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

作者:由 高中知識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1-12-17

01

古代稱謂

1.人物姓名稱謂

/p>

(1)直稱姓名

①用於自稱: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指南錄〉後序》)

②用於所厭惡所輕視的人:

不幸呂師孟構惡於前,賈餘慶獻諂於後。(《〈指南錄〉後序》)

③用於作介紹,為人作傳:

柳敬亭者,揚之泰州人。(《柳敬亭傳》)

④尊者對卑者稱名:求,爾何如?(《論語》)

⑤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稱用名:夫子何哂由也?(《論語》)

(2)稱字、號、諡號、齋名

這種情況是稱呼者出於對被稱呼者的禮貌和尊敬。

①稱字: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送東陽馬生序》)

②稱號: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於義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記》)

③稱諡號: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左忠毅公逸事》)

④稱齋名:蒲松齡為“聊齋先生”,梁啟超為“飲冰室主人”。

(3)稱官爵

①稱官名:後人稱杜甫為“杜工部”,稱韓愈為“韓吏部”。

②稱爵名:寧南南下,皖帥欲結歡寧南。(《柳敬亭傳》)

(4)稱籍貫

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南海”代指康有為)(《譚嗣同傳》)

(5)兼稱

這種情況一般是先說官職,次稱籍貫,後稱姓名、字號。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遊褒禪山記》)

(6)特殊稱謂

①在姓氏後加上行第(或再加名號、官爵):

韓愈《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遊寄白二十二舍人》。

②職業+人名:庖丁為文惠君解牛。(《莊子·養生主》)

③姓+之+人名: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燭之武退秦師》)

④封地+人名:商鞅姓衛,商為其封地。

2.謙、敬及賤稱

(1)謙稱

①王侯自稱: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對》)

②臣子自稱:項伯殺人,臣活之。(《鴻門宴》)

③一般人自稱:

愚以為宮中之事……(《出師表》)

某自幼熟讀兵書。(《失街亭》)

鄙人不慧,將有志於世。(《中山狼傳》)

④女子自稱: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孔雀東南飛》)

(2)敬稱

①稱君王: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師表》)

②稱廟號,多稱已死的皇帝:

時世宗享國日久,不視朝。(《海瑞傳》)

③稱師長:夫子哂之。(《論語》)

④稱朋友、尊長: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史記·陳涉世家》)

(3

)上對下或平稱

爾安敢輕吾射?(《賣油翁》)

(4)賤稱

豎子不足與謀!(《鴻門宴》)

(5)表特定關係

①加“從”表示叔伯關係:

謝安,字安石,尚從弟也。(《謝安傳》)

②加“太”表示長一輩:

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左忠毅公逸事》)

③加“先”表示已經逝世的尊長:

嫗,先大母婢也。(《項脊軒志》)

先考,指已逝的父親;先妣(bǐ),指已故的母親。

3.“號”稱

(1)諡號

古代帝王、諸侯、高官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諡或諡號。諡號是對死者生前事蹟和品德的概括。諡號按性質分為三類。

①表揚性的

經天緯地曰文布義行剛曰景威強睿德曰武

柔質慈民曰惠聖聞周達曰昭聖善聞周曰宣

行義悅民曰元安民立政曰成布綱治紀曰平

照臨四方曰明闢土服遠曰桓聰明睿智曰獻

溫柔好樂曰康佈德執義曰穆

②批判性的

亂而不損曰靈殺戮無辜曰厲近內遠禮曰煬

③表同情的

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懷在國遭憂曰愍

(2)廟號

是指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供奉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等。從漢代起,每個朝代一般第一個皇帝的諡號太長,不便稱呼,所以唐宋以來的皇帝都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兩代才用年號來稱呼。

(3)年號

是紀年的名稱,也是帝王用的,如“貞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號。

(4)改元

新皇帝即位後,一般都要改變紀年的年號,稱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如漢武帝改了十一次年號,唐高宗用過十四個年號。到了明代以後,才規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號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稱為“乾隆皇帝”。

(5)尊號、徽號

“尊”為尊敬,“徽”為美好。“尊號”和“徽號”都是為尊者加上的號,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號起於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號。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受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后,再加上徽號為“慈禧”。封建時代帝后的尊號可以加幾次,實際上都是臣子對他們的阿諛奉承。現代也有贈送徽號這種情況,但性質和內容已不一樣,如孫炳文曾贈給郭沫若一個徽號——“戎馬書生”。

4.年齡稱謂

(1)襁褓

本義是包裹嬰兒的被子和帶子。語出《論語·子路》:“則四方之民襁褓負其子而至矣。”後以此來借指未滿週歲的嬰兒。

(2)孩提

指二三歲的兒童:

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孟子·盡心上》)

(3)齒齔(chèn)·齠(tiáo)齔

指兒童換牙時,五六歲:

鄰人京城氏孀妻有遺男,始齔。(《愚公移山》)

(4)總角·垂髫

指幼年兒童: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桃花源記》)

(5)豆蔻年華

指女子十三四歲: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杜牧《贈別》)

(6)笄(jī)年

指女子十五歲:

復有雙幼妹,笄年未結縭。(白居易《對酒示行簡》)

(7)束髮·成童

指男子十五歲:

餘自束髮讀書軒中。(《項脊軒志》)

(8)冠·加冠·弱冠

指男子二十歲:

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送東陽馬生序》)

(9)而立之年

三十歲。

(10)不惑之年

四十歲。

(11)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

五十歲。

(12)花甲·花甲子

六十歲。天干地支按順次組合為六十個紀序名號,自甲子到癸亥,錯綜參互相配,故稱花甲或花甲子。

(13)

耆(qí)艾

古指六十歲為耆,五十歲為艾:

耆艾而信,可以為師。(《荀子·致土》)

(14)古稀

七十歲: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杜甫《曲江》)

(15)耆耋(dié)

指高壽,老年。耆指六十歲,耋指七十歲(一說八十歲)。

(16)耄(mào)耋

指高壽,老年。耄指八十歲(一說九十歲)。

(17)期(jī)頤

一百歲:

到處不妨閒卜築,流年自可數期頤。(蘇軾《次韻子由》)

02

文史典籍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四史”:《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

“四庫”:經、史、子、集

《詩經》六義:風、雅、頌、賦、比、興

六藝:也稱六經,即禮、樂、射、御、書、數

03

朝代傳說

“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傳說之一是“伏羲、女媧、神農”

“五帝”:據《史記》載,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04

官職常識

1.官職

(1)中央官職

秦設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組成中樞機構。丞相管行政,太尉管軍事,御史大夫管監察和秘書工作。漢朝大體上沿襲秦制稱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務,後世又演變為三省六部制。三省為中書省(決策)、門下省(審議)、尚書省(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宋代中書省職權擴大,同樞密院分掌文武大權,門下省、尚書省遂廢。明代內閣為最高政務機構,內閣大臣稱為輔臣,首席稱首輔(即宰相)。清代有軍機處,王、公、尚書等為軍機大臣,掌握政府大權。

六部,是指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戶部,管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事;禮部,管典禮、科舉、學校等事;兵部,管軍事;刑部,管司法刑獄;工部,管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長官為尚書,副職為侍郎,下設郎中,副職稱員外郎,下屬官員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還設有專門機構和官員,負責管理圖書、編修歷史、制定曆法等工作。如司馬遷、張衡曾任太史令,高啟為翰林院國史編修等。

(2)地方官職

秦漢主要行政區是郡。郡的長官,秦稱郡守,漢稱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區是州,州官稱刺史,屬官有長史、司馬等。唐代在一些軍事重鎮設節度使,屬官有行軍司馬、參謀、掌書記等。宋代州官稱知州,縣官稱知縣。明清改州為府,稱知府。

此外,漢代也設州,天下分十幾個州,基本上是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去刺探情況,稱刺史。隋唐全國分十幾個道,也稱監察區,中央派官員前往巡視,稱黜陟使。宋代全國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設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務。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機構叫行中書省,明代改稱承宣布政使司,習慣上仍稱為“省”。

2.表示官職變動的詞語

(1)授官

①徵由皇帝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

公車特徵拜郎中。(《後漢書·張衡傳》)

②闢由中央官署徵聘,然後向上薦舉,任以官職:

連闢公府不就。(《後漢書·張衡傳》)

③薦、舉由地方官向中央舉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

舉其偏,不為黨。(《左傳·襄公三年》)

韓琦鎮長安,薦知涇陽縣。(《宋史·侯可傳》)

④拜授予官職:

拜相如為上大夫。(《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後漢書·張衡傳》)

⑤選透過推薦或科舉選拔任以官職:

延祐、至治間……選丞相東曹掾。(《元史·賈魯傳》)

⑥除任命,授職:

餘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後序》)

⑦授授予官職:

泰定初,恩授東平路儒學教授。(《元史·賈魯傳》)

⑧賞指皇帝特意賜給官銜或爵位:

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譚嗣同傳》)

⑨封指帝王將爵位或土地賜給臣子:

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鴻門宴》)

⑩起起用人任以官職:

魯居喪服闋,起為太醫院都事。(《元史·賈魯傳》)

(2)免官

①罷免去、解除官職:

竇太后大怒,乃罷逐趙綰、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傳》)

②黜廢掉官職: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賞。(《封建論》)

③免罷免:免官削爵。(《漢書·貢禹傳》)

④奪削除: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書博雞者事》)

(3)升官

①升升官:升(魯)臺都事。(《元史·賈魯傳》)

②擢在原官上提拔:擢為後將軍。(《漢書·趙充國傳》)

③拔提升本來沒有官職的人:山濤(人名)作冀州(長官),甄拔三十餘人。(李白《與韓荊州書》)

④遷一般指提升:

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賈誼傳》)

⑤陟進用: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

⑥加加封,即在原來的官銜上增加榮銜:

平劇盜賴文政有功,加秘閣修撰。(《宋史·辛棄疾傳》)

⑦拜按一定的禮節授予官職,一般用於升任高官: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4)降官

①謫因罪被降職或流放:

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

②貶降職:貶連州刺史。(《劉禹錫傳》)

③放驅逐,流放: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卜居》)

④左除、左降、左轉、左授、左宦、左遷降職:

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琵琶行〉並序》)

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隨例未量移。(白居易《自題》)

帝怒,乃罷(陸)贄宰相,左除(張)滂等官。(《新唐書·裴延齡傳》)

⑤出、出宰離開京城外調:

永和初,出為河間相。(《後漢書·張衡傳》)

出宰山水縣,讀書松桂林。(韓愈《縣齋讀書》)

⑥免免職:遂免丞相勃,遣就國。(《漢書·文帝紀》)

⑦廢廢黜,放逐:

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廢。(《史記·呂太后本紀》)

(5)調官

①遷調動官職,一般指提升:

遷東郡太守。(《漢書·王尊傳》)

②徙一般的官職調動:

徙王信為楚王。(《史記·淮陰侯列傳》)

③調變換官職:調為隴西都尉。(《漢書·袁盎傳》)

④轉調動官職: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後漢書·張衡傳》)

⑤補補充空缺官職:

太守察尊廉,補遼西鹽官長。(《漢書·王尊傳》)

⑥改改任官職:改刑部詳覆官。(《宋史·王濟傳》)

(6)兼、代

①兼兼任: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後序》)

②攝暫代官職:

俄檢校侍中,攝吏部尚書。(《新唐書·杜如晦傳》)

③守暫時署理職務。多指官階低的人署理官階高的職務:初平中,北海孔融召為主簿,守高密令。(《三國志·王修傳》)

④領兼任:

桓溫鎮江口,復引(喬)為司馬,領廣陵相。(《晉書·袁喬傳》)

⑤行代理官職:

太祖行奮武將軍。(《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⑥署代理,暫任:

太守奇之,除補書佐,署守屬監獄。(《漢書·王尊傳》)

⑦權暫代官職:時韓愈吏部權京兆。(《劉公嘉話》)

⑧判高位兼低職:

除鎮安武勝軍節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韓琦傳》)

(7)辭官

①懸車辭官居家:

時年已七十,遂隱丘山,懸車告老。(《陳太丘碑文序》)

②解官辭去官職:

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宋史·包拯傳》)

③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

永寧元年,稱病上書致仕。(《後漢書》)

④乞骸骨自請退職,意為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

上書乞骸骨,徵拜尚書。(《後漢書·張衡傳》)

⑤乞身古代認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請求退職為“乞身”:故山桃李半荒榛,粗報君恩便乞身。(蘇軾《玉堂栽花周正孺有詩次韻》)

⑥請老告老,古代官吏請求退休:

祁奚請老,晉侯問嗣焉。(《左傳·襄公三年》)

⑦移病上書稱病,為官者要求隱退的委婉語:

使匈奴,還報,不合意。上怒,以為不能,弘乃移病免歸。(《漢書·公孫弘傳》)

(8)其他

①視事任職:

是時,茂陵守尹公新視事。(《漢書·遊俠傳》)

②下車官吏初到任:

自明府(對郡守的敬稱)下車以來,狗不夜吠,民不見吏。(《後漢書·劉寵傳》)

③解褐脫去粗布衣服,喻入仕為官:

紹懼不自容,將解褐,故諮之於濤。(《世說新語》)

05

科舉常識

1.概念

科舉制,即隋以後各封建王朝設科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由於分科取士而得名。明清形成了完備的科舉考試製度。

2.發展歷程

漢代已有考試取士之法,但系臨時措施,並未形成定製。隋文帝廢除世族壟斷的九品中正制,於開皇七年(587)設志行修謹、清平幹濟二科。煬帝時始置進士科。唐代於進士外,復置秀才、明法、明書、明算諸科,又有一史、三史、開元禮、童子、道舉等科。諸科之中,唯進士科為常設,最為重要。宋以後各朝科舉制僅有進士科。唐宋進士科主要考詩賦。宋神宗熙寧時,王安石改用經義。元、明、清均用其法。明清兩朝的經義以“四書”“五經”的文句為題,規定文章的格式為八股文,解釋須依朱熹的《四書集註》等書。光緒二十四年(1898),一度改變科舉辦法,廢止八股。變法失敗後復舊。光緒三十一年(1905)推行學校教育,科舉制度即被廢除。

3.古代學校

(1)“庠”是殷商時代學校的名稱,“序”是周代學校的名稱。古人常以庠序稱地方學校:

又囑學使俾入邑庠。(《促織》)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寡人之於國也》)

(2)“太學”是出現於漢代的全國最高學府: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後漢書·張衡傳》)

(3)明清時最高學府稱國子監,入監讀書的人稱監(jiàn)生。國子監掌管人員為祭酒、司業;教學人員為教授、博士、直進、助教等:有司業、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東陽馬生序》)

4.明清科舉簡表

專案

科別

院試

鄉試(秋闈)

會試(春闈)

殿試

考場

學政巡迴案臨考場(府、縣)

京城和各省城貢院(省城)

京城貢院(禮部)

皇宮(宮殿)

主考人

各省學政

中央政府特派官員

欽差大臣

皇帝

參加者

童生(儒生)

生員及監生

舉人

貢士

中者名稱

生員(秀才)

舉人

貢士

進士

日期

三年之內兩次

子、卯、午、酉年八月

鄉試次年三月

會試同年四月

第一名

案首

解元

會元

狀元

第二名

榜眼

第三名

探花

5。與科舉相關的內容

(1)童生試

明、清兩代時取得生員(秀才)資格的入學考試。簡稱“童試”,亦稱“小考”“小試”。應考者稱童生,未被錄取者雖至白首,不改童生之稱,童生試包括縣試、府(或直隸州、廳)試與院試三個階段。院試錄取者為生員,送入府、縣學宮,稱“入學”。歲考、科考則為考核已入學的生員的考試。《促織》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操童子業”是說正在準備參加童生試。

(2)進士及第

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科舉殿試時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稱進士。通俗地講,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進士及第。及第後稱考官為座主、恩門,對座主自稱門生。同科及第的人互稱同年。例如: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訓儉示康》)

(3)連中三元

科舉制度稱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為解元、會元、狀元,合稱“三元”。接連在鄉試、會試、殿試中考中了第一名,稱“連中三元”。

(4)鼎甲

指殿試一甲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稱鼎甲。狀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別稱鼎元。

(5)諸生

明清時期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有時也指進入國子監學習的監生。例如:今諸生學於太學。(《送東陽馬生序》)

(6)八股文 

也稱“時文”“制藝”“制義”“八比文”,是明朝考試製度所規定的一種特殊文體。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每個部分都有一定的字數限制,人們只是按照題目的字義敷衍成文。文章內容空洞,形式死板。

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

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

高中語文古代文化常識

標簽: 官職  後漢書  進士  漢書  張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