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作者:由 民科大神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1-12-20

作者:王東輝

摘要:

此項研究是為了鑑定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真偽,研究結果表明被研究的疑似“曜變天目盞”的斑紋是從釉裡面析出的。眾所周知現代仿品的斑紋則是將化學料點到釉面上燒成的,由此推測這件器物不是現代仿品。由於歷史上只有宋代產出過曜變天目盞,因此該件疑似曜變天目盞應該被認定為是宋代作品。此外,研究人員還從其它角度也證明了該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為宋代作品。這一成果將填補我國沒有曜變天目盞的空白。

研究背景介紹:

“曜變天目盞”是一種具有特殊花紋的黑釉茶盞。它的產地在宋朝的建寧府建陽縣,也就是現在的福建省建陽市。如今被世人公認的三件真品都儲存在日本,並被日本人譽為“至高無上”的神品。遺憾的是,這種茶盞在我國已經失傳,所以只能從歷史文獻中去窺探它的蹤跡。據史料記載:在宋政和二年,“鬥茶”的倡導者徽宗皇帝,在皇宮內苑太清樓宴請“鬥茶”鼻祖蔡京。在這“天子”宴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傾朝野的宰相的盛宴上,精於品茶的蔡京得以賜飲“汴京三絕”——惠山泉、建溪異毫盞、北苑新貢太平嘉瑞茶。受寵若驚的蔡京,專門撰文《太清樓特宴記》錄下此殊榮。上述“三絕”中之“建溪異毫盞”,據專家分析就是現在的“曜變天目盞”。那麼在這樣一場“賜茶”而非“鬥茶”的御宴上,“賞茶器”應該是充當了主要角色,足以可見“曜變”茶盞在當時朝野中的地位。宋之後,“建溪異毫盞”在歷史的塵埃中湮沒了600多年,直至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的《陶雅》成書,才記錄了關於它的重大發現。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曜變天目盞曾經是宮廷茶具中的翹楚,也是我國茶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亮點。因此如果我們能找到它,必然會對茶文化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1.“曜變”的定義:

要想找到曜變天目盞,我們必需要了解什麼是“曜變”。日本建窯專家小山富士夫先生認為:“‘曜變’是產生於油滴結晶斑基礎之上的藍色斑紋(1)’。這是他透過對日本藏“曜變天目盞”’多年研究後作的結論。這就是說曜變藍斑必須是從油滴斑基礎上衍生出來的。形象的說如果油滴斑為母,那麼藍斑就是它的孩子。按照這個定義,那麼只有當一個建盞的釉面既有油滴斑又有藍斑,而且兩者聯絡緊密才能算得上是曜變天目盞。那麼小山先生的定義能不能在日本的三件曜變天目盞上得到印證呢?讓我們先來看一組相關圖片: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1)靜嘉堂博物館收藏的曜變天目盞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2)京都龍光院收藏的“曜變天目盞”盞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3)藤田美術館收藏的“曜變天目盞”

透過對圖(1)和圖(2)、圖(3)的觀察,作者認為小山先生對曜變的定義實際上就是取自上面三件曜變天目盞的共同點,即每個盞內部都有藍斑圍繞著油滴斑的現象。因此如果我們要尋找曜變天目盞,大體是可以參照這個標準的。

2.曜變和仿曜變在制瓷工藝上的區別

眾所周知,宋代的曜變斑紋都是偶然燒出的。它和普通建盞的製作流程一樣,都是先掛好釉,然後再入窯燒製。而現代人做仿曜變盞的工序是:先掛好底釉,或者先燒製好一個黑釉盞,然後用可以燒結成各色斑紋的化學料在底釉上畫出斑紋,接著再去燒製。制瓷的工匠都知道,不同工藝和原料生產出的瓷器是可以透過某些特徵加以辨識的。因此這種辨識方法也可以用在鑑別真假曜變瓷器上。

3.對疑似“曜變天目盞”的分析

3.1疑似“曜變天目盞”的斑紋是否符合“曜變”的定義?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4)疑似“曜變天目盞”的正面照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5)疑似“曜變天目盞”的背面照

我們先透過圖(4)和圖(5)來獲知這件疑似曜變盞的資訊,熟悉建盞的人應該可以看出這是一件斂口型的建盞。圖(4)顯示該盞的內部分佈著很多藍斑,而且仔細看藍斑內部又有很多的銀斑(銀油滴),這些銀斑由於不易拍攝出,所以在圖片上只能看清一部分。此外,該盞內部的斑紋與斑紋之間間隔疏朗,從整體上看紋飾的佈局是均衡的。圖(5)顯示,銀藍結合的斑紋在盞的背面也有不少存在,但銀斑部分稍欠清晰。

綜上所述,我們假設這件茶盞就是宋代的器物,那麼它的斑紋就應該屬於小山先生定義下的曜變。

3.2.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銀斑是怎麼來的?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6)“曜變天目盞”局面圖

如果說疑似曜變盞是宋代器物,那麼它的釉面銀斑(銀油滴)必然是從釉中析出的,而不是人工從外部點上化學料燒製的,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這一點進行檢查。首先請先仔細觀察圖(6)紅框中的銀斑(包括緊貼藍斑的銀斑),可以看到這個區域的銀斑有相對清晰和不清晰之別。仿製過建釉的師傅應該知道,這是斑紋從釉裡析出的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差異。假設是人工點上去的化學料,那麼斑點的清晰度就會非常一致。此外,可以看到這些銀斑的形狀非常自然,看不出任何人工痕跡,說明這些斑紋是在燒製過程中自然形成的。現在我們再把紅框內的銀斑和紅框外的銀斑進行比較,可以看到兩邊銀斑的質地也都是相同的。因此可以說盞內的所有銀斑或者說銀油滴都是從釉裡面析出的。

此外,作者用顯微鏡觀察過這件疑似曜變盞的釉面,發現在斑紋以外的釉面上能看到很多銀色物質(圖7):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7):500倍顯微鏡下的釉面特徵

那麼這種現象能說明什麼呢?作者認為這些銀色物質就是瓷器在燒製過程中在表面形成銀斑的物質。換句話說,釉面上之所以有銀斑也是和釉內有銀色物質是分不開的。因此這也可以看做是銀斑來自釉內的一個證據。

3.3 疑似曜變天目盞的藍斑是怎麼來的?

如果說疑似曜變盞是宋代器物,那麼它釉面的藍斑也必然是從釉中析出的。如何證明這一點呢?我們不妨先從仿品說起吧。

作者早年逛地攤時,曾經上手過與“被論證器”類似的一件仿曜變天目盞。這件盞的釉面雖然有藍斑但沒有油滴斑,從紋飾佈局上看,藍斑排列比較整齊,不像自然所為。此外用手觸控藍斑有粗糙感。而我們討論的“被論證器”不但有藍斑,而且還有油滴斑與之交融,斑紋佈局隨意自然,用手觸控藍斑手感光滑細膩,這就是兩者的直觀區別。那麼這兩個盞藍斑的潤滑度為什麼會有明顯差異呢?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們知道早年的仿曜變盞都是在黑釉盞的釉面上點上鈷一類的物質,然後再去燒製的。由於新增上去的鈷並未完全溶進釉裡,所以用手撫摸之就會有粗糙感。而“被論證器”的藍斑為什麼會光滑呢?作者用放大鏡觀察過,發現藍斑上面有一層極薄的釉罩著,所以才光滑。而這種現象其實恰好可以解釋疑似曜變盞的藍斑是怎麼來的,因為如果藍斑是從釉裡面析出來的,那必然會沾著釉。這就好比一個人從水裡出來必然會沾著水一樣。換句話說“被論證器”藍斑上面有釉就證明了它是從釉中析出來的。為了讓讀者有直觀的感受,作者將兩種藍斑的對比圖發上來供參考(圖8):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8)“被論證器”藍斑(左)與仿品藍斑(右)對比圖

圖解:從對比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被論證器”的藍斑內部不僅有銀斑,而且還有極薄的釉覆蓋在上面。而仿品沒有這些現象。

綜上所述,作者認為“被論證器”的銀斑和藍斑都是瓷器在燒製過程中從釉內析出的,由於歷史上只有宋代燒出過曜變天目盞,因此“被論證器”應該就是宋代製作的。

4.其它相關證據:

雖然上述觀點已經可以證明這件曜變天目盞就是宋代的作品,但對建盞燒製原理不熟悉的人來說可能還需要時間做出判斷。所以在這裡作者把收集到的其它證據也拿出來供專家和讀者參考。

4.1“被論證器”的銀斑質地與現代仿建盞的銀斑質地有明顯區別

經常接觸建盞的人一般都知道,宋代建盞上的銀斑和現代建盞上的銀斑在質地和顏色上是有區別的,尤其是和電爐燒的相比那就更明顯。因此作者把“被論證器”的銀斑和現代電爐燒的仿建盞銀斑放在一起比較,讓讀者有一個直觀的感受,請參考圖(9):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9)論證器銀色油滴斑(左)與現代電燒的仿建盞油滴斑(右)比較圖

透過對比圖可以看到,“被論證器”的銀斑氣息沉穩,色澤接近舊銀色。而現代仿建盞的銀斑顯得比較厚重,顏色也與舊銀色相差甚遠。而且作者觸控過這兩個斑點,感覺論證器上的銀斑光滑,而現代燒的銀斑有明顯的粗糙感。此外,為了更好的解釋,作者再發兩件窯址的殘片圖供讀者參考(圖10):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10)兩片窯址找到的銀斑瓷片

從圖(10)可以看到這兩片殘片上的銀斑和舊銀色也很接近。

結論:以上對比和舉例說明“被論證器”上的銀斑相比於現代仿品來說更接近宋代真品,因此它更有可能是宋代製造的。

4.2“被論證器”內的油滴斑佈局不能被現代技術所仿製

關於現代仿建盞的油滴斑佈局,作者在2004年就開始關注,當然這也是和研究疑似曜變盞有關。印象中當年仿製的油滴盞,其盞內的油滴斑都比較密集,和“被論證器”盞內油滴斑的佈局差異實在很大。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已經能做出佈局疏朗的油滴盞了,有仿家把這種油滴佈局稱為“星空油滴”。但儘管如此,經作者仔細比較,發現現代仿油滴盞的油滴斑佈局仍和“被論證器”的油滴斑佈局有明顯不同的地方。作者在網上收集了幾張有代表性的圖片供讀者參考(圖11):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11)

現代仿建盞油滴斑的佈局

請注意看圖(11)中紅色箭頭所指區域。這些區域都是在油滴盞的口沿下方,我們可以看到在那個部位每個油滴盞都有很多小油滴斑,多數比較密集,而這種現象在“被論證器”上是看不到的。那麼“被論證器”的這種現象是孤立的嗎?也不是,其實日本收藏的曜變盞也有這種現象,特別是靜嘉堂收藏的那件。請參考圖(12):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12)論證器(左)與日本靜嘉堂曜變盞(右)對比圖

結論:以上這些對比皆在說明“被論證器”的油滴斑佈局相比於現代仿品來說更接近宋代真品,因此它更有可能是宋代製造的。

4.3殘片與“被論證器”之比較: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13)是窯址帶藍斑殘片(左)與“被論證器”(右)的對比圖

首先要說明圖(13)左側的殘片是日本人從建陽窯址找來的,現收藏在日本博物館。從這張圖上我們看以看到,兩件器物的藍斑和釉質的成分是很接近的。之前有藏友因為只看到仿品有這種藍斑,而在日本藏那幾件沒看到或不明顯,因此對“被論證器”心生疑慮,我想現在應該可以打消疑慮了。

此外,作者還收藏到一件宋代武夷山窯茶盞的殘件(說明:武夷山窯和建陽窯相鄰,兩地在制瓷工藝上有密切交流)。這件殘件上有一些嫩綠色的類曜變紋,非常隨意自然且斑紋表面也很光滑,更重要的是這些斑紋的形態與“被論證器”上藍斑的形態也很接近。儘管曜變天目盞的仿製工作在我國已開展了20年,但沒看到一件仿曜變盞的斑紋形態能到達這麼自然的,這說明相比於現代仿品來說“被論證器”上的藍斑形態更接近宋代真品,因此它更有可能是在宋代製造的。請參考(圖14)和(圖15):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14)宋代武夷山窯茶盞殘件(左)的斑紋與“被論證器”(右)的斑紋的對比圖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15)現代仿曜變天目盞斑紋佈局

此外,藏友也手中也有兩枚採自窯址的殘片,透過對比發現這兩枚殘片上的花紋和顏色分別和作者收藏的兩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相近,作者認為這四件藏品可以作為相互印證的證據。請參考(圖16):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16)藏友的窯址標本(左一、左三)和作者的藏品(右二、右四)對比圖

4.4 “被論證器”上的窯變現象與宋代天目山釉茶盞的窯變形態具有共性

最近作者正好收藏到一塊產於宋代臨安的天目山釉茶盞碎片,在這塊碎片上作者發現其中

有一些窯變現象和“被論證器”上的窯變現象是相似的,請看下面的對比圖。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17 被論證器(左)與天目山茶盞(右)的共同點比對。

從圖17可以看出,被論證器上的波浪型線條藍斑和天目山茶盞上的波浪型線條藍斑是相似的。之前有人懷疑這條藍斑是否是人工所為,現在看來這恰恰是自然窯變的證據。

4.5“被論證器”釉表層鏽斑只看到與宋代建盞有對應

讀者可能也注意到“被論證器”釉面有幾處鏽斑,這些鏽斑摸上去手感光滑,但不確定是因為年代久遠導致釉裡面的鐵元素氧化了還是燒製出來的時候就這樣。而這種特徵在宋代建盞中也不多見,在現代仿品中更是沒見到過。現將宋代建盞的鏽斑的和論證器的鏽斑做個比較供讀者參考(圖17)。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17)宋代建盞帶鏽斑的釉面和論證器帶鏽斑的釉面對比圖

4.6 磁州窯也有與“被論證器”相似的斑紋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18

作者最近得到一件宋代磁州窯瓷片(圖18),這件瓷片的斑紋非常罕見,只見其釉面有很多銀油滴,而油滴周圍都是白色的斑紋。經仔細比較後發現其與“被論證器”的斑紋結構是一致的,區別是一個油滴周圍是藍斑,一個是白斑。一個碗麵斑紋緊密點,一個疏朗點,但其形成機理應該是相同的。而且白斑包裹油滴斑這種形態在日本藏曜變天目中也可以找到對應,請看圖(19)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19)

因此這件瓷片的出現可以反應出“被論證器”這種“銀油滴”周圍帶有斑紋的斑紋在宋代是有過的,並非有些人認為的這種斑紋只有現代人才能做的出來。

5.館藏記錄證明中國隋唐大運河博物館的曜變天目盞是真品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20)隋唐大運河博物館藏疑似曜變天目盞側面照

對一件疑似曜變天目盞的鑑定

圖(21)隋唐大運河博物館藏疑似曜變天目盞背面照

圖(20)和(圖21)為中國隋唐大運河博物館的藏品。作者之所以把話題轉移到這裡,也是因為這裡有“被論證器”是宋代燒製的證據。事情應該從2006年說起,記得作者當年在網路論壇閒逛時偶然看到一張疑似曜變盞的圖片,非常吃驚。經打聽得知這張照片是從當時的淮北隋唐大運河博物館的展廳裡拍到的。瞭解到器物的出處後,作者前去拜訪。經館長同意後對這件疑似曜變盞上手觀察,結果發現這件盞的藍斑和銀斑以及微觀釉面特徵等細節與“被論證器”完全是對應的。而且作者也觀察了該盞的皮殼,發現其釉面老氣十足,而且有被土侵蝕的痕跡,經對比這種侵蝕特徵與當地其它出土瓷器的侵蝕特徵完全一致,故判斷其為隋唐大運河遺址一帶出土的物件。館長王紅五先生與作者閒談時不經意中透露這件曜變盞是該館在上世紀90年代從民間徵集的。作者後來上網查尋得知國內仿製出曜變天目盞的時間是在2000年以後。如果這個時間點沒搞錯,那就是說在這件疑似曜變盞在被徵集到博物館時國內還沒有仿品。

7。結論:

綜上所述,作者認為作者和中國隋唐大運河博物館收藏的這兩件曜變天目盞都應該為宋代作品。

參考文獻:

(1)。《建窯鑑賞》 作者 李達

標簽: 藍斑  銀斑  天目  論證  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