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金庸的書為什麼不寫張三丰年輕的故事而是直接跳過?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14-11-07

金庸的書為什麼不寫張三丰年輕的故事而是直接跳過?無何鄉居士2019-09-24 09:39:23

張三丰名氣太大,都知道他活了一二百歲,沒有生存危機的主角,很難寫。

楊過中了情花毒,張無忌中了玄冥神掌,黃蓉被裘千仞打成重傷,你都擔心他們會不會明天就死了。

但是張三丰不會,還有一二百年好活呢。

危機感蕩然無存。

金庸的書為什麼不寫張三丰年輕的故事而是直接跳過?中原一點點2019-10-08 23:16:55

金庸不太把主要的戲份交給歷史中真實存在的人。

那麼年輕的張三丰的時代把誰拿出來當主角呢?

即使找了一個外人來當主角,問題是張三丰年輕的時候,郭襄郭靖黃蓉都還在,楊過可能已經隱居了不出來了。

然後…如果放在那段歷史的話,必然逃不過要寫這些人的命運…

作為唯一橫跨兩部長篇的主角,金庸是真心不想寫他們了,也不想去詳細描述他們的結局了。

此外張三丰其實在金庸的故事裡面,本就是一個沒有太多曲折故事的人物。

『神鵰俠侶』末尾一回,『倚天屠龍』開篇兩回,對年輕時候的張君寶刻畫的已經足矣。所以金庸也沒有必要再去浪費筆墨在一個沒必要去寫的人物身上,因為在寫下去,給張三丰的戲份也太多了,把少年青年老年全寫進去了,這待遇可是超越了主角的級別了啊…。

他以自悟的拳理、道家沖虛圓通之道和《九陽真經》中所載相生相剋的內功相發明,創出了輝映後世、照耀千古的武當一派武功。

只因專心於道家之學

,便在武當山真武觀中做了道士。

有人說張三丰與郭襄有過一些故事,我是覺得其實這都是沒有的事情。

張三丰就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人物,所以他活了很久,橫跨了南宋和元朝,他繼承了『神鵰』是當年唯一一個活著的武林人物。他又啟下,是『倚天屠龍』中最強的人物。這樣的身份和地位也足夠成為金庸小說中數一數二的人物了。

何必還要在寫他年輕的時候?與其勉為其難地去寫,倒不如不寫,留下空白,讓讀者自己去想象吧,就和獨孤求敗一樣。

金庸的書為什麼不寫張三丰年輕的故事而是直接跳過?閒風孤雲2019-11-11 21:28:07

其實神鵰的結尾和倚天的開篇,明顯就是要張三丰做下一部的主角,但動筆之後可能發現張三丰這個人實在太bug,強的逆天,而且活的超長。書中的話就是一位“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大宗師。 於是大筆一揮,把時間線向後推了八十多年。

這是個神來之筆,是放大版的風陵渡口。神鵰到倚天這近八十年的時間,是金庸先生送給所有讀者最好的留白。給了讀者充分的想象空間,而且也不會把時間線拉得太近。就像神鵰與射鵰重疊的太多,最直接後果就是黃蓉這位本來金庸先生筆下最可愛的精靈在第二視角下突然變成了多疑的婦人。雖然轉換真實但有點令人生厭。

而在倚天中金庸先生用寥寥幾筆勾勒出我們最關心人的結局:靖蓉、楊龍、郭襄。。。。我們讀到了靖蓉在襄陽的悲壯,郭襄的“黑沼靈狐”和給徒兒的名字“風陵師太”讓人唏噓,黃衫女的驚鴻一瞥告訴我們“神鵰俠侶,絕跡江湖”。

而尚在的張三丰以一己之力把武當拖到了和少林並駕齊驅的地位。

天涯思君不可忘,武當山頂松柏長。分別是郭襄和張三丰的宿命,是神鵰到倚天這八十年的寫照,是峨眉和武當的壯大,是武林格局的改變和重塑,是張三丰手裡的鐵羅漢和心中明 慧瀟灑的少女,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金庸的書為什麼不寫張三丰年輕的故事而是直接跳過?orchimike2019-11-16 13:07:24

1960年代,他曾經定好一個寫作計劃,弄系列專欄,規模以短篇小說為主,專寫中國歷史上很知名的那些傳奇大人物,有類乎人物傳記,只不過題材形式還是武俠小說而已。這裡面,赫然在列的就有宋元明三跨的張三丰。

照此安排,他先寫出了《越女傳》,時間在1970年前後。可是天不遂願的是,此後的歲月,因為雜事太多,他又想先忙著專心致意於舊小說的修改工作,結果一拖再拖,反倒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繼續完成餘下的規劃了。是以,寫張三丰的願望,就此擱淺。

金庸的書為什麼不寫張三丰年輕的故事而是直接跳過?鹽選推薦2020-04-07 17:41:00

也許從側面反映出張三丰對郭襄一世的深情。倚天中有個細節:張三丰從身邊摸出一對鐵鑄的羅漢來,交給俞岱巖道:「這對鐵羅漢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俠贈送於我。」

此處細節,在不動聲色間寫出張三丰對郭襄的深情。百年之前所贈之物,今天還能從身邊隨手摸出,掩藏在歲月中那未曾說出的情愫,到底有幾許呢?

一、

風陵渡,是郭襄的愛情故事開始的地方。

風陵渡,其實是個講故事的地方。風雪漫天,滯留客店,天南海北、三教九流的人物匯聚一堂。三十出頭的郭芙和十五歲的郭襄、郭破虜阻風雪於此,聽起了故事。

金庸擅長讓人物講故事。《雪山飛狐》,是幾派各懷心機的人物講數十年前的一場決鬥,故事有真有假,講到最後,才斷斷續續拼出來真相。《射鵰英雄傳》中周伯通給郭靖講故事,《倚天屠龍記》中謝遜給張無忌講故事,《天龍八部》中蕭峰給阿朱講故事、康敏給段正淳講故事,都異常精彩。

風陵渡的故事也好聽。其時為南宋理宗年間,宋蒙如水火,官民不兩立,郭襄聽來聽去,都是神鵰俠救民水火、解民倒懸的故事。

神鵰俠何許人也?

讀者隱隱猜出來是楊過,郭襄卻不知道,她只以為神鵰俠是一位可望不可即的英雄,卻不知道他和她早有前緣。十多年前,郭襄剛出生時,楊過就抱過她,救過她。她還是襁褓之中的嬰兒時,他已嚐盡世間冷暖;他成了兩鬢微霜的大俠時,她還是纖塵不染的韶齡少女。

郭襄不是沒有見過世面的女孩子,她自己的父母就是名震江湖的郭靖黃蓉。

郭襄沒有見過楊過的少年輕狂,沒有參與過他的漫天風雨。她見到的是楊過被風塵刻畫過的樣子,是他百轉千回、塵埃將定時的心境。

正是這種時間的錯位,使得郭襄心頭的情愫慢慢滋生,也使得她的相思註定有始無終。

二、

郭靖黃蓉育有二子一女,兒子郭破虜存在感頗低,兩個女兒郭芙、郭襄卻值得一比。

郭芙之名隨黃蓉,「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芙蓉自是堪憐堪賞之花。

郭襄之名似郭靖。

靖康恥,襄陽城,都是心懷天下之謂。

但讀者不難發現,郭芙空有好皮囊,卻集合了郭靖黃蓉的缺點:

性子魯鈍,自視甚高。深受父母寵溺的她,半輩子都在等人幫忙收拾爛攤子。

郭襄卻集合了郭靖黃蓉的優點。《神鵰俠侶》寫郭襄,頗有點《紅樓夢》寫賈寶玉的意思。曹雪芹說賈寶玉「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又說他是「混世魔王」,金庸則借黃蓉之口說郭襄「性子古怪」,看起來是貶,其實是貶——賈寶玉在只剩下兩個石獅子還乾淨的榮寧二府,偏不和其他經綸世務者同道為謀,雖然看起來「行為偏僻性乖張」,但不正因此而儲存了心性之純真嗎?

同樣,郭襄的「孤僻」、「古怪」,是不同於她的姐姐郭芙的,身為大俠之女,難道就一定要拿腔作態,倚勢欺人嗎?

郭芙做慣了的事情,郭襄偏不做。

郭芙八九歲開始,一與他人有爭執,就要抬出父母的名頭,郭襄卻是哪怕吃虧,也不說父母的名號,生怕辱沒了他們的令名。郭芙雖然武功平平,性格莽撞,卻目空一切,自視頗高,

而郭襄好卻從不自矜身份,好與三教九流為伍,也從不把自己當什麼人物。

《神鵰俠侶》的故事,一大半是郭芙「作」出來的。她欺負過楊過的孤弱、激起過他的傲氣、毀掉過他的希望。而郭襄,則撫慰過楊過的傷口,溫暖過他的寂寥,看見過他的黯然。

從《射鵰》到《神鵰》,郭楊二家的故事,輪迴了數次。

郭嘯天和楊鐵心是同生共死的異姓兄弟,金兵追殺之夜,楊鐵心本來已救出了包惜弱,只待逃出生天,但眼見郭嘯天喪命在先,李萍被擒在後,硬生生撇下懷孕的妻子,選擇了救義兄遺孤。

到了郭靖和楊康,卻一個生於蒙古,一個長在金國,一個忠孝任仁義,一個背信棄義。

楊康數次背棄,郭靖始終不疑。楊鐵心對得起郭嘯天,楊康卻是有負郭靖的。

郭芙和楊過的這一代,郭芙對楊過極盡輕賤侮辱之能事,楊過少年時忿然難釋,長大後卻多次救了郭靖、黃蓉、郭芙的姓名。

我們讀《神鵰》,總為楊過不平,還好,寫到後來,金庸對楊過還是手下留情,

讓郭襄用她的純真之愛,還了這三世之債。

三、

郭襄不是沒有見過世面的女孩子,她自己的父母就是名震江湖的郭靖黃蓉,那麼,為什麼她在風陵渡一聽到「神鵰俠」的故事,就心生情愫了呢?

她聽的是什麼故事呢?千里救忠臣,千金贖壯士,懲治奸臣,都是傳統的俠客「段子」,但是情節往往劍走偏鋒,別出心裁——這些故事裡面的「神鵰俠」,除了具備鋤強扶弱、劫富濟貧、匡扶正義等俠客共性外,還有他的個性:

冒險氣、邪氣、少年氣。

這些特性,也都是郭襄所具備的。

郭襄一出生,就開始冒險。

當時,襄陽圍城,父親受傷,小龍女抱著她欲往絕情谷換解藥救楊過,楊過又欲救回她。襁褓之中的稚子,渾不知自己成為各方爭奪的焦點,命懸一線。她落入李莫愁的手中,楊過為救她而與李莫愁周旋,二人捕了一隻母豹子為郭襄餵奶,這似乎也是一種象徵:

喝豹子奶長大的郭襄,從小就有「豹子膽」。

聽了神鵰俠的故事心生嚮慕的她,不畏「西山一窟鬼」的惡名,毅然跟著「大頭鬼」同去見楊過。

其實,郭襄的「愛冒險」,與楊過一樣,既是血液中有「不安分」的天性,也是重情義甚於理性的體現。後來,楊過因小龍女無法赴十六年之約,悲憤交加,痛而尋死,而郭襄為勸他不要自盡,也不顧己身,縱身一躍,

二人的重情、縱情,從根本上是相同的。

郭襄的身上也有「邪氣」。

黃藥師作為江湖的成名前輩,輩分比楊過高了兩輩,年齡也大他數十歲,但他與楊過幾次謀面,便即結成了惺惺相惜的忘年之交,正是因為二人都是我行我素的「怪人」。

郭襄則被人視為「小東邪」,這何嘗不是金庸借人物之口,對她的明貶暗褒呢?所謂「邪」,其實指的是不為俗禮俗規所拘,不被他人眼光所限,無論如何都把「自我」放在最要緊的位置。

郭襄的身上,還有少年氣。

不錯,郭襄在《神鵰》乃至《倚天》中,都是青春正好,那麼有「少年氣」不是很自然的事嗎?其實,「少年氣」不是人人都有的,金庸小說男主角如袁承志、郭靖、狄雲等,或少年老成,或命運悽慘,哪怕在少年時代,身上也並無多少少年氣;女主角如黃蓉、任盈盈、小昭等,或機靈、或矜持、或溫柔,則太難讓人忘卻她們的女性身份。

「少年氣」,既是少年心的蓬勃,又是一種超越性別的瀟灑和不羈,「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楊過之屢經風霜而熱血不改,郭襄之困於相思而真純依舊,不正是相通的嗎?

所以,郭襄第一次聽到「神鵰俠」的故事,就開始嚮慕楊過,直到見到他,看到他蓋世武功、無所不能之下的落寞和無奈,又聽到他悲悽纏綿又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知道他生死不能改的深情,便算是徹底淪陷了進去。

四、

金庸很會寫單戀。

使用 App 檢視完整內容

目前,該付費內容的完整版僅支援在 App 中檢視

App 內檢視

標簽: 郭襄  楊過  張三丰  金庸  神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