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北鎮邊牆——遼東最早的長城

作者:由 高陽後裔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0-07-24

古北口長城在哪裡

遼寧境內的明代長城,史稱 “遼東邊牆”,是於明洪武年間開始陸續修築的我國北方“九鎮”(亦稱“九邊”)長城防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遼東邊牆實際長度為1075公里,分為遼東山地、遼河平原和遼西丘陵三大區段。明遼東長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據險制塞”,形成了夯土牆、磚石牆、山險牆、河險牆和木柞牆並存的長城建築結構特徵。

廣寧衛,東北最高軍政中心

洪武年間,明朝在遼東整體戰略格局是遼河東、西互相呼應,遼陽、廣寧、開原三鎮雄踞鼎峙。其中,廣寧衛(今遼寧北鎮市)尤為重要。

明代東北設有遼東都司、奴爾幹都司,均是軍政合一的省級機構。而在都司之上,朝廷又在廣寧衛設定了總管東北地方的最高軍政機構會府,又稱鎮東堂,由總管太監、巡撫都御使、總兵三大官員在此共同辦理軍政事物。

北鎮邊牆——遼東最早的長城

遼寧省北鎮市城區

遼東巡撫全稱為欽差巡撫遼東地方都察院都御使,衙門稱巡撫都察院。遼東太監的全稱為欽差鎮守遼東太監,衙門為鎮守太監府。鎮守太監來自皇帝身邊,是朝廷派到遼東起監督、制約作用的官員,更是皇帝的耳目。因此位高權重。在此基礎上,朱元璋還將他的第十五子朱植封為遼王,坐鎮廣寧衛。當時遼西地區共設有11衛,而這11衛,除寧遠衛、義州衛外,其餘九個衛均以廣寧命名。即,廣寧前衛、廣寧後衛、廣寧右衛等等。

明朝作為漢民族所建立的大一統國家,東北地區地處邊陲之地。廣寧衛臨近蒙古,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由於廣寧衛為東北最高軍政機關的所在地,因此,在廣寧還設有戶部分司,管理遼東都司糧儲事物。設有按察分司,管理遼東都司司法事物。設有佈政分司,管理遼東都司糧儲事物。以及監槍太監府、遊擊將軍府、管糧通判府、太僕寺、廣寧備禦公署、鎮城坐營公署等各種機構,形成了一個相當完備的軍政運作體系。

遼東長城,“九邊”之首

我們從小就背誦過“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可是延綿千餘公里的遼東長城卻被忽略了。關於“九邊”,明嘉靖年間兵部主事許論在《九邊總論》中寫道:“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專命文武大臣鎮守提督之。又以山西鎮巡統馭偏關三關,陝西鎮巡統馭固原,亦稱二鎮,遂為九邊。 ”

從明代的有關記載中可知,繼洪武年間徐達修築了古北口至山海關的“內邊”之後,遼東鎮是明代“九邊”中最早設定的“九鎮”之一,素稱“九邊之首”。它實際的統馭範疇與“遼東鎮”直接相關的明代遼東長城,東起今鴨綠江右岸的丹東虎山南麓,即明代鴨綠江右岸第一堡“江沿臺堡”的“邦(傍)山臺”,西至今綏中縣李家堡鄉錐子山下的 “吾名口”,即明代山海關外第一堡“鐵廠堡”。西部以“榆關”(山海關)與薊鎮長城相接。

北鎮邊牆——遼東最早的長城

遼寧綏中縣永安堡長城

明代長城的綜合防禦體系,包括牆體、臺空、關堡、鋪舍等多元結構組合而成。在冷兵器時代,這完全可以算得上是完備的立體防禦工程。牆體:因地制宜、因地制險的長城牆體,是長城工程的主體。其他相關設施都圍繞長城牆體的走向設定,並一起構成了世界軍事防禦建築領域外延體量最龐大的構築體系。臺、空:是長城防禦體系中的縱深配屬系統,其型別分為敵臺、烽火臺、路臺、河空、山空等多種。敵臺又稱將臺、角臺,多設於牆體旁側或頂部,兼有瞭望、屯守和報警功能。

關城,又稱關隘,是設置於邊牆“三面環夷”的險要處或交通關鍵處的關城,兼有軍事防禦和控制邊內外交通及“馬市”貿易的雙重作用。關城分為內關和外關,均有堅固城池、駐守兵力。

堡城,又稱邊堡,分大、小兩種。小的堡城為邊牆沿邊的小型屯兵點或屯糧(器械)所,一般三五里一座。大的堡城,控制邊牆沿邊的樞要處,屯有重兵,並分屬各衛,由參將或把總統轄。整個遼東邊牆共設有較大邊堡百餘座,這是防禦體系中直接策應和調配守邊將士的重要設施,是連線衛所與邊臺等基層指揮機關的中樞機構。

北鎮邊牆——遼東最早的長城

北鎮市大市鎮邊堡長城

遼東鎮二十五衛皆設交通驛路與驛城,它們與驛站、遞運所、鋪、亭、路臺等構成了與關堡交錯的“傳烽”和運輸系統。遼東邊牆的12個主要關城和關隘,其本身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鎮或驛站、貿易通商的關口。這些平時服務於商貿、信使往來,戰時服務於傳烽、軍遣的交通關隘,在長城綜合防禦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各段邊牆修建的目的也不盡相同,前期遼河流域邊牆和西段邊牆是因蒙古兀良哈部等不斷南下侵擾,威脅明朝中央政府統治的原因。而東部邊牆的修建則是後期明政府與建州女真關係激化的結果。尤其是明朝後期在與女真族的戰爭中,明政府派重兵駐守遼東邊牆。作為完整的綜合防禦體系,遼東長城也是萬里長城不可忽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廣寧邊牆,遼東長城之首

從軍事角度來看,遼東邊牆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作用,有利於內地居民安於耕種牧業,足食足兵,是明朝邊疆收縮政策的一個體現。從經濟角度來看,邊牆及關口附近地區恰恰是明朝與蒙古、女真等少數民族進行互市貿易的聚集點。對於遼東地區經濟、文化、社會等諸多方面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所謂廣寧邊牆為遼東長城之首,一方面是建設時間最早。因為廣寧衛城內駐紮著東北地區最高的軍政管理機構,所以防禦系統也十分完備,不僅城高牆厚,還在城外圍最早建起邊牆,這段邊牆不在後來的遼東長城範圍內,而是單獨為護衛廣寧城而專門修建的。這段邊牆西起羅羅堡鎮吳屯村山頂,沿山脊過富屯街道邊上屯向東延伸。另一方面,廣寧邊牆具有唯一性,這是洪武年間專門圍繞廣寧衛修建的內邊牆。近年在盤錦市也發現有邊牆遺蹟,這是廣寧衛南部的護衛屏障。這也是緣於廣寧衛的至關重要的軍政地位所獨有。

北鎮邊牆——遼東最早的長城

新發現的北鎮內邊牆

明代正統七年(1442年),朝廷任命王翱為遼東經略,提督遼東軍務。王翱是“躬出巡邊,沿山海關抵開原,高牆垣,深溝塹,經略屯堡,易置烽燧,珠連壁貫,千里相望”,其又舉薦畢恭擔任流官指揮僉事。因此,這段遼西邊牆由王翱與畢恭共同主持修築。這次的修建活動主要是受蒙古兀良哈部襲擾的影響。

這項工程從西南至東北,西起于山海關外的綏中縣鐵場堡,東至北鎮、黑山的一段,稱為“遼西邊牆”,邊牆沿海岸線20公里以內,與遼河流域邊牆相連。一直到正統十一年(1446年)畢恭離任時,基本已現雛形。

但這一時期的修築,僅僅是“踐山因河,編木為桓”“久之乃易以板築,而墩臺城堡稍稍添置”,足見當時建設之困難,這一工程,實際上斷斷續續到嘉靖、萬曆年間仍有修築。

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三十七記載,“永樂時,築邊牆於遼河,內自廣寧,東抵開元(原),七百餘里。若就遼河迤西,徑抵廣寧,不過四百里。以七百里邊塹堡寨,移守四百里,若遇入寇,應接甚易。”

這一時期修築的邊牆因部分牆段沿河流而修,以廣寧(今北鎮)為起點,轉向東南,經今遼寧臺安縣,過遼河入海城境內,再沿遼河東岸北上,經遼陽、瀋陽、鐵嶺,一直到開原東北的威遠堡止,基本上就是一個“V”字形。對於如此走向,有學界研究觀點認為,一是利用遼河天險,增強邊牆防禦能力;二是遼河兩側“泥淖難行”,建置較難;三是驛路也是夾遼河而行,邊牆與驛路基本一致。

此時的邊牆是從義縣魏家嶺關至北鎮市大市鎮的鎮邊堡,再向東與黑山縣白廠門的白土場關相連。這是朝廷針對邊疆防禦系統而統一修築的大規模長城。

長城是世界歷史上工程量最大、修築時間最長、跨越地域最廣、體系最為完整的冷兵器時代軍事防禦工程,也是中華民族精神與力量的象徵。

標簽: 邊牆  遼東  廣寧  長城  廣寧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