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王生龍書法理論散記

作者:由 王生龍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1-12-17

王生龍書法理論散記

王生龍書法理論散記

王生龍書法理論散記

王生龍書法理論散記

王生龍書法理論散記

王生龍書法理論散記

王生龍書法理論散記

王生龍書法理論散記

王生龍書法理論散記

書法三昧(二十二)

@就正楷規範字而言,我是這樣看待漢字書寫的:

漢字是由點畫組成的方塊字,點畫組成方式有“交接”和“分離”兩種,如“乂”字兩畫相交接和“心”字四畫相分離。我們書寫漢字就是正確寫出每個字點畫之間的正常關係與自然秩序。

每個點畫無論長短大小由三個運筆動作組成,即起筆、行筆和收筆。起筆和收筆有兩種所謂的“筆鋒”表現樣式,即藏鋒和露鋒。在硬筆書法中露鋒是滑筆入紙和出紙的,藏鋒用頓筆來表現,要做到“頓筆不行筆,行筆不頓筆”。所有的點畫在書寫中都有“三度”的表現與變化,即角度、力度和速度。從點畫過度到整個字的結體是從點畫組合成部件,又從部件過度到整體結構的。

點畫從形態上看又分為單一點畫、單一變異點畫和連動點畫(有方向性改變的點畫)。

關於結字的問題,漢字結字從部件組合狀態上看分為四大類,分別是獨體字(因字隨形)、左右結構字(橫看有寬窄豎看有高低)、上下結構字(豎看有長短橫看有寬窄)、包圍結構字(上下包得住角包露外頭)和同部件重疊的字。細分一下左右結構的字還有左中右型別,也還有左中右字中含有上下結構的字,如攜、數、衢等等;上下結構的字也存在上中下結構和上中下另有左右組合的字,如鼻、警、茄、櫱、夔、嬴等;包圍結構的字,有小包圍,大包圍、上包、下包、左包、右上包、左上包、左下包等。

關於章法,我個人以為,從積點成線,織線成字,到綴字成篇,篇篇都存在字距和行距的字與空白分割成的空間地帶,且篇章句式有豎讀式有橫讀式兩種。章法佈置上有方格式,有線格式,有暗線、暗格式和空格式。無論什麼格式,我們所書寫的篇章文字都應該遵守易寫易認易讀和條理清楚、空間諧調統一的原則。

…………

@筆法,提按使轉頓挫急緩澀滑收放而已,為自然方便和應性隨情之用罷了。

@教學生寫字,是教他們看到、想到、做到和變通。

@運筆之道:深淺快慢,離合收放。

@書法好不好,如果不談字外內容,就線條與構成而言主要看美元素的豐富性和形式變化的多樣性。

@透過把字寫好,達到把事做好,最終為的是把人做好。

@草書,筆走龍蛇。這筆怎麼走?怎麼走得自然順暢、生機勃發?快慢、輕重、提按、頓挫、揚抑、收放、順逆、折轉……只在一個“度”字。

@從正楷到行書怎麼過度?

答,自然過度。如果正楷點畫寫好了,寫熟了,結字規律掌握了,點畫呼應做到位了,那麼在加快書寫速度時,一“連”,二“省”,三“順”就行了。

@平衡,亦要打破平衡;對稱,也要有對比;統一,必須有矛盾;相近,也得有距離;均勻,其中有疏密;順暢,免不了有異動。這都是存在與執行的實情。

@我們為什麼要學草書?

為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再問另外兩個問題,即什麼是知識?什麼是能力?簡單說知識就新視野下的見識,能力就是處理突發事件的效率。

學草書就是為了開啟視野,拓展已知邊界,適應雜復環境,冷靜應對未曾預料的險惡形勢,為的是能在水深火熱中舒適,險象環生中陶然。

@結字,平中有奇,奇而不怪,終歸屬於作者胸襟鋪張、性情揚抑,自然天成是最佳境地。

@美,是人造的,所以美必須符合人性、人意和人情。世界為人的表象,包括人自身在內也是表象,“負負得正”,人認定表象為真實了。

@該物是該物而非它物,物與物的分別在於內有侷限,外有界格。

@學書法幹什麼用?

就想讓你從粗糙的人變成精細的人,變成一個勤思考、善觀察的人,變成一個少犯錯的人,變成一個不學壞的人,變成一個能應對各種命運的人。

@字中之“勢”,形成於筆墨的自然執行和人為態度附加。字中線條造型成於用筆習慣(包括拙劣習慣和優質習慣)。

@古人說:“書之氣,必達乎道,同混元之理。”

不知道,怎麼能寫成字呢?不知奇點,怎麼能寫出奇字呢?(道:一切存在與執行——明暗能量,正反物質。奇點:無限遠和無限小的點,一切實在與規律在這一點中全部無效)

@為什麼要在書法上求變化,這是為了還原實在,再現萬物存在和無常執行。書法變化主要是線上條和空間上變化。線條是透過筆墨、方向和力量求變化的。空間是透過點畫形態和組合關係上求變化的。

書法線條不但要有粗細變化,還要有方向變化,快慢變化;收筆妥貼、含蓄,起筆有切入、滑入、折入、轉入等多種手段。線條和構成上的變化可透過慣常和無常的手法交替展開。橫不平,豎必曲,點子最活潑。起止交待不清的線條,過往無意志的線條,形態過直過曲、沒向變力變、來去不任天性不隨境況的線條……都是死線條。

@文中所持這一說法值得參考。

在我看來古今用筆寫字記事的篇章格式就是個習慣問題,這種習慣是因為人們在讀寫過程中為了方便實用而形成的。這一習慣形成也可以解釋每個漢字的筆順問題和漢字點畫的書寫方向問題。

@看字,其實就是在看你的意志和慾望。

@草書的作為(無為):起止交待(如來與自有),路徑往來(無常與存在),折轉頓挫(停滯與順通),線性形態(人為與天然),意境情懷(……)。

@結構之妙,在於還原真實的自然和再現萬物變化中的慣常與無常。色相的形跡就是人的心跡。

@在書法中何為?

探索真理、發現美、反省自我、修正行知,迴歸大道,天人合一。

@你想在書法中幹些什麼?

你寫些什麼字?為什麼要這樣寫?為什麼是這樣的動作?為什麼要這樣表現?這其中的起止開合、使轉頓挫、輕重緩急、粗細大小、伸縮曲直、黑白虛實、迎就避讓、向背照應……種種作為是出於什麼動機?想表達什麼意思?

你的筆在紙上做橫向和縱向移動時,你真的清楚其目的和意義?

你的書法真的完滿地表達了你所發現的真理和美?

…………

你真會書法嗎?

@書法三條線:直線、斜線和曲折線。每線有兩頭:藏頭、露頭。

@書法是靠行筆來完成的,行筆做兩件事:向哪裡走?怎麼走?

@臨摹的目的:把別人在書法上的運作學到手,昇華成自己的作為。

@下筆字形生,一畫成四至。每字起畫有點起、橫起、豎起、撇起四種:第一畫位置有上至點面,左至位點畫。結字之妙:法無定法,自繇(順從)自在。橫畫斜寫,豎畫寫曲,斜畫寫正,生機活現。

@書法的技法只有兩項內容,一是線條,二是構成。

藝術技法是為藝術內容服務的,書法內容有兩項,即描述宇宙本體,修正人性迴歸。

@我是根據分導導彈變軌的無規則性來運作草書的(這樣描述便於理解),其線條與空間喻意時空變化的混沌、無常和無意義,同時也是表達了人生的無可奈何——滑到哪裡是哪裡,活到哪天算哪天。

宇宙萬物,無來無去,歸向虛空。

@語文四件事:聽、說、讀、寫。

書法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寫。寫裡只有兩件事,那就是畫線和造面。

線和麵裡有什麼?有存在與執行,有天理和人性。

@曲畫變直成斜畫(撇捺提),長畫縮短成點畫,彎畫減省成鉤畫。漢字由於書寫提速、行筆簡約,外加線上條上追求的統一和美化等因素形成了各種字型的演變,在字型演變過程中由於書寫者個性化表現不同,又形成了各種書體,而且書體成了漢字書法藝術的主要表現手段。

漢字線、面上的演變是受兩種目的支配,即簡化與美化,一是實用性目的,另一是欣賞性目的。

人為之事,必受控於人的生存和執行需要,只不過是分成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不同,在可能條件下,這些需要都是綜合性的,即既要有用又要美觀。

今人學古如好眼裝瞎,再像也是假的。

@書法變法:字型上變、字形上變、部件變、線條變、點畫變,萬變不離天性——自然、無常、對立統一。

@書法運筆:筆墨隨性(什麼樣的筆墨紙寫什麼樣的字),深淺入理(縱向行筆),快慢依勢(橫向行筆),折轉附體(方向改變);情形融洽,自然流暢(運筆意願和動機)。

@我們都生活在美術字和規範字環境中,用古法寫字,很難被大眾所接受。

書法是老虎嘴上的毛。

兩層意義:你不是老虎,你將書法不成。二,你只有攥著像老虎毛一樣的字,才算擁有了值錢的書法。

聽明白了嗎?——你想學成書法,首先要做成老虎。

@本人喜歡的楷書寫手有王寵、傅山、翁方綱、柳公權、顏真卿、褚遂良、歐陽詢、虞世南、智永、王廙、蕭子云、王羲之、孫道昭、鍾繇……

@小孩學寫字,首先是引導他們端正學習態度,下來是修正性格,爾後是改正不良書寫習慣,掌握書寫技巧是最次要的事。人分三六九等,小孩也一樣,所以對孩子們的學習要求也不一樣,有普通要求,也有個別性要求。

@學書法,即無為而無為為,在變化中變化,無常中正常。

@臨摹字帖即是訓練全域觀察、跟蹤觀察、時序觀察、比較觀察和方位觀察的方法。

@起初的今草草法都是書寫者自創的,所以跟後來的隋唐宋元明清人的草法比還很幼稚,自律性很弱。

如《袁生帖》中的“謝、具、袁、到、吾”等字,寫得都很混沌矇昧。

@字能寫好,也寫不出什麼好;字寫不好,也沒什麼不好。

三百六十度可以無限分割,你切哪一度?無來無去沒完沒了的線,你掐哪一段?

@藝術沒有變化那就死掉了。藝術變化有恆常的變化和無常的變化。變化的至高境界是天化。

@法外德自有,邪處真意動,私性宮卷緊,無道盈虛空。——無法無天。

@書法兩件事平穩和變化。

@正楷學王羲之是為了天真,學王寵是為了無邪,學傅山是為了爛漫。總之就是學成兒童體來帖近道義。

@練好字的基礎條件是多讀書,但充分條件還是要先做好人,因為不識字的也能做成好人,而讀書多隻是多有了能做成人的可能。

@寫字就是寫天性寫情理。

@線條變點畫,點畫化線條,點畫是字的形質,線條是字的情性。

@學別人的書法學什麼?

學書寫經驗、能力和精神。

@我既無學識又沒品德,怎麼可能寫好字呢?

我明知寫不好字還在不停地寫,無非是想學做好人而已。

@梁啟超是學北碑的,學得還真蠻像的。我個人認為魏碑的特點是筆法太在意,結字太隨意,這兩個我都學不來。

@王羲之的楷書很幼稚,但那是真幼稚,是天成的。這個我們是學不來的,硬學,那隻能是成人裝著兒童相,嗲聲嗲氣得讓人生厭,作嘔。

@論書法正宗是鐘王和虞歐,其他皆為孳生或旁門。

@寫字就是寫世界觀,寫人生觀和方法論(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方法)。

@寫字大抵是內寬鬆外不吃力、簡單方便為好,把寫字搞得很緊張又麻煩對人對己都沒什麼好處。我看弘一做的就不錯。我記得弘一在晚年時對弟子們說:你們的職業是念經,不要在寫字上多費心,那是不務正業。

@不用裝,我是什麼樣的人就是什麼樣的人,是什麼人就寫什麼字,藝術的本真顯現出來了。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真。其次是善,寫天道(自然和無常),寫良心(公心與私情),這就是善。

@印刷體為什麼難寫呢?因為它是印刷的。

小學生雖然寫不好字(至少我沒見過寫好的),但可以好好寫字。學寫字並不難,只要把點畫寫好看,把點畫位置安排妥當就可以了。

點畫寫成什麼樣算好看?寫成它本身的樣子就行了。

結構怎麼安排算妥當?佈置得和諧就行了。

我寫不好字,就讓我們同樣寫不好字的人一起來學寫字吧。為什麼學寫字這麼有意思?因為總是學寫不好。

@魏晉楷書如兒童,隋唐楷書似少年,以後呢?楷書就成人了。都成人了,還有什麼意思呢?——越幼稚越接近道。

@草書要研究的基本內容

草法:怎麼實現書寫快捷?即如何減省,如何連帶。

筆法:如何行止?即怎麼起筆、運筆、收筆。(這裡已經包括墨法在內)

章法:怎樣佈置線面空間?即對字勢行氣的個性化審美理解與表達。

本人草書,追求自然和空靈的境界。

(連斷,開合,收放,提按,快慢,折轉)

@我們的終日被圍堵在規範字和美術字的界域之內,以致審美視覺被格式化,已經無法知覺古法楷書之美。

@字的結構都是透過邊界線、中心點、橫座標和縱座標來觀察其形態和關係的。字的結構裡有兩個表現世界——自然界和情感世界。

@我們當然想透過書法藝術來完美地表現出個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透過漢字的點線和空間構成來創造出個性獨特的藝術美。

但是,我們要使用漢字這一藝術媒介、或者說這一工具時,必須先真實地認識它線面構成,實實在在知道它的本來形象,才可以充分利用好它。漢字的原本形態和體量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呢?

漢字在固定的方塊空間中受平穩和均勻的限制決定了各字中點畫的大小和位置,這個相對固定的點線形狀和位置就是這個字的原始性狀。至於各人寫出了各自風格的字,那都是字的點畫和結構被書寫者的各自唯一性的思想、心理和情感擬人化的結果。

@每個點畫都有適合它的位置,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都應該實現自我價值。

到個部首都有其適當的空間,這就像政府的各個部門,都有它各自的管理任務和責任。

@寫字,寫前計劃,寫時修正,寫後總結。

@寫字,無非是點線順暢,空間自然。如同人活著一樣,活成自然順暢也就是了。

@用筆之妙在於筆與紙親善,若接若離如同磁與鐵相依,緊貼在一起連分開也還是相引吸、相照應,——滑落,衄挫,澀行,意連,曳渡。

@寫好字是把心裡的好字掏出來放在紙上,可心裡沒好字怎麼搗得出來呢?

@虛空如來,神出鬼沒。

@我學虞歐褚、智永、鐘王是學他們怎樣學成書法的,自蘇黃米蔡而下至翁劉王梁另外的一百多位書家我也學,那是學他們怎麼學書法的。

@ 教小學生學書法的難點不在書法本身,而在如何最佳化學生們的性格、激發學習熱情和提高審美認知上。

好動不安的人,如果讓他靜心呢?

不愛學習的人,如何讓他勤學好問呢?

對美醜感覺混沌的人,如果讓他覺悟呢?

學生們的開拓眼界和提升自我尤為重要。

@體態有收放,四邊各長短。點畫生顧盼,各自隨天然。長短應錯落,同向只一放。均勻又變化,佈置要妥當。

@硬筆正楷學習有兩個難點:一是點畫的理性與情性和諧表達,二是結構的天性和人性統一佈局。

@漢字書寫當中有這樣兩種技術比較難弄,一是在一幅書法作品中能把重複出現的同一個字寫得一模一樣,二是能把同一個字寫得一個也不相同。前者叫“萬字如一”,後者叫“萬字不同”。為什麼要這樣表現呢?其實這不過是想透過書法來表述宇宙執行的“二常”規律,一個是恆常,一個是無常。

@運筆線路走對了,外加力度速度一致,筆觸筆調才能統一。

@草書構成與線條的豐富對比:

黑白、虛實、大小、長短、粗細、收放、連斷、曲直、方圓、開合、疏密、枯潤、斜正……

@絕大多數毛筆字寫手都喜歡操弄“自由體”書法,觀者或美其言為“江湖體”書法。他們的藝術理念是藝術自由,自由藝術。

事實是,飛得越高就越不自由,比如說太空站的航天員們。相反,乞丐們倒是很自由自在。

你喜歡寫“自由體”?——字如其人,所以你是藝術乞丐,抑或說是乞丐藝術。

@用中性筆寫字0。5粗度的筆就夠了,那些0。7、1。0等型別的是硬筆寫手們拍影片時用的,筆頭細了拍出的效果不好看。

中性筆的筆頭是滾珠,筆太粗,寫起字來滾珠就會打滑,而且字也要寫大,所以不實用。

中性筆好不好看筆尖下墨情況,下墨流暢不衄筆、不斷線就可以了。

@在平穩、對稱和均勻三大基本視覺美感規律之下去因字立形,演繹漢字結構的恆常與無常變化。

@草書線條的兩勢:內卷,外展。

@接筆處,即是離合親疏處。有離接、交接、連線、觸接。

字的平穩有獨立平穩、支撐平穩、拉扯平穩。

@寫不好字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根本沒看見過好字(即便是看過也還是視而不見,與沒看見過沒什麼兩樣),所以寫不出好字,還有就是看見了好字,但不知道怎樣把好字寫出來。

小學生很難把寫字學好,一是看不見好字,放在他們眼前也看不見,指著讓他們看也還是很難看見,這如同手指看月,他們卻以為月是手指,這個需要慧眼。第二是無法表現線條的力度變化,給他們做出樣子也還是表現不了,因為這個需要老道,而他們還是孩子。

@我們給孩子講書法那是一定要講仔細、講到位的,每個字都要講清楚它的外形、部件、筆順、筆畫關係和每個點畫的位置、方向、大小、力度變化以及行筆過程。

我們為什麼要這樣認真細緻地向孩子講解書法呢?這是為了讓孩子們寫好字,明確地講,是讓孩子們好好寫字,進一步則可以理解為是為了讓孩子們學會觀察、分析、行動與思考,是以學書練字的方式來提攜和幫襯孩子們成長,以至成人。

練字就打磨和提升專注力的過程。

寫字,即練心。

@一樣的教,不一樣的學。不一樣的人,的不一樣的事。什麼天性成什麼事業。

@在每個漢字所處字格中的右下部來看,所有點畫的書寫沒有筆畫是從下往上或從右向左寫的,相反這一區域卻是主筆點畫仲展揚逸的空間所在,如橫、豎、捺和鉤都會在這裡釋放。此何故?吾曰之為:為人之故,人為之故耳。

由於右手寫字和視角偏右下的情勢造成的書寫現象。

(我準備寫兩本書《漢字結構》、《漢字筆畫》)

相信古人研究書法的深入程度一定是超乎出我們的想象,理論文章也寫了不少,但是要害的經驗並沒有說出來。古人其實是這麼想的:字,我們都寫出來了,還用得著說嗎?——你不會自己去看嗎?

@漢字結構和點畫之美在乎於啟人智慧,悅人視覺,動人心扉,如美人之嫵媚動人,婀娜多姿,如風景之氣象萬千,生機無限。結字如骨架,點畫如血肉,其形勢無非都是為了從精神上去張揚和激發生命存在和執行。

漢字在書寫中的變化表現莫過於漢字形勢態度上的變化(大小寬窄斜正收放)、點畫關係上的變化(疏密離合佔讓向背呼應增省川插)和線條表現上的變化(大小長短深淺枯潤粗細徐捷方圓)的變化三項內容。

@書法在偏旁上有兩件事要做,一是自己要端正,二是配合好全字的美觀。

@寫字通常第一筆起筆位子不是在整個字的上面就是在左面,起筆在字格中的位置由該字的字形和結構決定,第一筆不一定是最高點,也不一定是最左點,但是它直接影響著這兩處最外點的位置。要知道,第一筆為一字之規,第一筆的起筆定了,整個字的大小位置就定了。

@書法中所有的橫畫都不是平的,豎都不是直的。——為什麼?因為這裡頭的線條都是活的。

標簽: 點畫  書法  寫字  線條  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