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大秦帝國簡史:從崛起到崩潰

作者:由 世界歷史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0-12-09

秦簡稱的省區是什麼?

西方將中國稱為China就是“秦”的發音。“秦”進入波斯語系成了Chin,進入阿拉伯語系成了Sin。進入印度各語系,成了Cina,最後演變成為今天的China。

秦統一中國只有十五年,而且這十五年基本上放棄了貿易,以秦為中國的代稱,只能說,在秦統一之前,就已經透過貿易而被中亞、西亞甚至是歐洲熟知了。

秦人被中原各國所鄙視,並非是因為秦人沒有文化,而是因為秦人繼承的商朝文化雜糅了歐亞草原遊牧民族的文化,迥異於周人的文化。

這種沒有歸屬的感覺,強烈刺激了秦人,他們決定遷徙,開始招攬中原地區的人才為己所用,這是秦國崛起的根基所在。南宋的洪邁在容齋隨筆中有精準的論述:

七國虎爭天下,莫不招致四方遊士。然六國所用相,皆其宗族及國人,如齊之田忌,田嬰、田文,韓之公仲、公叔,趙之奉陽、平原君,魏王至以太子為相。獨秦不然,其始與之謀國以開霸業者,魏人公孫鞅也。其他若樓緩趙人,張儀、魏冉、范雎皆魏人,蔡澤燕人,呂不韋韓人,李斯楚人,皆委國而聽之不疑,卒之所以兼天下者,諸人之辦也。燕昭王任郭隗、劇辛、樂毅,幾滅強齊,辛、毅皆趙人也。楚悼王任吳起為相,諸候患楚之強,蓋衛人也。

大秦帝國簡史:從崛起到崩潰

遺憾的是,洪邁只是論述了現象,卻沒有推匯出結論:由官僚構成的行政組織的效率遠遠高於依靠血緣關係構成的組織。

這種官僚系統的利弊也是同時存在的,君主與官僚組織既是從屬的上下級關係,也是權力相互侵犯的關係。於是這就導致了秦以後中國傳統社會的主要規律:強勢的君主上臺,官僚組織便是非常好的工具,成就一番宏圖偉業,推向極端,就成為暴君,國家土崩瓦解;弱勢的君主上臺,官僚系統憑藉自身的韌性繼續維持,推到極端,君主成為傀儡,國家軍閥混戰。

秦自秦孝公開始,連續幾代都是強勢的君主,最終吞併了天下。然而有一個問題出現了,中原地區來到秦國的人很多,為何秦孝公重用了公孫鞅?為什麼公孫鞅提出了多條建議,最終秦孝公採用了霸道呢?

這與秦國的現實是分不開的。秦國是一個弱國,卻不是一個窮國,富而不強才是秦國的特點。有人或許會問,有這樣的國家嗎?當然有,最顯著的例子就是15世紀的義大利。

15世紀的義大利是整個歐洲文化的風向標,吸引著整個歐洲的目光,經濟上更是不可一世。僅僅威尼斯一個地方,財政收入就超過160萬杜加,這是什麼概念?

大秦帝國簡史:從崛起到崩潰

當時正處於查理六世統治下的法蘭西王國,人口是威尼斯的十倍,可財政收入僅僅是威尼斯的百分之六十,如果加上義大利的其他城邦,富裕程度令人瞠目結舌。

然而,如此富裕的國度,到了15世紀末,16世紀初,遭遇到西班牙和法蘭西入侵之後,卻沒有能力趕走入侵者。基於這一背景,生活於這一時期的馬基雅維利,才會寫出令西方世界恐懼的君主論,提出沒有武力作為後盾就會被毀滅的觀點。

秦國此時的境況和義大利相比,有很多類似之處,雖然國家沒有遭受大規模入侵,但是強敵環伺,處於極大的生存壓力之下。

秦國的正北方是義渠部落,他們原本只是散落於關中山谷叢林之中的部落之一,後來吞併了周邊部落,逐漸形成了一股強大勢力,他們居無定所,飄忽不定,時常對秦國進行侵擾,曾經一度到達渭河流域。

秦國的正東方是魏國。魏國是戰國時期崛起的首個國家,崛起後連年進攻秦國,奪取了河西之地,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之後 ,魏國在黃河西岸修築了長城,這一人工軍事工事,魏國進可攻,退可守,令秦國十分頭疼。

秦國的危機不止於此,在它的東南方是強盛的楚國。一旦秦國遭遇襲擊,楚國便會渡過丹水,挺進武關,攻擊秦國的背部,撈取相應的好處。

秦國唯一安全的地方是西北方,西北透過蕭關後進入河西走廊,是秦國經濟的命脈,然而,正是由於貿易給秦國帶來的富庶,才引來了周邊國家以及部落前來掠取資源。

大秦帝國簡史:從崛起到崩潰

秦孝公的時代,山東六國基本上都已經變法圖強,實際上秦國對於強盛之路已經有了模板可以效仿,那就是西方波斯帝國的中央集權制度。

貿易交流的是物質,卻在不經意間傳播了文化和制度。秦人瞭解到波斯帝國的制度之後,想要著手模仿,卻無從下手,公孫鞅的到來,不過是為秦國富強計劃制定了細節,與秦孝公的既定路線一拍即合。後來公孫鞅被殺,他改革作為遺產卻在秦國保留了下來。

公孫鞅的變法,總結起來便是國家壟斷資源,不論是農業還是商業,然後由國家根據功勞來賞賜。原本的個體商戶和自由農被摧毀,成為國家壟斷下的編戶齊民。

公孫鞅的變法在做大蛋糕的同時,也拿走了貴族的蛋糕。這樣一來,也就沒他的悲劇埋下了禍根。即便如此,公孫鞅死後,他改革作為遺產也在秦國保留了下來。所以直到秦始皇之前,國家的資源掌握在國家、少量的大貴族和依附於國家的商人手中。

秦統一六國之後,廢除了分封制,立馬將中央集權式的官僚系統推行到了全國,以便於國家可以高效率、大範圍地執行任何任務。

秦始皇在位時期中國的人口數目是多少,仍舊沒有確切的研究結果,大部分人認為是兩千萬。這時候官僚系統的優勢更加凸顯出來。

北築長城呼叫民力40萬,南戍五嶺徵調民力50萬,修建秦始皇的陵寢以及阿房宮又徵調民力70萬,這些還只是有確切記載的數字。記載不明確的大型工事更是比比皆是,全國之內修築馳道,徐福出海建造的船隻,兵馬俑的燒製,以及秦始皇每次巡幸天下時候的耗費人力和物力,更是難以想象。

大秦帝國簡史:從崛起到崩潰

秦二世繼位之後,為了宣揚自己的合法性,效仿秦始皇巡幸了天下。回到咸陽,秦二世在趙高的建議下,剪除了威脅自己權力地位的兄長和大臣,繼續修建尚未完工的阿房宮。所謂阿房宮,並不是宮殿的名字,而是宏偉宮殿的意思,秦始皇原計劃宮殿建成之後再取名字。

秦二世又下令從民間挑選了五萬名精壯青年駐守咸陽,並要求他們熟練射箭,保護自己的安全。為了滿足享樂,秦二世要求在宮廷中飼養玩賞的狗馬禽獸。

人和牲畜每天消耗大量的糧食,預計咸陽倉裡的糧食不夠用,就從郡縣徵調糧食送往咸陽,這些糧食運輸人員的用度都要求自己解決。解決的辦法無他,向平民橫徵暴斂而已。

秦王朝的暴政,最終將自己推向了亡國的深淵。

標簽: 秦國  公孫鞅  秦孝公  秦人  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