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悅心賞析】用筆與用墨技巧

作者:由 悅心國際書畫村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19-05-24

錐畫沙是一種什麼樣的用筆技巧

在介紹初學者寫毛筆字的用筆技法訣竅之前,先來看看寫毛筆的用筆技法有哪些?練毛筆字的用筆技法有方筆和圓筆、逆鋒和順鋒、藏鋒和露鋒、中鋒和偏鋒;學會使用方筆、圓筆的運筆之法,先要對藏鋒、露鋒有較好的掌握,同時要充分運用腕的轉動,因為無論是方筆的折,還是圓筆的轉都是依靠腕來帶動,切勿用手指撥與挑。

方筆與圓筆是書法線條的基本表現形態,所以初學者要認真學好,打好這個根底後,今後就可根據字姿和字形的不同而交錯運用,使字的點畫線條,形體構造生動多姿,富有藝術趣味。但是要注意有機而自然地運用,即要協調,不要機械呆板地生搬硬套。

【悅心賞析】用筆與用墨技巧

寫毛筆字中鋒和偏鋒訣竅

在學習毛筆書法有了相當基礎之後,特別要強調的是在正確掌握了中鋒運筆的前提下,在書法作品中偶爾用一、二筆偏鋒,可以增加筆畫的生動性。我們在王羲之、張旭、蘇東坡、米芾、文徵明、趙之謙等書法家的作品中也時常發現。但初學者切勿盲目地亂用此筆法。

寫毛筆字的中鋒又稱正鋒。沈尹默先生曾把筆法說為“無非是‘筆筆中鋒’而已”。雖強調得過頭了點,但也更說明了中鋒的重要性,此是書法入門關鍵的一步。中鋒是在筆毫的正中,作書時將筆的正中之鋒保持在筆畫的中間,就能使點畫圓滿遒勁。這是因為筆在點畫中間執行時,墨水順筆尖均勻地自兩面滲開,達於四面,點畫就沒有上輕下重或左輕右重等缺點,這樣的線條就帶有豐潤圓勁,富有立體感的特點,這就從根本上符合書法的藝術要求。

所以,中鋒之法乃是書法的最基本用筆技法,為歷代書法家所注重。東漢書法家蔡邕就曾說過:“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其後如唐李世民則有:“大抵腕豎則鋒正,鋒正則四面勢全”說,顏真卿有“屋漏痕”說,柳公權有“筆正”說。宋代黃山谷也指出:“王氏書法,以為如錐畫沙,如印印泥,蓋言鋒藏筆中,意在筆前耳。”米芾在《群玉堂法帖》中也說:“得筆,則雖細如須發亦圓;不得筆,雖粗如椽亦扁”。可見中鋒用筆是寫好點畫線條的根本方法,必然要求。初學者在起步時就要明確地認識這一點,並貫徹到實踐中去。

偏鋒又稱側鋒,就是用筆時將筆偏於一側,中鋒也偏到筆畫的一邊,所以寫出的點畫一邊光一邊毛,一邊濃一邊枯,常呈鋸齒形。這在初學書法者中是常見的,而這正是初學者之大忌。一開始學用偏鋒寫字,今後則很難寫好字,更難入門。因為對於初學者來講偏鋒是病態形的線條點畫,不能發揮運筆的藝術功能。所以,初學者一定要力戒此弊。

【悅心賞析】用筆與用墨技巧

寫毛筆字的方筆和圓筆訣竅

初學者注意學寫毛筆字的方筆時,切勿將點畫寫得象刀切似的方整,這樣就會變得僵硬。而學圓筆時,切勿將點畫寫得象鵝卵石似的光滑,這樣就會變得油滑。要了解方筆與圓筆是不同的用筆方法所產生的形式。

方筆與圓筆是筆畫的二種不同形態,一般來講以有稜角者為方筆,無稜角者為圓筆。方筆是在點畫線條的起止轉折上,運用“頓筆方折”的方法形成稜角,即“折以成方”,給人以剛健挺拔、方正嚴謹之感,魏碑大多用此方法形成稜角分明,鋒穎犀利的點畫線條。

此外如歐陽詢、柳公權的楷書中,特別是在筆畫的轉折處也常用此方法。圓筆是在點畫線條的起止轉折上,運用“提筆圓轉”的方法形成圓潤之勢,使之不露筋骨,內含渾厚遒勁,即“轉以成圓”。

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綴法第二十一》中有段對方筆、圓筆的論述較生動,他說:“該舉其要,盡於方圓。操縱極熟,自有巧妙,方用頓筆,圓用提筆。提筆中含,頓筆外拓。中含者渾勁,外拓者雄強,中含者篆之法也,外拓者隸之法也。提筆婉而通,頓筆精而密,圓筆者蕭散超逸,方筆者凝整沉著。提則筋勁,頓則血融,圓則用抽,方則用挈。

【悅心賞析】用筆與用墨技巧

寫毛筆字的圓筆訣竅是使轉用提,而以頓挫出之。方筆使轉用頓,而以提挈出之。”康有為這段話不僅講了方筆、圓筆的用筆方法,而且講了各自的不同形態,初學者可作參考。

另外,初學者也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方筆、圓筆在一種字型中沒有絕對的區分,既不可能絕對的方筆,也不可能絕對的圓筆,而是以誰為主。如顏真卿楷書《勤禮碑》以圓筆為主,但偶爾也用方筆。歐陽詢的楷書《九成宮》以方筆為主,但有時也用圓筆。

【悅心賞析】用筆與用墨技巧

寫毛筆字的逆鋒和順鋒訣竅

寫毛筆字露鋒的訣竅是在起筆時順筆鋒前進,不再折回,或一筆畫的最後末端不作回鋒,而是順逆直出,就是順鋒,順鋒有種飄逸流暢感。但順鋒不可露得太長,這樣就會產生輕飄油滑感,要注意分寸。從某種意義上講,順鋒、逆鋒是露鋒、藏鋒的具體表現。

寫毛筆字逆鋒的訣竅是落筆的筆鋒朝執行相反的方向入紙,藏鋒就是運用逆鋒寫出的。如寫橫畫,原來應是順著筆畫向右而寫,但用逆鋒就是先向左運筆,然後在往右行。而到結尾收筆時,也是違反右行的方向,向左邊收筆。又如寫豎畫,原來應是自上而下,即落筆後筆鋒就應直下,而採用逆鋒後就先由下朝上,然後在回鋒到上繼而向下。此種方法把筆鋒痕跡裹藏在裡面,使筆畫有含蓄、飽滿感,同時也為落筆後的行筆鋪毫作好準備。

寫毛筆字藏鋒和露鋒訣竅

寫毛筆字露鋒又稱出鋒,即不回收掩藏,這大多是用在一筆之末,指露出筆鋒的收筆動作。寫字時應以藏鋒為主,露鋒為輔。主要筆畫用藏鋒時,副筆可用露鋒。藏鋒中顯示筆力骨氣,露鋒時要豐實遒勁。用露鋒的字有生動活潑,挺拔瀟灑之感,特別是行草中用的較多。因此,前人說“藏鋒以包其氣,露鋒以縱其神”。但初學者切勿亂用出鋒,因多用了出鋒,就會顯得拋筋露骨,單薄枯弱。所以,初學者還是要在認真掌握藏鋒的基礎上在學露鋒。

寫毛筆字藏鋒,具體地講就是藏頭護尾。即把筆鋒藏在點畫中間而不直接外露出來。藏頭,就是指起筆,要“橫畫直下,直畫橫下”,“欲右先左,欲左先右”。護尾,就是指收筆要“無往不收,無垂不縮”,把筆鋒最後護起來。藏鋒的筆畫給人以含蓄沉著,渾厚凝重之感。

蔡邕曾在《九勢》中說:“藏鋒,點畫出入之跡,欲左先右,至回左亦爾”,“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具體地講,藏頭是將筆尖逆落紙上,鋒藏而行。護尾是將筆毫回收鋒尖,只有這樣,筆力才傾注字中。

另外,藏鋒還有二個作用,一是使筆毫鋪開以利運筆。如果不是透過藏鋒調正筆鋒,那麼筆鋒就會絞作一團,無法鋪展運動。二是使筆鋒透過一折而取得動勢,即蓄滿筆力後在運毫,其原理就象踢足球時腳先要縮一縮,然後在踢出。打康樂球時槍棒先要縮一縮,再打出去一樣,是符合力學原理的。

【悅心賞析】用筆與用墨技巧

墨法意識的形成與發展經歷了十分漫長的時期,雖然墨法的自覺要晚於筆法、字法與章法,但從形成以後的發展來看,其生命的活力卻並不亞於筆法、字法與章法。在書法的“四法”中,我認為墨法不僅僅是形成書法血肉的重要方面,同時也是書法藝術之精神能得以彰顯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與其餘“三法”一起,共同構築著書法藝術之美的真諦,很多優秀的書法佳構,時代鉅製,無不體現書者強烈的墨法意識與熟練的用記傘?lt;BR>我們以濃墨為例,試圖以舉例的方式來介紹唐宋間三位書法大師的用墨技巧。中肯地講,唐宋間的書家大都對淡墨的運用不多,在他們看來,淡墨太容易傷害書法作品的神采,亦無法體現書法的生動氣韻。所以對大多數書家而言,濃墨之法是備受推崇的。孫過庭《書譜》中說的“帶燥方潤,將濃遂枯”,即是對濃墨運用的效果及其審美標準的最佳闡釋。從具體作品來講,我們似可以從顏真卿、蘇軾和米芾三位書壇巨匠的代表作品中,感覺到其用墨技巧的精妙。

首先談談顏真卿,其書風有非常強烈的個性特點.無論楷書還是行草書,他將內斂的精氣與外顯的張力,做了非常和諧的處理,其書風給人的整體感覺是雄強、勁健和渾厚。論其墨法,從楷書談,很不切實際,因為其楷書多為碑刻,用墨之跡,難以找尋,好不容易找到一篇《自書告身》,卻真偽待考,不過即使是真的為顏氏之書,我們也只能說是標準的濃墨之法,無多少變化而言。如若可以對其碑書做些聯想的話,我認為其楷書《東方朔畫贊碑》的用墨是非常有特點的。那種含蓄內斂的用墨與用筆相結合,古人謂之有“綿裡藏針”之質,信然!而師從其行草書之法,我們認為,其用墨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我們將這種用墨技巧概括為墨之輕用,準確地講,是濃墨的輕用。例如其行草書代表作品《劉中使帖》和《祭侄季明文稿》,尤其是後者,可謂用墨的上乘之作,儘管是實用急就之草稿書,但其技巧運用可以說正是在這種無意之態中得以完美體現的。正如蘇軾所說的“書初無意於佳乃佳”,這種濃墨輕用的技巧運用,使其書之用墨有如蠶之吐絲,筆筆牽連,宇字相生,有非常強烈的動勢,而又氣勢內斂,形制蕩然。其筆法要能提得住筆,要沉著,筆筆到位而無使拘促,尤其要注意筆與筆、字與字之交接處,意出於心,而形於造化者也。

【悅心賞析】用筆與用墨技巧

關於濃墨運用的第二種技巧,我們可以用墨之實用來概述,試以蘇軾為例。蘇軾作書,黃庭堅曾有“石壓蛤蟆”之謂,不知是指蘇軾書法之病,還是謂其書法之趣。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其作品中字形較扁。蘇軾的書法在用墨方面,我們可以用“黑”、“烏黑”來概括。的確,觀蘇東坡墨跡,情動於心,神采煥然,他在用墨上極為考究,認為用墨用得好,其字要有如小孩之眼眸,黑而發亮。事實上,蘇軾也正是這樣做的。以其行楷書《赤壁賦》論,展其墨跡,收筆處極圓,近人劉小晴雲:“(其書)如珠光黍米,隱隱有聚墨痕。最足耐人尋味。這種用墨方法是石刻書法無法表達的,故用墨之法,非多見前人真跡不足與談斯竊。”可謂真言。其法用筆較圓,鋒毫相對較短,側筆為之,妍態自生,用墨要黑而濃,用筆則重而實。

濃墨運用的第三種技巧,可以米芾為例。其用筆自謂“刷字”,故謂其為濃墨活用之法,其書墨酣意足、沉著痛快、飛動跳躍之勢不可阻擋。米芾的用墨之法,其實與其用筆之法是分不開的,其用筆自稱“八面出鋒,臣為刷字”,是有其強烈的個性追求的,長期浸淫於“王書”之中,他抽繹出“王書”中的靈動之質,以己之參悟,形成了獨特的書法風格。其墨之活用,實為筆之活用,米芾的傳世作品很多,最具代表性的除了《蜀素帖》、《苕溪詩帖》、《虹縣詩》等以外,還有大量的尺牘小品,有非常深厚的藝術修養與傑出的藝術表現才能。我們說,所有的用墨之法,都本於筆法,形於章法,只有三者的相互結合,才能產生出優秀的作品,而對於米芾來講,其對墨的活用,更與筆法分不開。

【悅心賞析】用筆與用墨技巧

最後,我們要強調的是,無論對墨的運用是輕是實還是活,都要時刻注意用墨在書法實踐中的地位,不可孤立的大談用墨,脫離筆法與章法的墨法,是決計沒有書法意味的。至於對墨之輕用、實用與活用技巧的掌握。只有在書法實踐中多臨、多看、多思、多悟,才是正道。

標簽: 圓筆  用墨  點畫  方筆  寫毛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