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泡泡瑪特繁榮下的情緒價值,隱藏著中國新消費的萬億潛力

作者:由 易居沃頓地產研修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0-12-21

泡泡瑪特繁榮下的情緒價值,隱藏著中國新消費的萬億潛力

泡泡瑪特4億利潤的背後,既是對消費心理的準確把控,也是對供應鏈的精細運營。

泡泡瑪特繁榮下的情緒價值,隱藏著中國新消費的萬億潛力

3年時間,泡泡瑪特的營收從1。58億元增長至16。83億元;淨利潤從156萬增至4。51億元,兩年翻了近300倍;毛利率高達65%,動態市盈率高達180倍。

隨著招股書的公開,泡泡瑪特的商業邏輯展現在大眾眼前,也讓盲盒及其背後的潮玩經濟得以正式映入資本的視野。關於這家公司以及這個行業,值得更深探討。

為什麼只有泡泡瑪特出了圈?

世上盲盒千千萬,為何只有泡泡瑪特出了圈?

一,全產業鏈的平臺意識

申萬宏源在研報中預計,盲盒在整個市場中約佔100億,行業玩家眾多,但以小玩家居多,集中度低。同時業內還有部分玩家僅僅只做設計、生產或者銷售中的單一環節,全產業鏈的玩家相對較少。

華興曾研究過,如果只做下游的渠道,就只能短期內賺錢,一旦拿不到授權就完了;如果只做上游的IP,很可能最後發覺錢都被下游渠道商賺走了。

泡泡瑪特想做的是平臺型公司,覆蓋潮玩領域的整條產業鏈:上游是IP挖掘、供應鏈整合,下游是銷售、消費者觸達。

換言之,盲盒帶來的隨機性、稀缺性、收藏性的一樣的,但不是誰都有足夠強大的渠道能力、更精細的運營能力、和更廣泛的產業鏈覆蓋能力。泡泡瑪特成功的核心就是將設計、供應鏈與最終的零售終端整合形成的平臺化能力。

紅杉中國投資合夥人蘇凱這樣理解泡泡瑪特:

泡泡瑪特是一個平臺化、擁有端到端供應鏈的全球化IP孵化和發行網路,而盲盒只是當下適合的商品包裝形態,並不是公司的本質所在,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泡泡瑪特現在正在不斷彙集全球優秀的IP,擁有這些頭部IP後,每個時間階段都可以靈活地進行創新和變化。

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也曾表示,很多人認為泡泡瑪特是開店的,做零售的,是做玩具的,實際上他們的業務板塊不只是大家看見的零售,還有藝術家的經紀、互動娛樂業務、衍生品的開發和授權,以及潮流玩具的展覽。

這次上市募資所得款項的用途,擴大公司的IP庫是規劃方向之一。對泡泡瑪特來說,頂流IP Molly可遇不可求,為了降低不確定性,需要不斷挖掘和打造新IP。截至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共運營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及56個非獨家IP。

除此以外,這次上市募資所得款項還會花在海外市場擴充套件、投資、收購行業價值鏈上下游公司、建立戰略聯盟等。

包括與迪士尼、環球影城、LINE Friends、Kakao Friends等很多知名的動漫IP達成合作,不斷孵化和運營新的商業化IP。

各種國際化、多種娛樂業態的嘗試也在計劃中。今年9月,泡泡瑪特開出了韓國的第一家直營店,新加坡直營店將於月底開業,未來將有更多海外門店陸續開業;影視方面,公司投資的《哪吒重生》明年將要上映;Popmart land樂園專案也籌劃中。

二,上游挖掘IP,壟斷設計師資源

從2016年開始,泡泡瑪有意從代理轉為自主開發,向上遊蔓延。彼時,泡泡瑪特在買斷香港設計師王信明的Molly後,結合此前的零售積累,以“營銷+渠道+銷售”,完成Molly從感知市場到引領市場的轉變。

擁有內容支撐的IP尚且不能長紅多年,沒有內容支撐、純靠外表設計的IP,生命週期有可能更短,且需要設計師長期的、可持續的創造力。

Molly成功之後,泡泡瑪特的品牌認知度更上一層,公司向上遊進一步滲透,透過舉辦潮玩展,擴大影響力,從而在設計師資源層面形成壟斷。

截至目前,泡泡瑪特與超過350位藝術家保持著緊密關係,並透過授權或合作安排與25位藝術家合作,與IP供應商簽訂了11份協議。

2019年自主開發產品貢獻收入佔比達82。1%,其中自有IP佔比37。2%,獨家IP佔比35。4%,這些都來自其旗下籤約設計師。

三,下游銷售鋪開,多方觸達消費者

泡泡瑪特繁榮下的情緒價值,隱藏著中國新消費的萬億潛力

▲泡泡瑪特最近4年各銷售渠道佔比

根據招股書,截至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的銷售和經銷網路主要包括:位於中國33個一二線城市主流商圈的136家零售店;位於62個城市的1001家創新機器人商店;此外,還有天貓旗艦店、泡泡抽盒機、葩趣等線上渠道、潮玩展以及批發渠道等。

隨著一二線市場的審美疲勞,泡泡瑪特積極開闢新市場,走向更廣闊的二三線城市。過去半年,泡泡瑪特熱衷於在山東、河北、山西、江蘇等省開店,比如,濟南、石家莊、臨沂等城市,他們的優勢在於,人口規模不少,但每個城市的大型商場數量不多,客流更集中。

泡泡瑪特也積極佈局機器人商店。2019年,機器人商店開始向三四線城市下沉,洛陽、無錫、南昌、長沙……其中南昌、長沙的機器人商店的表現甚至好於北京、上海。2019年上半年,泡泡瑪特來自機器人上線的銷售額是8250萬,2020年上半年增長了近三成到了1。055億元。

線上渠道也在逐漸發力。資料顯示,線上渠道佔泡泡瑪特總營收的比例從2017年的9。4%迅速增長至2020年上半年的40。9%。

相比同行,泡泡瑪特從盲盒切入整個潮流玩具,把若干個點都均衡的做好,包括選品正確、找到獨特的設計師,量化生產、壓低成本、渠道完善、善用數字化,有科技能力,比如線上做有趣的小程式供大家娛樂,線下有智慧化機器人商店。

泡泡瑪特的IP“怪圈”

但沒有內容的IP能走多遠?

很多人表示質疑。

因為如果當“沒有內容的IP”被市場認可時,這意味著萬物皆可盲盒,既然是非獨家IP,就難免競爭。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指出,成熟IP提供商可按非獨家基準授權其知名IP給多名市場參與者,以爭取回報及降低風險。

事實上,競爭已經來了。隨著這幾年泡泡瑪特的高光表現,一批玩家聞風而至。老玩家諸如奧飛娛樂和高樂股份,跨界玩家名創優品甚至開發了自己的潮玩品牌“TOPTOY”。

但當下整個社會是碎片化的,大家刷抖音、看微博、倍速看劇,時間碎片,情緒碎片。從當下的社會語境而言,產生沒有內容的IP是有可能的。

正如王寧所說的,

IP的形成不一定需要內容,沒有內容的IP正好可以讓消費者自行為其賦予意義。

這其實有點冒險。

但這其實就是UGC思維。

每一個消費者都可以生成自己的內容,所有內容由消費者創造,而不只是以前的某一個人,或者由品牌單一發聲。

因此,“人群”的選擇,就成為了“沒有內容的IP”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盲盒擊中了誰的心?

在泡泡瑪特剛出招股書的時候,有人說是Z世代把泡泡瑪特捧進了港交所。

CBNData釋出的《2020 Z世代消費態度洞察報告》顯示,我國Z世代人群目前約有2。6億,開支達4萬億人民幣,約佔全國家庭總開支的13%。

作為真正的網際網路民,Z世代的成長軌跡幾乎與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時期吻合,生活方式與之前的時代有著顛覆性的變化,其消費模式和態度也有著顛覆的心態。

比起保守消費,接觸多元文化、追求展示個性與表達自我的Z時代更願意從情感需求和悅己行為出發進行消費。

好看、有趣、可以進行自我投射,正是他們願意給盲盒花錢的最大原因。

網路遊戲產業有一個關於“非物質成癮性研究”的課題,就是關於研究什麼機制可以讓人對遊戲上癮。

其中,

有三個人性本身的弱點會導致成癮:獵奇心、收集癖、博彩心理。

這三樣加起來,消費者會不斷產生購買和復購的慾望。這是寫在人類基因裡的東西,誰在這個地方踩準了,就是等著上帝撒錢了。

這樣看,泡泡瑪特簡直是節奏大師。三個人性的弱點,安排的妥妥的。

獵奇心,拆盲盒拆的不是盲盒本身,而是一種未知的場景和體驗。收集癖,買一個就想集齊整套,成套了想要其他系列,全齊了還想抽隱藏款。博彩心理就更不必說,盲盒隱藏款的抽中機率其實只有0。69%,但盲盒買家仍然趨之如騖。

泡泡瑪特的投資方之一、華興資本董事長包凡也表示,IP實際上對應的還是人。IP之所以能夠形成,是有一群人認可這個IP,從這個角度來說,IP運營做的還是經營人群的事。

在這場泡泡瑪特的狂歡裡,每個人的快樂不同,相同的是追逐快樂的感覺。因為有了這些情緒、感想,在泡泡瑪特購買的不再是單純的玩具,更是充滿驚喜和想象力的獨立世界。

所謂“千金難買爺高興”,尤其是在996的工作機制席捲90後、95後的“內卷”時代,社會整體普遍處於7×24小時的數字無眠中,在可承受範圍內,花自己的錢,抽幾個小盲盒就能獲得一點快樂,何樂而不為?泡泡瑪特利用叢集效應,把另一端聯結著的想象世界,一次性展現在我們面前。它不再是所謂的“無用之物”,而是承載情感體驗的靈活產品。同二十幾塊一杯的奶茶、兩百一隻的口紅一樣,都是碎片時代下,取悅自己的縮影。

屬於泡泡瑪特的“黃金時代”

不可否認,泡泡瑪特的成功,有王寧在決策上的遠見,買下Molly的版權,從福袋、扭蛋的概念推陳出新,推出盲盒。

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他看到了,誰才是泡泡瑪特要攻略的群體。

上個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今年中國人均GDP預期調整為1。058萬美元。

人均GDP超1萬美元意味著什麼?

經濟學中有一個很關鍵的指標,叫“人均1萬美元”指標。就是從經濟規律來看,

當一個國家的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時,消費市場就開始從物質需求轉向精神需求,迎來文化創意產業的大發展,美國、日本、韓國,皆是如此。

1913年,美國達到“人均1萬美元”指標後,興起了一個重要的概念:“觀念藝術”,由此帶來1930年代好萊塢、迪士尼的蓬勃發展。同時1939年,漫威第一個漫畫形象出現了。

1960年代,日本跨入“人均1萬美元”的門檻後,出現了 “第一代動漫人口”,也就是“二次元”。韓國在跨過“人均1萬美元”之後,也經歷了文化產品高速發展的時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電影。

所有這些新生事物都是精神需求,在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的時代,能帶來精神愉悅的東西擴張性將是無邊界的。如果有一個指標,能測試出某產品帶來的愉悅值,那麼可以稱之為情緒價值。

對中國也是如此,泡泡瑪特的出現正是這個時代的必然產物,它是當下年輕人情緒消費飛速發展的投射。而

一個藝術作品能夠帶給人沉浸的瞬間,就是所謂的情緒價值。

新生事物總是伴隨著不可避免的爭議,但我們應該用長遠的角度去看泡泡瑪特的市值和估值,而不應該侷限在玩具或者盲盒本身。

正如1997年喬布斯迴歸蘋果後在那支著名的廣告“think different”裡所評價的Crazy Ones,“你可以讚美他們,引用他們,反對他們,質疑他們,頌揚或是詆譭他們,但唯獨不能漠視他們。因為他們改變了事物”。

中國未來新興消費必然有巨大的空間,這個領域的超級物種也必將創造出資本市場的奇蹟。

文 | 唐高文欣

標簽: 泡泡  IP  瑪特  盲盒  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