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作者:由 2018欄杆拍遍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0-05-21

開元寺要門票嗎

南昌“佑民寺”

是中國古代著名寺廟之一,為佛教禪宗“洪州禪”的發源地,寺廟坐落於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民德路181號。據傳佑民寺的前身始建於南朝梁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原為豫章王蔚綜之老師葛鱘的私宅,天監年間,宅旁之井內“蛟鬥甚激,豫章王蕭綜造大佛一尊,以鎮蛟龍”。因此太清元年(公元547年),葛鱘捐宅建寺,供奉鎮蛟大佛,寺院也因之改名為

大佛寺

唐大曆年間,禪宗高僧馬祖道一來寺說法,信徒雲集洪州,形成“洪州禪”,佑民寺(時稱“開元寺”)成為當時江南的佛學中心。後亦不斷有新羅僧人慕名前來入寺修行,佑民寺的宗風心法被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等地。此後佑民寺時毀時修,先後易名為承天寺、能仁寺、永寧寺等。佑民寺歷代香火鼎盛,以高僧輩出而享譽東南亞。從佑民寺發端的“洪州禪”,是與石頭宗並列的唐代禪宗兩大派系之一,並開啟了後世的臨濟、溈仰、楊岐、黃龍等佛教宗派。

佑民寺於1957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9月以來,逐步重建恢復,至1991年初,主要建築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鍾、鼓樓等相繼竣工,延僧開放,香火頗盛。南昌“三寶”(即佑民寺銅佛、鐘鼓樓銅鐘、普賢寺鐵象)中僅存的銅鐘(南唐時鑄造,重10064斤)現置於鐘樓內。

1995年,佑民寺重鑄接引銅佛一尊,置於銅佛殿內,接引佛即“阿彌陀佛”。佑民寺原有一尊銅接引佛像,鑄於嘉慶年間末,高1。6 丈,重3萬6千斤。民國年間,

南昌民諺

“江西窮是窮, 還有三萬六千銅”

即指此。

下圖、南昌佑民寺山門,前廊楹柱藍底金字對聯:

法雨來南嶽曹溪正脈融章水 宗風起洪州馬祖叢林印佛心

山門殿前的石柱上刻的對聯為:

法雨來南嶽 宗風起洪州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這是山門外的石碑,“

馬祖道場

”四字是佑民寺住持純一於癸巳年夏書寫的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購買了門票,進入山門殿後,是人滿為患的前院,院子中央的香爐香菸瀰漫,幾乎所有的香客都會在這裡焚香。此院的主殿“天王殿”的門額也是“佑民寺”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回望山門殿 對聯:

離茲地莫教空手 入此門原為有緣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近拍香爐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這是香爐旁邊另一處香客自發形成的燃香處。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天王殿內人頭攢動,且不能停留,這是在行進中拍攝的主尊“彌勒佛”坐像。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隨著人流走出天王殿後,回身拍攝匾額“三洲感應”下的護法神

韋馱

塑像。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

天王殿

後廈全貌,對聯:

護國安僧親授靈山咐囑 降魔伏怨故現天將威風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這是“佑民寺”中最著名的

“銅佛殿”

,關於此殿和銅佛,在南昌地區還有一個傳說,詳情請看本文“

附錄一

”。

楹柱對聯:

恩風披寶樹億國齊流微妙音放金光色 佛日映清蓮六時恆沐香華雨生法喜心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這是“銅佛殿”右側的採用韓國文字題額和用中文書寫碑文的石碑,文字未錄。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這是“銅佛殿”左側的《重修佑民寺碑》石碑,未錄。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銅佛殿”中的大銅佛正面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大銅佛側面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這是第三進院落中的石雕大香爐,這幾位婦女正在向香爐內拋擲硬幣,據說能把硬幣拋進香爐就能得到好運。香爐後面的大殿即“佑民寺”的主殿“大雄寶殿”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大雄寶殿近景

前廊藍底金字對聯:

拈花獨默然頂上聞雷開巨眼 任運皆行者空中遣相破玄関

後排黑底綠字對聯:

護國護民喜見象王住世 非心非佛恍聞馬祖陞堂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大雄寶殿右側的“鐘樓”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大雄寶殿左側的“鼓樓”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大雄寶殿內供奉的三世佛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文殊菩薩坐像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大雄寶殿三世佛後面的觀音菩薩、善財童子、小龍女塑像和珞珈山眾菩薩塑像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藏經樓,是佑民寺中軸線是的最後一座大殿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藏經樓一層是“法堂”,近景為丹陛石中的團龍造型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藏經樓一層“法堂”前廊對聯:

純金佈地蓮座清香八部天龍喜慶 華雨頌典寶輪妙轉一泓法水甘甜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在藏經樓一層丹陛石上,拍攝的大雄寶殿後門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大雄寶殿屋面和脊飾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法堂內香客摩肩接踵,只能在人群中舉著相機拍攝,二層和三層都是藏經樓,未開放。

對聯:

將此深心奉廬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佑民寺的西側(左側)有幾座配殿,這是“藥師殿”。因人太多未拍攝。

對聯:

藥王臨世悲念救苦消災延壽 佛日經天宏願佑民呈瑞呈祥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觀音殿,供奉千手千眼觀音,因香客、遊人太多未進殿未拍攝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這是“銅佛殿”的後門,匾額“接引殿”,沙門純一題。

對聯:

法雨慈雲闕金相 清池明月露禪心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下圖、大銅佛及南無阿彌陀佛立像,1996年仿原貌重鑄,重達四萬餘斤。

南昌:“馬祖道場”-佑民寺

附錄:

馬祖道一與叢林建設

作者:溫金玉

在波瀾壯闊的中國禪宗史上,馬祖道一及其門下所開演的洪州禪可以說是最為扣人心絃的一浪。馬祖一脈以“平常心是道”為旗幟,在修行宗旨上將六祖慧能以來所倡導的於境上無念、無著的思想真正落實為“即心即佛”的無修之修;在授徒傳法方式上更是驚世駭俗,以喝、打、豎拂、畫地等方式隨機開示接引,將破除言相、截斷情解的理念推向極致,其流風餘韻令日後禪門弟子呵佛罵祖,棒喝交加,史家評其宗風為機鋒峻峭,大機大用,卷舒擒縱,殺活自如。馬祖系憑此獨特的修行理念與修持方式,法海橫流,枝葉繁榮,中國禪宗至此而大盛。

然而,透過後世燈錄所展示的中國禪宗史上馬祖一系的輝煌,我們是否可從其繁華的背後去尋覓中國佛教的曲折發展脈絡,馬祖道一所創立的禪居模式為什麼會成為一個成功案例?它是如何來處理禪林與當時社會的關係的?又是如何協調僧團內部的不適與矛盾的?從達摩禪法初傳到一花開五葉再至五家七宗的漫延,馬祖禪充當了怎樣的一個環節?從佛教弘化制度的層面應如何來為馬祖的叢林興建定位?

一、馬祖生平及叢林興建略述

馬祖(709—788)名道一,俗姓馬,禪林尊為馬祖。漢州什邡(今四川什邡市)人,其出生地即是現今被稱為馬祖村的地方,後人為紀念他,於此建有馬祖寺。其生卒年有二說,一是依《全唐文》中權德輿所撰《唐故洪州開元寺石門道一禪師塔銘》所說馬祖圓寂日為:“貞元二年四月庚辰,春秋八十,夏臘六十。”如此其生卒年是公元707—786年。一是依《宋高僧傳》記載“至戊辰歲,舉措如常,而請淋浴訖,儼然加趺歸寂。享年八十,僧臘五十。”這樣生卒年即是公元709—788年。陳垣先生在《釋氏疑年錄》中考證應是公元709—788年。馬祖容貌奇偉,傳記說其“生而凝重,虎視牛行,舌過鼻凖,足文大字。”他幼年依資州“唐和尚”處寂門下出家,從渝州圓律師受具戒。後聞六祖慧能弟子懷讓在南嶽衡山般若寺開演頓法,遂於開元年間,至南嶽就懷讓習曹溪禪法,言下領旨,密受心法。在《祖堂集》卷三、《景德傳燈錄》卷五、《宋高僧傳?懷讓傳》等多種僧傳與燈錄中皆記載了“磨磚作鏡”的悟道因緣。道一於懷讓處潛心學法,一直至開元、天寶之際,才離開南嶽。初止於建陽(今福建省建陽縣)之佛跡嶺,未久,遷至臨川之西里山與虔州龔公山。大曆年間(766—779),北上洪州(州治在今江西南昌),駐錫開元寺,是時學者雲集,化緣大盛。貞元四年(788)正月,登建昌(今江西靖安縣)石門山,經行林中託付後事,於二月四日示寂,世壽八十,塔葬於建昌石門山泐潭寺(今寶峰禪寺)側。道一的言行,後人輯有《馬祖道一禪師語錄》(又稱《大寂禪師語錄》,收入《古尊宿語錄》卷一)、《馬祖道一禪師廣錄》(收入《四家語錄》卷一)各一卷。

《祖堂集》說馬祖:“說法住世四十餘年,玄徒千有餘眾。”在這漫長的弘法歲月裡,各僧傳記載其行履所至,皆聚徒說法,建立叢林,開闢了一處處弘法道場。禪林中至今留有“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的傳說。有學者說雖對“馬祖大師在江西有48座道場”之稱頌無法一一對應考證,但以地方誌書及碑刻塔墓,“迄今查實馬祖行履所至南及贛縣,北到都昌,東抵安仁(今餘江),西達萬載,可謂是遍及全省。然而由於歷史長久,至今儲存或是有遺蹟可考的馬祖大師聖蹟只有28處。”由此可以看出,馬祖在禪法的弘化方面主要心力是放在叢林的建立上。依據記載,馬祖除在未參懷讓前便在四川簡州長松山(明月山)上建有長松寺外,主要的業績是在福建建陽佛跡嶺、江西臨川西里山、龔公山以及洪州開元寺所建道場。我們謹作一個簡單梳理。

福建建陽佛跡嶺:又稱為佛跡巖。馬祖從懷讓處悟道後,並未先至江西,而是進入福建,“肇化”於建陽佛跡嶺。《景德傳燈錄》記載“始自建陽佛跡嶺,遷至臨川,次至南唐龔公山。”《宋高僧傳》也說道一“肇化建陽佛跡巖聚徒。”當時吸引了不少僧人前往參學,《宋高僧傳》中列名的就有志賢、明覺、道通等人,有學者指出:“道一禪師在建陽弘法實現了南嶽懷讓禪系向全國拓展的開始,預示著南嶽禪系第一個輻射區的展開。”這說明馬祖道一在福建已建立自己的弘法基地,並在當地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從後來他離開福建移錫江西后,仍有許多福建籍的僧人如福州長樂人懷海、泉州同安人懷暉、建州人慧海、邵武人隱峰等相繼往江西投其門下參學就說明了這一點。

江西臨川西里山:馬祖離閩首先來到江西臨川,可以說西里山是馬祖大師入贛弘法的第一座道場。此山又名“犀牛山”,座落於臨川府所在地(即今撫州市)郊外。馬祖率徒來此修蓋茅篷,廣招門徒,開堂說法,駐山數載。馬祖率徒眾自臨川西里山南下,曾至虔州,覓洞棲身修行,此地後稱馬祖巖,座落於今江西省贛州市水東鄉佛日峰山麓。但在此處時間不長,馬祖即率徒遷錫於城東北龔公山。明萬曆年間悟學和尚攜徒本慧來此建寺,冠名曰:“馬祖巖寺”。而後,寺內香火漸盛,成為遠近聞名的弘法道場。

龔公山:今名寶華山。座落於贛縣田村鄉境,距贛州市區有百餘里。據清康熙年間版《贛縣誌》記載。“龔公山,距城(當時贛縣縣城即今贛州市)東北一百三十里。舊為龔隱士所棲,後為馬祖道場。”由龔公山之名改為寶華山則是明代的事。山上有一寺名寶華寺,寺內儲存完好的清道光十五年(1835)所立《重修寶華山大雄寶殿碑》有云:“山以龔名,地因人志,至前明始頒曰寶華。蓋自唐宋及千餘年而興而廢。……由馬祖肇興,繼之者智藏禪師,開法本山。”據邱環博士考證,“馬祖在龔公山的時間大約有將近二十年。”可見馬祖在龔公山修行時間不短,影響自然很大。從現有的史料來看,馬祖門下的許多弟子都是在這一道場參學悟道的。如道通、智藏、懷海、自在、鹽官、大梅等。二十年的辛苦經營,逐漸使龔公山成為馬祖禪法的弘化中心。

洪州開元寺:馬祖在江西的影響日益擴大,大曆年中(766—779)移住洪州開元寺(即今南昌市佑民寺),憑藉良好的人際因緣,再一次將自己的弘法事業推向高潮。洪州為江西的政治文化中心,唐朝時為江南西道的都督府,治所在鍾陵(今南昌)。開元寺為洪州所轄官寺,肇建於南朝梁代,也是當時著名寺院。馬祖“隸名於開元寺”,選擇此地、此寺來擴充套件自己的影響,推進自己叢林建設的步伐,鞏固自己的弘法基業,可謂高瞻遠矚,別有懷抱。馬祖在開元寺弘法長達近二十年之久,以天時、地利、人和之獨特優勢全力弘揚以“平常心是道”為核心的禪法,聲名大振,前來參學者日眾,開元寺這一弘法道場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張揚,《宋高僧傳》評曰:“於時天下佛法極盛,無過洪府,座下賢聖比肩,得道者其數頗眾。”門下除自龔公山等處隨其而來的懷海等徒眾,又有智常、惟寬、太毓、玄策、神鑑等來相投,因而座下弟子常有百餘人之眾。其時,馬祖道一所主開元寺與石頭希遷所主南嶽石臺寺成為天下禪和子往來參學的兩大中心,《宋高僧傳》雲:“自江西主大寂、湖南主石頭,往來憧憧,不見二大士為無知矣。”馬祖示寂於這一中心後,唐憲宗諡其號為“大寂禪師”。其門下弟子先後得其所傳,法化一方,各為宗主,法系興旺,禪史稱為洪州宗,其所駐鍾陵開元寺也因此而被人們譽為馬祖的“選佛場”。

在江西四十餘年的弘化歷程中,馬祖始終將叢林建設置於首位,在龔公山和開元寺成為接引學人的根據地後,馬祖更以龔公山和開元寺作為基地將這一禪法向周邊地區擴充套件,撒網布點,建立了不同規模的弘法道場。如座落於宜黃縣二都鄉境的石鞏寺,馬祖曾率徒擇一巨型山洞立庵修行,後漸擴為寺。馬祖離寺後,弟子慧藏駐錫於此達30餘年之久,道場最盛時僧眾達700人之多,道光年間的《宜黃縣誌?寺觀志》更載此寺曾被敕封為“石鞏義泉古寺”、“馬祖第一道場”。座落於安仁(今餘江縣)東洪湖鄉境內的馬祖巖,是馬祖在天寶年間(742-756),率徒眾雲遊至此,見其四面環山,崖石壁立,幽雅清靜,宜於修行,即住錫於此,後人也將此處稱為“馬祖巖”。座落於豫章(今南昌)南郊辟邪鋪東側天祿山上的真寂禪院,馬祖率眾一度駐錫於此弘法。座落於豐城縣宣風鄉境的海慧寺,馬祖於此肇基建寺。座落於金溪縣歸德鄉境的石門寺,馬祖率眾至此弘法。此外還有東巖寺、白水寺、峰頂庵、凌霄洞、凌霄院、馬祖寺、新開寺、禪山寺、佛興寺、大果寺、大唐寺、開陽院、寶雲寺、龍門寺、曹溪寺、法藥寺、書堂庵、寶峰寺等,皆留有馬祖演法度眾的遺蹟。儘管來自地方誌的資料有時不免有附會之處,但即使如此也可看出馬祖在江西興建叢林規模之大,範圍之廣。

此外,據宋?希叟紹曇所撰《五家正宗贊》說,馬祖禪師在江西弘法期間曾返回家鄉什邡弘法:“師諱道一,漢州什邡人,姓馬氏,容貌奇異,虎視牛行,得法南嶽後歸蜀,鄉人喧迎之,溪邊婆子云:‘將謂有何奇特,元是馬簸箕家小子。’師遂曰:‘勸君莫還鄉,還鄉道不成,溪邊老婆子,喚我舊時名。’再返江西。”這一段趣聞倒應證了遠來和尚會念經,而熟悉反倒會增加輕蔑的說法。馬祖道一是否曾在江西門徒雲集、聲望如日中天之後衣錦還鄉,以佛法回報家鄉父老,目前尚無更直接的資料來證實,權且存一懸案。

二、馬祖叢林建設的內涵與特色

“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的真實含義是什麼?馬祖叢林建設的實質是什麼?與前代禪宗大德相比較,馬祖的叢林建設理念有何特色?我們試分析之:

叢林,指僧眾聚居之寺院,通常是指禪宗寺院,故又稱禪林。經典中對“叢林”一語之解釋頗多。如《大智度論》卷三載,僧眾和合居住於一處,猶如樹木聚集之叢林,故以之為喻;《大莊嚴論經》謂,眾僧乃勝智之叢林;又據《禪林寶訓音義》載,“叢林”二字系取其草木不亂生長之義,表示其中有規矩法度。

叢林建設的意義在於禪僧禪居方式的調整與變革,而禪居方式的變革並不僅僅表現為禪僧生活方式的改變,也涉及到僧團內部一系列制度的變更。馬祖在閩、贛四十餘年的叢林建設實踐過程中,其實在較廣的範圍與較深的層面對佛教的中國化進行了探索,其制度方面的變革主要體現於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制度

佛教初傳中國,其所遭遇到的最大阻力或責難在理論層面上便是倫理觀念,而具體呈現出的實踐層面便是可聞可見的制度樣態。如乞食是原始僧團實施的主要制度之一,但這一制度在中國始終沒有很好地實施過,這和中國的國情及文化背景有關。印度文化,向來敬信沙門,中國文化的民情風俗,與印度迥然有別,除了貧而無告、淪為乞丐者,即使如隱士之流,也是靠自己躬耕畎畝而得衣食的。那種不事生產、以乞食為主的生活方式,不但不受以農立國、以勤儉持家的社會風氣所歡迎,反而,引起知識分子與朝野的反感。翻閱《弘明集》與《廣弘明集》,這樣的言論比比皆是。如武周時狄仁傑就說:“且一夫不耕,猶受其弊,浮食者眾,又劫人財。”中宗時辛替否亦有疏曰:“當今出財依勢者,盡度為沙門;避役奸訛者,盡度為沙門。其所未度,惟貧窮與善人耳,將何以作範乎?將何以租賦乎?將何以力役乎?”可見,出家人這種不耕而食、不織而衣的生存方式已遭社會之質疑。

為了應對這一社會現實,中國僧眾被迫或有意識地來改變僧團的生活方式,雖在隋唐以前,僧團生活大都靠帝王大臣的信仰、供養來維持。不過,也有一些僧人,因地制宜,依靠自己的勞動自食其力。如記載東晉道安12歲出家後,因形貌醜陋,不為師之所重,“驅役田舍,至於三年,執勤就勞,曾無怨色。”就說明在東晉時僧團就已開始從事傳統戒律所反對的生產勞動。實際上中國佛教並不一般地排斥生產經營和體力勞動,東晉僧人道恆在《釋駁論》中,就以為沙門“體無毛羽,不可袒而無衣;腹非匏瓜,不可繫而不食。自未造極要有所資,年豐則取足於百姓,時儉則肆力以自供。誠非所宜,事不得已。”從魏晉以來,隨著出家人數的激增,加之寺院經濟的壯大,僧人參加勞動的事例可能更不在少數。但真正將其落實於實踐,從根本上成為僧團一種固定的生存方式,可能要到禪宗山居以後。

學界目前較為公認的說法是從四祖道信(580—651)時農禪並重已見端倪。道信於武德七年(624)來到蘄州,住破頭山(後名雙峰山),大振法道,學侶雲集。“自入山來三十餘載,諸州學道,無遠不至。”道信在山中聚徒五百,且定居三十年,這在中國禪宗史上確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因為在此之前,達摩一系及楞伽師,都是以遊方為務,居無定所。道信率眾定居,實現了禪僧生活方式的重大轉變。據《傳法寶紀》載,道信“每勸門人曰:努力勤坐,坐為根本。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飢瘡,即閉門坐。莫讀經,莫共人語。”這種禪修方式為其嫡傳弟子弘忍所繼承弘揚,被譽為“法妙人尊”,博得了“東山法門”的稱號。弘忍7歲從四祖道信出家,後於蘄州黃梅雙峰山東山寺主法,在《楞伽師資記》所引《楞伽人法志》中說他:“自出家,處幽居寺,住度弘愍,懷抱真純,緘口於是非之場,融心於色空之境。役力以申供養,法侶資其足焉,調心唯務渾儀,師獨明其觀照,四儀皆是道場,三業鹹為佛事;蓋靜亂之無二,乃語默之恆一。”《傳法寶紀》中也說他:“晝則混跡驅給,夜便坐攝至曉,未嘗懈倦,精至累年。”說明弘忍也一直從事勞作。道信寂後,弘忍領眾修行,影響日廣。如《楞伽師資記》中說:“四方請益,九眾師橫,虛往實歸,月逾千計。”《傳法寶紀》中亦說:“令望所歸,裾履湊門,日增其倍,十餘年間,道俗投學者,天下十八九。自冬夏禪匠傳化,莫之過”。聚集於弘忍門下的眾多弟子同樣以勞動來實現自養。兩大弟子神秀與慧能均有勞動作務的經歷。《宋高僧傳》記神秀至弘忍處“乃嘆曰:此真吾真師也。決心苦節以樵汲,自役而求其道。”慧能至弘忍門下也曾踏碓舂米8個月。

馬祖在江西創立數十處道場同樣繼承禪門這一農禪並重的優良傳統,他聚眾授徒,建立集體勞作、共同參修的制度,從而奠定禪宗發展基業。經濟制度的變動從源頭上解決了禪僧流動不居的生活習性,從物質上保證了禪僧生活上的自給自足。“佛教集團或是中國寺院不再依賴任何其它資源,但憑他們自己的力量,這在中國佛教歷史上確是一個大轉變。”從道信提出“能作三五年,得一口食塞飢瘡”到馬祖門下懷海號召“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事實上已經將禪眾的勞動作為一種制度固定下來。

在禪居方式的演變史上,如果說由道信、弘忍的東山法門徹底改變了自達摩以來巖居穴處、遊化為務的獨處隱修方式,使聚眾定居、共同修道成為可能,為禪林模式的確立奠定基礎,中國禪僧的修道生活由此發生了劃時代的根本性改變;那麼至馬祖、百丈的洪州禪就使這一叢林制度走向規範,形成規模,僧眾行止有序,寺院道風井然,使禪居方式成為中國佛教僧團百世不替之定式。

本文來自網頁,原文到此為止

本文完

2017-02-22 07:03 【網易部落格】 閱讀169 評論6

標簽: 馬祖  下圖  民寺  叢林  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