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第三波 20世紀後期的民主化浪潮 讀書筆記

作者:由 胡二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0-12-08

一、作者簡介

亨廷頓,(1927年4月18日~2008年12月24日)16歲考入耶魯大學,18歲時提前畢業,在芝加哥大學獲得碩士學位,23歲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自此在哈佛執教58年。他一生的著述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在軍-民關係、軍事政策及戰略領域,美國政治和比較政治,政治發展與欠發達國家的政治、民主化、國際關係領域。2004年,亨廷頓發表了最後一本書《我們是誰》。

二、主要內容

本書寫作於1989—1990年間,試圖解釋從1974年到1990年之間大約有30 個國家從非民主政治體制向民主政治體制轉變這一波民主化浪潮的原因、方式及其所帶來的直接後果。作者在前言中寫道,本書既非一本理論著作,也非一部歷史著作,而是兼具理論與歷史色彩的解釋性論著,這點從對全書的目錄框架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作者透過從實踐中總結理論,運用理論證明實踐相結合的方法闡述了第三波民主化的內容、原因、過程、特徵、鞏固和走向等問題。

1、第三波民主化的產生

作者所認同的民主是在競爭中透過普選產生最高決策者的形式的程式民主,而民主化則是一個經由公正開放自由的選舉途徑產生的政府取代另一個並非由該方式生成的政府的過程,涵蓋了威權政權的終結、民主政權的建立、民主體制的鞏固三個層面。縱觀歷史,作者認為出現過三波民主化浪潮和兩波回潮(見表1),每一次回潮都會促使前一波浪潮中已經實現民主化的部分國家退回到威權統治,但沒有波及全部,總體上呈現出“進兩步,退一步”的特點。本書介紹的是第三波民主化,1974年發生於葡萄牙的軍事政變拉開了第三波民主化的序幕,在隨後15年間,這波民主化迅速席捲全球,促使大約30個國家實現了由權威政權向民主的轉型,同時,也在研究領域激發了一波民主化研究熱,產生了大量與民主化研究有關的文獻。

三波民主化浪潮概述

時間

起源

原有政體

表現

原因

第一波民主化

1828到1926年

美國革命與法國革命

絕對君主制國家、繼續留存的封建貴族國家、大陸帝國的繼承國家

至少有30個國家建立了最低意義上的全國性民主制度

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第一波回潮

1922到1942

羅馬大進軍廢止了義大利的民主制度

主要發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才採用民主政體的國家,說明共產主義、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意識形態的崛起

第二波民主化

1943到1962

開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

法西斯國家、殖民地國家、個人軍事獨裁國家

西方殖民統治過程的終結,催生了一大批新興國家

政治和軍事因素

第二波民主化回潮

1958到1975

1958年,巴基斯坦軍方建立了一個軍事管制政權

政治發展和體制轉型正呈現出濃厚的威權主義特徵

第三波民主化

1974到1990

1974年葡萄牙軍事政變結束獨裁統治

一黨專制、軍人政權和個人獨裁

歐洲、亞洲、拉丁美洲大約有30個國家的民主政權取代了威權政權

多種因素的混合體

2、第三波民主化模式與原因

第三波實現民主化轉型的國家中,作者認為主要存在四種典型的

轉型模式

:交替轉換模式,民主體制和威權體制的更替是國家政治體制發展的特徵;二次嘗試模式,在第一次向民主體制轉型失敗後,透過第二次探索成功轉型;中斷式民主模式,曾經建立過民主體制,後來因為某種原因中斷,現在又再次轉化為民主模式;直接轉型模式,透過漸進、長期演化或者某一次突變而從穩定的威權體制向穩定的民主體制直接轉型;去殖民化模式,被強迫實施民主體制的被殖民國家在實現獨立後仍舊維持著民主體制。

透過對這些國家轉型模式的分析,可以將促進民主化轉型實現的

因素

歸納為政治、經濟、宗教、外部環境這幾個方面。

政治上

,政績困境導致威權政府合法性衰弱,隨著民主的規範和普及,威權政府的統治者被迫使用民主的話語體系設定政府發展的目標,用政績保證政府的合法性,一旦目標沒有實現,民眾就會降低對政府合法性的認同,但即使實現目標,也會因為失去目標而使得合法性降低,威權政府政府陷入政績困境;

經濟上,

經濟發展與經濟危機促進民主轉型,但二者並非直接相關,而是透過推動社會結構和價值的變遷促進民主化,長期的經濟發展促進中產階級群體的擴大,提高國民受教育水平和整體素質,為民主化打下基礎,短期的經濟危機削弱威權政權合法性,動搖威權政府統治根基。

宗教上,

宗教變革推動民主制度成型,基督教擴張壯大民主勢力,一方面,變革後的新教教義在個體層面更強調個體良心、組織層面強調限制主教的權力並鼓勵資產階級和經濟財富的發展,這些都有助於民主制度的成形;同時,基督教的擴張對韓國和非洲地區民主化推動產生了重大影響,隨著教會成員的成倍增長,對教會領袖主張民主的行為的支援力量也成倍擴張,但這種推動作用正隨著民主化轉型成功而趨於弱化。

外部環境上

,殖民統治、蘇聯解體、美國力量以及民主化的滾雪球效應都是關鍵因素,在第三波實現民主化轉型的國家中,有15個民主政權要麼是在外國殖民期間,要麼是在實現獨立之後建立的;東歐國家的民主化隨著蘇聯力量的退出而成為可能;全世界的民主運動都從美國的先例中吸取靈感並加以效法,美國也透過經濟制裁、物質支援、多變外交等方式推動全世界民主化的發展;不少國家的民主化深受其他剛剛實現民主化國家的影響。總的來說,政治、經濟和宗教因素在民主化浪潮前期發揮的作用更大,外部環境因素在後期促使國家實現民主化上的作用更顯著。

Ø 民主

民主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的哲學家們,但現代意義上的民主只能追溯到18世紀末西方社會的革命動盪時期。作者認為,對民主含義的爭論主要可以分為三類:根據政府權威的起源定義、根據政府服務的目的定義、根據組建政府的程式定義,但前兩種定義方式往往會帶來模稜兩可和模糊性的問題,因此,作者認同熊彼特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一書中對民主所進行的程式性定義,即“最有影響力的決策者是經由公平、誠實和定期的選舉產生,在這些選舉中,候選人自由地競爭選票,並且幾乎所有成年人都具備投票資格。根據這種定義,民主就包括了競爭和參與這兩個維度。”

人們可能會在民主的定義中加進一些穩定性或制度化的元素,體現為人民對這一政治體制的持續存在可以預期的程度。

3、第三波民主化過程

在政治、經濟、宗教和外部因素的影響下,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正徐徐推進。對掌權者進行劃分,發生民主轉型的威權國家主要有三種類型:一黨專制、軍人政權和個人獨裁,從作者對民主所下的定義來看,他們都無一例外的壓制政治競爭和政治參與而阻礙民主的發展。三種政權實現民主轉型的

路徑

徹底性

是有差異的,

一黨專制

政權向民主政權轉型意味著該政黨放棄國家核心權力並退回到與其他非掌權團體差不多層級的政治平臺上,若再想實現權力的重新迴歸不會比其他政治團體更容易;有所不同的是,

軍人政權

向民主政權轉型只表明他們放棄當前對政府的控制,但並不意味著放棄重新獲得政府權力的暴力工具;

個人獨裁

政權向民主政權的轉型往往透過獨裁者被推翻、選舉失利或繼承者主動進行民主化轉型等路徑實現,較之前兩類,民主轉型更具徹底性。

從政府和反對派自身,以及政府和反對派之間的關係出發,上述三類威權政權可以分為三種民主化過程型別:主動轉變、政權取代和交相改變。在

主動轉變

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政府內部的改良派,威權統治者為提高統治合法性而進行的體制自由化變革中,改良派發展壯大並趁機擢取政府權力,緊接著透過削弱安撫保守派,聯絡拉攏反對派而推動國家的民主轉型。政權取代和交相改變涉及到政府和反對派之間的力量博弈,將強政府弱反對派設定為一開始的力量格局,伴隨著諸多民主化因素的推動,反對派勢力擴張,政府力量式微,當雙方都沒有絕對的優勢而陷入對抗僵局時,透過談判妥協實現的民主化轉型被稱為

交相改變

;若反對派打破力量制衡瓶頸,以更大的優勢力量而直接推翻威權政府,則該民主轉型是透過

政權取代

實現的。

學生一般總是站在反對派一方,無論他們的社會存在什麼樣的政權,他們都一概反對。

4、第三波民主化特點

作者總結出,三種轉型過程都具有妥協、選舉和低暴力水平的特點。一般來說,只要談判雙方在價值判斷和策略選擇上沒有太大的懸殊,談判者能實際控制他們的追隨者,就很容易實現相互的

妥協

,作者認為在這些實現民主化過程中的核心妥協可以稱為擴大參與和承諾節制之間的民主交易,表現為參與的範圍或明顯或模糊的被擴大了,同時也達成了在政策和策略上的節制,主要包括反對派放棄暴力和反革命主張、接受現存經濟制度,政府願意透過選舉和議會程式來行事。

選舉

既是民主化的目標,也是民主化的手段。在第三波民主化中,為了打破政績困境,威權政府試圖透過打造選舉模式,操縱選舉過程,借“民主選舉”之名維護自身統治的合法性,但出乎預料的,意外選舉結果層出不窮。分析其原因,既與統治者已然失去支援力量而不自知並對舞弊選舉技術過分自信有關,也與全球民主化推進中中產階級的壯大難脫關係。但即使順遂統治者意願成功選舉,每次選舉也都是反對派擴大自身勢力、瓜分威權政府權力的契機。因此,針對反對派是否應該阻礙威權政府的選舉方面,作者給出提議,威權政府要想繼續統治就不應進行選舉,反對派要想推翻威權政府就不應抵制選舉。

通常來說,重大的政治變革往往伴隨著暴力革命,第三波也不例外,但明顯的,第三波民主化過程中總體的

暴力水平比較低

。探其原因,在人民意願上,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慘痛教訓後

支援使用暴力的意願普遍較低;在轉型方式上,因主動轉變實現民主化的國家佔比較高,民主化天然的失去了對暴力的需要,鑑於此,反對派的核心策略也轉向選舉和協商事宜,以集會和遊行示威等較柔和的方式反對不民主的威權政府。

在因做出妥協才使得新政權得以建立的少數領導人中,很少有人能躲過被稱為出賣者或背叛者的職責,但在某種意義上,被指責的程度是衡量他們成功的標準。

5、新興民主政權所面臨的問題

作者認為,隨著民主政權的建立,新民主國家將面臨三種類型的問題,即

轉型問題、背景性問題和體制性問題

轉型問題

涉及新民主政權如何對待威權政權殘餘勢力以及如何建立新的憲制和選舉機制問題,表現為對威權政權施虐者指控上所持的立場和如何柔化軍權建立新的文官—軍隊關係模式。針對不同的施虐者行徑以及新民主政權的轉型特點,在是否要

起訴

這些犯罪分子上各國存在較大分歧,但普遍來說,透過主動轉變方式實現民主轉型的國家要比透過交相改變和政權取代方式對威權統治者更寬容。同時,在民主國家,強大的

軍事

統治集團被認為是“絕對不正常”的存在,軍方掌握的政府權力、控制的關鍵職位以及在人事和財政上的獨立性侵犯了民選政府的正常權威。鑑於此,民選國家選擇了胡蘿蔔加大棒的組合對策,綜合價值引導、職能定位、制度安排制定出一套促進軍隊現代化和職業化的方針。在價值引導上,賦予軍隊有限職能和文官控制的指導理念、從重物質激勵向重精神激勵轉變、塑造軍隊的聲譽和士氣並提高全社會對軍人榮譽感的感知度;在職能定位上,給軍隊貼上非政治化的標籤,將履行軍事使命作為其主要職能;在制度安排上,形成一套更加完整的組織制度,比如,最初和繼任的民主政府對軍隊高層進行更換,並將重心轉移到發展軍隊裝備而不是武裝規模上。

比起轉型問題,

背景性問題

給民選政府帶來更大的挑戰。重大叛亂、族群部落衝突、極端貧困、社會經濟嚴重不平等、長期通貨膨脹、高額外債、恐怖主義和國家全面干預經濟是第三波民主化國家面臨的主要背景性問題,當背景性問題難以解決、新民主政權執政效率低下以及民主過程存在的諸多限制集中暴露出來時,民眾逐漸認識到民主政府也並不能解決他們所遇到的問題,此時他們對威權政府的暴力鎮壓等行徑的印象逐漸被威權政府統治時期的秩序、繁榮和經濟增長所取代,社會呈現出民主幻想破滅與威權懷舊並存的趨勢。

但對背景性問題的無能為力並不意味著民主政權的破滅,比起威權國家依賴於政績表現的合法性,民主國家取決於過程和程式的合法性為其在處理問題上無能為力設定了逃避機制。民主政權的穩定與民眾對民主政府和民主體制的區分能力有關,重新塑造一種政府表現和合法性認同之間的新聯絡,打造新的民主政治文化,將社會降低的合法性認同轉移到現任政府而不是民主體制上是民主為政府設定的逃避機制。從這個角度看,威權懷舊可以被視作民眾已經產生了對體制和政府進行區分的能力,這是有助於促進民主鞏固。在檢測民主鞏固的強度上,作者提出了兩次權力交接檢測法,即如果政府能夠進行兩次的和平的權力交接,就意味著社會的主要政黨都認可並忠誠於民主體制,社會大眾和政治精英都自覺在民主體制內活動,民主就得到了鞏固。但需要保持警惕的是,民眾願意接受多少次政府更替來解決國家面臨的現實問題,當人們不僅對民主政府感到失望,還開始質疑民主體制,不僅反政府,還

反體制

時,是否就是威權政權捲土重來再次逆轉民主政權的時候?

Ø 檢驗民主的強度

1、對國家民主政治文化的發展進行態度上的檢驗:即政治精英和公眾堅定的認為應該以這種方式進行統治

2、對國家政治生活中民主實踐的制度化進行檢驗:公眾實際上是透過選舉來選擇領導人

6、新興民主政權鞏固的有利條件

雖然各個轉型國家都面臨上述問題,但在第三波民主化國家中,也存在著諸多有利於促進民主鞏固的變數因素,包括民主經驗、經濟水平、外部環境、民主轉型時間、民主轉型方式、民眾反應、民主制度等。與沒有民主經驗的國家相比,具有早先民主經驗更有助於民主鞏固;經濟發展為民主鞏固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經濟水平與民主鞏固具有正相關性;一個支援民主的外部環境也有助於民主政權的鞏固;早期透過內部原因實現民主轉型的國家往往比後期透過外部力量或滾雪球的方式實現民主轉型的國家更有利於民主鞏固;與衝突和暴力的民主轉型方式相比,和平的、達成共識的轉型方式更有助於民主鞏固;政治精英和民眾對政府無能為力的接受度越高,越有利於民主鞏固;此外,民主鞏固還受到建立的

民主制度

的性質影響,一般來說,議會制要比總統制更有利於新生民主政權的鞏固。

7、第三波民主回潮的潛在原因

隨著民主政權的建立,曾經推動民主政權形成的諸多因素已經被嚴重削弱,難以在促進民主鞏固問題上繼續發揮作用,當維繫民主鞏固的條件不足,第三波民主化浪潮會延續前兩波的趨勢走向回潮嗎?對未來情境的分析可以從推導過去相似的情境中實現,透過對前兩波回潮的分析,作者總結出與文化、經濟、社會、外部環境有關的多種回潮原因,

文化上

,民主價值觀念淡薄,社會尚未構建出成型的民主政治文化;

經濟上,

嚴重的經濟危機和經濟崩潰加劇了社會衝突;

政治上

,政府制定不合時宜的重大社會經濟改革措施,內部保守集團將群眾性集團排斥出權力中心,並透過軍事政變或政府首腦政變而進行政權逆轉,而且前兩波回潮中比較顯著的一點是,民主政權被歷史上新出現的威權政權取代,如法西斯主義、官僚威權主義、民粹主義等新興威權政權;社會上,恐怖主義和反叛集團促使了民主秩序的崩潰;

外部環境上

,非民主國家的干預以及民主崩潰的滾雪球效應都是前兩波民主化回潮的導火索。

雖然透過前兩波的回潮不能準確預測第三波的回潮原因,但早先的經驗可以給予我們一定的暗示,尤其在政治體制、經濟、價值觀念和外部環境上。

政治體制上

,雖然民主政府合法性維繫不依賴於政績,但如果在處理與民眾相關的問題上一籌莫展,其合法性也會被削弱,同時,民主體制外的威權主義,諸如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宗教原教旨主義、寡頭權威主義、部族式的獨裁主義,也可能順應民主政體的弱化而再度捲土重來;

經濟上

,20世紀30年代的全球性經濟危機壓垮了不少民主國家,可以預見,未來若再遭遇類似危機,難以承受的民主國家還會有很多;

價值觀念上

,尚不穩定和完善的民主政治文化會促使新興的民主國家無意識的轉向獨裁統治;

外部環境上

,非民主國家的強大與對外擴張以及大國向威權政權倒退引發的滾雪球效應都會威脅到新民主政權。比照前兩波所出現的新的威權政權形式,作者也提出了一種可能的威權政權形式,即

資訊科技獨裁

,在這種形式的獨裁統治中,威權政權的合法性來源一改之前對政績的依賴,而轉向對資訊和資訊手段掌控的依附。

8、進一步民主化的障礙和關鍵因素

即使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促使30多個國家實現了民主化轉型,但作者認為,在1990年,全世界仍舊有2/3的國家沒有建立民主政權,可以將這些國家分為四種類型,馬克思列寧主義國家、伊斯蘭國家、撒哈拉非洲國家以及東亞的大部分國家。阻礙這些國家實現民主化的障礙主要分為三種,即政治層面、文化層面和經濟層面。

政治上

主要體現為這些國家普遍缺乏民主經驗,國家領導人也缺乏對民主的信仰;

文化論

以兩種形態出現,即西方文化論和文化障礙論,西方文化論從民主起源、發展以及現存民主國家大多屬於西方國家為依據,認為只有西方文化才能促進民主體制的產生和發展,不那麼嚴格的文化障礙論認為,並非只有一種文化能實現民主,而是有幾種文化不適合民主的實現,比如本身就是反民主和非民主的儒家文化,和強調平等主義和唯意志論的伊斯蘭教文化。雖然作者也承認根深蒂固於某個國家的反民主文化會阻礙民主在該國的傳播,但對前兩種文化論觀點是存疑的,認為文化會隨著歷史的變遷而產生與時代相適應的轉變,單向的認為某種文化不利於民主發展的觀念是經不起推敲的;比起政治和文化因素,

經濟上

的貧困是民主發展的主要障礙,民主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與世界經濟的未來緊密的聯絡在一起。

無論對第三波的未來持樂觀主義態度還是悲觀主義態度,第三波都不可能長久的持續下去,要麼回潮,要麼開始第四波民主化浪潮。作者認為未來路徑走向的關鍵因素與經濟發展和政治領導息息相關,經濟發展為民主化的實現和鞏固創造基本條件,未來的民主形式與經濟形式息息相關;當經濟發展使民主成為可能,政治領導則會促使民主成為現實,高超的政治技巧是與威脅民主鞏固的反對派進行鬥爭的有效武器。但不論是回潮還是繼續發展,我們都可以發現,每一次的民主浪潮都比前一波民主浪潮將民主推得更遠,每次回潮都不會再將世界推回到原有的政治格局上。

三、總結

起源於1974年的葡萄牙軍事政變,在隨後15年間,有30多個國家從非民主國家轉型為民主國家,作者將這一現象稱為第三波民主化浪潮。通常來說,民主化包括威權政權終結、民主政權建立和民主政權鞏固三個階段。伴隨著威權政府陷入政績困境、經濟危機削弱威權政府根基、經濟發展推動民主化傳播、宗教變革壯大民主支撐力量以及國際民主化的滾雪球效應等因素的推動,無論是一黨專制、軍人政權還是個人獨裁政權的威權政權陸續以主動轉變、交相改變或政權取代的方式終結並轉型成為民主國家。新興的民主政權面臨著轉型問題、背景性問題和體制性問題,要想實現民主政權的鞏固,具有早先的民主經驗、經濟發展水平高、國際環境普遍支援民主、實現轉型時間較早、轉型方式較溫和以及具有合適的民主體制的國家更具優勢。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不會一直持續,對民主體制的質疑、經濟危機、民主政治文化不穩定、非民主的國際環境以及可能出現的資訊科技獨裁政權都可能致使第三波回潮,進一步的民主化也受到國家缺乏民主經驗、經濟發展水平低和反民主文化的制約。第三波民主化是走向回潮還是拉開第四波民主化的序幕,最終還是要取決於經濟發展水平和政治領導技巧。但毋庸置疑的,以“走兩步,退一步”為特徵的民主化道路雖是曲折的,但每一波民主化都將世界民主化向縱深推進,民主已然是世界最顯著的標籤。

四、評價和反思

亨廷頓是“第三波民主化”概念的提出者,他先是在 《民主》 雜誌刊發了論文《 民主的第三波 》(Democracy ’ s Third Wave), 隨後出版了該書,後續關於第三波民主化的研究都是基於亨廷頓所提出的理論概念和研究框架,可見,這本書所作的理論貢獻是巨大的,在對本書進行閱讀的過程中,作者的幾個觀點給了我一些啟發:

1)

經濟與民主化的複雜關係

作者提出,經濟與民主化之間的關係是複雜的,並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理解直接相關關係,經濟發展透過改變社會結構和促進價值變遷進而促進民主化。具體來說,從短期看,非常迅速的經濟增長和經濟危機會削弱威權體制,從長期看,經濟發展促進中產階級群體的擴大,提高國民受教育水平和整體素質,為民主化打下堅實基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經濟發展並非都能促進民主化,比起單純的財富本身,只有那些涉及重要工業化的經濟發展才能有效推動民主化程序。因此,簡單的說經濟發展促進民主化是片面的,只有釐清內在的邏輯關係才能使論證有理有據。

2)

間斷的合法性

比起依賴於政績的威權政府的合法性,依賴於民主程式的民主政府合法性更具彈性和容錯性。即使現任政府政績不佳,引發民眾不滿,民主程式也會透過換屆選舉的方式重新贏回民眾的認可。測算民眾的忍耐限度並據此規劃選舉週期是民主政府特有的政治技巧,但很顯然的,民主體制賦予民主政府的是一種間斷的合法性,間斷合法性既依靠恰如其分的選舉週期進行維繫,也隨著選舉次數的增多而逐漸減弱,當減弱到某一臨界值時,間斷合法性中斷於某屆政府,民主體制失靈,民主體制將何去何從?

3)選舉困境

威權政府試圖透過披著民主外衣的選舉來維繫其合法性,但不少選舉意外的失敗了,究其原因,與民主文化的傳播、中產階級的擴大、政府支援力量的式微等因素有關。但即使選舉成功,也給了反對派在政府內部進行勢力擴張的契機,反對派勢力隨著選舉次數的增加而在政府內部蔓延,最終侵佔整個威權政府。據此,威權政府陷入選舉困境。

雖然作者的觀點高屋建瓴,但也存在幾個值得商榷的地方:

1)何謂民主

從古希臘開始,民主一直作為政治概念出現,寓意為人民主權或人民當家做主。但在之後的發展中,民主因其概念的包容性,服務於不同的目的而被賦予不同的內涵,出現非政治民主和限定民主等民主形式。一方面民主被運用到非政治領域而出現社會民主、工業民主、經濟民主和財產所有民主等非政治民主詞彙,同時,被加上修飾詞而變成限定民主,諸如參與民主、協商民主、程式民主、自由民主、競爭民主等。民主概念的混亂性使得不同學者對民主的觀點有不同的見解。作者將對民主的定義角度分為三類,即從政府權威起源、服務目的和組建程式三個角度,延續熊彼特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對民主的界定,作者批判從威權起源和服務目的對民主進行界定的古典民主理論,認同對民主的程式界定,認為民主的核心程式是由民主政權所管治下的人民透過競爭性選舉來選拔領袖的過程,包括競爭和參與兩個維度。民主化是透過民主程式構建的政府取代非民主程式構建的政府的過程,因此判定國家是否實現民主化的落腳點就是民主內涵的。基於上述分析,我們可以這樣認為,作者所劃分的實現民主化的國傢俱有較大的主觀色彩,尤其在看待作者所認為的尚未實現民主化的國家時,比如中國,應有自己的立場和判斷。

2)民主為誰服務

作者對美國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推動世界民主化發展的作用和具體措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即使美國所採取的是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壓力和制裁,作者都不加批判的一律肯定,很顯然,這是一種以美國為中心的思維。如果把這種美國中心的民主觀強加到其他國家身上時,民主是否變成了一種霸權工具?以人民當家做主為本質內涵的服務於人民的民主現在又在服務誰?

【完】

標簽: 民主  民主化  威權  政權  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