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為何叫“盞”而不是碗?

作者:由 山丘建盞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0-05-06

如果是一個不玩建盞的現代人,見到傳統建窯12cm束口盞、15cm撇口盞的尺寸,恐怕第一反應是稱它為碗。疑問也隨之產生,即使建窯幾乎都在燒茶碗,為什麼統稱建窯茶碗要說建“盞”呢?

首先我國的飲茶風俗興於唐代,比飲酒風俗來得更晚。國人最早的飲茶器具,唐代以前是與酒具、食具共用的。

唐時,茶風漸盛,陸羽(733~804,字鴻漸,典出《易經》「鴻漸於陸」)撰寫第一本專門的茶書《茶經》,被後世奉為「茶聖」。

有了經典的依託,喝茶成為公認的講究活。茶客在飲茶本身之外,也更加註重飲茶情趣;除茶葉、茶水、飲茶方式之外,對飲茶器具,也開始產生特別的要求,比如質地、顏色和保持香氣的能力等。

自唐代開始,茶文化日益興盛,茶具工藝也隨之快速發展,並頻繁出現在文人墨客大作之中。從這些詩文字句,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朝代對茶器的「雅稱」有所不同。

在唐代,飲茶器具常被稱為「茶碗」、「茶甌」。而唐詩裡「茶甌」出現的頻次要遠高於「茶碗」。

碗是日常的、口語化的表達。如果要做成文章, 說「碗」未免有些太大白話了。在唐代,可代替碗的就是「甌」

「甌」字在《說文》中被註解為「小盆」,它與盆、碗、盂、杯、盞的具體分野,目前也還沒有定論。或可理解為唐代對茶器的慣用稱呼。

而到了宋代,「茶盞」是最為普遍的說法,但以甌、碗指代茶器的說法,並未在宋代消失。 描述建盞的詩文中,有說兔毛紫盞的,也有說兔毫紫甌的,還有毫盞雪濤、兔毫甌子等。

盞的本義是淺而小的杯子。從宋代的文物上看,宋代茶器的形制有別於唐代,除特別為鬥茶而改進的束口盞之外,撇口盞等器型,也較唐代更為疏朗挺拔

典型的宋代茶盞,口闊底窄腹深,給人一種剋制內斂、優雅協調的感覺。配合盞託使用,頗具纖穠 [ xiān nóng ]簡古的意味。

進入明清以後,飲茶方式發生了重大變革,飲茶器具的尺寸也隨之明顯地縮小。這個時期的新型茶具,更多地是被稱為茶杯,在觀感上,顯然就比唐宋的大尺寸茶碗小多了。

雖然明清時期也會將茶盞作為茶杯的書面語使用,但是其本質已經和宋盞唐甌有明顯的區別。

對於現代人來說,杯和碗也是有明顯差別的,有生活常識的人都不會指杯為碗。

不過建盞的口徑跨度比較大,有15~20cm以上的大碗,也有7~8cm的小杯。不僅出於口語、書面的考慮,就算是尺寸而言,直接稱為茶碗,也有片面之嫌。稱為建盞,不僅雅俗共賞,而且不拘什麼尺寸。

標簽: 飲茶  茶碗  唐代  茶器  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