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作者:由 非遺吉林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6-01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延邊這片土地物產豐饒,尤其盛產滑石,朝鮮族民用的主要炊具——石鍋,採用的就是滑石。石鍋的耐熱和耐寒性都是一流的,在長白山高寒地區尤顯寶貴,在我眼裡,論實用性,沒有什麼炊具能比得過它。

————朝鮮族石鍋省級非遺傳承人 蓋崇軍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石鍋,真的是用石頭鑿成的鍋

每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民族特性,這些特性體現在衣食住行的不同方面,飲食習慣也是保持民族特性很重要的一項內容。

提起朝鮮族的美食,可能你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石鍋拌飯。朝鮮族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石鍋的,目前還沒有查閱到相關準確的資料。但朝鮮族的餐飲,彷彿一刻也離不開這口石頭製成的鍋,石鍋拌飯、石鍋醬湯、石鍋海鮮湯、石鍋烤肉、石鍋煎魚……在延邊,所有你感受到的熱氣騰騰的感情,朝鮮族人民幾乎都可以用石鍋向你表達出來。

美味,都來自於這個神奇的鍋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石鍋之所以能成為長白山腳下朝鮮族人民最愛的炊食器具,離不開它耐寒耐熱、保溫性強的獨特特性。延邊地處長白山脈,盛產優質的滑石礦。早期的朝鮮族人正是用露於地表的滑石,經過鑿制,形成了生活所必須的炊具。而相比其它石料,滑石具有耐熱性強、導熱速度快、保溫持久、節約燃料、不粘鍋、易清洗的優勢,使得朝鮮族在忠於保持食材的“原味”這一個飲食特點上,得到了最大的發揮。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蓋崇軍,一個敢於創新的石鍋匠人

蓋崇軍是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朝鮮族石鍋製作技藝的第三代傳承人,師承朝鮮族石鍋老匠人李鍾石(李鍾石師承第一代朝鮮族石鍋製作工匠樸吉風)。

第一次看到朝鮮族村民自制石鍋時,蓋崇軍剛十歲,隨父輩遷居到延邊朝鮮族村落中。以男孩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天性,他對石鍋製作過程中這套敲打鑿磨的技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偷師學藝”了數年之後,蓋崇軍正式拜了朝鮮族石鍋匠人李鍾石為師,開始了朝鮮族傳統石鍋的加工製作。

蓋崇軍的辦公室至今還保留著以前老傳統工藝製作出來的石鍋。在以前生產工具欠缺的情況下,石鍋的製造水平也很有限,老石鍋的鍋內並不平整,敲鑿痕跡明顯,露出了歷史歲月流轉的痕跡。他向記者們介紹了傳統的石鍋傳統制作方法和流程: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選石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初鑿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打磨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上油

蓋崇軍說,一般用傳統工藝做一隻石鍋,一個熟練的工匠大概需要七天左右。而其間還隨時有因天然石料不確定性因素引起的斷裂和崩裂,所成者鮮少,更顯得石鍋的金貴。

在機械化不發達的年代,石鍋的製作,完全是鐵與石的一場未知的緣份。而這緣份是否能夠圓滿,工匠的技藝是非常關鍵的。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打製石鍋這門手藝傳到了蓋崇軍的這一代,他將石鍋的製造技藝,進行了機械化車床築形+結合手工打磨的半自動化程序的改造,使得石鍋的產量和質量都得到了更大的保障和提升。

說話間,他便為我們現場演示了一個石鍋的誕生,從石料到成型,全程僅僅用了半小時。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https://www。zhihu。com/video/1109120941845618688

非遺的創新,是對傳統的保護還是終結

由於現代化工業技術的助力,蓋崇軍制作的朝鮮族石鍋的產量得以大大提升,並且除了滑石石料的石鍋外,還可以加工其它石料,乃至硬度更高的玉石石鍋,用於供給有更高消費需求的人群。蓋崇軍說,石鍋作為一種日常生活器具,並且是幾乎每個朝鮮族家庭必備的炊具,屬於消耗性產品,以前請人做石鍋是件非常費力的事情,工價也不菲。而自從他透過研究創新,把石鍋的製作工藝進行技術升級後,大大增強了民眾使用的便捷性,也從另一方面提升了生活效率。

目前蓋崇軍生產的石鍋在全國的銷量很不錯,他正忙於全國的招商和推廣,他的石鍋加工廠也正往產業化方向發展邁進。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圖為蓋崇軍正在用車床對石鍋進行加工打磨

對於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儲存與發揚,蓋崇軍有著自己的想法。他說,非物質文化遺產本身是為了紀念和保護祖先留下來的寶貴技藝,應當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停留在這項古老的技藝上,不能進步和發展,那畢竟是生產力落後時期的產物。時代在發展,生活在進步,如果就只停留在老傳統上,那是沒有生命力的,以後終究會把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變成真正的“遺產”,最終送進博物館,那就完全失去了文化傳承的意義。而只有不停的應用和創新,符合時代的需求,才是活著的非遺文化,才能延續和儲存下去。

他的石鍋工廠也在當地招收願意學習石鍋製作技藝的人,一方面就是傳承石鍋的歷史和學習瞭解傳統的製造技藝;另一方面,也可以學習新的製作技藝,投入到石鍋的加工和生產行列中來。目標只有一個,為了給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產品。

蓋崇軍 | 鑿石為鍋,一塊滑石的傳說

圖為蓋崇軍與非遺吉林主編進行發展方向的探討

從蓋崇軍的石鍋工廠的發展方向來看,這樣的非遺產品的產業化推進,一方面為當地人民帶來了便捷,另一方面也為這項非遺傳統技藝找到了更好的資訊承載和傳遞方式。

未來,我們期待著有更多的非遺傳承人和非遺產業專案的推動者,以及熱心的非遺文化愛好者,能夠參與到“非遺傳承與創新”這個話題的討論中來,為推動非遺技藝提升、推動非遺文化的創新發展和非遺產品的產業化推進,從活態應用的角度,重新看待非遺傳統工藝的再生、保護與傳承。

欄目主編:梁 芳

圖片影片:錢文波

稿件版權:吉林日報

標簽: 石鍋  朝鮮族  蓋崇軍  技藝  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