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農業

如何評價婁燁的《推拿》?

作者:由 學不好俄語夫斯基 發表于 農業時間:2014-11-16

如何評價婁燁的《推拿》?零點七2014-11-17 19:22:11

非常獨特的攝影風格 很多精心的小技巧 比如開頭朗讀演職人員等 血灑得不多不少 算不上重口但是也夠驚心了 以及邊緣人的非主旋律能夠過審還是很欣慰的

如何評價婁燁的《推拿》?知乎使用者2014-11-27 18:05:48

今年個人影院最佳,向大家誠摯推薦。

我想我是這部電影的一個古怪的觀眾。當旁白一一念出電影名、導演等電影開場字幕時,我差一點在滿滿當當的劇院哭到失控。

隨後我意識到這只是表象。縱然這樣的旁白做出一副盲人友好的姿態,畢竟只是形式。如果你試著閉眼“觀看”全片,那麼你會錯過太多——這依然只是一部關於盲人的電影,而不是一部給盲人“看”的電影。

其實這幾乎是一個有涉電影倫理的問題:即,電影雖是虛構的,卻終究和現實有著糾纏不清的關係。我們會說一部公然宣揚暴力、種族歧視、法西斯主義的電影是很壞的,再進一步,我們甚至可以認為,帶著“正常人”的居高臨下的目光,去呈現貧窮、殘疾、同性戀、失敗者的生活,也是不妥的。

還好,在我看完全片後,我對這個問題釋然了。道德和倫理是我們分辨敵我好壞的難捨標準,但在好的藝術面前,他們都是無力的,因為藝術根本不必探討這個問題。相反,在這些問題上過於斤斤計較,反而會造就差的藝術、差的藝術評論。政治正確與否,抑或是否傳遞正能量,都是評價一部電影最糟糕的標準。

好吧,現在讓我們拋開“盲人”這個標籤給健全人帶來的愧疚感,再談談這部電影。

這並不是一部“溫情”的電影。我不認為電影中大量血腥的出現,是為了襯托結尾小團圓的難得。這種關於溫情的腦補式的理解有一種強迫症性質,大體相當於吃了屎也要安慰自己,“屎能讓正常的飯菜顯得更香啊!”。不不不,血腥與殘忍才更貼近這部電影的主題。溫情只不過是若有若無的、日常生活化的點綴。

電影的中段,旁白說,健全人對於盲人來說是一種神靈般的存在,盲人對於健全人的態度就是健全人對待神靈的態度。這段論述大概是電影主題的直接描述。盲人本來可以是世界的主體,只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的“健全人”太多了,才使他們變得弱勢而無助。眼瞎本不該是一種致命的無能,或者說,任何人都有無能之處,電影人物碰到的問題不是少數群體的問題,而是全體人類的問題。

盲人之盲,換到全體人類,就是對於這個世界的無知與恐懼。盲人看不見彼此,其實是所有人類彼此孤立、溝通失效的具象化。當我們失去對這個世界堅持信仰的證據,當我們無法和他人心心相印而陷於孤獨,當我們無法確知這個世界的真正樣貌,當我們失敗、受挫、被騙、痛苦,我們便身處黑暗之中。

因此,我傾向於認為電影是走向殘忍的絕望的,至少是依然停留在未知的恐懼中。推拿業衰落了,曾經走在一起的人群分散了,稀疏了;生活的不確定性沒有結束,黑暗沒有結束;溝通不僅失敗、甚而被放棄了;對於這個世界的探索,迴歸到蜷縮在各自孤獨的生活中。

從這個角度理解,《推拿》完美地將《局外人》、《變形記》中存在主義的命題,以中國的方式進行了詮釋與再詮釋。作為一部電影,它在保持形式感、故事情節與人物亮點的基礎上回答了一個終極問題。它應該會是婁燁最好的作品,至少也是“之一”。

如何評價婁燁的《推拿》?江靜菡2014-11-29 18:28:22

因為早知道了片子過審了,事先去圖書館把畢飛宇的原著翻了一下;又不敢多看,怕劇透。原著基本上是按人物分章節的,有一個人的名字,也有幾個人的名字在一起。於是我差不多瞭解了一下人物的姓名和背景。小說寫於南京,電影也拍在南京。這樣去看電影有了一點準備,不過仍然對劇情一無所知。我早上七點鐘起來吃早點,吃完早點再去看了一下排片。萬達只有早上和中午兩場象徵性的排片,如果今天不去看,這部片子就要寂寞地爛在電影院裡。第六代的電影人,路學長已經走了,張元也鮮再有大片上映,賈樟柯和王小帥是精明的,婁燁一直在走他的路。他一生都在拍同一部電影,無論那是《蘇州河》,是《春熱》,是《頤和園》,甚至是《紫蝴蝶》,還有《推拿》。都是同一個故事。生活會平淡地發苦,會因為太多過去變得渾濁,只有愛情是最絢爛的一片火光,燒得絢爛,短暫而激烈,留下孑然一人長此一生。無論是溫情,疏離還是暴力和性,這一切在婁燁的電影最後都會歸於死寂,留下圓滿的悲哀。

得知此片獲得金馬獎最佳攝影還覺得很意外。婁燁的手持攝影真的很容易把人晃暈。但是得知還有一個最佳視覺效果獎沒有被《推拿》拿到,我就釋然了。但是看到電影本尊的攝影還是覺得很驚豔。尤其是正片剛開始表現失明的那一段,虛虛實實,給人一種真實的壓抑感。早上十點場,整個放映廳不到十個人,除了有個中年女人在播映半個小時之後走了之外,每個人都看到了最後,儘管正片一結束就有人進來打掃,燈光也打起來。整部片子情緒飽滿,一點點紀錄片式的真實表達就像是在吹一個情緒的氣球,等到一個衝突點爆發。衝突點並不是電影最著力的點,反而是透過這些暴力血腥和性傳達一種看不見的無力感。片尾堯十三的《他媽的》配合最後一幕是最後一根戳爆情緒的針。不過我腦海裡一直出現的是李志的《山陰路的夏天》。堯十三,李志,婁燁,他們的作品裡,雨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意象。

從正片還沒開始的時候我就已經哭了,一直攥著紙到正片結束。但是片子完全沒有表達對盲人的關愛或是表現出巨大的救世主式的悲鳴。如果說有什麼打動了我,那可能是現實的盲人健全的愛和健全人諷刺的衝突。

=====後面有劇透=====

有幾個我記憶深刻的點,略微有點混亂。

影片一開始的旁白讓我覺得很驚訝,因為這個女聲很不好聽,沒有抑揚頓挫,甚至普通話都帶一點點不太對的口音。直到聽見旁白報演員表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從那時候開始哭。

前面拍小馬的那一段攝影真的是爐火純青,完全可以視作炫技,但是表達得恰到好處。焦點不斷變化,明暗不停切換。表現盲人黑暗一片的極其模糊的視野時,配合微微被放大帶有混響的聲音,感受很真實,很真切。正如婁燁所說,這是一部以聲音為主的電影。所以才有這些細緻入微的聲音變化,才有並不完美的旁白。

看到沙復明的名字我覺得好諷刺,可是他介紹自己名字的時候說的是“光復的光,光明的明”。一般很少有人用相同的字組詞介紹名字,可是他用了兩個光。一瞬間又有點難過。當沙復明相親失敗,讀著詩掏出手杖,遠處朦朧的綠色湖水和近處紅色的柱子都籠罩著薄薄的陽光,“風景真美啊,可是我看不見。”又想起《春熱》裡面秦昊讀著郁達夫的樣子,那時天色像腐爛的屍體一樣沉沉地蓋著。又哭一次…

王大夫和小孔第一次做愛的時候,王大夫的媽媽在房門口叫王大夫“睡了她”。王大夫坐在床上,小孔拉過他的手,然後開始脫褲子。看到這裡我心裡一陣暖意又一陣無力感,結果又哭。然後我試著閉上眼睛看電影,一瞬間聲音變得很大很豐富,我聽見小孔問,我們是幾個人?我當時心裡想難道她懷孕了麼…然後王大夫答,一個人。回答正確。我完全想象不到飾演小孔的並不是專業演員。她的表演很有力,很真實。

看到梅婷的時候正好有人誇她長得漂亮,我看她臉上的複雜表情,有喜悅有遺憾有諷刺,瞬間覺得梅婷的演技爆棚了!本來還想誇她南京話說得很好,不過她好像就是南京人…

金嫣哭得太有煽動性了…

王大夫拿刀自殘那天下著雨。他裝上錢攔下出租車,司機問他走不走,他朝著司機喊讓司機幫他開門。上車以後司機立馬換了一副口氣,問他大哥去哪。這裡

資訊量好大。王大夫的的錢給了他自信,王大夫要動刀子的決心讓他突然發怒,健全人的八面玲瓏…直到他拿著刀…郭曉冬這段表演很外向,跟秦昊飾演的沙復明的人物形象很不一樣,但是他標準的北方普通話總是讓我覺得有點跳戲…比較大家都講南京話都帶南京口音,你又演個南京人…不提,總之兩個要債的被趕走了,他立刻手軟丟了刀子喃喃道自己不是這樣的…他在自殘的時候喊得越是大聲情緒越是膨脹,我就愈發覺得緊張,等到刀子一扔他癱在地上,就好像是吹脹的氣球突然被放掉氣一樣,我有種非常深的無力感。

小馬在電影裡是開篇作為線索人物出現的。他幼時的經歷實際上代表了很多盲人。因為意外看不見,因為看不見而消沉絕望。正片還未開始,小馬已經自殺過一次。小馬去推拿中心工作,第一次對嫂子產生了情慾。當小孔和小馬在宿舍裡由嬉戲打鬧變成“霸王硬上弓”的時候,一開始大家並沒有發覺。這裡又提醒我一次,他們是看不見的。然而過了一段時間,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有些凝滯,尤其是王大夫。他肯定已經發覺了什麼,但是他什麼都沒說,送小孔回去睡覺了。而小馬抓著有小孔氣味的枕巾聞著,發洩自己膨脹的性慾。這一幕發生在宿舍關燈之後。對盲人來說關不關燈其實是沒有區別的,但是他們在說“我關燈了啊”,好像關燈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障礙一樣,儘管關了燈他們還在讀書,嬉鬧。其實他們是渴望這個健全人的“主流社會”的。盲人們想盡量活得跟正常人一樣。小馬對嫂子的愛其實健全人很難理解,但他們的愛是健全的。這一幕看得我非常難受。

後來小馬被帶去洗頭髮認識了小蠻,小蠻是個健全人,但是作為性工作者和盲人一樣活在社會底層。最後小馬跟小蠻一起離開,算是婁燁電影裡面最圓滿的一個結局了…小馬是年輕的,充滿著自由和愛的,或許因為這樣把這個好的結局給了他。

影片到小馬被打意外復明的時候對小馬看到的東西又有一個十幾分鍾長的片段。他看見的範圍很小,忽明忽暗,焦點遊離,昏昏蕩蕩。手持攝影機在此時晃得厲害,真的能感受到光亮出現時的巨大的喜悅。攝影和剪輯水平真的很高超。

影片裡出現的健全人也不少,一開始沙復明的相親物件,王大夫的家人和討債的,推拿中心的兩個服務員和一個做飯阿姨。這些健全人身上沾滿了諷刺。比如那次羊肉事件,還是眼不見為淨啊。

我認為這部片子可以算得上婁燁代表作,與《蘇州河》比肩。可惜排片太少,場次也很差。這次片子能過也是非常幸運,性愛的裸體畫面和洗頭房的直接出現應該還是第一次出現。衷心希望婁燁導演能有更多作品能與國內觀眾在大銀幕上見面。

如何評價婁燁的《推拿》?知乎使用者2014-11-30 16:27:32

一半植根於黑暗,一半沐浴著陽光

我以為我不會喜歡這樣的電影,這種溼漉漉又買不起軌道的婁燁的電影,會走進影院完全是因為它蘭州只此一家的逼格,因為它橫掃金馬的氣魄,當然,主要還是因為小夥伴們都去看了,而我是一隻快樂的跟風狗。

開場的旁白式字幕就讓我措手不及,一個毫無特點的女聲,根本沒有趙忠祥老師那種“又到了交配的季節”的一半水準。然而影片結束時同樣的字幕再度出現,安靜的只剩下堯十三的《他媽的》,我似乎才明白,這不是一部溫情的電影,也不是一部殘忍的電影,它不黑不白,只是靜靜揭示了一個事實:盲人首先也是人,而我們,更不是盲人的鬼神。

與其說愛情串聯起了整個“沙宗琪”的故事,我想慾望才是更合理的解釋。出於對美的渴望,沙老闆愛上了都紅;出於對性的渴望,小馬戀上了“嫂子”;出於對愛情的渴望,都紅愛上了小馬;出於對安全感的渴望,視力不斷喪失的金嫣迫不及待要與泰和結婚。這種對慾望的追求,在我們這些健全人身上難道不明顯嗎?只不過因為我們看得見光明,所以我們學會躲進黑暗,而盲人們無處躲藏,對於慾望就顯得更加渴望。其實,就像都紅說的那樣:眼淚不一樣,想哭的感覺卻是一樣的。雖然眼睛不一樣,但是作為一個人,我們對慾望的追求都是一樣的。

印象很深的一場戲,推拿中心突然停電,盲人大夫們從容地走下樓梯,而視力健全的護工則慌亂的尋找光源。我們都知道這種情節下,肯定是要發生點什麼的(果然都紅的手就被門夾了),觀眾們都在等待一個結果的出現,而我卻希望電能停得更久一點,因為只有這種時候,才能充分體會到我們本來就是一種生物,健全人並不比盲人更高階。

很慶幸導演並沒有一味塑造盲人弱勢群體的形象,真實地將他們的慾望活生生搬上熒幕,說來說去,我們不過比他們多看到了一點這個陌生的世界,何來資格對他們同情?

影片的瑕疵也很明顯,導演對群戲的把控不夠到位,人物性格的刻畫及人物關係的介紹都顯得比較雜亂,甚至還有一些十分突兀的情節(比如揭發公共三輪車私用,午餐飯盒裡羊肉分配等情節),沒有原因也不給結果,使得觀眾邏輯混亂。對於沒有讀過原著的觀眾來說,人物關係的梳理上會比較困難。

不過這些問題不影響我對它的評價,《推拿》在我心中仍然算是一部優秀的電影。人為什麼要看電影?為什麼要花錢走進影院去尋找那些本來就在我們身上流淌著的情緒?一部好的電影就在於它能引起觀眾的共鳴,走出影院時我一連抽光了盒裡的四支蘭州,希望蘭州十一月的寒風能使我清醒,吹散腦海中不斷浮現的一句句臺詞:

我怎麼美?像紅燒肉一樣美。。。

我們是幾個人?我們是一個人。回答正確。。。

人撞到車是車禍,人撞到人是愛情。。。

如果有來生,

要做一棵樹,

站著永恆,

沒有悲歡的姿勢。

一半在塵土裡安詳,

一半在風裡飛揚。

一半灑落陰涼,

一半沐浴陽光,

非常沉默非常驕傲,

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我不像王某那樣看個《上帝之城》都會頭暈,《推拿》的虛焦,手持攝影以及鏡頭上那些像沒擦乾淨一樣的液體都沒能讓我目眩,可這一句句直抵人心的臺詞卻不斷衝擊著我的神經。演員們的功力也十分到位,張磊以她完全不似非專業演員的細膩讓我折服,郭曉冬的自殘刀刀見血讓我緊張得不敢直視,黃軒成為一群瞎子中眼神最豐富的一個,梅婷的無奈,秦昊的糾結,是這些演員帶領我們更接近了盲人的世界。

影片的最後,小馬看向正在洗頭的小曼,鏡頭從小馬的臉緩緩移至小曼,光明慢慢的消失,焦點慢慢模糊,我們又一次從清晰的世界進入盲人的內心。

影片從小馬的過往開始,在小馬的視野裡結束,小馬是幸運的,他的視力逐漸恢復,終於看見了沙老闆看不見的美,看見了“嫂子”身上的“女人味”,看見了自己心愛的小曼。而我也是幸運的,《推拿》讓我切身體會了一次盲人的世界,我們見過光明所以會更懼怕黑暗,可就像《頤和園》裡說的那樣:無論自由相愛與否,人人死而平等,希望死亡不是你的終結,憧憬光明,就不會懼怕黑暗。

如果要問我看完這部電影的感覺,我只能說:

我5。3的視力,今天在4號廳5排3座上終於失明。

如何評價婁燁的《推拿》?漫天的小灶2021-10-18 21:25:21

婁燁的電影鏡頭,總是對準社會里真實普通生活的人,《推拿》也一樣。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在南京,一所名叫“沙宗琪”盲人按摩中心裡的故事,它以散點的敘事手法,呈現了沙復明、小馬、王大夫和小孔、都紅等盲人的人生軌跡。

正如影片裡所說的:

“那是人民拼命掙錢的瘋狂歲月,也正是盲人推拿的黃金時代。”

推拿店裡的生意火爆,他們每個人同樣也充斥著最真實的慾望,除了工作之外,渴望追尋盼望已久的愛情,釋放心底的慾望,有尊嚴的活著。。。。。

如何評價婁燁的《推拿》?

沙復明屢次相親失敗,對都紅愛慕有佳,對求而不得,就像都紅說的,覺得她美只是迷戀這個概念而已,愛不愛,她心裡最清楚。

小馬為體驗生理的滿足感,找到小蠻,體驗愉悅的身體感覺和女人特殊的氣息;王大夫與小孔雖然沉浸在甜蜜的愛情裡,但小孔心裡清楚,兩個人未來結婚的機會渺茫,因為家裡不同意,註定在他們之間橫亙著無數個坎;都紅雖然屢次被人誇“好看”、”真是可惜了“,但她更渴望真實的感覺,她對小馬的情愫與傾訴,沒有得到他正面迴應。

他們的故事就像都紅對小馬說的:

“對面走過來一個人,你撞上去了,那就是愛情。對面開過來一輛車,你撞上去,那是車禍。但是呢?車和車總是撞,人和人總是讓。”

盲人也是普普通通的人,靠著雙手與努力想有尊嚴的活著,融入正常人的世界,但總會遇到困難那,因為他們相處模式不同:

盲人和健全人終究還是隔了一層,道理很簡單,他們在明處,健全人卻藏在暗處。這就是為什麼盲人一般不和健全人打交道的根本緣由。

在盲人的心目中,健全人是另外的一種動物,是更高一級的動物,是有眼睛的動物,是無所不知的動物,具有神靈的意味。他們對待健全人的態度完全等同於健全人對待鬼神的態度:敬鬼神而遠之。

如何評價婁燁的《推拿》?

影片中,王大夫弟弟面對欠款耍賴不還,到家裡鬧時候,他讓弟弟先走,自己拿刀在胸口割下幾下,忍著疼痛說了一句話:

“你見過在大街上討飯的瞎子嗎?討飯,我也會,但我不能,我們也有一張臉,我們要這張臉,我們得拿自己當人。”

終究,盲人難以融入正常人的世界,不被理解,不被寬容,被逐漸忽視的群體。他們,也需要相互精神的慰藉,所以,我們看到影片裡盲人小馬與小蠻不可思議地走到了一起,兩個被社會邊緣的人,能彼此的懂得與寬容。

雖然“沙宗琪”推拿中心關門了,但是他們彼此都有了更好的選擇,有人陪伴,真實有尊嚴地生活著,他們以另一種方式與社會保持著某種謹慎的聯絡與交流。。

最後,我想用沙復明的話作為結尾:

“如果有來生,我願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塵土裡安詳,一半在風裡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標簽: 盲人  電影  小馬  健全人  婁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