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遊戲

(國學經典)《周易》註解之屯卦(一)

作者:由 長河浪花 發表于 遊戲時間:2022-06-07

第三卦 屯卦

(水雷屯)坎(☵)上震(☳)下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象》曰:雲雷,屯。君子以經綸。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侯。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

六三: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

上六:乘馬班如,泣血漣如。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屯,難也。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難。從屮貫一,尾曲。一,地也。”(《說文解字》)

屯卦是《易經》上經的第三卦,也是《易經》六十四卦的第三卦,上卦是坎,下卦是震。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屯是艱難的意思,它是一個會意字,象徵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難”(初生的草木比較柔弱,其生長是比較艱難的)。從“屯”的字形上看,它的上面一橫象徵土地,其餘部分象徵盤曲的草木,草木發了芽,身子盤曲,艱難地從地裡破土而出,“屯”字以這樣的意象表達出了屯難的意思。從卦序來看,屯卦位居六十四卦之第三位,處於乾天和坤地之後,頗有點“草木初生”的味道,柔柔的,弱弱的,故以屯難為其卦意。從卦象來看,屯卦上坎下震,坎為水,震為雷,雷在水下,為水所困,無法發聲,以震醒萬物,有遭逢屯難之象。從卦德來看,坎為險,雷為動,險在上,動在下,動而遇險,陷於險中,也有遭逢屯難之象。

種子埋在地裡,發了芽,頂著芽蓋,要破土而出,勢必要經過一番努力,方能成功。從發芽到破土而出,這是一個艱難的過程,畢竟初發之芽是比較柔弱的,要戰勝覆蓋著它的硬硬的泥土可不容易。不過,只要成功衝破泥土,露了出來,它們就能夠有機會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茁壯成長,而當它們長成了之後,它們就可以開花、結果,從而完成它們的生命使命,實現它們的生命價值。屯卦的元始是艱難的,一時半刻無法亨,更看不到利,自然也就無貞可言了。然則,它為何還會像乾卦和坤卦一樣,元亨利貞四德俱備呢?原來,它是要告訴我們,雖然元始艱難,但只要挺過了艱難的元始階段,就會亨,亨了之後就能得利,得利之後就可以貞固自守了。所謂萬事開頭難,很多事情的開頭都是艱難的,但只要熬過了艱難的開頭階段,事情就會向著亨,向著利,向著貞的方向發展。對很多人而言,人生的第一步總是艱難的,只要不畏艱難,不怕跌倒,勇敢地往前走,那麼我們就總能走完這艱難的第一步,而只要走完這艱難的第一步,第二步就亨了,第三步就利了,第四步就可貞了。君不見小孩子剛開始蹣跚學步的時候,他們走得有多吃力和多艱難啊!可那又怎麼樣?在經過了一番努力之後,他們最終不就學會了走路麼?就他們學習走路的過程而言,儘管元始艱難,但克服了元始的艱難之後,他們慢慢走得平穩了,他們獲得“亨通”了,當他們走得越來越平穩之後,他們就“獲利”了,他們可以走路了,再也不用“四腳爬爬”了,而當他們學會走路之後,他們就“可貞”了,他們可以把走路這種本事和能力長久保留下來,一直保留到他們因年紀老邁而再也走不動為止。就開創事業而言,始創階段總是艱難的,惟有挺過了這艱難的始創階段,事業才會變得亨通,逐漸獲利,最終達到頂峰,到了那個時候,就利於貞守,也必須要貞守了,否則就很容易從頂峰跌下來,導致前功盡棄。

綜上所述,屯之元是艱難的,它的亨、利、貞不是現成的,而是孕育在它的元之中,惟有挺過了艱難的屯元,它亨利貞才會逐漸顯現出來。這就是我為何把“元亨利貞”斷句為“元,亨利貞”的緣故。雖然屯卦跟乾卦和坤卦一樣,具備元亨利貞四德,但它的元亨利貞四德跟坤卦的元亨四德一樣,是有限定詞的,也就是說是有限制條件的。我們知道,乾卦的元亨利貞四德是沒有限定詞的,我們可以理解為它的四德沒有限制條件,而坤卦的元亨利貞四德卻是有限定詞的,也就是說是有限制條件的,坤卦的四德的限定詞就是在“貞”字之前所加的“牝馬之”這三個字,意思是說坤卦的貞類似於牝馬之貞,是柔順之貞,不是像乾卦的貞那樣,是健行之貞。貞本就屬於剛性字,而乾卦具有陽剛之性,因而乾卦之“貞”無需加修飾詞來限定,而坤卦之“貞”有柔順之性,因而需要在“貞”字前面加上表示柔順之意的“牝馬之”這樣的修飾詞來限定坤卦之“貞”的柔順之性。由此,坤卦的四德就變成了“元亨利,牝馬之貞”。說回屯卦,它的四德也是有限定詞的,不過,跟坤卦四德的限定詞設定在貞德之前,以“牝馬之”對貞德進行限定不同,屯卦四德的限定詞設定在元德之前,“屯難之”對元德進行限定。理據在於:屯卦之元始是艱難的,相應地,它的元德處於艱難的困境之中,惟有熬過了元始階段,走出了困境,它才能走向亨、利、貞階段,相應地,它的元德才會發展下去,先後變成亨德、利德和貞德。由此,屯卦的四德應該是這樣的:“屯難之元,亨利貞。”然則,為何在屯卦的卦辭中,四德的表述卻是“元,亨利貞”,而不是“屯難之元,亨利貞”呢?我想,大概卦辭作者認為,屯卦所展示的是屯難之境,身處屯難容易沮喪,如果再在卦辭中加入類似於“屯難之”這樣的字眼,恐怕會給身處困境而心理承受能力又比較差的讀者造成比較大的心理壓力,令他們更加容易沮喪,更加看不到希望,而“元,亨利貞”全是吉利的字眼,無疑更能給人希望,更能給人增添勇氣,從而更能助人走出困境。如果真的如我所想的這樣,那“元,亨利貞”這四個字就真的體現出了卦辭作者的良苦用心了。

身處屯難之際,要“勿用”,不能用事,不能“有攸往”,不能貿然行動,要等到屯難過去,走出艱難境地之後,才能“用”,才能“有攸往”。事物處於初生階段,事業處於始創階段,自身力量處於弱小階段,同樣也要“勿用”,不能輕舉妄動,不能“有攸往”,要等到事物或事業發展壯大了,自身力量變得強大了,才能“用”,才能“有攸往”。

“世道初創,其物未寧,故宜利建侯以寧之。”(《周易正義》)

“天下之屯,豈獨力能濟?必廣資輔助,故利建侯也。”(《程傳》)

卦辭作者在“勿用有攸往”後面加了“利建侯”這三個字,“利建侯”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從句法上說,既然卦辭作者把“利建侯”續寫在“勿用有攸往”的後面,那就說明“利建侯”和“勿用有攸往”這兩者是有關聯的,在它們之間存在著一種並列的或者是轉折的關係:就並列關係而言,卦辭作者告誡我們,當我們身處困境之時,一方面,我們要“勿用”,不要“有攸往”,另一方面,我們要“建侯”,“建侯”對我們有利;就轉折關係而言,卦辭作者告誡我們,當我們身處困境之時,我們要“勿用”,不要“有攸往”,但是,我們要“建侯”,“建侯”對我們有利。那麼,“利建侯”究竟是什麼意思呢?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把目光投向歷史,瞭解一下出現在古代歷史上的一種分封諸侯的制度—分封制。

“分封制是我國古代分封諸侯的制度。商代已開始分封諸侯,被分封的諸侯稱為侯或伯。西周滅商後,大規模分封諸侯,諸侯在其封國內享有世襲的統治權,與此同時,諸侯要肩負起服從天子命令、定期朝貢、提供軍賦和力役、維護周室安全的責任。春秋戰國時,適應中央集權的郡縣制逐漸取代分封制。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普遍推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自此,分封制結束其歷史使命。”(此文轉引自百度百科,有刪改)

從上面的引文可知,分封制的目的就是為了收買諸侯之心,令諸侯一心一意地為天子服務,拱衛王室。寫到這裡,相信大家應該能夠明白“利建侯”在屯卦卦辭中的意思了吧。“建侯”原指“建國封侯”,把土地分封給諸侯,讓他們獲得封國。在屯卦卦辭中,“利建侯”不是真的指“利於建國封侯”,試想一下,處於屯難之境的人又不是一國之君,又怎麼有能力“建國封侯”呢?就算他是一國之君,可是,他已身處屯難之境,他又怎麼有能力“建國封侯”呢?由此可見,“利建侯”是一種比擬性的說法,意指對他人好,給他人好處,以“廣資輔助”,這樣做對自己有利。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當自己身處屯難之境而能對他人好,給他人好處,只要他人不是具有草木之心,而是具有感恩之心,他又怎麼會選擇袖手旁觀,而不選擇“投桃報李”,施以援手,拉自己一把,幫助自己走出屯難之境呢?

寫到這裡,“勿用有攸往,利建侯”的邏輯關係就很明瞭了:當我們在元始階段處於屯難之境,還沒法享有亨利貞三德之時,一方面我們要“勿用”,不要“有攸往”,另一方面,我們要“建侯”,對他人好,給他人好處,以冀望獲得他人的幫助,這樣對我們有利。這是並列關係的表述,若是改用轉折關係的表述,那就把前面的“一方面”去掉,把後面的“另一方面”改為“但是”就行了。不管採用哪一種關係的表述,我們都要記住其中的義理:當我們身處屯難之際,不要“用”,不要“有攸往”,但要“建侯”;要動,要想辦法,但不要妄動,不要亂用辦法。

標簽: 屯難  四德  屯卦  艱難  利建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