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漫談古禮 | 古代朝臣手中的禮器——笏板

作者:由 夏偉紅禮儀培訓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6-22

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上朝的畫面,就會發現大臣們手中拿著笏(hu)板,那笏板是幹嘛用的呢?今天我們來了解⼀下。《項脊軒志》中,有⼀個勸學的著名段落:“(大母)自語 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其文大意如下:“(祖母)自⾔自語地說:’我們家的人讀書老不見成效,這個孩子的功成名就,總可以期待了吧?’過了⼀會兒,她拿著⼀個象牙手板進來,說:‘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間拿著上朝用的,以後你⼀定會用到它。’”祖母所持的象笏容易引人遐想——這個象牙手板是何物,為何竟能指代仕途?

漫談古禮 | 古代朝臣手中的禮器——笏板

笏的起源及作用

笏:又稱“圭簡”、“朝簡”、“朝板”、“奏板”、“玉板”、“玉笏”、“手板”等。 其起源已不可考,《史記·夏本紀》引鄭玄注云:“曶者,臣見君所秉,書思對命者也,君亦有焉。”這裡的“曶”即通“笏”。

史學家多認為笏至少在商朝就已出現,這⼀推論尚無確實的考古依據,但在紙張尚未問世的歲月中,很難想象除了笏,君主與朝臣議政時還會有其他未被史書所記載的工具。

笏原是古代君臣在朝廷相見時所執的手板,上面記事,以免遺忘。朝中之笏有⼀定之制,天子用玉,諸侯用象牙,大夫和士用竹片。東漢劉熙《釋名》中提到:“笏,忽也,備忽忘也。”可見笏的主要作用類似於今天會議上的備忘筆記,屬於官場辦公用品。傳言其另⼀用意在於上奏時掩面以示對天子的尊敬。根據《禮記·玉藻》篇中的記載,笏板應於商周時期投入使用。不同時代,笏板的材質規定與形態各不相同。

笏板有尺寸規定,但並非定死,因人變通。《禮記·玉藻》中對笏板的用法和形制均有詳細記錄:“笏度⼆尺有六存,其中博三寸,其殺六分而去⼀。”這是笏的⼀般尺寸。但作為記事工具,終究是實用價值為先,方便為主。宋仁宗時,兵部員外郎楊偉記憶超群,“常秉小笏以朝”;同時代的江南轉運副使任中正則身材高大,“帝擇大笏,命內臣賜之”。再“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造,受命於君前,則書於笏……笏度⼆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此處的“尺”為“周尺”,約合19。7釐米,因此周朝時期的笏長約51釐米、中端寬約6釐米,也的確是便於記事的尺寸了。

漫談古禮 | 古代朝臣手中的禮器——笏板

笏在各朝代的變遷

關於笏的禮制已經逐漸成型。比如,周朝要求諸侯上朝需執牙笏,同時還規定了不同等級者需攜帶不同材質的笏,其中“天子以球玉,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士竹本,象可也”。從中可以看出,至少從周朝開始,笏便具有了區分等級的功用,不同的材質背後,是持笏者不同的出身地位。

兩漢時期,在造紙工藝不斷改進的衝擊下,笏作為記事工具的功用受到了極大衝擊。然而,從周朝到秦漢,近千年的歷史已經讓官員們習慣了笏的存在,於是笏反而在記事工具革新的衝擊中煥發新生,剝離了“書其上,備忽忘”的原始功用,轉而成為單純的“朝位班序”的象徵。

唐高祖武德四年以後,笏開始有了等級之分。當時規定五品以上官員可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笏或木笏;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後直,五品以上,前拙後屈,後又改為上圓下方。從《唐會要·輿服志》的記載中可以看出笏的生命力:“五品以上執象牙笏,以下執竹木簡。舊制三品以下前挫後直,五品以上,前挫後屈。武德以來,⼀例上圓下方。”五品官銜,從此成為笏材質的分界線。自唐以降,官員朝服開始依品銜區分不同顏色,大體為三品官以上服紫色,五品官以上服緋色,七品官以上服綠色,九品官以上服碧色。

這⼀傳統由兩宋所承襲,而官員所持之笏也便與朝服顏色相對應,服緋色公服者用象牙為笏,服綠色公服者用槐木為笏。唐宋兩朝,官員出席重要場合均需撫摩笏,以便於禮官安排相應的位次及自此間相互辨認——從周至宋兩千餘年過去,“諸侯以象,大夫以魚須文竹”的傳統在王朝的更迭中不僅未見消退,反而愈見精細。

明朝在承襲唐宋禮制的基礎上再次對持笏之禮進行了細微修改。據張自烈撰《正字通》所載:“明制,笏,四品以上用象牙,五品以下用木。”唐朝以五品為界的傳統在此上調至四品,這背後或許也有象牙愈加珍貴的現實。由此歸有光是否有資格手持象笏入朝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明代各寺寺丞為正六品,作為南京太僕寺寺丞的歸有光恐怕只能用五品以下官員所用的木笏了。

清朝代明後,沒有保留官員持笏面君的禮制,笏作為朝堂禮儀用具從此消失於歷史。不過,以笏代指官員、仕途的⽂化傳統卻保留了下去,滿床疊笏、⼀門百笏、袍笏登場這些成語依然流傳於世,為後人記錄著笏這⼀器物曾經的輝煌。

漫談古禮 | 古代朝臣手中的禮器——笏板

道教中的笏——法壇上的朝禮尊神

二十五朝歲月點撥而過,關於笏的歷史卻只說了⼀半。在中國歷史中,笏不僅曾在廟堂中流轉於公卿掌間,更在道教中走上法壇,成為道士仙家手中的常見法器。

與歸有光祖母的笏不同,道教中的笏又稱圭簡、朝簡、朝板、奏板等,道士朝拜時往往兩手恭執,以表示對神靈的尊敬。這似乎令人費解:本應悠哉遊哉的道家人士,為何會鍾情於笏這種具備濃濃世俗色彩的器物?這個問題背後,隱藏著整個道教的發展史。

早期道教並沒有持笏之禮,道教中的笏也的確源於廟堂。作為典型的多神教,道教在最初其實並不具備“陣容豪華”的神仙譜系。漢朝于吉的《太平經》將道家神靈抽象分為六等,所謂“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風雨,道人主教化吉凶,聖人主治百姓,賢人輔助聖人理萬民錄也,給助六合之不足也”。張魯的《老子想爾注》則更延續了老子“道常無名”的觀點。然而在南北朝時期,道教的發展卻出現了重大轉折,著名方士陶弘景編制了道教史上第⼀個神譜《真靈位業圖》,將當時流傳的五百多名天神、地祇、仙真、人鬼等根據世俗“朝位班序”分成了尊卑不同的七階,分別以元始天尊、玄皇大道君、太極金闕帝君、太上老君等為各階主神。

從陶弘景個人觀點來看,《真靈位業圖》凸顯了打壓天師道的傾向,也並未被後世道家完全沿用,但其中“朝位班序”的概念卻為後世所承襲併發揚光大。兩宋以降,廟堂之路不乏“道君皇帝”,奉旨“編排三界聖位”的官員更大有人在,至南宋時期,金允中撰著《上清靈寶大法》四十五卷,列三百六十分位神仙名單,按其性質、品第分為十⼀品,道教神仙譜系也最終形成。

道教神仙譜系的制定離不開廟堂之力,而作為“朝位班序”象徵地笏在被道教所接受也就不奇怪了。相比於神仙譜系的等級森嚴,道教文獻卻並未對笏的材質進行明確規定,唯玉笏多為神靈所用。道士持笏之禮與朝臣持笏相同,均是兩手握持笏板下沿,置於胸前,而令兩肘自然垂下——官員如此自然是以示對君主的尊重,以彰顯龍威;道士如此則能預防口中穢氣衝犯香爐煙氣,以冒犯天顏。同時,雙手持笏也可以規範道士儀態,讓道眾在朝禮尊神時維持虔敬之心。

除了作為禮器,笏同時也演化成為道教常見的法器。有些道士會在笏上刻上符籙咒語、北斗七星等符號做法,這些笏與桃木劍、如意、天蓬尺等法器⼀樣,成為古人祛魅辟邪的利器。當然,笏也不僅流傳於凡間的道士——仙班之中,也不乏有神靈持笏,除著名的莫過於八仙中的曹國舅和鍾馗。

漫談古禮 | 古代朝臣手中的禮器——笏板

總而言之,瞭解了笏板的歷史文化以後,我們再回到影視作品中會有更多的感觸。對於笏板文化,我們也要有⼀些認知,早在上古時期我們就已經懂得老闆對於員工身份的認可,還有員工對於老闆的尊重,這些文化其實都比較行之有效,在現代社會我們也應該學習借鑑⼀下。畢竟,孔老夫子說的,天下太平的由來在哪裡?簡單來說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個笏板就很好地體現了這⼀點。

標簽: 道教  五品  象牙  官員  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