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紅林悟道《韓非子-心度》 第十四章 不亂,講了什麼?

作者:由 知乎使用者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1-12-13

紅林悟道《韓非子-心度》 第十四章 不亂,講了什麼?知乎使用者2021-12-13 09:10:24

紅林悟道《韓非子-心度》 第十四章 不亂

紅林悟道《韓非子-心度》上一章韓非子給我們講了“王道”之法,關鍵點是“在所開,在所塞”君主要開創什麼,要阻止什麼。這是宣言,是立場,必須要向世人講明,而且要常講,世人才會知道,才會有人跟隨。這是所有聖賢開宗立派必須要做的事。

開創事業與組織建設密不可分,事業發展與組織建設同等重要,組織建設是為了更好發展事業,事業發展又能更好地壯大組織。就像人是事物的主體一樣,組織是事業發展的主體,所以組織建設決定的了事業的成敗。

韓非子“王道”兩點中的第二點“在所塞”,就是要阻止什麼,也就是法規中的禁止項。這一點很重要,不管是國家治理,還是組織建設,都要有法規與規矩,明確規定什麼不能做,什麼是底線。凡是禁止的就是君主要阻止的,因為任何一條禁止項無限放大,任其發展都是摧毀組織與事業的最後一根稻草。比如特權。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混戰不斷,在這樣的情況下,韓非子的治國“王道”就是耕戰政策,一邊加強農業耕種,積累社會物資與國家財富,二是加強軍事,鼓勵民眾勇於參軍敢於參戰,不斷增強國家的軍事力量,隨時準備打仗,不管是進攻別國,還是防禦強敵。總之,透過耕戰政策,夯實國力,持續的富國強兵政策,也就是“在所開”才是稱王天下的王道。而與耕戰政策相對相反的就是君主要堅決反對的,也就是“在所塞”。

事有大小,但都有成事之道,君王堅持的就是成事之道,反對的是敗事之為。有了開創事業的宣言,就要有具體的行動路線與方案,而路線與方案的實施其實就是與錯誤做鬥爭的過程,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減少錯誤,而減少錯誤的最好辦法就是明確“在所塞”,當然,認識與明確“在所塞”需要過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總結。其實,聖賢已為我們指明瞭方向,我們照做就好了。

韓非子講完了“王道”兩項後,再講如何發展。他認為“故王術不恃外之不亂也,恃其不可亂也。”意思是:所以稱王天下的方略不是依靠外部不亂,而是依靠自身的不可擾亂。筆者前天與同事交流時說,勝利與成功,依靠的是自己的強大,而不能寄託於別人,更不能寄託於別人的犯錯。自己不強大,即使別人犯錯了也抓不住機會。

人是事物的主體,也是事物成敗的主因。外因如何變化,並不能直接決定事物的走向,影響事物走向的是主因。策略的實施主體決定了策略的作用與結果,韓非子的意思是君主應該堅持耕戰政策,待國富民強時自然就能稱王天下,而不是想著外部環境混亂趁機稱王,既是稱王了也不會長久,因為沒有這個實力。也不能想著外部環境不亂,自己找機會稱王。

內因決定成敗,外因只是條件。就個體而言,做事之前先審視一下自己的實力與條件,是否能承擔因內外部條件發生變化而產生的後果。如買房,有沒有首付,能否承擔還款壓力,還要考量失業了怎麼辦,有沒有存款應付按揭等。自己是買房還貸的主體,是內因是主因,我們不能將希望寄託於銀行暫收按揭,也不能寄希望於老闆不辭退,更不能寄希望於別人的援助。只能依靠自己,告訴自己要努力工作,非必要不支出,非必要不消費,要自律不出事,要讓自己強大起來。

外亂或不亂只是外因,並不能直接影響王術的實施。自身不亂與強大才是王術的主因。辯證法告訴我們,內因即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即事物的外部聯絡是事物發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外因透過內因而起作用。君主行王術,關鍵在自己強大,強大到不被外界所幹擾,並能長期保持穩定不亂。

【故王術不恃外之不亂也,恃其不可亂也。】

“恃”(shì)意思是依賴;憑仗。成事需要依賴的條件,而內因是成事的根本,是主要條件,外因只是促成內因變化的次要條件。任何時候,都要有清醒的認識,不能將成功寄託於外部備件,否則,不僅會失去事物的主導權,很有可能事敗累己。

標簽: 事物  外因  韓非子  所塞  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