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概念與邏輯演繹

作者:由 吳炳忠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18-07-29

海城思想化作文

寫作:概念間的邏輯演繹{吳炳忠}

寫作的本質是表達與交流。

表達、交流什麼?表達交流思想。思想的表達與交流離不開概念,因為概念是事物本質特徵的反映,概念是思想的載體。

所以,表達交流思想的過程就是概念的邏輯演繹過程。寫作過程就是表現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概念思維就是藉助概念以及概念間的演繹去理解、把握和認識事物的思想活動。

可以說,寫作就是概念思維。

概念思維的基本特徵就是規定和證明。

規定,就是給概念立義和賦義。詮釋概念的內涵,就是規定,屬於抽象思維。

立義,就是選取概念的意義、確立觀點。

賦義,給予概念以意義,所謂賦義於概念。如果是賦義於事,就是透過事來明理達義,以事為載體,達義傳道。事為論據。

立義、賦義,都是就概念的語境場而言的,此概念是此概念,而非彼概念,概念是有定義域的,即在作文材料內容及含意範圍內作文,這是作文立論的基礎、範圍、前提。

因而說,賦義,是主體間的約定。是命題人與考生的約定,是考生與閱卷人(讀者)的約定。

只有確定了概念的內涵,大家才有了交流的基礎、論辯的基礎,才能對事物作出判斷準確。如果連概念的內涵都模糊,作的判斷也是模糊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難矣。

證明,就是用概念的外延去闡述內涵,支援某個判斷。

揭示概念的外延,用其證明關於某個概念的判斷正確與否,是形象思維。它是憑藉具象化的共相去揭示事物,這樣才能有利於理解、把握、認識事物,說服他人。

界定概念、給概念立義、賦義,從而完成判斷,形成觀點,是抽象思維;而選擇相對、相反、相近、相似的概念以其外延去支援、證明概念、判斷,即推理論證,屬於形象思維。可以說,作文就是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結合。

形象材料作文,如2018年全國1卷作文題,要特別注意抽象化、理性思維;抽象材料作文,如2018年全國3卷作文題,要特別注意形象化,感性思維。吳炳忠

抽象思維、形象思維,都是概念思維,都離不開概念。抽象思維運用抽象概念,形象思維運用形象概念。作文就是抽象概念與形象概念的演繹過程。

論證與概念的立義、賦義。

1、材料作文中的概念往往是語境義,圍繞它進行有效論證時,需要立義、賦義,即定義它,以便有一個統一的認識。這種含意的剝離,考驗考生對作文材料的準確理解能力。

例如: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一輛汽車,哪兒都好,就是跑不快。原因很簡單,只是因為輪胎的氣量不足。征途之上多了摩擦,沒有足夠的氣量,叫車如何跑得快。人也一樣,行遠路者,一定不能缺了“氣量”。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題目自擬,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首先,請找出核心概念。

“氣量”。沒錯,這個材料的核心概念是“氣量”。材料的指向非常清楚,有氣量方能行遠路。因此,以下觀點都是正確的:有遠大理想者,氣量不可缺;氣量足,方能行天下;氣量助你遠行;攜氣量上路,一路花開不敗;氣量大則成萬事;氣量決定人際交往的質量;有氣量者,方可成大事;氣量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觀點明確後就該作文了。我們來看幾個開頭:

甲:人的一生,總要面對各種各樣困境,有人被困難嚇倒。但總有人“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處變不驚、沉穩冷靜,於是困境退去。因此,我們要行遠路,實現遠大的抱負,必須要有處變不驚的氣量。

乙:人生如山,氣量如徑,尋徑登山,方知山之高遠;人生如海,氣量如舟,乘舟泛海,方知海之遼闊;人生如歌,氣量如曲,以曲和歌,方知歌之美妙。因此,在人生旅途中,當我們收拾好行囊準備出發時,別忘了,帶上氣量上路。

丙:當我們在無邊無際的大海面前感到自卑時,可曾想到大海為何會變得無邊無際?因為它的氣量大。做人也是這樣,一個人如果無法學會包容、寬恕他人,那他終究只會是一個小人物。“宰相肚裡能撐船”,當我們學會包容、寬恕他人時,成功就已走向我們。

你能指出這三個開頭中的“氣量”各指什麼嗎?甲指處變不驚的氣度,乙不知道指什麼,丙指學會包容、寬恕他人。

這三個開頭中提及的“氣量”符合題意嗎?乙沒有對“氣量”這個核心概念做界定,所以大家不知道其中所述的“氣量”符不符合題意。甲和丙都對“氣量”進行了界定,但甲偏題了,因為其核心概念的界定與材料的指向不符。丙對核心概念界定正確,符合題意。

回到材料,這個材料的核心概念是“氣量”。什麼是氣量?《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

1。指能容納不同意見的度量:這個人很有氣量,從不計較別人說他些什麼。

2。指容忍謙讓的限度:氣量大的人對這點兒小事是不會介意的。

解讀它的語境義,我們要抓住兩句話:“征途之上多了摩擦,沒有足夠的氣量,叫車如何跑得快。”“行遠路者,一定不能缺了氣量。”車子的摩擦指輪胎與地面緊密接觸,人的“摩擦”指因彼此利害矛盾而引起的衝突,表現出來可能是計較、介意,甚至是困難、打擊、諷刺、挖苦等等。因為有摩擦,所以要用氣量來減少摩擦;“行遠路者”是有遠大目標、理想的人,“缺了氣量”是寬容、隱忍、謙讓之心不夠。由此得知,材料中“氣量”的含意是:有遠大理想的人,在實現理想的征途上,難免有摩擦,所以一定要有寬容、隱忍、謙讓之心。

由以上分析可知,核心概念界定的主要目的,是將核心概念從眾多可能意義中剝離出來,並賦予它只有在材料語境下才成立的特定意義。如果我們從材料入手,分析材料,對核心概念進行正確的界定闡釋,就能明確觀點內涵,更清楚地表明自己的觀點,還能防止偏題現象的出現。(唐惠忠)

2、當一個概念有爭議時,需要給出定義。

例如: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

對此你有什麼思考?寫一篇文章,對作家的看法加以評說。

【注意】題目自擬。不得少於800字。不得抄襲、套作。

“心靈之書”,會有爭議,人們的理解不盡相同,大多可能不像作家理解的的“在反省中不斷前行”,那麼,考生你是怎樣理解的?文中必須加以明確。

3、當一個概念不明確或有多個含意時,需要給出定義或選擇。

例如:

【2018年高考天津卷】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寫一篇文章。(60分)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納萬物,美的形制與好的內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種“器”叫器量,相容幷包,彰顯才識氣度;有一種“器”叫國之重器,肩負榮光,成就夢想……

要求:自選角度,自擬標題: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徵明顯;不少於800字;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本題是一道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圍繞有關“器”的一段材料展開寫作。材料中總結概括了“器”的四個內涵,是明確的,但是考生你不可能樣樣都寫,只能選擇一個寫,選擇哪一個寫,要明確。吳炳忠

4、有的概念僅給出定義是不夠的,還需給出明顯的例子,會更加明確。既說內涵又說外延,尤其找到的本質特徵。

例如:

【2018年高考新課標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特區口號,深圳,1981

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

——時評標題,浙江,2005

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新區標語,雄安,2017

要求,圍繞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這個標語口號,我們可以理解為三個概念。作文時,僅僅詮釋它們的含意是不能讓人深刻理解的,還必須結合背景分析,選擇恰當的材料印證。然後闡述意義、作用、影響,三者關係就比較容易了。

5、定義不能代替論證。定義幫助我們組織我們的思想,將相似的事物歸類,識別出主要的特徵、相似點和不同點,消除某種分歧。即定義能夠把問題講清楚,但是,它還只是一個前提,或結論。它不是一個論證,論證是一個由前提和結論共同組成的一段話,前提支援、證明結論,句子之間必有邏輯因果關係。寫這段話的目的是說服他人,使人信從。吳炳忠

例如:

有字之書:讀書一定要讀經典。(這是定義)

回憶起初進復旦大學讀書的歲月,盧新華說,當時自己的心裡裝著的主要是“有字之書”:“剛剛經歷過十年浩劫,人們對知識大多有一種迫切的飢渴。《復活》《悲慘世界》《艱難時世》《詩經》《左傳》《昭明文選》……無論是西方鉅著還是中國優秀經典,我都讀得如飢似渴。”廣泛的閱讀為他後來的創作提供了深厚的思想積澱。閱讀“有字之書”對一個人精神的成長至關重要。讀書一定要讀經典,“以一個人活到80歲計算,一生也只有不到3萬天,這麼短暫而寶貴的人生,如果不去讀經典,是對生命的浪費。”(這是論證)

無字之書:在自然社會中收穫真知。(這是定義)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除了“有字之書”,盧新華認為自然和社會這本“無字之書”更值得一讀。《傷痕》一舉成名後,盧新華選擇做記者、下海經商、出國留學、蹬三輪車甚至在美國賭場做發牌員。這些豐富多彩的經歷在他看來,無不是一本本寶貴的“無字之書”。在做發牌員的年歲裡,盧新華冷眼觀察這個由賭徒、賭桌和籌碼構成的“金錢社會”,收穫了“財富如水”的思索:籌碼在賭桌上移來移去,它們像水一樣能載舟也能覆舟。盧新華由此認識到,人們對待財富不應抱著佔有的態度,在滿足自身基本生存需要之後,不妨用自己的財富幫助有需要的人,這既是“度人”,也是“自度”。

相較於“有字之書”,閱讀“無字之書”需要我們用腳步丈量大地,在豐富的閱歷中收穫對於社會和人生的思索。對於當下“90後”“00後”這些“網路時代原住民”,盧新華認為,更加迫切的不是讓年輕人多讀書,而是鼓勵他們深入田間地頭、走入工廠學校,在豐富的社會閱歷中磨練自己的意志,培養起自己對於社會人生的獨特看法,從而尋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這是論證)

心靈之書:在反省中不斷前行。(這是定義)

盧新華認為,無論是“有字之書”,還是“無字之書”,最終都要歸結於一本最最重要的書,那就是“心靈之書”。

細細梳理盧新華的人生道路不難發現,他的每一次人生抉擇都是出自對心靈的審視、對“我要度過怎樣的人生”這一問題的清晰思考。特別是當《傷痕》給他帶來巨大的榮譽時,盧新華卻無比警覺地意識到:若不放下已有的榮譽和光環,便無法攀得更高,走得更遠。於是,在對自己心靈不斷的“拷問”下,他把尋找個人在宇宙間的座標、在自然和社會中的位置視為人生第一要務。

這也是他對現場讀者的寄語:“時代發展得很快,人們不可避免地變得浮躁,往往看不清自己的內心、看不清人生應該秉持的方向。佛家講‘靜觀’‘禪思’‘慈悲’,這些宗教裡的話語同樣適用於今天的我們。”在美國居住時盧新華還注意到,美國人會時不時地清理自己的車庫,他於是想到,我們人的心靈,不也正像這車庫一樣,需要時時清理,為靈性、智慧騰出容身的空間麼?

更重要的是,一個國家、民族也要多讀“心靈之書”。在《賭桌上的反思》一篇中,盧新華將審視的目光投向了世界視角下的中國人形象。在19世紀,白人批評“哪裡有華人,哪裡就有髒亂差”,如今經過幾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人的文明素質有了大幅提升,但不是說沒有改觀的空間。盧新華希望,我們民族能夠從自身的文化土壤、國民性層面多作一點反思,多有一點建設。其實,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領域裡也有一個“車庫”,只有常常清理、棄舊圖新,才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每個人都會在不知不覺中用自己身體的腳、心靈的腳,踏出一條只屬於自己生命體驗的軌跡,這軌跡其實就是一本本書。那麼,一個家庭,一個企業,一個組織,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一個民族,是不是也應該窮盡畢生努力,寫下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這正是他的《三本書主義》想要留給讀者的啟示。(這是論證)

6、多個概念注意排序,闡明邏輯關係,使之形成有機關聯。

例如:像2017年全國高考作文題。

請從中選擇兩三個關鍵詞來呈現你所認識的中國,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無數名句化育後世。讀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以其中兩三句為基礎確定立意,併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吳炳忠

2016年全國2卷“提升語文素養”作文題。裡邊有“終身發展”“軟實力”“文化自信”“語文素養”“課堂有效教學”“課外大量閱讀”“社會生活實踐”等立論要素,作文時,這些要素都必須運用到,不但要一一闡釋,還要論述它們之間的關係。吳炳忠

多元立論要素作文題,都必須注意使多元立論要素“形成有機的關聯”。形成一個整體,形成一個思維體系,思想系統。形成有機的關聯的最高境界是在“對立”中尋找到“統一”。在看似矛盾的相對、相反的詞、句中,找到相同點、相通點,作求同求異的分析,論證說理。如果是抓住相似、相關的詞、句,是比較容易找到共同點的,是容易作文的,那就有競爭力。

附:

葛福安翟曉周高映東:2018屆深圳市南山區期末調研卷作文題“‘三樂’排序作文題”審題立意分析

四川成都 翟曉周(枯葉蝶)(解析)

深圳翠園中學 高映東(解析)

深圳市教科院語文教研員 葛福安(命題、解析)

一、原題呈現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是有關“樂”的三種表達。如果把“三樂”進行不同的排序,可能會獲得不同的關係、意義和境界。比如,有人把三者排序為“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認為自得才能獲得自由,自由才能知道知足的標準,知足後才有可能去助人。

那麼,你對“三樂”是怎樣排序的?對此你有怎樣的理解和認識?請寫一篇文章,闡述你的理由、觀點和態度;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審題

(一)題目簡評

這道作文題命制的獨到之處在於以三個成語的“排序”來實現“有機關聯”,它既有對

2017高考全國卷作文題呈現出來的新特點“有機關聯”的考查,又有原創題目的獨特價值——不做選擇而作排序,選擇自由度很大,而排序自由度則小一些,而且不但要理清三者之間的關係使之形成有機關聯,而且需要區分其輕重緩急。

從排序的三個詞語的內容上看,“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均體現出立德樹人的價值指向,“三樂”是從內、與外以及內外結合的角度實現“樂”,因而,排序不同,關係、意義與境界自然不同,也更能看出寫作者的對“三樂”內涵的理解,引導學生外視現實生活,內視自我內心,形成自己對三者關係的理解與感悟。以“三樂”排序為形式,引導學生在內容主題上向“人生觀”“價值觀”進行思考,對於高三學生而言,還是比較適合的,人人皆有話說。

從寫作指令的角度看,排序這一方式,使得思維的考查具有相當的指令性。當然,排序的限制,增加了寫作的難度,人人有話說卻難以說深透。

(二)審材料內容

“助人為樂”,“助人”為行為,“樂”為內心感受或自我評價。“為”有“是”“成為”“以之為”的意思。“助人為樂”是聯絡外在行為與內在感受的一種主客觀結合的表達——把幫助他人當成自己的樂趣,使整個助人的體驗過程達到內心的平衡和滿足,並從中獲得道德教益和情感的昇華,即便獲得一時的不解和委屈,也能憑藉一種內心的信仰獲取樂觀的力量。但是,它的核心應該主要是尋求內心的滿足,而不是尋求外界的肯否。我們自身和身邊的“助人為樂”更多是微型的,即幫別人一把,對自己來說沒什麼損失,甚至都沒有浪費多少時間。這種“舉手之勞”可能對被幫的人來說解決了燃眉之急,或許以小見大,會改變當事人的生活態度。在不幫的義務層面的“本分”上做到了人與人之間為仁行善的“情分”。有能力特別是有一定實力的“助人為樂”所散發的能量更大,它或許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軌跡。但無論是微型“助人為樂”還是有實力人做的匡扶之事,都不能改變“助人為樂”是一種心理上的滿足。如果旁觀者(外人)看來所謂“助人為樂”沒有什麼利益,那麼旁觀者是無感的,因此“助人為樂”不太能從“旁觀者清”的層面上去考量,這是當事人雙方的一種對善的授受體驗。

“知足常樂”,“知足”是個人對自我所有物質、所處現狀的一種自我滿足層次的認知,“常”為一種狀態,即“以此為常”,是一種恆定的心理狀態,“樂”自然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滿足。“知足常樂”是一種非常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心理。孔子和老子都對“知足常樂”有過論述。《老子•儉欲第四十六》有言:“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孔子也有言:“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知足”不是不勤奮的藉口,和魯迅“不滿是向上的車輪”不矛盾,考生還是要扣準“樂”這個核心詞,“知足常樂”可以折中解釋為“能自寬者常樂。”(《列子•天瑞》:“孔子曰:‘善乎,能自寬者也。’”)“知足常樂”的反義詞是“得寸進尺”、“貪得無厭”和“斤斤計較”,這些詞語所表達的是一種過分追索或追求,它們都會讓人心態失衡而“不樂”。“樂”而且“常樂”,可見“知足常樂”的恆定不變,其實質是一種人生態度,能得到的儘量爭取,得不到的要學會釋懷。學生可以理解成控制自己的慾望,尤其是不合理的慾望,這才是符合中學生價值觀的“知足常樂”基本之道。

“自得其樂”重點在“自得”,它遮蔽了他人的評價,從事物或事情中自己感到或獲得其中獨有之“樂”,即五柳先生的“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之狀態。古人簞食瓢飲也好,鐘鳴鼎食也罷,都能悠然體會其中的樂趣。自得其樂需要執守本心,這裡的本心,可以指心中的某些道德準則,行為規範等。中學生可以將“自得其樂”詮釋成處於自己理想的、平衡的、舒適的學習與生活狀態。若理解成“早悉世情,置身道外”的話,就與中學生應有的主流價值觀相悖。

總之,對“三樂”各自內涵的理解是排序的前提和基礎。

“助人為樂”,即以幫助他人為快樂,願眾皆幸福,然後自己快樂。所謂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體現的是付出和奉獻的高尚情操和人生價值。“知足常樂”,即以珍惜擁有為前提,以擁有的為滿足,從而獲得快樂,是人生的平常心,是一種自在自由的快樂,體現的是一種豁達樂觀的人生態度。不與人比,易滿足。顯真我風采。“自得之樂”,則是對自我的肯定和認可,體現的是一種自信的人生態度。對未來滿懷憧憬,是奮鬥者的得意。當然,這理解與解釋,既要遵循本來的意思,也要有自己的個性化理解,以此為前提,可以深挖寬拓。

(三)審題目要求

題目要求把“三樂”進行不同的排序,進而構成相應的關係、意義和境界。因此,邏輯是排序後“三樂”遞進形成的意義。題目給了一個示例:“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其詮釋為:自得才能獲得自由,自由才能知道知足的標準,知足後才有可能去助人。三三排序有六種排法,可以看成是六種關係的理解、六種立意方向。當然如何排序,都要先弄清楚三者之間的關係,並且緊密結合人生觀。排序是任務指令,規定動作,必須完成。然後闡釋清楚這樣排序的原因以及三者之間的內在邏輯關聯。能結合人生的三層境界給人以人生的啟發為最佳。

(1)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題目已經給出“認為自得才能獲得自由,自由才能知道知足的標準,知足後才有可能去助人。”當然還可以有其他理解,合理嚴密即可,此處不贅述。

(2)自得其樂、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認為自得能獲得揮灑空間,取得成功或至少在自己的自得領域內小有經驗或成就就可以有能力幫助別人,進而“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3)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認為知足可以琢磨心態,進而獲得內心的愉悅和滿足,脾氣性格也愈發良好,內心健康和豐盈的人,會多與人為善,樂於奉獻。

(4)知足常樂、助人為樂、自得其樂——認為知足者可以悠然自得,有情懷者自然比別人多了一份擔當和責任的內驅力,則他們有動力去幫助別人來實現自己內心渴望實現自己“被需要”的願望,看到他人被自己幫後“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5)助人為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收穫的是行善後成人之美的道德昇華和心安理得,既然心安理得那麼自然陶冶其中,自己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為人行得正走得直,自然會有心理的滿足和愉悅,從而正能量不斷遞增。

(6)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把助人視作知足的“足”,進而陶醉其中,選這個的,寫起來有些難度。畢竟自得其樂是“一以貫之”後終極穩定心態,以助人為樂且自得其樂者,知足、常樂,必也聖乎?

三、評分標準

(一)作文大致層級:略

(二)判分原則

1。判分等級

判分原則要從考場實際情況出發,實事求是。公平公正,對每一位考生負責。議論文重在評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說理能力,記敘文重在評價其構思、細節、文采、意蘊等寫作技巧和寫作智慧。判分等級如下:

一類卷(55-60):文章對“三樂”有明確的排序,對排序後“三樂”的關係理解獨到、深刻,建言獻策切中肯綮,文章構思精巧嚴謹,遣詞造句精闢、生動,特別是用語老辣。文章沒有堆砌辭藻,拼湊語錄,而是巧妙化用為文章增光添彩。在理解和認識方面,文章緊扣主要矛盾進行深入分析,對核心概念的界定準確,論證有合理的邏輯性;體現出相當的思想和寫作的智慧。倘若是記敘文,該文應該意蘊在材料的核心處,且寫作有巧妙而機智的構思,有生動傳神的細節,有濃郁而清新的文采,敘事有真實感和親近感。

二類卷(48-54):文章完整,對“三樂”有明確的排序,對排序的詮釋準確、恰當,並有一定特點,能夠就某一角度形成自己的正確觀點,能對中心論點進行分解和剖析,能在論證中進行比較,並能在此基礎上得出有一定意義的結論。若是記敘文,則文章的主題在材料的核心處,且寫作有構思,有細節,有文采,情感真實,富有生活氣息。

三類卷(43-47):基本完成排序,排序後的詮釋基本切題,對“三樂”的解讀,基本正確。全文基本完整,語句雖平實但大致通順,偶有語病和令人費解的小段。全文思想性無大礙,能形成基本正確的觀點,可以沒有亮色;抑或在論證或在論據選擇和分析上,或在邏輯聯絡上呈現某一方面的特色。

四類卷(37-42):文章大致完整,語句基本通順,句子口語化、思想低幼化偏激化、思維碎片化明顯。能牽強地找出排序後“三樂”的關係,但無法嚴密地詮釋。邏輯層次明顯不清,或觀點熟套,僅限於常識和公理纏繞,且說理止於淺表;或論證方法單調,缺少變化,只會一味“例證”“羅列”。若是記敘文的話,主題基本接近材料核心,有完整的故事演繹,但在行文中反覆點題,顯得多餘。或者故事顯簡單或老套(自身學生時代的經歷),技法上也缺少變化,全文和小學生敘事水平無二異。

五類卷(31-36):不切題,牽強貼標籤或無章無法,語句不通順。所寫主題與“三樂”排序後的本應有的中心關聯甚遠,驢唇不對馬嘴。在剖析自己的排序時,基本沒有論證,關鍵概念“樂”卻整體打包;或者一味例證且止於一個層面,缺少邏輯性;或者片段分離,硬貼標籤。若是記敘文,故事明顯虛假編造,記敘描寫能力較弱。文章的主題偏離材料的核心,且考生在故事處理、細節描摹方面欠佳。

六類卷(含殘卷,36分以下)完全不會寫議論文,無闡說,無論證,沒有條理和邏輯。若是記敘文的話,主題與材料不沾邊,胡編亂造,故事低俗,表達能力很差。統而言之,對材料理解不正確,文章低幼、粗俗。

2。精準立意闡釋

判定文章是否切題,主要看文章是否在排序後詮釋、界定“三樂”的核心意蘊,並抓住“三樂”構成的關係、意義和境界進行說理。如果全文只談“三樂”不談“關係、意義和境界”,則在三類卷以下賦分。立意的精準仰仗考生是否精準重點看“樂”字的表達,如果在排序的時候忽略表達的細微差異,導致“自己排的自己說不清”。只分別寫“三樂”對映的關係、意義和境界,而沒有進行排序形成邏輯鏈綜述的,原則上不得進入二類卷及以上。

議論文重點判斷是否圍繞材料命意進行了分析和論證。如果能緊扣概念內涵,圍繞矛盾關係進行分析,觀點及構思有獨到處,判為一類卷。雖無深刻、獨到之見解,但能就中心論點展開分解與剖析,並能在分析說理的基礎上得出有一定意義的結論,判為二類卷。如果觀點比較正確,論證分析比較簡單,形式上中規中矩,判為三類卷。如果只是簡單堆砌事例,基本不作分析,雖然切題,也只判為四類卷。明顯硬貼標籤,四類卷以下。記敘文重點判斷所描寫的人、事、物是否體現材料的內涵,是否體現了“種”的過程,對暗釦材料的作文更要謹慎賦分。個人意見,因文體的特殊性,記敘文要進入一類卷,立意的深刻、獨到不是必備條件。要看考生駕馭情節和人物形象的手段。

3。個案處理

四、文題綜合評述

2017年全國乙卷關鍵詞列錦般地讓考生找“有機關聯”,這是根據詞語合理創設情境的關聯,2018屆廣州調研卷讓考生跟隨新聞聯播簡訊般動態切換的鏡頭找“有機關聯”,這是找有機“體”,是根據已有情境找統一,是“體”的整合,進而抽象出現象後面的本質。本題找“有機關聯”,更創新地融入了遞進因果的邏輯鏈驅動,其創設的情境“前見古人,後見來者”。雖然三者都是創設情境並提取主觀見之於客觀的觀點來理論,但顯然,本題對考生“理解和認識”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再是針對現實實在進行評判和預言,而是針對自己所排序的邏輯,整合出自己獨有的價值體系,並預判今後這種體系的走向是成功的。

1982年,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2017年,修訂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不難看出,我們的“三樂”正是圍繞著“美好生活”“獲得感”等關鍵詞,此題不但有時代考量,更有頂層設計。“關係、意義和境界”已經在引導學生去探討“美好生活的獲得感”,而不是流於空泛的教條的“自信和夢”。一維的詞語變為二維的關聯,創設三維的情境或四維的時空,幾組時空的對比提煉出更富有前瞻性的五維規律(人生觀),考生如果沒有豐厚的文史哲積澱,是不易得高分的。

標簽: 氣量  概念  排序  三樂  助人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