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心何嘗有內外

作者:由 漁夫愚乎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1-06-02

《傳習錄·門人陳九川錄(4)》又問:“靜坐用功,頗覺此心收歛;遇事又斷了,旋起個念頭去事上省察。事過又尋舊功,還覺有內外,打不作一片。”先生曰:“此‘格物’之說未透。心何嘗有內外!即如惟浚今在此講論,又豈有一心在內照管這聽講說時專敬!即是那靜坐時心。功夫一貫,何須更起念頭!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歛,而實放溺也。”後在洪都,復與於中、國裳論內外之說,渠皆雲:“物自有內外,但要內外並著功夫,不可有間耳。”以質先生。曰:“功夫不離本體,本體原無內外。只為後來做功夫的分了內外,失其本體了,如今正要講明功夫不要有內外,乃是本體功夫。”是日俱有省。大意是:陳九川向王陽明請教,說道:“我在靜坐修煉的時候,能清晰地感覺到我的心已經收斂住了,但一遇到事心就又會散開,接下來會想要去做事情,希望透過做事情來省察內心。事情做完,再去靜坐,再想回到原來的狀態,卻回不去了,老覺得有內與外的區別,不能將內外融合在一起。”王陽明說道:“你這是還沒完全領悟我說的“格物”。心哪裡有什麼內與外!就說你剛才說的,難道還有另外一顆心在身體內專司照管著我們的聽講和說話!不過和靜坐時的那顆心是同一顆心而已。如果修煉能做到一以貫之,哪裡還需要再起念頭!我們都需要透過做事來磨鍊自己,這樣的修煉才會有效果。如果一味地求靜心,拒絕接受外界的一切事物,事情來了肯定會慌亂,不知所措,到最後一點長進都不會有。你在靜坐修煉時的心似乎已經收斂起來了,而實際上是在放縱自己沉溺於自私的狀態中。”後來在南昌,陳九川和於中(人名)、國裳(人名)討論內和外之問題,他們都說:“事物自然有內與外的區別,但是需要內和外一起修煉,不能有什麼任何間隙。”就這個說法,陳九川向王陽明請教。王陽明說道:“修煉離不開心這個本體,心原本是不分內外的。只是因為接下來的修行,才分了內外,這樣本體就失去了。現在正是有必要講明修煉不要有內外之別,這才是真正修煉的時候。”聽了這話,大家都明白了。怎麼說沒有內外?即便說內即是外,外即是內,那也是分了內外的呀!沒有內外又何以“事上磨”!我們的思想分為兩種狀態,一種是理想狀態,一種是現實狀態。在理想狀態,我們不能分內外,說“內即是外,外即是內”都是多餘;而在現實狀態,在我們運用判斷、推理來思考問題的時候,沒有內外那就沒法進行了,非分內外不行。思想的這兩種狀態,不能說此時是這種狀態,彼時是那種狀態。兩種狀態是同時存在的,分管著兩個不同的思維方向。因而,這兩種狀態實際上是思想的兩種特性,既理想性和現實性。進而,可以認為這是思想的兩個環節。這樣,分內外也就是不分內外,不分內外也就是分內外,如此就是不分內外:這就是理想性環節的自身同一性。由於這種自身同一性,思想可以湮沒一切事物,使自己成為無限的存在。然而,每一次湮沒過程卻是十分細膩的,是需要現實性起作用的,因為過程的需要,內外隨即產生,生活開始變得有聲有色,實踐行為也隨之開始了,思維也帶負荷執行起來,演繹出豐富多彩的世界。所以,不是說分內外就一定不行,而是隻知道分內外,不知道還可以不分內外就不行了。一時之念,不知對不對,權且記下。

《傳習錄·門人陳九川錄(4)》

又問:“靜坐用功,頗覺此心收歛;遇事又斷了,旋起個念頭去事上省察。事過又尋舊功,還覺有內外,打不作一片。”

先生曰:“此‘格物’之說未透。心何嘗有內外!即如惟浚今在此講論,又豈有一心在內照管這聽講說時專敬!即是那靜坐時心。功夫一貫,何須更起念頭!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歛,而實放溺也。”

後在洪都,復與於中、國裳論內外之說,渠皆雲:“物自有內外,但要內外並著功夫,不可有間耳。”以質先生。

曰:“功夫不離本體,本體原無內外。只為後來做功夫的分了內外,失其本體了,如今正要講明功夫不要有內外,乃是本體功夫。”是日俱有省。

大意是:

陳九川向王陽明請教,說道:“我在靜坐修煉的時候,能清晰地感覺到我的心已經收斂住了,但一遇到事心就又會散開,接下來會想要去做事情,希望透過做事情來省察內心。事情做完,再去靜坐,再想回到原來的狀態,卻回不去了,老覺得有內與外的區別,不能將內外融合在一起。”

王陽明說道:“你這是還沒完全領悟我說的“格物”。心哪裡有什麼內與外!就說你剛才說的,難道還有另外一顆心在身體內專司照管著我們的聽講和說話!不過和靜坐時的那顆心是同一顆心而已。如果修煉能做到一以貫之,哪裡還需要再起念頭!我們都需要透過做事來磨鍊自己,這樣的修煉才會有效果。如果一味地求靜心,拒絕接受外界的一切事物,事情來了肯定會慌亂,不知所措,到最後一點長進都不會有。你在靜坐修煉時的心似乎已經收斂起來了,而實際上是在放縱自己沉溺於自私的狀態中。”

後來在南昌,陳九川和於中(人名)、國裳(人名)討論內和外之問題,他們都說:“事物自然有內與外的區別,但是需要內和外一起修煉,不能有什麼任何間隙。”就這個說法,陳九川向王陽明請教。

王陽明說道:“修煉離不開心這個本體,心原本是不分內外的。只是因為接下來的修行,才分了內外,這樣本體就失去了。現在正是有必要講明修煉不要有內外之別,這才是真正修煉的時候。”聽了這話,大家都明白了。

怎麼說沒有內外?即便說內即是外,外即是內,那也是分了內外的呀!沒有內外又何以“事上磨”!

我們的思想分為兩種狀態,一種是理想狀態,一種是現實狀態。在理想狀態,我們不能分內外,說“內即是外,外即是內”都是多餘;而在現實狀態,在我們運用判斷、推理來思考問題的時候,沒有內外那就沒法進行了,非分內外不行。

思想的這兩種狀態,不能說此時是這種狀態,彼時是那種狀態。兩種狀態是同時存在的,分管著兩個不同的思維方向。因而,這兩種狀態實際上是思想的兩種特性,既理想性和現實性。進而,可以認為這是思想的兩個環節。這樣,分內外也就是不分內外,不分內外也就是分內外,如此就是不分內外:這就是理想性環節的自身同一性。由於這種自身同一性,思想可以湮沒一切事物,使自己成為無限的存在。然而,每一次湮沒過程卻是十分細膩的,是需要現實性起作用的,因為過程的需要,內外隨即產生,生活開始變得有聲有色,實踐行為也隨之開始了,思維也帶負荷執行起來,演繹出豐富多彩的世界。

所以,不是說分內外就一定不行,而是隻知道分內外,不知道還可以不分內外就不行了。

一時之念,不知對不對,權且記下。

標簽: 內外  修煉  狀態  功夫  靜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