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Live 內容與總結 —— 當美術館變成遊樂場

作者:由 了不起的蘇小姐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16-12-01

在2016年北美黒五的採購大潮中,我給大家帶來了第12期知乎 Live。此次 Live 我將帶大家瞭解了一位把美術館變成遊樂場的當代藝術家——比利時的藝術家 Carsten Höller。

他的作品真的很獨特,也很有趣,他一直強調“反對解讀”,鼓勵大家親自上陣,到現場去,到藝術作品中去。這點似乎和我們用 Live 的形式去了解他的作品有點相違背,我既不能帶大家親身去到現場,也不能透過“不解讀”的方法來介紹他的作品。

但我也希望,可以透過多一點的描述,而不是解讀,多一點圖片,而不是敘述,去給大家一些背景知識和作品資料,希望大家可以知道這位藝術家的創作,並瞭解一些這類的當代藝術作品,在以後的看展覽的經歷裡,可以更好的去投入到這種作品的體會當中。

幾個聊到的知識點:

Carsten Höller 出生於1961年,目前生活在瑞典。他的本行是農業科學博士,學術方向是昆蟲的嗅覺溝通研究。他從1987年開始慢慢涉及到當代藝術這個領域,1994年正式出道,做作品。

總的來說,他的作品基本上不都是以物體或者說一個具體的東西為主的,不像是我們熟悉的傳統的繪畫、攝影、雕塑,Höller 的作品都是以人為本的,可以說,他的藝術創作都屬於是一種實驗,他作為一個藝術家,他的工作是創作出一個實驗的工具和設計一個實驗的環境,然後藝術作品的精髓在於人們如何去參與這個實驗,透過這類美術館裡的實驗,獲得了什麼樣的身體經驗。

Carsten Höller的藝術常常被列為是“relational

aesthetics” ,也就是“關係美學”中的一種,他是這個流派非常重要、也是目前在國際上很活躍的代表人物。

什麼是關係美學?

Live 內容與總結 —— 當美術館變成遊樂場

Live 內容與總結 —— 當美術館變成遊樂場

大家可以看看法國藝術理論家 Nicholas Bourriaud 已經寫出來的一本書,就叫做《關係美學》(

Relational Aesthetics)

1998 年出版,在這本書裡他給出來的關係美學的定義是:

A set of artistic practices which take as thei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oint of departure the whole of human relation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 rather than an independent and private space

Bourriaud 認為這一類的藝術家就像是服務商,而不是藝術作品的製造者,這一類的藝術家認為藝術是一種藝術家本人和觀眾之間的資訊交換的過程;在這種方式中,藝術家會給予自己的觀眾一種新的觀看和使用藝術的權利和能力,甚至是一種與世界瞭解和互動的新方式。

在 Bourriaud 的書裡,他就認為Carsten Höller 是這樣一種利用關係美學進行創作的藝術家,此類的藝術家還有:

Gillian Wearing

Philippe Parreno

Douglas Gordon

Liam Gillick

Live 內容與總結 —— 當美術館變成遊樂場

Live 內容與總結 —— 當美術館變成遊樂場

Carsten Höller 他的幾次比較重要的展覽:

2006 年,在倫敦泰特美術館展出的 Carsten Höller 的第七個滑梯裝置作品(

Unilever Series : Test Site

2010年,漢堡火車站美術館,Carsten Höller的個展《肉身》(SOMA)

2011年底到2012年初,在紐約新當代藝術博物館(New Museum)推出Carsten Höller 的個展,“體驗”(Experience)

2015年,倫敦 Hayward Gallery 推出的Carsten Höller 的大型個展:“決定”(Decision)

關於Allan Kaprow和Happenings(偶發藝術):

總的來說,他就是認為藝術應該從craftsmanship和permanence的要求中解放出來,藝術應該是直接關係到材料的,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材料(這個材料可以是物體也可以是行為),參考可以看看 1958 年 Kaprow 發表的文章《The Legacy of Jackson Pollock》。

在Kaprow那裡,偶發藝術 “Happenings” 可以被理解為一種事件(event),參與者和藝術的使用者按照計劃來體會和創造藝術。按照Kaprow的原話 —— a Happening was “A game, an adventure, a number of activities engaged in by participants for the sake of playing。” 同時,偶發藝術也應該是自然而簡單的發生的,“events that, put simply, happen。” 沒有像戲劇一樣計劃好的前戲、推進、高潮、結尾,在藝術家和參與者之間也不應該有主從關係,一切都是自然而平等的。並且,比較重要的一點是,所有的偶發藝術都是一次性的,是自然的,是獨一無二的,是不可表演和再現的,也不能複製。

重要的作品,大家可以參看:

Eighteen Happenings in Six Parts

Live 內容與總結 —— 當美術館變成遊樂場

Live 內容與總結 —— 當美術館變成遊樂場

結尾時,

@魔魔

問了一個很好的問題,“可以講講這些滑梯什麼的和Susan Sontag的Against Interpretation有什麼關係嗎?”

於是我回去又重讀了一下

《反對闡釋》

,其中有一段我覺得正好和Carsten Höller的創作不謀而合:

闡釋是智力對藝術的報復。不惟如此。闡釋還是智力對世界的報復。去闡釋,就是去使世界貧瘠,使世界枯竭——為的是另建一個“意義”的影子世界。闡釋是把世界轉換成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倒好像還有另一個世界)。

世界,我們的世界,已足夠貧瘠了,足夠枯竭了。要去除對世界的一切複製,直到我們能夠更直接地再度體驗我們所擁有的東西。

在現代大多數情形中,闡釋無異於庸人們拒絕藝術作品的獨立存在。真正的藝術能使我們感到緊張不安。透過把藝術作品消減為作品的內容,然後對內容予以闡釋,人們就馴服了藝術作品。闡釋使藝術變得可被控制,變得順從。

桑塔格的前提是認為,現代生活中的人們再去闡釋什麼,是去到一個藝術的“背後”,去“挖掘”,實質上是一種破壞,而不是古典主義的闡釋(那時是一種修補和翻新的傳統解讀,在有的文化語境之中甚至是一種解放和自由)。同時,現代人對於藝術的闡釋行為還暴露出一種弊病,就是認為形式和內容是分開的,並且以找到“真正”的內容為唯一的觀看和理解方式。

那麼,我想Carsten Höller的這一系列類似於偶發藝術和可以被視為關係美學類的藝術實驗就是在破除人們對於“內容”的一貫追求,在這些作品中,沒有什麼形式之下的內容,再怎麼去揭露和闡釋滑滑梯背後的文化寓意都不如真的去滑一次,再怎麼去解讀毒蘑菇的形象和符號學意義,它就是蘑菇,一個放大的3D版本的愛麗絲夢遊仙境,有的時候,孩子們的體驗叫成人來說,更加真實。

當代藝術的一個發展問題就是變成了一個語言的遊戲,有的作品其實是依靠闡釋的,而這種闡釋的力量大於了這件作品本身的感染力。這樣下去,對於藝術闡釋的無限追求實際上是一種思想的僵化,這種看似高階的闡釋能力其實是在毒化觀眾的感受能力,我們依賴解釋、只看重內容、認為有唯一的正確答案。但是,藝術常常恰好不是這樣的,內容有的時候不是唯一,也沒有正確的解讀與否。長久的闡釋行為已經讓人們陷入了喪失活力和犧牲真實感覺為代價,變成了一種表面上的智力的遊戲,而其實是一種語言的描述性和解釋效能力的膨脹,它阻隔了我們真實的生活體驗。

這一點與我們之前講到的馬格里特的一些思想也可以對照起來看。

杜尚告訴我們,藝術家因該把藝術服務於眼睛,製造美、傳播美的功能中解放出來,藝術應該是服務於大腦的;關係美學的藝術家似乎在說,藝術家應該把藝術從服務語言的功能中解放出來,藝術應該是服務真實的體驗的。

======================================

大家在以後的 Live 中還想聽點什麼?歡迎留言告訴我。

同時,歡迎大家回購我們的前期知乎 Live (12場),分別是:

當美術館變成遊樂場

當代藝術裡的超現實主義

走出國門的中國藝術家

如何在藝術裡表現[時間]

聊聊當代藝術裡的高科技

如何體會裝置藝術

當代雕塑與身體

從杜尚到傑夫昆斯

美國藝術地圖(上)

美國藝術地圖(下)

現代主義與現代藝術

去美國讀藝術

標簽: 藝術  闡釋  ller  藝術家  Cars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