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法學生真的冷血嗎 ?

作者:由 麵條的歐文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2-01-20

法學生真的冷血嗎 ?Starry Night2022-01-21 12:51:05

法學生第一次看到這個問題的心理狀態是:???(黑人問號臉)

也許是釣魚 本想一劃了之 大家各忙各的

轉念一想:成見這東西,能破除一點是一點。

不知道題主或是看到這個問題的夥伴們是不是都深受自媒體時代下良莠不齊的的網路、電視劇、亦或是真人秀、綜藝和公眾號的荼毒,才產生了這種刻板印象。

首先,“冷血”這個詞本身就帶有了濃厚的價值判斷的色彩,而且是貶義,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通常我們會將一個麻木、冷漠、殘忍、不講人情的人稱為冷血。

電視劇出於劇情安排下會刻意塑造臉譜化的人物形象,你所理解的法律人抑或是法學生,可能是風度翩翩的律政俏佳人,有可能是正義凜然的巡迴檢察組,也有可能是幽默毒舌的李狗嗨,總而言之,他們都不是我在生活中接觸到的活生生的法學生。因為真人不是臉譜化的,二是一系列複雜性格的組合體。

且不說大多數法學生裡存在諸多繁蕪叢雜的法學流派,包括但不限於社科法學、法教義學、概念法學、利益法學、法實證主義、歷史法學派等,都擁有悠久歷史和深厚學術基礎,有些主張自然法的應然法,有主張對不合時宜的立法進行解釋方可適用的“解釋論”,也有認為法律是不可僭越的權威文字的“立法論”,如果連這些概念和基本主張都沒能理解,又何談批判其中的“冷血”元素呢?或者說,有些問題難道不是學界本來就沒有統一定論的嗎?很多人用研究自然科學的方法來看待社會科學,認為一個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大概這種線性思維模式才會認為“法學”是“冷血”的,因為他們看不到那些看似冰冷的法條背後深藏的人文關懷,看不到孟德斯鳩所說權利保障法“慈母般的眼神”,他們理解的法律,無非是處罰的依據,那麼學習法律的“法學生”無非就是統治者的專政工具。

我們如何能夠評價整個法律人整體是“冷血”的呢?

難道就因為個別人泥定法律,罔顧事實情理,抑或是某些判決滿足不了民意的激進,就可以“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嗎?

在雷磊老師翻譯的新書

《像法律人那樣思考:法律推理新論》

的推薦語裡有句話我印象深刻:

“在自稱為‘法律人’的人群中,將有一般是狡黠如蛇、不可信賴的訟棍,另有一半則是復讀機式的法條背誦器,而我,無論如何,將要避免被誤認為是當中的任何一半”。

若是說題主結論有一點合理性,那就是我們中也許確實存在這樣的人,但這樣的人在哪裡都是存在的,我們的隊伍中有揹負著國徽的巡迴法官,有致力於法律援助的公益律師,也有唯利是圖、偽造證據、不擇手段的訟棍,與學不學法無關,同理適用於“槓精”。法學生也只是和你我一樣食人間煙火的普通人,不要神化,也不要貶低他們。

至於題中所說的“念法條”,一而是法定原則是大多數部門法和程式法都必須遵守的,二來,法條本身為達到高度凝練和準確的效果,必然會刪去多餘詞句,這樣精簡的法律術語往往是高度抽象的,因此不加解釋很難適用,“把法規上寫的念給你們”可能只是說明這位法學生沒有學到家。

在《金牌律師》的結局,貝林說了這樣一句話:“

我以為一個最好的律師不僅僅是一個踐行社會公平和正義的使者,因為我們可以透過手上一個個的案例,在充滿熱情的註釋著人類最美好的願望。同時引領冷酷的律條向更加人性,更加符合當今的道德標準靠攏,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應該是浪漫的理想主義者,因為我們在所有的社會矛盾中尋求著和諧的最大公約數。同時,我們又是理性的務實主義者,因為我們在追求著矛盾各方的最大權益。再者,我們又是一個自善其身,追求公平和道德的建設者......

”那麼,我們又為何稱這樣的人“冷血”呢?

我猜,民眾大概是這樣誤解的,普通人看到了個案正義,法律人卻要兼顧法律的穩定性和裁判的合理預期,要保護基本原則和權威不被破壞。普通人對“罪孽深重”的人喊打喊殺,法律人卻告訴他們罪責刑相適應、罪不容誅。但是,什麼時候冷靜和客觀變成了“冷血”的代名詞了呢?在我看來,這就是專業之所以能超越普通人偏見的原因所在,也是我們為什麼需要這樣的專業人才,而不是憑藉自己好惡評判事實——因為人的價值判斷是不穩定的。

總而言之,關於感性和理性的討論、情與法的衝突是法律人乃至所有人長談常新的話題,從安提戈涅的時代我們就開始思考法學應當是怎樣的,一直以來,法學作為“雄辯術”的後裔常常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理由汙名化,在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現代法治滌除了很多不適宜的觀點的背景下,是時候給成熟的“現代法學”正名祛魅了。

現實如此魔幻,普通人又如何避免得出如此草率的結論呢?我的答案是:保持敬畏。

以上

法學生真的冷血嗎 ?刑辯律師周羲2022-01-23 15:55:21

那有什麼冷血,只是案例看多之後極度理性罷了!

法學生真的冷血嗎 ?差不多先生2022-01-24 08:45:00

理性不等於冷血,如果覺得法學生冷血,大概是不成熟或者低學歷的表現

法學生真的冷血嗎 ?江秋影2022-01-25 19:11:48

冷血不冷血跟個人相關,跟專業無關

法學生真的冷血嗎 ?掃除一切害人蟲2022-01-31 01:53:38

我們不應該把一類人臉譜化、平面化,主觀臆斷出更符合自己想象的結果,這種刻板印象不可取。

其實法學生不僅不冷血,相反,有很多法學生是懷揣著善良與勇敢加入到法律人的隊伍。也有種種原因致使之下加入進來的人,他們在慢慢接觸法學之後,同樣選擇了擁抱良善與公正。他們有著各種的對法治和社會的希冀與願景,想為更好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法學學習之中,我們會見到案件中的各種道德淪喪、巧取豪奪、鑽法律漏洞、甚至公權力被不當使用的強烈壓迫。

在一個案件引發人們關注時,人們慣以樸素道德觀來評價,並不是說完全不對,而是往往會造成狹隘。在對善惡的定性上總是急於表態,跟隨著大多數聲音一起,在“惡”的一方身上踏上億萬只腳。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的正確與高尚,只是片面與狹隘的自我滿足,冠以俠義之名使自己獲得一種道德亢奮。我們不能開上帝視角洞察一切,我們只能根據現有資訊以法律來審判,才能儘量獲得公正。因此理性、冷靜對法律人是重要的,不能被輿論的聲音綁架。法律尊重民眾的情感,但超越民眾的偏見。這並不意味著法學生是冷血的。

我本人是轉專業到法學,正是見識過了社會陰暗的一面,才對公平正義有著強烈渴望,並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儘可能幫助到社會中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往往是最需要法律幫助的一些人,他們得不到法律資源幫助。如果因為有我的存在能使得一個案件得到儘量的公正,我想這就是我價值的實現。很多法學生我們都是帶有一定的理想主義。

我們雖然有限,但我們仍舊追逐。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請放心,這些陰暗面並不會使我們倒向成為冰冷的法律機器,反而我們將會對正義的實現愈發堅定。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睛,而我們用它來尋找光明。

法律是公正與良善的藝術。請相信法律人的熱血與初衷,即使往後的現實可能將給予迎頭痛擊,法學道路再艱難,我們始終會記得初衷,即我們為實現人民的公平正義時刻努力。

滿腔的熱血,不會冷卻。

標簽: 冷血  法律  法學  我們  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