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轉) 考辯以南傳菩薩道為主,它與大乘菩薩道之異同與價值

作者:由 中和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0-09-04

考辯以南傳菩薩道為主,它與大乘菩薩道之異同與價值

科目:《上座部佛教》

碩士班研究生:陳寶明

導師:真禪法師

2014

9

目錄

目錄序言

一、南傳菩薩道的淵源

二、對菩薩定義不同的理解

三、部派佛教之間的菩薩觀

四、經典和方法的依據不同

五、行菩薩道的條件異趣

六、對三乘之區別解釋

七、行持方面的異別

八、蘊含在菩薩道里的不平等

九、南北傳菩薩道的總體共識結論

序言

實際上有許多人在受了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之後,對行證菩薩道的真正涵義卻還是很含糊,包括我在內。擇寫本章的原因,除了要探討南、北傳之間對菩薩道思想的不同見解、定義標準、引證、修證方法、條件、發展演變、障礙等,也是希望藉此探析能更加了解一個健全菩薩道的修行所應該避免的失誤或偏頗事項,從而能檢討自身的修行方法是否也有偏失和缺備,以及如何能加以糾正或補充。尤其在最後對“八尊法”的探究,是一直都在認為,在眾弟子努力推廣南傳菩薩道思想、菩薩行神聖精神的當前,古印度的“八尊法”顯然是已不適合於新時代現實生活的需要,更何況是要推廣到各國不同的民族與文化裡去。

一、南傳菩薩道的淵源

佛滅度後部派弟子們仰慕佛陀於過去多生中的崇高修行精神,便開始編集佛陀過去生中的種種事蹟,這也是十二分教中的《本生》、《譬喻》、《因緣》裡的主要內容,佛弟子們對佛的懷念和深受感動,效法於佛陀的修行為典範。這根據被認為是早期佛教菩薩道思想的起源點。《中阿含經》的〈說本經〉裡,佛陀對彌勒比丘預記成佛而說:“汝於未來久遠人壽八萬歲時,當得作佛,名彌勒如來。”另外,《長阿 含經》裡的〈大本經〉提及過去七佛;法藏部的《佛本行集經》載說有十四佛;銅鍱部的《佛種姓經》傳說有過去二十四佛。即然有當來下生佛,有過去諸佛,則必然也有諸佛過去多生中的菩薩行,也必定會有諸多尚在修行階位的“願生”菩薩。《增一阿含經》卷 34 裡,佛陀就是如此說:“比丘當知!我本未成佛道,為菩薩行。” 在佛滅約四百年後,印度本土便開始重視成佛之菩薩道,遵循《阿含經》的看法,開始強調“般若”波羅蜜在菩薩道中的重要性,因而便陸續的出現了許多的《般若經》。以上的這些記載與早期菩薩道思想的開展是有著直接的關聯。

二、對菩薩定義不同的理解

南傳上座部經典裡提到的菩薩只有兩位。也就是,其主張只有未成佛前的釋尊菩薩和未來佛彌勒菩薩(也相傳彌勒為阿逸多 Ajita 比丘)。南傳佛教在衡量“菩薩”這一標準方面,認為菩薩任然是凡夫。其理由為,除非是已經斷疑和戒禁取見的菩薩,否則他不可能會去追隨外道學習六年的苦行。例如,在《中部•聖求經》,相當於漢譯《中阿含•羅摩經》中,佛陀自述他在覺悟之前是一個受縛於生老病死、憂愁落魄又汙穢的迷惑眾生。不僅悉達多太子如此,每一位“願生”的菩薩皆如此。佛陀是 在成道後,才說出了自知不受後有,不會再投生三界之事。從這觀點上,上座部系皆保留了釋尊在成道以前或在過去生,與世人是一樣,是迷惑的眾生,因而其主張菩薩是凡夫。部派時代的大眾部和後來的大乘佛教卻都認為菩薩是聖者,而非凡夫。

根據南傳佛教經典,菩薩道行者必須實踐十波羅蜜多 1,那是導向成佛的階梯。每一波羅蜜都能惠及眾生,由此十波羅蜜多,菩薩不斷地利益眾生,仿效佛陀的修行, 不會顧慮到自身的利益,也不會退轉。大乘菩薩道則是由發菩提心,行六度波羅蜜, 基於此圓滿十地菩薩階位後才能成佛。理論上,聲聞弟子的修行是以證得阿羅漢果、 趣入涅槃為目的,但涅槃的究竟形態是不可說、無可言喻;若非說不可,涅槃相當於 無上菩提、如如不動、正等正覺。那麼,在成就這“涅槃”的過程中,當然也要包括如釋尊的菩薩行在其中了。事實上,聲聞弟子有做到為眾生謀福利,就已經是在行菩薩道了。

南傳經論提到菩薩分為三類:慧者菩薩、信者菩薩、精進者菩薩。此三類菩薩 之間的分別是在於他在被佛陀受記的那一世裡,依據他本身的功行來鑑定說,他是在 聽到佛陀宣講一首四行偈的不同行句的當下,即刻就能證悟阿羅漢果,具足六通與四 無礙解智 2。三類菩薩從被授記為菩薩開始,直至圓滿十波羅蜜的時間也各有所不同, 乃歸究於各人不同的福智條件等因素。大乘的經典,則有分類為“因地菩薩”與“果 地菩薩”兩類。因地菩薩是指從初發菩提心,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功行圓滿方證佛 位的菩薩,如彌勒菩薩。果地菩薩是指早就已證悟佛位的菩薩,因憐憫眾生再倒駕慈 航,續佛弘化,如觀音、文殊、普賢等大菩薩。

1 十波羅蜜多:銅鍱部所傳,覺音Buddhaghosa 引《佛種姓》 頌,立十波羅蜜多:佈施、戒、出離、智慧、精進、忍辱、真實、決意、慈、捨。此十種波羅蜜多與《小部•譬喻》中的“佛譬喻”相當。)

三、部派佛教之間的菩薩觀

上座部(Sthaviravāda) 的說一切有部 Sarvāstivādin、雪山部(Haimavata),銅鍱部(Tāmraśāṭīya)(簡稱錫蘭上座部),都一致認為在未成佛前的釋尊,還是異生。原因是,在釋尊的“本生”說中,有生為樹神等鬼趣,或生在鳥獸等旁生趣,但聖者是 根本不會生在惡趣中的。而且,現實的釋迦“菩薩”,曾娶妻、生子,出家後,還去 跟外道修學六年苦行,也還起貪、恚、痴三不善思舉,可見沒斷無明煩惱,直到在菩 提樹下頓證無上正等覺。所以菩薩不是聖者的模範,肯定是異生,這是上座部的菩薩 觀念。大乘佛教則認為釋尊的“本生”事蹟,皆是聖者隨順入世“為眾生故”的種種 方便,是為配合人類有限理解力範疇內的事實,方便示現而行菩薩道而以。究其目的, 釋尊不過是在提示眾弟子,人人與有肉身的釋尊無異,皆可成就佛果。

此外,部派時代的菩薩道觀念與後期發楊的大乘菩薩道思想,在菩薩修行的時間幅度上也有不同。部派佛教所說的菩薩,是指釋尊未成佛前,在三大阿僧祇劫中, 所現種種身修行菩薩道,教化各類眾生的行者。這其間是相當悠長的時間,南傳佛教 認為是四祇千劫 3,北傳大乘佛教則認為是三祇百劫。在這方面,金剛乘之所謂今世 “即身成佛”,似乎是否定了菩薩道存在之價值與意義。

此外,“業生”之菩薩與“願生”之菩薩說,也是部派時代各派對於菩薩定義 的不同解釋。說一切有部認為未證得無上正等覺之前,就算修行層次再高,也屬於凡夫階層。在一切有部的經論裡,都是認為凡夫菩薩生於三惡趣中,是基於自身惡業力的牽引,而並非是由於願力使然而要到惡趣中去度化眾生。因為如果生入惡趣,是渾沌迷惑和痛苦不堪的在過日子,不會再記起過去世之初心本願,也不會再有精進不輟的向上精神。理由是因果定律、惡業受報是由不得已,就如《佛本生經》裡提到佛陀在過去的多生中不止曾生為天神、人等,也經常轉生為畜生,甚至還有殺過人等罪愆而墮落至地獄受苦。習氣、惡業是過去多世的點滴積累,而業力能障聖道,所以“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最終也敵不過業力。這些看法是有部的“業生”菩薩觀。

大眾部系對“業生”與“願生”菩薩的看法是,認為菩薩從初發心修行,直至 第一阿僧祇劫滿,都是屬於凡夫菩薩;但一進入第二阿僧祇劫,則便進伸為聖者,不過還要繼續廣行六波羅蜜為成佛的必要條件。根據一切有部系之說,菩薩是要入世生死,修到諸相好決定位的時候,才不會再生到惡趣。大眾部系則認為菩薩雖未修入決定位,但其生於惡趣是由於本身願力的驅使,是為了濟度受苦之眾生。後期的大乘菩薩“願生”說,菩薩現種種身來救度一切眾生,以及“菩薩十地”等的階位次第之 說,都是由此大眾系思想所發展出來的。上座部系不認為聖菩薩有十地位次之分可 言,其主張聖菩薩是異生,而並非是右脅生、蓮花生等等。

2 四無礙解智:一、義無礙解智(attha);二、法無礙解智(dhamma);三、詞無礙解智(nirutti); 四、應辯無礙解智(patibhana)。

四、經典和方法的依據不同

聲聞弟子眾是以修行圓滿了十波羅蜜多,就能成就阿羅漢道,和具備佛的一切知智。南傳經典提到的十波羅蜜(即佈施、戒、出離、智慧、精進、忍辱、真實、決意、慈、舍)還有繼續分類,各波羅蜜又依普通、中等、究竟三個層次,再分開為三十個波羅蜜。邏輯上,我們是可以把十波羅蜜中性質相關聯的波羅蜜縮小為大乘菩薩道以實踐為基礎的六度波羅蜜(即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譬如大 乘的六波羅蜜,其中“般若”包括了智慧、真實、和種種的方便善巧波羅蜜;“精 進”也可容納決意波羅蜜;“禪定”也是指出離波羅蜜。

主流的南傳佛教,其見地與修持是側重於個人的解脫道,因此有關於菩薩道的思想在南傳經典裡卻是很少,主要資料是源自於巴利三藏中《小部》的《本生經》、 《佛種姓經》、《所行藏經》以及它們的註釋。《本生經》Jākata 講述了佛陀在過去無量劫生死輪迴中行菩薩道的 547 個本生故事。《佛種姓經》Buddhavamsa,漢譯為《佛史》,主要內容講述了包括佛陀在內的二十八位過去諸佛和事誼。《所行藏經》Cariyāpitaka 是由偈頌體裁講述了佛陀過去生行十波羅蜜多的 35 個本生故事。因為佛陀是多世修行波羅蜜多,是最究竟圓滿、不可爭辯的事實,所以上座部傳承的一系列關於菩薩道的修持體系,都是圍繞在佛陀的本生故事,是以佛陀過去生中實踐波羅蜜多事蹟的依據而展開的。北傳大乘佛教,其菩薩道經典體系大部分皆屬於菩薩藏,例如法華、華嚴、大集部方等經籍等,如是諸佛本願一類的經典,多講述大乘諸菩薩之修因證果,而且其菩薩道的修持方法是繁雜和多樣化。

3 三祇百劫:謂菩薩,或釋尊宿世於三大阿僧祇劫間修六度萬行,又於百劫間修得三十二相之福報,最後始能成佛。若以萬億為一兆來計算,一阿僧祇劫等於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大劫。一大劫合為八十小劫或是成住壞空四個中劫為一大劫。一大劫為人間 1,344,000,000 年。所以,阿僧祇劫是通指年數多到沒辦法去計算的意思。

五、行菩薩道的條件異趣

南傳佛教行菩薩道的條件是與北傳菩薩道有一些理解上的不同。根據南傳佛 教,修行者在第一次被佛授記成為菩薩時,他必須具備八個條件:他必須是人、是男性、有遇見在世的佛陀、是出家比丘、是已成就四禪八定與五神通等、是不畏任何艱難去成就聖果、具足增上行、和已修行圓滿而能在那一世證悟阿羅漢果。當具備以上八個條件時,佛陀才會給予授記,他所發的至上願才能生效,但還須繼續修行去圓滿三種層次的十波羅蜜。“至上願”,簡單說是把個人意向目標趨向於阿羅漢果、涅 槃、或正等正覺,當自已體證了聖果後會再來解救一切受苦的眾生。沒有至上願是根本不能被稱為菩薩,也不可能被佛陀授記。根據北傳經論,大乘的菩薩思想是主張在成佛之前的生生世世當中,只要是發了真實菩提心,以大悲、般若雙運去實踐四宏誓願,圓滿六度波羅密行,最終就可成就佛道。

六、對三乘之區別解釋

北傳經論把佛陀的教法分為三乘,即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以聲聞、緣覺二乘唯自度自利作為個人修行的目標,但以菩薩乘把自立利他、解救眾生作為求證佛果的梯航。南傳佛教則不說三乘,而是把修行覺悟的階位簡單的分為三種:即聲聞菩提 (sàvakabodhi)、獨覺菩提 (paccekabodhi)、全自覺或三藐三菩提 (sammàsambodhi)。唯有證得三藐三菩提,才會有佛的 “一切知智”無邊能力,才 能斷盡歷來纏綿不斷的習氣。

南傳佛教依止於佛陀所說的“正性決定”(sammatta-niyāma),乃基於八聖道 分的義理,而強調說聲聞弟子在從解脫道證悟了聖果之後,是不可能會再去修大乘的菩薩道,也不能成為菩薩。原因是,正如聲聞弟子在證悟了初果之後,他最多再需要七次往返世間的修行便可證入涅槃,根本無須用無量劫的時間來修證一切波羅蜜多。另外,四果阿羅漢也已證得無生果位,出離了三界,不受生死,所以也不會去修菩薩道。

七、行持方面的異別

北傳菩薩道思想的經論,崇尚菩薩是以“自行化他”、成就一切眾生方圓滿佛道的真實菩提心為前提;是倡導菩薩不入涅槃,能在窮未來際無可稱計劫數,依本身的悲願力,以變易身入世,隨應度脫眾生。譬如《金剛經》、《法華•菩門品》、《地藏菩薩本願經》等的內容,就是在闡揚此種菩薩道的思想。反觀南傳上座部經論,則不把菩薩利樂眾生的行為當作是“救度”,而是圍繞在釋尊“菩薩”之本生事蹟為依 榜,認為菩薩之所謂“度生”只不過是在圓滿諸波羅蜜多而已。

上座部佛教主張佛陀是究竟的阿羅漢,認為佛陀以及一切的阿羅漢聖眾,皆無能違背因果律。但是因為菩薩在被授記的那一生中,捨棄了證悟阿羅漢果位的機會, 而選擇從未來無數劫中去利益有情來求證佛果。所以,菩薩在往後受生的過程中,也必定會繼續造諸惡業,也無可豁免於異熟業的受報,或墮畜生趣、地獄等。上座部佛教所強調的菩薩道行持,是要在今生精進不輟的圓滿十波羅蜜,圓滿阿羅漢道智,才能不再受生死輪迴和生生世世的無明繫縛。

事際上,北傳佛教所倡導之經誦、唱贊、持咒、拜懺等作為常年早晚課,或幫助在家眾的臨終關懷、法事超度等,都還是屬於有限量的入世菩薩道。出世菩薩道是以法佈施為最,去濟拔末法之迷惑眾生得到究竟的解脫。其實近代的南傳佛教僧人在教育大眾的方面並不遜色於北傳的大乘,例如他們都有一系列的著書濟世和被譯成各國不同的語言,也親自帶領社群參與各地的民生與慈善活動,或配合政府組織機構極積參與解決種種的社會里道德倫理問題,而且在非洲、歐洲、南美等世界各城市皆設有道場分支,做著說法與利生的事業。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南傳菩薩道實踐的精神。

八、蘊含在菩薩道里的不平等

在王舍城的結集,頭陀與持律的長老們,將摩訶波闍波提與五百多釋種女子最 終得於釋尊准許出家,在結集法會上歸咎於阿難的過失,是因阿難曾三次向釋尊請求 讓女眾出家。佛陀入滅後才三個月,法會上就被提出了這一問題,可見當時比丘尼地 位之低落與不平等。如果嘗試去理解印度當時女性一般情況的話,可以揣測當時女眾 多是重感情、知識低淺、組織力差、沒有經濟獨立能力、心胸也普遍比男眾狹隘,所 以就有 “尊法”的制定,要比丘尼接受比丘僧的教育與監護。但不幸的是,佛入滅後 卻造成了上座們對比丘尼嚴加約束,及過後比丘們對比丘尼的權威態度。上座部,甚 至於一般大乘佛教,都一致認為佛陀從來沒接受過比丘尼眾的皈依,比丘尼眾奉行的 是相傳為佛制的“八尊法”4,若比丘尼觸犯了任何一項規定,得於兩眾中受摩那埵(Mānatta)的僧中治罰。另外,一切的經與律藏都是比丘眾結集的,譬如佛陀預記若女 性出家,正法千年將減至五百年之傳說。經中也說:女人有五礙,是說女人不能成佛、或為輪王、梵王、魔、帝釋此五事,唯是男人才能做到。阿含部的《佛說玉耶女經》、 《金耶女經》、《金耶經》等記述對女人“身有十惡事”5 之非難。《大愛道比丘尼經》也掲露了女人的八十四垢。今天的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地的南傳佛教,也再見不 到南傳之比丘尼,而於泰國及其他東南亞地區存在的比丘尼僧團,實際上也只是比丘 僧團的附屬體。難道是佛陀輕視了女性嗎? 佛陀其實只是對當時的印度社會制度、民情習俗,和男女雙方的種種嚴重問題契機應變的開示而以,我們不能從經論上斷章取 義。我們必須瞭解整個印度佛教的複雜歷史背景和演變,看出它前後的一貫性、共通 性、演化傾向,才有智慧判斷和對經論給予輕重取捨。然而在諸經上,有許多的例子 佛陀都是非常讚美和尊重女性的。佛陀反對四種性制度,摒除男尊女卑之別,提倡眾 生平等、皆有佛性,人人可成佛。基於此共識與理解,若今時佛教的男權制度還繼續 的保留存在的話,那我們要問,它是否玷汙了菩薩道所尊崇的無私至高之精神呢?

4 八尊法 (attha garu‐dhamma):又名八敬法,是規定尼眾要恭敬和尊重比丘的事。其中是:一、百歲尼要禮初受戒比丘;二、不罵比丘,不謗比丘;三、比丘尼不得舉比丘過,比丘得舉比丘尼過;四、比丘尼具足戒,須在二部僧中受(先於尼僧中作本法,再求比丘僧為之授戒);五、比丘尼犯僧殘罪,應在二部僧中懺除;六、每半月須求比丘教誡;七、不與比丘同住一處結夏安居,也不得遠離比丘住處結夏安居(為便利請求教誡故);八、安居圓滿,應求比丘為比丘尼作見、聞、疑罪的三種自恣(自由舉 罪)。出自《摩訶僧祇律卷》第三十、《五分律》卷第七。

5 “女人有九惡事” :《增壹阿含經》卷四十一<馬王品>記述佛說女人有九惡:女人多臭穢不淨、多惡口、多無反覆、多嫉妬、多慳嫉、喜遊行、多瞋恚、多妄語、所言輕舉。

我們不能把經論裡的一切理句,儘管是佛陀曾說的,就斷章取義,原汁原味的套用在今天的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的因時地理,或約制在一切的女性身上。當今世上的女科學家、女總統,甚至女首富等,俯拾即是;由於科技與教育的優越條件,造就了女性的聰慧與社會地位。在這已經是太空的時代,落伍的男性權威的思想只會被先進的社會和民族所遺棄。況且,在《雜阿含經》卷 11 裡有記載佛陀為五百比丘尼授第一果記;於《海龍王經》中佛為寶錦女授記成佛;於《法華經•勸持品》中佛為比丘尼及龍女授記成佛;和其他如在《勝鬂夫人會》第 48、《佛說須摩提菩薩經》等,都有記載著佛為女眾授記未來成佛的事實。過了兩千多年後的今日,男權主比丘制的繼續存在於現代社會,會否曲解了佛陀的根本意願呢?那是值得我們每人去深思討論的!

九、南北傳菩薩道的總體共識

通觀以上的探導,南、北傳之間的菩薩道思想確實存在著不少差異,但也不乏共通之處。例如,兩者皆是源自於《佛本生經》裡記載的佛陀還未成佛的前生修行事蹟、認同彌勒菩薩當來成佛的思想、長阿含與長部等所記述的過去七佛、以及諸佛皆是以成就一切波羅蜜而證得無上菩提。因此行菩薩道也就成必然的了。此外,南傳的十波羅蜜與大乘之六度萬行,皆是以悲心與般若為前提,以此而發真實菩提心,信解行證,直至圓滿波羅蜜多。總之,南傳與北傳的菩薩道,在行證的終極目標上是一致的,是為證悟無上菩提、全自覺者(Samma sambuddha)、出離生死的涅槃。

結論

南、北傳承對於菩薩道的理解與標準不完全一致是不爭的事實,若要將它們融合統一起來,那畢竟是不太可能的事。就從歷史角度來看,佛教由首次結集,派系間的意見分歧而分裂至二十個部派之多,更有發展至漢地的八大宗派、甚至藏傳的五大派系 等。這些還僅是主要的宗門派系,大小來算可說是數計上百的分宗立派。其實,我們今天都還可以看到佛教本身的內部鬥爭還是繼續的在蘊釀著。在以適應新時代的生活須求上來探討,南傳菩薩思想學說在流傳和改造過程中的發展演化不大,基本上只是保留了傳統保守的菩薩道思想原狀。反觀大乘佛教是以菩薩乘為主流,菩薩道思想的經典廣大多雜,內容也更豐富多彩,有突破性的改造與創新,尤其也有在適應新時代社會架構情況的要求下,有女眾出家或有為寺院住持者,皆無須以奉持“八尊法”來弘法利生,所以一般上大乘菩薩道的思想被認為佔有主導性的地位。

參考文獻

《南傳菩薩道》明昆大長老編,敬法比丘譯。

《大乘菩薩道之研究》,西義雄等原著,釋印海譯:美國法印寺文教中心, 2007。

《印度部派佛教思想觀》,演培法著,臺北:天華出版,1999。9,79-99 頁。

《初期大乘佛教的起源與開展》,釋印順著,北京:中華書局,2009。8。

《印度佛教思想史》,釋印順著,北京:中華書局,2010。6。

《佛教的女性觀》,永明法師著,佛光出版社,1997/09/01。

《大乘佛教思想論》,木村泰賢著,演培法師譯,臺北: 天華出版,1991,399-401 頁。

《小乘佛教思想論》第五章•菩薩論,木村泰賢著,演培法師譯,天華出版,1990。7

《菩薩行證》,星雲法師編著,佛光出版社,1999。10,1-24 頁、195-211 頁。

標簽: 菩薩  佛陀  波羅蜜  南傳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