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現代美學史 筆記11 解釋學美學

作者:由 心理系菜鳥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2-04-02

上一講:

心理系菜鳥:現代美學史 筆記10 現象學美學

解釋學美學是在胡塞爾現象學和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哲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創立者和主要代表人是伽達默爾。起於德國,直接引發了接受美學等新的流派,現已成為重要的國際性的美學思潮。

“解釋學”最初含義是解釋,使隱藏的含義顯示出來,由不清楚變得清楚。在西方歷史源遠流長,頗類似我國古代的訓詁註疏,不是一門獨立學科,直到19世紀才發展成為近代解釋學,成為一門具有認識論和方法論普遍意義的學科。

近代解釋學的基本特點是客觀主義,強調忠實客觀地把握文字和作者的原意

。施萊爾馬赫側重尋找避免誤解的方法,

狄爾泰強調

要透過

個人的生命體驗

達到

比原作者對文字更正確的理解

海德格爾批判了狄爾泰的客觀主義,認為狄爾泰的生命體驗是以存在者和存在的分立為基礎的,而實質上解釋活動是“此在”的一種存在方式,這樣他就否定了作為認識論和方法論的近代解釋學,為作為本體論的現代解釋學奠定了基礎。

伽達默爾的解釋學及其美學就是在海德格爾的啟發下發展起來的。

伽達默爾稱自己的解釋學為“哲學解釋學”,不是關於理解的方法、技巧的研究。運用的是胡塞爾現象學的方法,是對後期海德格爾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海德格爾認為理解不是把握一個客觀事實,因此理解不是客觀的,而是主觀的,不可能具有客觀有效性。理解本身還是歷史性的,它取決於一種在先的理解,即所謂“前理解”,有所謂“前結構”,也就是說,理解要以前理解和前結構為前提

。伽達默爾贊同海德格爾這一觀點,但強調“說到底,

一切理解就是自我理解”

,由此,進一步提出了理解的歷史性、視界融合、效果歷史等主要概念。 理解的歷史性包含三方面因素:

(1)在理解之前就已存在的社會歷史因素;

(2)理解物件的歷史構成;

(3)由社會實踐決定的價值觀念。

理解的歷史性構成了偏見。偏見是特定歷史條件的產物,先於個人,是任何人都無法避免的。

同時它又是合法的,因為

偏見不同於錯誤,它是經過歷史的選擇在傳統中儲存下來的

。所以偏見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

正是偏見成為我們全部理解的前提和出發點,它為我們提供了歷史的視界。

總之,

在伽達默爾看來,任何理解都必然包含某些合法的偏見,他的這一歷史理解性的思想又被稱為“合法的偏見”說。

伽達默爾認為,

理解的過程和實質不是對“文字”的複製,而是視界融合,

其含義是說,

在文字的作者原初視界和解釋者視界之間存在著不可消除的差距,因此理解的過程就是把過去和現在這兩種【視界交織融合】在一起,達到一種既包含又超出“文字”和理解者的原有視野的新的視界

。而這

新的視界就又構成新的前理解,成為進一步理解的起點。這樣也就造成了一個理解有賴於前理解、前理解又有賴於理解迴圈,這就是所謂“解釋學的迴圈”

解釋學的迴圈在古典解釋學中是指對文字整體含義的理解依賴於對部分的理解,對部分的理解又依賴於對整體的理解。

在伽達默爾這裡,文字整體的含義不再是固定不變的作者的原意,它被置於全部流動生成的歷史文化發展的前後關聯之中,所謂整體只具有【相對的本體論】的意義

在古典解釋學那裡

,“解釋學迴圈”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

解釋者的主觀理解被視為消極的東西,在伽達默爾這裡,解釋學迴圈是理解不可避免的現象,前理解是積極的。在古典解釋學那裡,理解追求的是文字的原意,在伽達默爾這裡,理解追求的是歷史此在的本體。

伽達默爾還認為,

一切理解的物件都是歷史的存在,都處於不斷生成變化的過程之中,不是外在於人的客體

歷史

不是純然客觀的事件,但也不是純主觀的意識,而

是歷史的真實和歷史的理解二者的相互的作用,即【效果歷史】

。因此歷史總是含著意識,不是客觀的。他說效果歷史這個概念有兩重性,“一方面指在歷史程序中獲得並被歷史規定的意識;另一方面指對這種獲得和規定的意識”。在伽達默爾看來,

文字或理解物件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效果;解釋本身就是參與歷史;一切歷史都是現代史,理解過去就意識著理解現在和把握未來

伽達默爾這些基本概念完全排斥了以主體和客體二分為基礎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構成了他的哲學解釋學的基本原則。他的哲學解釋學提供了一整套以本體論為基礎的嶄新的世界把握方式。

我們接下來了解他關於藝術經驗中的真理問題的看法。

伽達默爾哲學解釋學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真理問題。

他說,解釋學現象從來就不是一個方法問題,理解的現象滲透到了人類世界一切方面,不能把它歸結為某種科學方法。《真理與方法》的出發點就是要在現代科學範圍內抵制對科學方法的萬能要求,尋找立於科學方法之外的經驗方式。他認為,人們一向抬高科學真理,把科學方法視為萬能,這種情況於今尤烈。因此,

他重新提出真理問題,認為科學真理並非普遍適用,不能解決人生在世的根本問題。在哲學、藝術、歷史、語言等非科學方法的領域裡也存在著真理,他的解釋學就是要探討這些【不能用科學方法加以證實的真理的經驗方式】

。《真理與方法》一書就分別探討了藝術經驗、歷史經驗和語言領域中的真理,

有關藝術經驗的真理的探究即美學

,他的美學是他的哲學解釋學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美學必須在解釋學中出現;

解釋學在內容上尤其適用於美學。

首先透過對康德的評價,對傳統的審美意識進行了批判。認為康德在美學上首創了審美意識的自主性,這是一個偉大的貢獻,但是

康德把美看成純主觀的,把藝術看作與概念、知識相對立的,這就導致了徹底的主體化,導致了藝術與真理的距離,完全排除了真理問題

。伽達默爾認為,

藝術也是一種認識,藝術中也有真理,而且是科學所無法企及的真理

。因為依據海德格爾的美學,

藝術顯現的是存在的真理,藝術的真理具有本體論的意義

由此,他十分

強調藝術真理的本體論地位

。認為

審美理解實質上就是對藝術真理的理解,也就是對世界本體——存在的理解

。藝術作品作為審美理解的物件,實際上就是存在的敞開,它使我們直面一個世界。在對藝術作品進行欣賞、理解、解釋的時候:

一方面

藝術最直接地對我們說話

,它同我們有一種神秘的親近,

把握著我們的存在

,使們覺得同藝術融合無間;

另一方面,

我們也在不斷地揭示藝術作品的意義,從中看到自身的存在狀況,彷彿同自己照面

而藝術作品本體意義的發現是無止境的,新的理解和新的含義會不斷湧現。

因此,

審美理解實質上就是藝術作品和解釋者、欣賞者之間不斷地對話,是存在意義的不斷揭示。

然後是他的藝術作品本體論,這在《真理與方法》中,是透過對遊戲、創造物和審美的時間性的現象學分析來表述的。後來在《美的現實性》中,又把這三個方面的分析概括為

遊戲、象徵、節日

三個基本概念,並指出,目的是

以這三個概念來闡明藝術經驗的人類學基礎。

(1)遊戲

康德、席勒的遊戲說都只從主體意義上揭示遊戲概念,因此遊戲就被看作行為、創造或欣賞的心態以及主體的自由等等。

伽達默爾拋棄了這種做法,

從本體論的角度把遊戲從主體論的傳統中解脫出來,把它看作是藝術作品本身的存在方式

遊戲就是藝術或藝術作品

,他對遊戲的分析也就是對藝術或藝術作品的分析。

伽達默爾指出,

通常人們認為遊戲者是遊戲的主體,遊戲是透過遊戲者才得到表現的

。而實際上,遊

戲具有一種獨特的本質,它獨立於遊戲者的意識,因此遊戲的真正主體就是遊戲本身

遊戲總是一種來回重複的運動,具有“自我同一性”,它無目的又含目的,具有“無目的的理性”這一極為重要的物質。人的理性設定遊戲的目的,並有意識地追求這一目的,這又巧妙地超越了這種追求目的的理性,以遊戲自身為目的。遊戲要求觀看者的參與,觀者並不只是看客,他也成了遊戲的一部分,因此“遊戲也是一種交往的活動”。透過對遊戲的這種分析,伽達默爾

肯定了藝術的獨立自主性、自我表現性,並把藝術看作是一種理解和交往活動

他指出,

把藝術作品與欣賞者隔絕是錯誤的,現代藝術的特徵之一就在於打破藝術與觀眾之間的審美距離

(他極力稱讚布萊希特的史詩劇理論),

藝術作品只有在理解中才真正存在,“同戲者”始終主動地用真實的感受、真實的經驗充實著藝術作品。

(2)象徵

伽達默爾

進一步把遊戲看作創造物

。作為創造物,遊戲(藝術作品)有了獨立而超然的特徵,它是從遊戲者(藝術家)的行為中分離出來的,這時它面對的是觀照者,其

意義不是從遊戲者(藝術家)而是從觀照者規定的,所以遊戲者(藝術家)消失了

。不僅如此,

藝術作品還為我們創造出一個非現實的世界

,“創造物是在自身中封閉的一個世界”,它

有自身的尺度,不能用模仿的真實性來衡量,它超越了現實的真實性,比現實更真實,這是一種可能的、未被確定的、期望的真實

同時創造物還意味具有觀念性,是一個“意義的整體”,可以被反覆表現、反覆理解。在伽達默爾看來,藝術的意義即藝術經驗中的真理,它不同於科學的真理或命題的真理。

藝術本質上是象徵的,所謂“創造物”也就是象徵物。

認為歌德“一切都是象徵”是解釋學觀念最全面的闡釋。

(3)節日

以節日為例分析藝術作品的時間性。

藝術作品及其理解存在於歷史時間之中

,同節日的時間結構有內在的一致性。節日是慶祝,然而節日之為節日並不是因為它從前存在,而是因為人們年復一年地慶祝,每一次慶祝都各不相同,它“是在演變和復現中獲得其存在的”。同時節日慶典又是為觀者存在的,是由觀者的認同和參與規定的。所以“對節日慶典的時間經驗其實就是一種慶祝,是一種獨特的現在時間”。

藝術作品和節日慶典一樣,它在歷史長河中不論經過怎樣的變遷,流傳下來總是立於現在之列,與現在之物並存,始終保持作品本身的同一性,它也是在反覆的認同和參與中才存在的

因此,

藝術的時間性就是現在性。由於藝術作品總是現在時的,是與現在同時存在的,所以又稱作“同時性”

藝術作品之所以具有現在性、同時性,關鍵在於觀照者的認同

。“認同並不只是指與同時存在於那裡的其他事物的共同並存。認同就是參與。認同於某個事物的人,他就完全地知道該事物本來是怎樣的。

認同在派生的意義上就意味著某種主體行為方式

,即‘認同於某物’,因而,觀照活動就是一種真正的參與方式。”

透過對藝術作品時間性的分析,伽達默爾強調藝術作品是在觀照者的認同和參與下不斷生成的,對藝術作品聽感受和領悟永遠是新穎獨特的,因此藝術的現在性或同時性,是藝術具有永久價值和魅力的基礎。

從伽達默爾對遊戲、創造物和時間性的分析可以看出,

他把藝術作品始終看作是一種獨特的存在方式,藝術的本質與特徵取決於觀照者的理解、認同和參與,藝術的意義和真理不是離開人而孤立存在的,也不是靜止不變的,而是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生成、演變和呈現出來的,它是一個無限的歷史過程

。所以,

人類的藝術和審美活動歸根到底是人類的一種歷史性的解釋活動和交往活動,其價值和意義不在於模仿現實,也不在於表現主觀情感,而在於不斷地揭示存在的真理

伽達默爾美學的突出特點就在於

強調審美理解的歷史性

。 伽達默爾的解釋學美學是現代西方美學最主要的成就之一,是對美學史的重大貢獻。他的美學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是建立在對現代藝術發展狀況的沉思基礎之上的。他認為這些問題是現時代向哲學思維提出的重大課題。舊的審美意識和美學已經不能說明現代藝術發展的事實,必須加以清理、反思和批判,現代藝術不只是與傳統藝術相對抗,二者還有實質上的相互關係。問題是“什麼是藝術,”“人們如何才能理解什麼是過去的藝術,什麼是今天的藝術,並用一個共通的總括的概念把兩者聯絡起來,”

伽達默爾提出的正是藝術的本質問題,也是美學的根本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根本問題,他不但對整個西方美學史,而且對整個西方社會文化思想的歷程進行了反思,從而建立了他的解釋學的哲學和美學。在他的哲學解釋學中美學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他的美學是對20世紀現代藝術的辯護,但這種辯護不是出自褊狹的眼界和個人興趣,而是出自深廣的視野和對當代社會、當代藝術發展的關切,因而他的美學具有全面反傳統的性質,達到了時代的高度。

他對審美和藝術現象的考察不是孤立的、靜止的,而是在人類歷史的全部關聯中進行的

,因而他的美學具有強烈的歷史感,包含了很多辯證的積極的因素。

他重視真理問題,強調藝術經驗包含真理,不僅對於反對美學和藝術中的主觀主義、相對主義、形式主義和唯美主義,而且對於反對現代社會中的科技萬能論或科技至上主義,都有積極的意義。

問題在於哲學基礎仍是唯心主義的:

首先,從海德格爾的主客不分的本體論出發,只能陷入唯心史觀,不可能真正把握真實的歷史,因此,歷史在他那裡是抽象地發展的;

其次,在認識論上,他過分誇大了主觀認識的作用和理解的歷史性,只從主觀方面來規定藝術作品的本質,否認了藝術作品的客觀標準,明顯具有主觀唯心主義和相對主義的傾向;

再次,他

沒有真正承認社會實踐是審美和藝術活動的根源

,相反卻

以主觀的解釋活動代替了客觀的社會實踐。

儘管遭受赫施、尤爾等人批評,仍影響巨大,“接受美學”、“讀者反應批評”等流派,都直接受伽達默爾美學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