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父”、“爺”、“爹”、“爸”分別

作者:由 周山圖文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2-05-18

在古代,爺未必是爹的爹,而是爹。

不信?請繼續看:

在古代父親有幾十種說法,大致有以下四種:

1。“父”類:包括父、父親。

2。“爺”類:包括爺、耶、爺爺、阿爺、老爺子等。

3。“爹”類:包括爹、爹爹、阿爹、老爹。

4。“爸”類:包括爸、爸爸、阿爸、老爸。

當然還有大、達、伯、老伯、阿伯等,都是地方方言居多。

1、“父”字商周時期就有了

甲骨文中已有“父”字。

“父”、“爺”、“爹”、“爸”分別

“父”的原義是手持工具。

當然,這個工具是什麼,目前有兩種主流說法:

一種是教幹,教育孩子的;

一種是工具,比如石斧,勞動用的。

“父”、“爺”、“爹”、“爸”分別

說文解字:“父,矩也。家長,率教者。從又舉杖。” 意思是父,堅持規矩,是一家之長,是引導、教育子女的人。由“又”(手)舉杖會意。舉杖行使責打教育權力的家長,即父親。古時一直有“棒頭出孝子,筷頭出逆子”的教育理念。

當然,三字經中亦有“養不教,父之過”的經典句。

在商周時期,“父”就已用來稱謂父輩,並已進入民間口語。

《詩經·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到了秦漢,人們常稱呼父親為“父”“公”“翁”。至於“父”與“親”組成複合詞,是魏晉以後才出現,但出現後很長時間都沒什麼人使用。直至現在,“父”和“父親”主要用於書面語。

2、“爺”字流行於唐代

“爺”字大約出現在漢魏時期,繁體字是“爺”,最初寫作“耶”。

如《木蘭辭》:“軍書十二卷,卷卷有耶名。阿耶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至唐代,呼“父”為“耶”或“爺”仍流行一時。如杜甫《兵車行》詩云:“耶孃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元稹《別毅郎》詩云:“爾爺只為一杯酒,此別那知死與生。”

奇怪的是,興起於漢魏、盛行於南北朝及隋唐的“爺”類稱呼,至宋代開始被“爹”類取代,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至現在僅存於北方方言中。北方人稱父親為“老爺子”,稱父子為“爺倆”,就是古代稱呼的遺留。

3、“爹”於宋代普及

宋人莊綽《雞助篇》說:“今人呼父為爹,母為媽,兄為哥,舉世皆然,問其義則無說。”為何呼“父”為“爹”,當時誰也說不清。

“父”、“爺”、“爹”、“爸”分別

清 任薰《竇燕山教子圖》

同時,人們還稱父親為“爹爹”。如葉紹翁《四朝見聞錄》雲:“宋高宗稱徽宗為爹爹。”

仇遠《稗史》載:“錢良臣自諱其名,其子讀書,凡遇‘良臣’字,皆令避之。一日讀《孟子》‘今之所謂良臣,古之所謂民賊也’,亦改雲‘今之所謂爹爹,古之所謂民賊也’。聞者大笑。”

一直至元、明、清乃至近現代,“爹”類稱呼仍綿延不絕,比如明清的小說和戲曲很多都是爹爹相稱。

4、清代“爸”開始流行

其實,“爸”與“爹”幾乎是同時出現的。

“父”、“爺”、“爹”、“爸”分別

清代小說《官場現形記》《老殘遊記》等開始使用“爸爸”這一稱謂,但仍未能成為主流。

“爸”類稱謂的普及,是在20世紀初。近年,隨著普通話的推廣,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用“爸爸”稱呼父親。到如今,“爸”類稱謂的流行程度已超越所有其他型別的稱謂。

最後再說下“爺”字,目前“爺”字有以下幾種解釋:

1、父親:“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2、祖父:爺爺。姥爺。

3、對長輩或年長男子的敬稱:張大爺。

4、舊時對官僚、財主等的稱呼:縣太爺。少(shào )爺。

5、 對佛、神的稱呼:佛爺。財神爺。

標簽: 稱呼  父親  爹爹  稱謂  舉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