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農業

內心豐盈才是持久幸福的源泉

作者:由 清風亭 發表于 農業時間:2022-12-09

西方犬儒主義哲學大師伊壁鳩魯將人的需要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天生並且必須要滿足的,不滿足生命不可持續,比如吃飯、睡覺和取暖。第二類是天生但不是必須的,沒有也可以。比如性慾,就算得不到滿足,人也能活下去。第三類需求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必須的,但很多人卻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人生種種困擾、痛苦皆源於此。比如無節制的追求奢靡的生活,追求生活的排場,追求各種名牌,追求輝煌住處。此類物質需求,往往越是內心貧瘠的人,靈魂空虛的人就越想要,他們無非是想用外在的豐富遮擋內在的空虛。這一類需求若要追求,便無窮無盡沒有盡頭。

而明智通達的人,往往不會過多追求身外之物,夠用就好,他們不會把有限的生命浪費在這一類達到一定程度後,對人的幸福沒有根本影響的事物上,而是在滿足天生的需求後,就全身心尋求內在的東西,而不是滿足外在的慾望。因為他們知道一個人要獲得持久的幸福感需要充盈的內心,一個人內心世界什麼樣,他生活的世界便是什麼樣。

假如一個人內心足夠豐盈,就算過著別人看來貧苦不堪的生活,他也能安貧樂道,不會因此而煩惱。比如顏回,“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才是真正的得道。當人基本的需求得到滿足後,真正的恆久的幸福,便與擁有多少金錢無關了,如若不然,幸福的典型都該是富人,而窮人絕無幸福之可能。所以叔本華曾坦言:一個人的幸福,乃至他的整個生存方式,最根本的就在於他自身的內在素質。

標簽: 追求  滿足  幸福  天生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