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書法

​毛筆本身就是文化,您知道嗎?

作者:由 興華美育 發表于 書法時間:2021-12-22

有這麼一個故事,秦國有一名大將,叫做蒙恬。蒙恬出身名將世家,立下了赫赫戰功,深得秦始皇的信任。不僅北逐匈奴,還率軍收復了河套等地,修築了舉世聞名的長城與秦道。

蒙恬與楚國交戰時,為了讓秦王能及時瞭解戰場上的情況,要定期寫戰況報告。那時,寫字是用竹籤蘸墨,軍情緊急,文字量大,寫起來很不方便。蒙恬就萌生了改造筆的念頭。一天,蒙恬在打獵時看到兔子尾巴拖在地上形成的血痕,腦中靈光一現,剪下一條兔尾,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試著寫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並不吸墨,一氣之下,他把那支兔毛筆扔進了門前的石坑裡。過了幾天,他路過石坑時又看到了那支筆,發現上面的兔毛溼轆轆的,突然福至心靈,將它撿了起來,回到營房,往墨汁裡一蘸,這次兔尾竟然聽話地吸滿了墨汁,寫起字來非常流暢,字型也顯得圓潤起來。原來是因為山石坑裡的水含有石灰質,經鹼性水的浸泡,兔毛去油後變得更柔順了。由於這支筆是由竹管和兔毛組成的,蒙恬就在當時流行的筆名“聿”字上加了個竹字頭,把它叫做筆。所以“聿”就是“筆”的本字,甲骨文中聿的形象,就是一隻手抓著一節竹子。

​毛筆本身就是文化,您知道嗎?

雖然毛筆的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但蒙恬作為毛筆製作工藝的改良者功不可沒,所以被稱為筆祖。隨著文化的發展,毛筆被賦予更多的內涵,可以說,一杆毛筆體現了豐富的中國文化。那具體體現了哪些中國文化呢?

簡單的來講,就是外柔內剛。毛筆的毛是很軟的,沾上墨後則要寫出力度,字要力透紙背,這就叫以柔克剛。毛筆的毛是個柔軟的東西,寫出來的字卻很有風骨,這是中國人的一種美學。把那麼多柔軟的毛集中在一起,就體現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物質,同一杆毛筆在不同人手裡寫出來的字是不一樣的。毛筆的毛也是一樣。和而不同,就是大家齊心協力做一件事情。每個人都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但是都朝著相同的目標努力前進,彼此尊重,形成合力。那麼我們在書寫的過程當中,就得把握住中鋒,用筆一定不能讓它散,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智慧。毛筆雖然是一種書寫的工具,但是它所衍生出來的毛筆文化,已經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並體現在了“用筆之道”上。“用筆之道”便是“做人之道”,這就是中國毛筆。

​毛筆本身就是文化,您知道嗎?

那麼毛筆選什麼樣的好?對一個孩子或者初學者來講,毛筆是很難駕馭的。其中最難駕馭就是藏鋒。就像藝術體操中的帶操,在運動時需要手持長長的綵帶配合使用,使用的綵帶越長越難駕馭,短了就好駕馭得多。所以我們為大家的提供的特製毛筆當中,就有一支很粗很短的毛筆,既保證了毛筆的質量,又比較好駕馭。我們是用的是兼好了的毛筆。什麼是兼毫?兼毫就是在羊毫中間加健,所以既圓潤,又有彈性,這樣的毛筆最好上手。因為粗一點的毛筆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可能還是有點重,所以我們又配了一杆小一點的毛筆,同樣是毛有彈性,又很容易吸水,還很容易駕馭。總結來說,選既有彈性,又粗短的毛筆就好駕馭。

對於初學者來講,學東西應該循序漸進,由淺至深,你要是一開始就拿了一個很難使用的工具,就很難入門,容易消磨興致,挫傷自信,就會失去興趣。所以選一枝好毛筆,是開啟你書法之旅的關鍵一步,學好書法,也會為你的人生道路點亮一盞明燈。

作者興華美育興華小博士

標簽: 毛筆  蒙恬  兔毛  難駕馭  駕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