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作者:由 CraftPlus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17-05-09

自然賦予了侗布的顏色,之前在譚松先生所寫的《工藝之旅》一書中看見他這樣描寫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中國文化,如果不親身體驗到,都不是一種能夠以身體或感官可以直接觸到的,不論是山水風景畫還是詩詞語言。所以,一直到在Craft的設計調研隊伍(Research Group)抵達侗家之後,我們才真的體會到了譚先生所想表達的意思。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這裡,先引用譚先生在侗族篇章中的描述來讓大家瞭解一下這自然美韻的侗布吧:

“侗鄉人擅長紡織。他們自紡自染的“侗布”是侗家人最喜愛的衣料。織成的布要經藍靛、白酒、牛皮汁、雞蛋清等混合製成的染料也反覆浸染,再加以蒸曬、搥打、才能成為侗布。由於製作工藝複雜,侗布非常珍貴。

侗鄉人還善於刺繡,繡制技法多種多樣。例如,將絲線結成一連串的顆粒,緊密地秀在底布之上,可以使繡品的形象粗獷渾厚、質感強烈,而將絲線結成辮子進行刺繡,則有一種質樸清新的效果。

”(我們將在之後的文章中具體分享侗錦刺繡)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Craft+第一期調研所遇見的第一個民藝,便是侗布。

為什麼是“遇見”呢,因為一步入侗寨,便可見家家戶戶都在曬布,長長的靛藍侗布,從木樓的欄杆上垂下來,咚咚的搥布聲從巷間傳來,循聲而去,你必定能看到一個侗家婦女一手舉著木槌,一手輕拈整塊的侗布,在低矮的石板上一下一下極富韻律的敲打。而更有趣兒的是,有時幾位鄰里會相約一起共同搥布,那時的搥布聲,就悅耳的彷彿是一曲“民間四重奏”了。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侗布的製作技法是侗家女值得驕傲的才能。衣、食、住、行,誇張一點可以說是過去鄉人生活的全部。在侗家,“衣”這份重擔就全由家中女性來承擔了。從採棉織布到上皮而後捶打,每一個製作步驟都注滿了侗家女的巧手智慧。

首先,侗布是用織布機手工織成,然後先用靛藍(採用自種的靛藍草葉加石灰泡製而成的染料)浸染三四次,每次染後清洗曬乾,布才變成深藍色;然後再將布用柿子皮、猴粟皮、硃砂根塊等搗爛擠汁染成青色後,又用靛藍繼續加染多次,使布透青而帶紅的顏色;將布晾乾後疊在一起,塗抹蛋清並用木槌反覆捶打半個多月,直至侗布被捶打得閃閃發亮,最後用牛皮熬膠漿染一遍,使布質硬挺不退色。根據手藝和捶打時間的不同,侗布的亮度也不同,表面越亮的侗布就越貴

3

一:棉與紗

這裡的隻字片語只能說個大概,就光是織布前的準備,就要經過數道工序。包括:曬棉、選棉、軋花、彈棉、搓棉,棉花搓好後,用布袋裝好,待後紡紗逐把取用。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紡紗是侗布製作過程中任務繁重、耗費時間長久的一道工序。首先要將棉花用特製的紡車紡成紗錠,然後將紗錠用綰紗架綰成一把把的棉紗。棉紗綰好後要漿紗。漿紗可以固緊棉纖維,使棉紗更加緊湊、光滑,同時還增強了棉紗的彈性和韌性。漿紗好後還要把紗染成藍色或青色。紗染好後,還要進行上皮保色、浣紗和絞紗、排紗、穿杼、梳紗、撿紗等工序。以上工序完成後,便可以將紗裝上織布機和上機織布了

4

二:染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染布是侗布製作的第二個環節,有制染料、上皮、著莨、捶布、蒸布等多道複雜的工序。侗布的染布原料取材自當地自種自養的植物,經過不同的方式提取成染料,最主要有靛和莨兩種。靛呈深藍色,作底色用;莨呈棕紅色,作罩光色用。提練藍靛時,婦女們把木桶搬到溪邊塘旁,打滿水,把藍麻壓入內,用石塊壓緊。釀二三晚後靛藍充分發酵,放入石灰使靛液固化為漿,把藍漿濾去水即成靛漿。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白布放入染桶進行初染,使白布變為淺灰色布,侗族稱為“Sas Bagx” 即剎白;然後“上皮”,即給經初染的布匹上一層粘膠,以保持其顏色穩固於布上。上皮一般三次,即初色皮、深色皮和成色皮。上皮要將布匹反覆放入染缸十多次;之後是“著莨”,侗語稱“Dos Liangc”,就是讓布匹用柿子皮、猴粟皮、硃砂根塊等搗爛擠汁染成青色,再用靛藍繼續加染多次,使布透青而帶紅,所呈現出來的顏色更加亮麗。

三:蒸與搥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之後,則需要長時間溫火蒸燻來提升其質地、色澤和亮度。布匹蒸過後,及時取出、抖開、甩動,以保證布面乾燥,色調一致,這個過程稱之“拋布”。而每一次“上皮”、“上莨”後,還需把侗布曬乾疊在一起,塗抹蛋清,用木槌反覆搥打使其變的柔軟,直至侗布被搥打得閃閃發亮。侗語叫做“Jogv Yal”。最後還需用牛皮熬膠漿染一遍,使布質硬挺不褪色。然後捲筒收藏待用。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而侗布製作的不易,是這一道道繁瑣的工序都得反反覆覆得操作。村民告訴我們,一塊侗布需要反覆浸染8次,每次都要搥打3遍,前後足足搥打24遍才得以製成。這是怎樣漫長而枯燥的三個月,但卻是每家每戶侗鄉婦女每年都要做的事。家人的外褂,女子的百褶裙,女兒的嫁衣,家中所有日常衣物都來自這長長的侗布。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在侗鄉調研期間,幾乎每個侗寨都能聞見此起彼伏的搥布聲,迎著節奏走在山水間,似乎可以看見過去的侗族青年男女行歌坐夜。青石板路、鼓樓、靛藍草、侗布簾。心理學研究表示節奏可以使人產生快樂,想象⼏幾百年來,這槌布聲促成了多少對神仙眷侶。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侗布,浸潤著自然山水的美韻|Craft+侗輯

當地人告訴我們,侗布的製作週期通常是3個月。在現世的快速經濟及商業化量產(mass production)的大環境下,像這樣需要3個月生產週期的侗布確實容易被其他商品所淹沒與取代。但可貴的是,真正的侗布其實從來都沒有進入過商業市場,因為侗鄉人將其視作珍貴的傳統承載物,通常用於自家使用或作為禮品贈予友人。

1譚松 2007《中國之旅:工藝之旅》五洲傳播出版社

2靛藍草葉:一種草木植物,主要用途為染布和藥用。中國傳統草木染技法中,藍色系重要染料。

3百度百科:侗布_百度百科

4作者:我是侗族 守藝·黔東南 《古樸-侗布織造文化的前世今生》古樸-侗布織造文化的前世今生_世界觀自媒體-中華網

標簽: 侗布  靛藍  上皮  侗鄉  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