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圖說]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稀世國寶們--遠古時期之龍山文化“薄胎黑陶高柄杯”與王字的來源“玉鉞”

作者:由 覽古閱今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1-05-20

作為最古老的東西方交流渠道,陸上文明的發展和傳播往往會形成不同的文化特點。根據一些專家的推論,中國與西方在新石器時代進行陸上交流主要有三條大陸線:

1、沿俄羅斯大草原,經蒙古高原線,這條路線在中國的終點是紅山文化。紅山文化的部分特點與產物隨著南下遷徙的人們到達了中國東部,形成了東夷的前身,具說“商”就是紅山文化的繼承人。馬匹的應用據推論就是在這條線上形成的,透過歐亞大草原的馴化、傳播,之後由“商”這支東夷人後裔發揚光大。

2、經中亞、中國西部,從河西走廊進入中國黃土高原的交流線。這隻路線上最終與仰韶文化發生碰撞,最早的青銅器就是在甘肅馬家窯遺址中發現的。

3、經南亞、中國雲南、貴州進入中國西南的交流線。具體的遺址和成就我不記得了,就一筆帶過吧。

這三條交流線不是誰將文化傳給誰,也不是誰高誰低的問題,而是一種物質與精神的交流、溝通。

到了銅石並用時代,北從內蒙古的紅山文化,南到浙江餘杭的良渚文化,東起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西至甘肅臨洮的馬家窯文化,中心還有崛起在黃河中、下游的龍山文化,形成了一個1000餘年的大發展時代。

每個文化都有自己獨特的文明特點,在表現中往往會以獨具特色及大量擁有之物為代表。

[圖說]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稀世國寶們--遠古時期之龍山文化“薄胎黑陶高柄杯”與王字的來源“玉鉞”

龍山文化-薄胎黑陶高柄杯

薄胎黑陶高柄杯是1975年山東省膠縣三里河出土的新石器時代文物,高柄杯是薄胎黑陶中僅有的一種器形,因此也最具代表性。陶杯經輪制而成,杯壁厚度均勻,薄如蛋殼。最薄處僅為0。2~0。3毫米,所以又被稱為“蛋殼陶”。山東膠縣三里河出土的高柄杯由杯身和杯柄兩部分套接而成。上半部為直壁凹底的筒狀杯身,頂部有寬平的盤狀杯口。下半部為粗短的杯柄,直徑比杯身略粗,呈筒狀,末端與喇叭狀的圈足相接,杯柄表面飾鏤孔與斜線紋等。

1928年,我國著名的考古學家吳金鼎來到山東章丘附近的龍山鎮進行考察,在鎮子以東的武原河畔臺地上,發現了一些特殊的碎片樣的東西,很薄很輕,但是卻彷彿瓷器一般堅硬,待清理完畢,竟立刻綻放出了黑色的光澤,面對這前所未見的發現,一位在場的考古學家激動地記錄下了它們的特點:“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硬如瓷”。經過嚴密測量,這些碎片的厚度不超過0。2毫米,於是“蛋殼陶”的名字應運而生。

在這之後,蛋殼陶的碎片在考古發掘中屢有發現,但卻始終沒有完整的蛋殼陶器皿現身,直到1974年。這一年的一天,原山東考古所所長張學海在其主持發掘的城子崖遺址中發現了一座新石器時代的墓葬,在將墓葬全部揭露後,竟然發現了一堆蛋殼黑陶碎片,這堆碎片會是屬於一個完整的蛋殼陶器皿麼?同時參加發掘的鄭笑梅主動請纓,要獨自對這堆碎片進行分析和比對,經過半個多月的不懈努力,鄭笑梅終於將一件完整的“蛋殼陶”放到了張學海面前,上秤一稱,才10克左右的重量。

[圖說]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稀世國寶們--遠古時期之龍山文化“薄胎黑陶高柄杯”與王字的來源“玉鉞”

實驗考古研究表明,製作薄胎高柄杯應是用刃口極鋒利的刮刀類的工具,邊旋轉邊刮修坯泥。當器壁達到極薄時,再進行磨光,並在杯身上加刻鏤孔和纖細的劃劃紋作為裝飾。薄胎陶之所以光亮無比,是因為用磨光石對胎體表面做長時間打磨,導致胎體中的石英、雲母、絹雲母等反光物質的顆粒順著一個方向排列,對光線由漫反射變為平行反射,使得器表熠熠發光。這種成型技藝費工耗時,且要耐心細緻,稍有疏忽,將前功盡棄,因此即使在技術非常發達的今天進行仿製也不是件易事。成品陶杯雖然胎質極薄,但其質地卻極為細膩堅硬。有人稱讚它們黑如漆、亮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被世界各國考古界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緻之製作”。薄胎黑陶是龍山文化時期人們生活習俗和審美觀念的反映,代表著黑陶技術的最高成就。薄胎黑陶高柄杯僅出土於少數大、中型墓葬之中,是一種高貴用品,應是當時顯示身份的重要禮器。

仔細看看這個“蛋殼陶”有多薄

[圖說]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稀世國寶們--遠古時期之龍山文化“薄胎黑陶高柄杯”與王字的來源“玉鉞”

黑陶的原料一般都經過精細的淘洗和充分的陳腐,在用陶輪製作時將胎壁做的很薄,有的竟薄如蛋殼。其製法是將陶坯晾到半乾程度,用鵝卵石在器壁表面進行打磨,打磨過的陶坯光滑平整,然後放入窯內用1000℃左右的高溫焙燒。在燒窯快結束時再加入一點水,窯內產生大量濃煙對陶器進行燻翳,濃煙中的炭粒附著於器表,充滿坯體的孔隙,呈現漆黑的顏色。由於陶坯往往經過打磨,故陶器表面漆黑光亮,十分美觀。

可惜好景不長,蛋殼陶在歷史長河中成了曇花一現,到了龍山文化晚期,高柄陶杯的器壁逐漸增厚,製作日益粗糙,造型也不及早、中期輕盈靈巧,製作整體水平呈下降趨勢,到龍山文化之後的嶽石文化時期,蛋殼陶杯便突然消失了。

[圖說]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稀世國寶們--遠古時期之龍山文化“薄胎黑陶高柄杯”與王字的來源“玉鉞”

龍山文化-玉鉞,1958年山東日照出土

作為一種和斧頭很像的兵器自古以來鉞就是作為權力象徵,執鉞著掌握殺伐大權。比如夏執玄戉。——《說文》引《司馬法》。而早期的王字呢?《說文》雲:“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這種解釋是錯誤的,因為最早的王字像一個橫置的大斧。相對與斧頭來說,鉞很薄,刃部寬大所以早期的王字更類似橫置的鉞。作為生產工具來講鉞並不合適,所以在史前遺址考古發現中鉞往往作為權力的象徵出現。

[圖說]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稀世國寶們--遠古時期之龍山文化“薄胎黑陶高柄杯”與王字的來源“玉鉞”

由於玉鉞具有寬大、厚重的特徵,所以成為商周時期最重要的禮器之一,象徵著權力和威嚴。

據《說文》載:“鉞,王斧也。”《尚書》載:“王左杖黃鉞。”這說明玉鉞象徵著王權,象徵著生殺大權,象徵著刑罰。“在中國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王’字就畫成‘戉’形。”高西省說,最早的“王”字就是由“戉”演變而來的,表明在文明時代前夕的軍事民主制時期,軍事領袖和政治首腦合為一體,“而這些人手持之鉞,即成為權力的象徵物”。

下面的一組圖片就是從甲骨文至今文,“王”字如果從鉞演變成我們現在認識的文字的。

[圖說]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稀世國寶們--遠古時期之龍山文化“薄胎黑陶高柄杯”與王字的來源“玉鉞”

[圖說]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稀世國寶們--遠古時期之龍山文化“薄胎黑陶高柄杯”與王字的來源“玉鉞”

標簽: 蛋殼  黑陶  薄胎  高柄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