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清華美院藝術史論考研——中外工藝及設計史資料(1)

作者:由 杜康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19-03-01

1。顧繡

顧繡是上海地區工藝品中的瑰麗奇葩,創始者為嘉靖時期上海官宦顧名世之妻繆氏,其孫媳韓希孟的刺繡最為精絕,所繡花鳥人物形象逼真,深得董其昌等人讚賞,一時有“畫繡”之稱,作品有《花溪漁隱》、《洗馬圖》等。

顧繡是民間繡藝與文人畫結合的產物,從業人員須具備傳統的書畫修養。以名畫為藍本,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藝術性高,對後世的影響很深,清代四大名繡皆得益於顧繡。

顧繡遺產在2006年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2018年5月21日,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2。宣德爐

宣德爐,是由明宣宗在大明宣德三年參與設計監造的銅香爐,簡稱“宣爐”。宣德爐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風磨銅鑄成的銅器。

為了製作出精品的銅爐,在明宣宗的親自督促下,在紅銅中加入金、銀等幾十種貴重金屬,經過十多次的精心鑄煉。整個製作過程,包括鍊銅、造型必須自《宣和博古圖》、《考古圖》等典籍及內府密藏的數百件宋元名窯中,精選出符合適用物件、款制大雅的形制,將之繪成圖樣,再呈給明宣宗親覽,並說明圖款的來源和典故的出處,經過篩選確定後,再鑄成實物樣品讓其過目,滿意後方準開鑄。經過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鑄造出3000座香爐,以後再也沒有出品。宣德爐以色澤為亮點,其色內融。

3。漢代雲氣紋

雲氣紋是漢代最具代表性的裝飾紋樣,成熟而不晚於戰國,大盛於漢。其流行與神仙思想有關,馬王堆在刺繡、漆器當中大量出現此紋,東漢則大量出現在織錦上。雲氣紋是一種用流暢的圓渦形線條組成的圖案,寓意高升和如意。一般作為神人、神獸、四神等影象的地紋,既增加了動物的動感,起到分隔畫面的作用,又能使各裝飾區產生統一的效果,一般都較少的單獨組成圖案,雲氣紋常常與動物紋搭配組成雲虡紋,是當時典型的、定型化的紋飾。在陶器、青銅器、漆器、銅鏡到陶瓷,都能看見它活躍的身影。漢代雲氣紋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對自然的崇尚和對神仙的崇拜,形態上從“點狀”雲雷紋過渡到了“線狀”雲氣紋,可以說漢代是中國雲紋歷史上一種“詩性”的浪漫時期。

4。汝窯

汝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因產於汝州而得名,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

汝瓷造型古樸大方,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讚譽。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雲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之美妙,土質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點,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庫所藏,視若珍寶、可與商彝周鼎比貴。

5。羅馬金屬工藝

古羅馬金屬工藝在古代歐洲工藝美術史中佔有重要地位,特別是銀器工藝和青銅工藝,品種繁多,裝飾華美,製作精良,深受世人喜愛。古羅馬銀器具有濃郁的古典主義雕刻風範。

銀器是古羅馬工藝美術中代表性品種。因其不僅質地較硬,延展性好便於敲打、鍛錘、雕刻等細工處理,能夠做出明暗關係很強的浮雕裝飾紋樣,顯得豪華。相比於金,重量較輕價格較低,所以備受羅馬人的青睞。

銀器最初由東方傳入羅馬。從共和末期到帝政初期,殘留下來的名稱多以“希臘人”“亞歷山大”等東部地區的人為主,生產地為首都羅馬,而更多的是羅馬統治下的各領地。

這時羅馬銀器的浮雕裝飾主題多為希臘神話。此外,《伊利亞特》、《奧德賽》中的內容以及風俗主題和哲學家、詩人的肖像及皇帝凱旋等人物為主的人像裝飾很多,其中也有動物和植物的裝飾。代表作品有為刻有骸骨銘文的銀盃,表現了羅馬人積極的生活態度和樂觀的人生觀。

從技術角度講,此時的浮雕裝飾手法大多先對薄薄的銀板採用捶打製作,然後在部分地方以雕金的技法點綴。為了解決銀板因為捶打造成的高低不平問題,往往需在器物內部再加一層平整的銀板,也就是說這些器皿由帶有浮雕裝飾的外側和平整的內側兩層銀板組成的居多,如人物紋單耳銀水壺等。

進入發展後期,古羅馬銀器作品由傳統的自然主義描寫轉化為注重裝飾性的表現。除幾何紋外,人物表現和空間表現也呈平面化。另外,在銀器上用烏金(銀、銅、鉛的合金,呈黑色)進行鑲嵌的技法也很盛行,其裝飾效果更為繁麗。

古羅馬銀器品種繁多、裝飾華美、製作精良。品種主要包括:餐具(銀碗、銀碟、銀壺、銀盃、銀刀、銀叉)、首飾(銀耳環、銀戒指、耳飾)。就連那些作錢幣用的銀子,上面也有人的畫像。

黃金製品在銀器十分繁盛的羅馬未能獲得足夠的重視,主要用作手鐲、戒指、耳飾等品飾品,但在龐貝也有相當精美的黃金燈具出土。

一般的金工品,青銅無疑是主流,從大型的門扉到床鋪、傢俱的腿或邊、燭臺、廚房用品及文具等各式各樣的用具,皆由青銅製作。

作為裝飾作用的青銅作品與銀器相同,以自然主義的手法進行描寫的形式很多,將傢俱的腿腳做成動物的腿爪形狀,其製作形制起源於埃及。

還有一種以黃金、白銀、青銅製作的貨幣,其上的裝飾紋樣都是帝王或高官的肖像、神像以及歡慶勝利的人像或紀念建築等浮雕。這是受希臘貨幣的啟發,公元前3世紀時,羅馬也開始製作貨幣,並逐漸將浮雕的獨特美感引入貨幣。

6。米奈型陶器

米奈型陶器是古代伊斯蘭陶工藝發展中頗具代表性的陶器型別。它是用“米奈手法”製成的陶製品。製作過程為:先用鈷藍在白釉底上畫草圖,經過一度烘燒之後,再加上各種色彩固定,入窯再燒一次,以加固圖案的色彩。伊斯蘭陶器生產最盛期的這種技巧,曾廣泛影響到中國和日本。米奈型碗即為此類典型作品。米奈型陶器的色彩包括紫、綠、藍、灰色,將彩度柔和地降低,顯得淡雅調和,雖無釉藥的光澤,表面卻有光滑美麗的肌理。代表器型有杯、盤、缽、壺、碗。

7。韋奇伍德陶瓷公司

韋奇伍德又譯作維支伍德,世界上最精緻的瓷器,品位的代名詞。品牌創使於十八世紀,產品受到全球成功人士及社會名流的推崇,曾為俄國女沙皇葉卡特琳娜二世的專門製作餐具,著名的“羅馬波特蘭”花瓶現藏於大英博物館,已經成為英國的國寶。著名的韋奇伍德骨瓷器皿以動物骨粉為主要原料,耐力驚人,售價也極為昂貴。韋奇伍德陶瓷品質高貴,質地細膩,風格簡練,極富藝術性。優美雅緻具有古典主義特徵的設計,一直是韋奇伍德陶器產品的風格。

8。布林鑲嵌法

“布林鑲嵌法”是以法國路易十四時期最著名的傢俱匠人布林名字命名的一種傢俱鑲嵌工藝:將黃銅、銀質、錫等金屬與玳瑁、動物角等物質,一起切割成設計好圖案鑲嵌在黑檀木色的背景之上。但此種做法極其昂貴,後來布林利用鑲嵌物料的陰陽部分,將傢俱做成相反的“一對”,大大節約製作的成本:在這兩種材質上切割出一個圖案。這樣他就得到了兩塊樣板:一塊“正板”和一 塊“反板”。第一塊是金屬的,底板是龜甲,第二塊是龜甲的,底板是金屬,然後鑲嵌在櫥櫃傢俱的表面。而現今流傳下來的布林工藝傢俱,當成對出現時,其價值則遠高於單獨的。這種鑲嵌法曾對法國後來的傢俱生產工藝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9。天工開物

《天工開物》作者是明朝科學家宋應星,全書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作者在書中強調人類要和自然相協調、人力要與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國科技史料中保留最為豐富的一部,它更多地著眼於手工業,反映了中國明代末年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生產力狀況。

10。南錫設計風格

法國的“新藝術運動”的發展主要有兩個中心:巴黎和南錫。南錫主要集中在傢俱設計上,玻璃工藝家埃米爾·加萊是個十分重要的人物,以他為核心有南錫派的工藝美術聯盟。他的玻璃器皿,運用砂輪磨花、酸腐蝕、金屬鑲疊、金屬鏤嵌和吹泡等特殊技法,加工出來的圖案和花草昆蟲都流暢美觀。受東方工藝影響,裝飾圖案樣式、木料鑲嵌技藝都明顯帶有日本和中國傢俱工藝的特徵;注重“形式與功能”之間關係的問題,認為自然風格、自然紋樣應該是設計師靈感之源;設計的裝飾主題必須與設計的功能相一致。

標簽: 裝飾  銀器  製作  傢俱  鑲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