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正定隆興寺考察紀行—2020.9.1

作者:由 seasea1204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0-09-04

隆興寺

位於北鄰石家莊的正定縣城中央,是北宋時期以來建造的大型木構建築群,其建築規模宏大,形制獨特,獨樹一幟,在中國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為了推進對古代木構建築的全面認識,增強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北京石油化工學院材料學院派出4人考察調研團,於2020年9月趕赴正定縣古建文物進行了為期一天的考察。此次出行得到了正定縣文化和旅遊發展局以及正定縣文保所的大力支援。

正定隆興寺考察紀行—2020.9.1

隆興寺山門天王殿

正定

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漢初在今正定縣設定常山郡,蜀漢著名將軍趙雲便來自正定,故有“常山趙子龍”之稱。北宋時期,正定稱為鎮州,是扼守北方民族南下的重鎮,深受統治階層重視。今正定縣城仍存有南段城牆,雖經包磚重建,仍盡顯當年軍事重鎮原貌。古城內古蹟眾多,據說站在城樓上眺望,寶塔飛簷盡收眼底。廣惠寺華塔狀如花束,形制風格體現中西合璧;開元寺塔素顏不失典雅,莊重不失精緻;天寧寺凌霄塔結合石質與木質之優點,珠聯璧合,做工精巧,為宋金兩代之歷史見證;臨濟寺澄靈塔外觀中規中矩,密簷斗拱卻樣式繁多,雖為石質,卻充滿中國傳統木構的氣息。可惜由於近年來文保工作力度的加強,所有的古塔均不允許登塔,難以領略其建築內在美感。好在隆興寺可參觀景點眾多,考察團便將隆興寺作為考察重點,開始古建探訪之旅。

正定隆興寺考察紀行—2020.9.1

從大覺六師殿遺址眺望摩尼殿

我們一行抵達隆興寺內,正定縣文保所的工程師嶽改榮接待了我們。嶽老師從事文保工作多年,深切熱愛建築文物的維護工作,對寺內建築的歷史淵源和修繕工作非常熟悉。嶽老師對隆興寺內建築信手拈來,如數家珍,讓我們一行收益良多。

天王殿

是隆興寺山門,重修於清代,內部供奉木刻彌勒佛一尊,神情閒逸,憨態可掬。走過天王殿,一片廣大的臺地是

大覺六師殿遺址

,這是當年寺中最大建築,可惜已經坍塌損毀,唯有柱礎柱洞還在,不難遐想當年殿宇宏偉的身姿。從大覺六師殿遺址遠眺正在進行修繕的

摩尼殿

,可見其重簷歇山頂和南側報廈。說起這摩尼殿,可是正兒八經的北宋建築,1052年建造,距今已968年。摩尼殿上覆綠瓦,鴟吻挺拔,斗拱碩大,充分體現了宋遼金時期的木構建築風格。話說摩尼殿在古建築史上如此獨一無二,是因為殿宇四周都伸出抱廈,如同門廳一般,這可是建築史上的孤例。報廈讓摩尼殿的平面圖呈十字形,內部空間也更加廣闊。此次修繕主要是修復大殿月臺和屋瓦、脊獸等等。

正定隆興寺考察紀行—2020.9.1

摩尼殿落架維修未結束,難以仰觀其原貌,不得不留下遺憾。

進殿欣賞,迎面吹來一股清涼,木構有效吸收了室外熱量。殿內正中有金身佛陀端坐,迦葉、阿難分坐兩側,文殊、普賢於當中靜立,五尊佛樣貌栩栩如生。這些佛像為泥塑,後世工匠在佛身貼金裝飾。雖然略顯昏暗,可還是能看清楚牆上的壁畫。隆興寺內壁畫雖然飽受風化侵蝕,但儲存還算完好,依稀可辨壁畫以佛家故事為題材。壁畫設色考究,人物神態豐富。嶽老師談到,佛寺落架大修時,將壁畫小心的分塊揭取,減薄,待重修加固後,將壁畫透過木框架固定到寺內牆上。這種做法有效隔離了牆中水分,讓壁畫不再受水分、鹽分侵蝕,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壁畫原貌。不得不佩服古建保護人員的盡職盡責,修復之後壁畫仍然非常完整,已難以辨認修復拼接痕跡。轉過殿內北側,又一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展現於眼前,為觀音雕像,鏤空雕刻,如臨仙境,觀音亦是慈眉善目,神色安閒,被眾佛和神獸拱衛於正中。簷上斗拱碩大,枋間依稀可見彩畫痕跡,可惜年代久遠,已難分辨宋代彩畫的雋美。

正定隆興寺考察紀行—2020.9.1

殿內北側觀音彩塑

正定隆興寺考察紀行—2020.9.1

戒壇,在隆興寺中部,摩尼殿北側,

戒壇

是隆興寺中部的亭式建築,重簷尖頂,呈現清代風格,彩畫綿密。我們一路上和嶽老師熱烈討論。

正定隆興寺考察紀行—2020.9.1

考察團行至寺院北側的

大悲閣

。大悲閣樓體高大,據嶽老師講,大悲閣在民國期間坍塌,為了保護裡面的千手觀音(大悲菩薩)像,不得已拆除大悲閣,重塑一佛龕將千手觀音罩於其中。然而這畢竟不是歷史原貌,於是文物工作者於1997年復建了大悲閣。走進閣中,銅鑄千手觀音像立於閣中,正襟危坐,舉止沉穆。這尊觀音與常見不同,除了中間合十的雙手,四周的手中都持有兵器,彷彿戰神一般。這就不得不談到正定的歷史地位。當年北宋初創,遼國佔有幽雲十六州,於河北境內與宋廷對峙。正定地處宋遼邊境前線,防禦地位重要,因此皇家才在正定大興土木,加強防禦,這手持十八般武藝的菩薩像,似乎象徵著保境安民,拱衛京華。人們常說河北四寶:滄州獅子定州塔、正定菩薩趙州橋,足以表明這正定菩薩獨一無二,舉世無雙。當然,針對這類寶貴的金屬文物,我們材料工作者也可發揮力量,讓它們青春永駐。

正定隆興寺考察紀行—2020.9.1

千手觀音像,正定菩薩名聲遠播

更北側的

毗盧殿

已經是明代建築了,原來是崇因寺的主殿,後來遷移到這裡給予集中保護。這個殿宇同樣規模宏大,內部寬敞明亮,枋間、天花彩畫精美。銅鑄佛像由四張面孔,分立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當然,寶座上也雕刻這密密麻麻的小佛像,技藝非凡,令人歎為觀止。隆興寺北部碑刻眾多,最早者可追溯至隋代,嶽老師亦為我們一一講解。

正定隆興寺考察紀行—2020.9.1

毗盧殿外景

正定隆興寺考察紀行—2020.9.1

毗盧殿供奉銅鑄四身佛像,殿內空間寬闊,彩畫精美

最後,考察團一行來到寺內最為獨特的建築——

轉輪藏閣

,其中內建巨大的轉輪藏,相傳為藏經所用,類似現在的旋轉書架。轉輪藏閣為了節省出巨大的內部空間,大量採用減柱造、移柱造方法。轉輪藏本身猶如一小型亭式建築,重簷斗拱,雕刻精美。據說轉輪藏設計得十分靈活,幾個人就可以推動旋轉。轉輪為宋代原物,儲存至今實屬不易。

正定隆興寺考察紀行—2020.9.1

轉輪藏閣,與東邊慈氏閣呈對稱關係,內部存放著中國建築史獨一無二的轉輪藏實物

嶽老師介紹說,當前古建文物的修復一定要遵循維持原貌的原則,國家對古建修繕也十分重視。通常文物修復的專案申請要層層審批,反覆論證才可放行。正定縣近年來對文物保護做了大量保護工作,甚至進行了搶救性的修繕。這些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讓我們在今天還能夠看到接近歷史原貌的歷史建築,更讓我們感受到這些歷史遺產的分量有多重。古建文物保護任重道遠,我們也希望今後能為此貢獻一份力量。

考察團結束所有工作後,在天寧寺凌霄塔旁合影留念。

正定隆興寺考察紀行—2020.9.1

考察團在凌霄塔旁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