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收藏

泥之精魄,瓷之源始:簡敘中國瓷器發展的早期階段

作者:由 有杞有棠 發表于 收藏時間:2022-01-04

中國燒造原始瓷始於約3000年前的商代,歷經西周、春秋、戰國、漢代,最早為鄭州二里崗時期。在河南、河北、山東、安徽、湖北、江西、江蘇、陝西、甘肅、北京等地,都已發現商代原始瓷。戰國時期原始瓷生產得到較大發展,無論數量、質量還是生產範圍,都是前代所無法企及的。從器物出土情況和窯址調檢視,原始瓷產區以長江以南為主,其中以浙江的江山、紹興、蕭山等地窯址較為集中。西周時期的原始瓷發現更為普遍,如安徽屯溪、江蘇句容等地西周墓中出土大量原始瓷,器形也較為豐富。

泥之精魄,瓷之源始:簡敘中國瓷器發展的早期階段

商原始瓷青釉弦紋罐

原始瓷是從陶向瓷過渡時期的產物,系從印紋硬陶發展而來。在這一階段,由於工藝比較原始,瓷器的胎體中含有一定的雜質,細膩度不夠高,胎色比較深。釉色亦不穩定,釉質的瑩潤度不及後期。瓷器胎、釉的加工,胎體的成型、燒造等工藝過程比較簡單。因此,這一階段被稱為中國古代瓷器發展的早期階段,這一階段的瓷器被稱為“原始瓷”(或“早期瓷器”)。

泥之精魄,瓷之源始:簡敘中國瓷器發展的早期階段

商白陶刻紋豆

一·器形與紋飾特點

原始瓷大多是生活用器皿,器形有尊、罐、甕、豆、碗、盂、盉等。商代和西周時期的瓷器器形多與當時盛行的印紋硬陶相似;春秋戰國時期,瓷器器形多仿青銅禮器,如出現了鼎、簋、盉等。秦和西漢時期,瓷器器形種類急劇減少,以罐、壺為主。

泥之精魄,瓷之源始:簡敘中國瓷器發展的早期階段

戰國原始瓷青釉水波紋蓋鼎

在整個原始瓷階段,瓷器的裝飾手法以拍印為主,其次有刻劃、貼塑等。紋飾多幾何紋、弦紋、方格紋、曲折紋等,同時盛行雙乳釘或鈕狀的附加裝飾。整個裝飾風格與印紋硬陶相似。

泥之精魄,瓷之源始:簡敘中國瓷器發展的早期階段

西漢原始瓷劃花雙系罐

1.2 胎釉與工藝特點

戰國以前,由於工藝技術水平低下,原料處理未經精細的過濾、淘洗、捏練、陳磨等工藝過程,器物造型簡單,胎體多有裂紋,釉色很不穩定。戰國時期,原始瓷的製作有了長足的進步,其燒結效能和器表施釉等方面均有很大發展,器形規整,釉層厚薄均勻,釉色青黃。

泥之精魄,瓷之源始:簡敘中國瓷器發展的早期階段

戰國原始瓷提樑盉

原始瓷以火候高低區分,有兩種:一種胎呈白色,火候較低,吸水性較強,釉不勻,易脫落,敲擊無清脆之聲,屯溪出土的原始瓷即屬此種;另一種呈灰白色,火候較高,不吸水,釉層薄且均勻,胎釉結合緊密,擊之有清脆之聲。但從出土數量來看,前一種原始瓷佔大多數,表明制瓷技術尚處於原始階段。從2004年發掘江蘇無錫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的成組成套青瓷禮器和樂器看,表明至遲在戰國早期已出現符合瓷器標準的青瓷。

泥之精魄,瓷之源始:簡敘中國瓷器發展的早期階段

戰國原始瓷刻豎條紋雙系罐

制瓷工藝包括成型、施釉、裝燒等過程。商及西周時期,瓷器胎體的成型方法多為手製,施釉技術為刷釉,並與印紋硬陶同窯燒造。春秋戰國時期,輪製成型普遍,施釉技術改進為蘸釉(或“浸釉”),而且已與印紋硬陶分窯燒造。因此,春秋戰國時期瓷器的胎釉質量已遠遠好於商代和西周。

泥之精魄,瓷之源始:簡敘中國瓷器發展的早期階段

西漢原始瓷青釉劃花雙系壺

原始瓷的燒造技術在戰國時期已達到頂峰,與後期瓷器似乎只有一步之遙。但是,由於戰國晚期的兼併戰爭,使正在蓬勃發展的原始瓷受到嚴重打擊。在隨之而來的秦代和西漢時期,原始瓷的生產跌入低谷,但並沒有中斷。

泥之精魄,瓷之源始:簡敘中國瓷器發展的早期階段

東漢青釉刻紋鏤空瓷簋

經過漫長而艱難的恢復,到東漢中晚期時,制瓷工藝終於走向成熟,符合瓷器標準的青釉瓷器進一步發展。此時亦燒造黑釉瓷,只是胎釉質量與工藝水平尚不及青釉瓷。這一時期的瓷器質量甚至好於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經過測定,其胎釉成分已符合後期瓷器的標準,制瓷工藝由此進入了一個迅猛發展的時期,原始瓷階段宣告結束。

泥之精魄,瓷之源始:簡敘中國瓷器發展的早期階段

東漢青釉刻花三足瓷樽

圖片來源於網路、故宮博物院等;文章內容參考自網路、書籍;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

標簽: 原始  瓷器  器形  燒造  印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