號匣缽的地層中,瓷質匣缽的數量明顯增多,兩者比例基本相當,器型仍主要是缽型。從地層疊壓關係和紀年款匣缽來看,在鹹通年間,秘色瓷已在後司岙窯場產品總量中佔據相當比例。

第一篇寫到法門寺地宮出土的物帳碑刊刻於鹹通十五年(874年),說明地宮出土秘色瓷的生產時間不晚於鹹通十五年。這一時間正與窯址出土的“鹹通”銘匣缽相印證。

首次確認法門寺與錢氏家族墓出土秘色瓷產地。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官”字款越窯瓷質匣缽

晚唐五代(約836—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周”字款越窯瓷質直筒形匣缽

晚唐五代(約836—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瓷質直筒形匣缽

晚唐五代(約836—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瓷質匣缽蓋

晚唐五代(約836—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FormatImgID_70#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瓷缽形匣缽和匣缽蓋

晚唐五代(約836—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瓷質缽形匣缽

晚唐五代(約836—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展廳圖片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展廳影片

後司岙窯址出土的匣缽,有陶質、瓷質、粗瓷三種。粗陶質的匣缽數量遠較瓷質匣缽為多。

瓷質匣缽流行於晚唐至五代早期

,主要是較大型的缽型匣體,亦有少量的喇叭型匣缽與匣缽蓋。瓷質匣缽與瓷器胎體基本一致,極細膩堅緻。裝燒時匣缽之間用釉封口(如上圖),以使在燒成冷卻過程中形成強還原氣氛成使瓷器呈現出天青色。

在後司岙窯址中,瓷質匣缽與秘色瓷的數量同步消長,

因此推斷秘色瓷的燒成與瓷質匣缽有關。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M形匣缽裝燒示意圖(展廳圖片)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直筒形匣缽裝燒示意圖(展廳圖片)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盒與缽型匣缽及墊圈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器物與匣缽之間使用泥點間隔,泥點少而較長。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直筒型匣缽與匣缽蓋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越窯匣缽裝燒標本

晚唐五代(約836—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從上面的圖中可看到晚唐五代越窯匣缽裝燒分為:

單件裝燒

匣缽內多件疊燒。

在疊燒方式上,以缽型匣缽對扣後多組疊燒為主,亦有缽型匣缽與匣缽蓋疊燒的組合。喇叭型匣缽扣於缽型匣缽之上。器物一般直接放置於匣缽內,兩者之間使用泥點間隔,少量器物使用墊具墊燒,以較寬的圓環狀帶圈足的墊餅為主,亦有少量的墊圈。器物與墊具之間及墊具與匣缽之間均使用松子狀的泥點間隔。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這個碗底上的就是松子狀的泥點

越窯自東漢創燒以來,一直居於瓷器製作技藝的頂端,引領著制制技術的發展。不僅浙江省內的德清窯、甌窯、婺州窯、龍泉窯等窯場受其影響,省外的洪州窯、耀州窯、汝窯以及國外的高麗青瓷等亦深受其影響。可以說它是一個技術擴張型的窯場,對國內外的青瓷生產具有重要影響。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淨瓶裝燒方式:越窯瓷質匣缽蓋、越窯秘色瓷八稜淨瓶、匣缽

晚唐五代(約836—960年)

浙江省慈溪市橋頭鎮上林湖後司岙窯址出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

喇叭型匣缽是裝淨瓶的專用窯具。匣缽蓋極淺,近M型,匣缽蓋中心均圓形淺下凹以放置器物,器物與匣缽之間使用多個泥點間隔。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每一個人的審美標準,取決於平靜的內心、包容的眼光和高度的靈魂!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鑑於後司岙窯址重大的學術價值,恭喜被評選為201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故宮展覽 | 千峰翠色之秘色瓷(三)

標簽: 浙江省  匣缽  越窯  後司  慈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