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專名與通名:範疇化帶來的兩大認知偏差

作者:由 Andy Lee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2-10-09

之前提到,語言哲學(philosophy of language)是一種必要之難,即,這門學問雖然很困難,但學好之後,又能有很大的收穫。

最近大家在讀的《語言學的邀請》一書也到了收尾階段,那我就再借用書中的一些說法,和大家一起復習若干個重要的知識點:專名、通名、範疇化。

先來看這張圖:

專名與通名:範疇化帶來的兩大認知偏差

這張圖上的三個圓形表示這個世界上存在的三個個體。它們是真實存在於這個物理世界中的物件。它們都是生物,體型比人類小,有四條腿和一條尾巴,還會汪汪叫。

在這三個圓形下面都有箭頭,箭頭的末尾有個方框,方框裡包裹著由兩個字組成的漢字詞。這些詞叫做“專名”,它們是這些個體的名字。

專名並不是物件。畢竟,物件全身都有毛髮,會跑到你面前,舔你的手指,怪可愛的。但專名只是符號,它們不會呼吸,也沒有舌頭,並不是什麼可愛的物件。

專名唯一的作用,就是方便我們人類使用這些專名來指代這些專名所代表的物件。

比如,假設有“魯迅”這個專名,那我就可以很方便地告訴另一個人,“魯迅出生在浙江紹興”。而另一個人聽了我這番話,也就立刻明白了我想表達的意思。對方很快就會知道,我想說的是“魯迅”這個專名所代表的那個人的一些相關資訊。

假設沒有“魯迅”等專名,那人與人的溝通就非常麻煩,成本很高。如果我想要對另一個人表達“魯迅出生在浙江紹興”這個意思,那我就需要把那個人帶到上海,挖開一片墓地,然後指著其中的某口棺材,讓對方記住。然後再帶這個人坐火車前往另一個地方,然後說:“上次那個棺材裡的屍體,它還活著的時候,出生地大概就是我們現在站著的這塊地方。”

所以說,專名是非常有用的。但還有另一種更有用的名字,叫做通名或類名。

看下圖:

專名與通名:範疇化帶來的兩大認知偏差

這張圖和上一張圖很相似,唯一的不同在於,下面不是個方框,而是個六邊形,其中只有一個漢字:“狗”。

“狗”這個名字也不是物件,畢竟,物件會汪汪叫,但“狗”不會汪汪叫。“狗”由八個筆畫構成,但那個會汪汪叫的物件不是由筆畫構成的,而是由血肉構成的。

“狗”也不是專名,它並不特指某一個個體,而是泛指許多個個體。所以說,“狗”是通名或者叫類名。“狗”不是一個東西的名字,而是一類東西的名字。

專名的作用是幫助我們指代某一個物件,

而通名的作用則是幫助我們指代某一類物件。

而且,通名的作用還不止於此。它還能幫助我們認識那一類物件,這是專名所不具備的作用。

其中的原理,就是範疇化。

所謂“範疇”,也就是“類別”,或者叫“一類東西”,只是“範疇”這個說法聽起來更厲害一點。而“範疇化”,也可以叫做“分類”,也就是將這個世界中的諸多個體劃分進諸多範疇或類別的過程。

範疇化之後,也就出現了通名。每一個通名代表一個範疇,也就是一類東西。

現在問題來了,我們到底是怎麼分類的呢?我們依據什麼原則來完成範疇化這一過程的呢?

答案也很明確:

我們根據個體之間的相似性和差異性來做出分類和範疇化。

比如,我們發現阿花、小白和旺財這個個體比較相似,於是我們就把它們都叫做“狗”,並且把其他與這些個體相似的別的個體也都叫做“狗”。

並且,我還發現阿花、小白和旺財以及小咪(貓)這四個個體之間還有個相似性,也就是,它們都是我花錢買來的,我還會給它們提供食物,它們還會跑到我身邊,希望我去摸它們。於是,我就把這四個個體劃分進一個新的範疇,名字就叫“我的寵物”。

我還發現,阿花、小白、旺財、小咪、手機1號、手機2號、編號為76456的智慧馬桶蓋、貼有“KK”標籤的小風扇等個體,它們也有一些相似性,也就是,它們都是我花錢買來的。於是,我又把它們以及別的具備這一相似性的動物,都劃分入了新的範疇:“我的所有物”。

不難發現,劃分總是有依據的。被劃分進同一個範疇裡的個體,都是有一些相似性的,至少在做出“劃分”這一行為的行為者看來,它們至少在某方面是相似的。

不同行為者可能會做出不同的劃分,因為行為者可能關注的相似性和差異性會不太一樣。

比如,我比較喜歡讀書,尤其是各種科學類的書。於是,我就會給家裡的幾千本書按學科進行分類:心理學類、哲學類、數學類、邏輯學類、社會學類、語言學類、醫學類、物理學類、生物學類、化學類、計算機科學類、教育學類、經濟學類……

有的人不那麼喜歡讀書,但比較喜歡家居擺件等裝飾品,而書籍也可以作為裝飾品。於是,這樣的人就可能對這同樣一批書做出不同的分類:紅色封面類、藍色封面類、黑色封面類……大開本類、小開本類……中文類、英文類……硬殼封面類、軟殼封面類……

再比如,我這個人很挑食,不吃肉,蔬菜類也很多東西都不吃。於是,在面對食物時,我就分為兩類:我吃的,我不吃的。

有的人則非常重視食物,他們會對食物做出各種各樣的分類,比如:中餐、西餐……甜點、主食……炒的、炸的、煮的、煎的……

總之

,“範疇化”這個過程帶有一些主觀任意性。

畢竟,每個人關心的點不一樣,知識背景不一樣,看到的相似性和差異性也會不一樣。

比如,同樣的兩場球類比賽,我只能劃分出“籃球賽”和“足球賽”這兩個類別。但有的人能劃分出上百種類別,比如,精彩的與不精彩的,有人作弊的和沒人作弊的,有X球員參加的和沒有X球員參加的,在Y地舉行的和沒有在Y地舉行的……

《語言學的邀請》裡舉了很多例子,其中兩個是,阿司匹林到底是算藥品還是食品?吹口琴到底算是表演樂器還是耍雜技?從書中不難看出,範疇化過程還涉及到人與人之間的利益衝突,不是那麼簡單就能判定的。

總之,“範疇化”這個過程雖然帶有一些任意性,不夠嚴謹,但它卻十分重要。因為,它能產生通名。而通名不像是專名,通名用處更大,它能幫助我們瞭解通名所指代的物件。

比如,假設我跟你說,“阿花在客廳裡”,那你對於阿花的瞭解還非常淺,你只能知道有這麼一個叫做阿花的個體,它此刻位於客廳當中。但如果我跟你說,“我家的寵物狗,阿花,它在客廳裡。”那你就能知道非常多的資訊。你知道阿花很可能會汪汪叫,每天都會想要出門散步,並且還可能會和我玩撿球遊戲,並且還可能得狂犬病,並且還可能需要主人清理糞便……

專名的作用只是指代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所以專名不需要透露出特別多的其他資訊。而通名因為要指代許多個個體,所以通名往往還能傳遞許多資訊,這些資訊通常都涵蓋了共享同一通名的不同個體之間的相似性。

因此,

知道專名,知道很少,知道通名,知道很多。

但是,使用通名也會給我們帶來壞處。這就是範疇化過程帶來的兩大認知偏差。

認知偏差1:高估同一範疇內的不同個體之間的相似性。或者說,低估同一範疇內的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性。

認知偏差2:低估不同範疇內的個體之間的相似性。或者說,高估不同範疇內的個體之間的差異性。

我們來看下面這兩張圖:

專名與通名:範疇化帶來的兩大認知偏差

專名與通名:範疇化帶來的兩大認知偏差

第一張圖很明確地表明瞭,個體1、個體2、個體3,這三個東西是不等同的。它們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因此,它們每一個也都有著獨一無二的名字(暫且忽略重名現象)。

對於瞭解這三個個體的人來說,就很能清楚每一個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比如,阿花也許膽子很大,經常生病,不會對陌生人亂叫。而小白性格溫順,長相好看,十分討鄰居喜歡。旺財模樣普通,但最順從主人的指令,最不貪玩……

而對於不瞭解這三個個體的人來說,它們都只不過是“狗”這個範疇的成員罷了。它們之間更多的是相似性,而不是差異性。

如果我們把人也劃分成不同的範疇,那麼這個現象就特別明顯。

比如,我們把人劃分為兒童、青年、中年、老年。劃分為男人和女人。劃分為中國人和日本人、美國人……。劃分為程式設計師,農民,教師,醫生,警察……。劃分為佛教徒,基督教徒,伊斯蘭教徒,無神論者……。劃分為南方人,北方人。劃分為甜豆腐腦黨,鹹豆腐腦黨。劃分為X粉和非X粉,X可填入偶像明星的名字,或者某種產品的品牌名字,或者別的東西,比如張學友粉和非張學友粉,蘋果粉和非蘋果粉,賓士粉和非賓士粉……

當我們把人劃分為一個個類別時,我們往往會高估同一範疇內的不同個體之間的相似性,也會低估不同範疇內的個體之間的相似性。

最近,我聽說有些人以煽動性別對立為業,簡單來說,就是透過影片、音訊或者文章等載體,談論一些男人都怎麼怎麼樣,女人都怎麼怎麼樣的內容,來激發男性和女性群體之間的矛盾與衝突,吸引大眾的關注。然後再把關注轉變成金錢,具體怎麼做我不清楚,可能是最後再打廣告,賣一些產品。

我們先不去關心“煽動性別對立”這件事情為何有利可圖,只看一點:當我們把人劃分為男人和女人之後,我們會產生什麼樣的認知偏差?

1。我們會高估不同男人之間的相似性。我們會以為,男人都是那個人說的那個樣子。女人也是那人說的那個樣子。

2。我們會低估某些男人個體和女人個體之間的相似性。我們不會想到,某些女人或男人也可能是那人說的那個樣子。

我忘了在哪裡看到了“日本人都該死”這句話。顯然,說這句話的人也是做出了特定的範疇化過程。這也會導致認知偏差:

1。高估日本人之間的相似性。

2。低估日本人與其他國家的人之間的相似性。

這種認知偏差也是偏見的來源之一。

所謂偏見,就是針對一個群體(一個範疇)下的所有成員的負面看法。而這種看法往往是基於以偏概全的錯誤調查得來的結果。

舉個例子,好些年前,我聽到某個管理者說:“不要招90後的員工。”當時那人列舉了一組他認為90後都具備的特徵,於是就得出了這個結論。

顯然,他對人群做出的範疇化過程,導致了這些認知偏差:

1。高估了90後之間的相似性,即認為各種各樣90後個體都具備他所認為的那種負面特徵。

2。低估了90後與非90後之間的相似性,即認為非90後個體更少地具備他所認為的那種負面特徵。

有朋友可能要問,即便範疇化過程會帶來的這兩大認知偏差,那有沒有什麼辦法能避免這兩大認識偏差嗎?

基本沒有辦法。

不過,上次有提到過,要想對抗偏見,我們只能依靠更多的偏見。因此,要想對抗範疇化過程帶來的認知偏差,我們只能依靠更多的範疇化過程。

比如,當我們遇到某一個體時,不要僅僅想著適配於這一個體的某一個通名,而是儘可能多地考慮各種各樣的通名。

假定“吉田正一”是一個專名,它對應某一個具體的個體。這一個體屬於“日本人”這一範疇。如果僅止於此,那我們可能會根據自己對於“日本人”這一範疇的認識,判斷吉田正一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但是,如果我們知道更多吉田正一所屬的範疇,那我們就會更準確地認識吉田正一這個獨一無二的個體。比如,吉田正一也許是生豬養殖專業戶,喪偶,有3個孩子,養2條貓,曾見義勇為而受過傷,熱愛中餐,喜歡跳巴西戰舞,熱衷於玩電子遊戲,尤其是三國題材遊戲……

當我們知道“吉田正一”這一個專名時,我們對他沒什麼瞭解。而當我們知道他還有“日本人”這一個通名時,我們可能對他就多了一些見解,但這種見解有可能是一種偏見。

但是,當我們知道吉田正一的幾十甚至上百個通名時,我們就會對他產生幾十甚至上百種見解。這樣一來,我們就擁有了幾十甚至上百種關於吉田正一這個物件的偏見,它們組合在一起,也就不那麼偏了。

最後,讓我們總結一下本文的要點:

專名不能幫助我們認識專名所指代的個體,但專名能體現那一個體的獨一無二的本體論地位。而通名雖然能幫助我們認識通名所指代的個體,但通名卻可能讓我們產生偏見,產生那兩類認知偏差。要想減少偏見和認知偏差,我們需要去尋找適用於個體的更多的通名,而不是用少數通名去概括那個獨一無二的複雜個體。

用文藝的來說:我想了解你的所有名字,而不僅僅是一個專名或少數通名。

標簽: 個體  專名  範疇  相似性  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