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冕寧靈山寺,自駕而來燒香拜佛的遊人不斷,山腳下的豆花飯是一絕

作者:由 蠶子桑葉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0-10-22

靈山寺風景區門票多少錢

蠶子在桑葉上行走,小編在地球上旅遊,嗨,大家好,我們又見面了!

靈山寺,位於冕寧縣城8公里左右的大山之中,緊鄰G5京昆高速公路雅西段,是冕寧縣城最大的宗教寺院。

寺院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多次修繕後靈山寺寺廟前面正中是新修的琉璃瓦山門,以正殿天井為中心,兩側有眾多的房舍堂廊,前後左右縱橫相連,渾然一體,構成了一片古建築群。

冕寧靈山寺,自駕而來燒香拜佛的遊人不斷,山腳下的豆花飯是一絕

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寬敞宏大,結構莊嚴。前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兩邊是十八羅漢,後殿供奉靈山寺開山祖悟真和尚楊學信木刻偶像。

面對大佛是坐著的韋陀護法神像。據說,天下的韋陀都是站立姿勢,唯有靈山寺的韋陀是坐像,因為靈山寺本來清淨,不勞韋陀虎視眈眈地站著護法。

山門外邊有6棵蒼勁挺拔的參天古松,粗有三四人合抱者,樹齡至少在兩百年以上,它是靈山寺最主要的標誌。

靈山寺的歷史與一湖南省常德府龍陽縣人有關,他的俗名叫楊學信,法號悟真,佛號普渡,人們尊稱他為楊祖師。

冕寧靈山寺,自駕而來燒香拜佛的遊人不斷,山腳下的豆花飯是一絕

清乾隆四十七年,楊祖師遊歷來到冕寧,聽說燈臺山是燃燈古佛修行的地方,“遂策杖往觀,直至峰頂,果然勝蹟猶存,故址顯在”。楊祖師便在青龍潭水邊住了下來,一面繼續修行,一面籌建寺院,當時門下有冕寧弟子約百人。

乾隆五十九年靈山寺建成,時任知縣辛大成為寺院題名“西靈”,民間則稱為“靈山寺”。

楊祖師在冕寧22年,靈山寺建成後在寺內修行9年,於清嘉慶九年二月端坐而寂(逝世)。奇怪的是7日後他的弟子啟龕視之,但見楊祖師滿面紅光,與生前一般,遂將肉身移置佛堂,長期供奉,其肉身則完全乾固,不再腐朽。

冕寧靈山寺,自駕而來燒香拜佛的遊人不斷,山腳下的豆花飯是一絕

冕寧靈山寺,自駕而來燒香拜佛的遊人不斷,山腳下的豆花飯是一絕

這段傳說為靈山寺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加之後來香客之間的口口相傳,來靈山寺的香客越來越多。人們虔誠來燒香、拜佛,保佑自己和家人一生平安,祈福學業有成、工作順利,有了一處寄託和慰藉。

靈山寺不僅寺院讓遊人趨之若鶩,而且景色秀美。

寺廟在靈山山麓的椅形臺地上,座南朝北,以靈山為背,藥溝山為屏,佈局合理,蔚為壯觀,本身就是一處不錯的景觀。

山中生態良好,氣候宜人,山環水抱,風光優美。春來山花爛漫,錦秀滿目;夏至萬樹披綠,郁郁青青;秋季楓樹著紅,層林盡染;冬日玉樹瓊花,景象萬千。尤為五月,後山杜鵑爛漫,一簇簇,一片片,形成萬畝花園,開遍山間湖畔。

冕寧靈山寺,自駕而來燒香拜佛的遊人不斷,山腳下的豆花飯是一絕

如今來靈山寺的不僅有香客,而且遊人也不少,置身其中,你真還分辨不出誰是香客,誰又是遊人。

從靈山寺下來,緊靠國道108線的兩邊全是吃靈山豆花飯的小店,有200米左右長。豆花飯是這裡的特色,豆花嫩但不渣,輕輕用筷子可挑起來,可以是水源的原因,也可能是農家人的技藝更勝一籌,亦或二者皆而有之。再加上自制的蘸水,豆花燙、蘸水辣,十分的下飯。豆花成了來這裡的遊人和香客必點的菜餚。

因為名氣,靈山豆花的招牌已經打了西昌城,到處都有靈山豆花的飯店。但說真的,就沒有在靈山寺山腳下的味道。

冕寧靈山寺,自駕而來燒香拜佛的遊人不斷,山腳下的豆花飯是一絕

除了豆花,還有香拐青菜湯、野生菌、蒸燒白都是這裡的標配菜,人少就這四個菜足以,包你滿意,咂著嘴離開。

冕寧縣以打造靈山寺旅遊景區為著力點,改善了進山的道路。如今涼山最大的一個高速服務區就建在靈山寺腳下,方便了遊人和香客,也提升了靈山寺的硬體設施,讓來的人平安,走的人高興。

標簽: 靈山寺  豆花  香客  韋陀  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