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作者:由 匿名使用者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14-12-08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蘇易橋2015-06-08 19:36:41

【林徽因離開美國是1928年,從此再也沒去過美國。中美電報業務開始是1930年。】

前幾天剛好寫了一篇文,發上來吧,有人想看就看

寫這篇的起因是我在某天發過一個朋友圈,問大家文學作品中的綠茶婊都有誰,於是得到了形形色色的回答。其中有幾個回答,我不知道是沒有看到“文學作品中”這幾個字,還是對她的不滿無以復加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林徽因”三個字赫然其上。

我尊重所有對故人的不同評價,只要你有自己的立場。

問題的關鍵在於,你是否擁有自己的立場,還是說,你只是茫茫然地站在了別人的身後?

林徽因是綠茶婊,大概已經是被板上釘釘的事兒了,並且經常可以聽到她被叫做“綠茶婊鼻祖”這樣大神級的稱號。

我想此事可以分成兩個部分討論。綠茶和婊。

林徽因的綠茶屬性,來源的代表作之一是白落梅的《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它不是有關林徽因的唯一一部傳記,卻可以說是最有影響力的一部。從題目以及白落梅一貫的風格就可以看出,此書面向的消費群體是尚在初高中的具有敏銳感受力和詩情畫意的少女。暢銷書的內容不由作者決定,而由市場決定。放到人物傳記來說,就是這個人的人生,不由歷史決定,由讀者決定。

於是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林徽因:她周身沾染了江南的溫潤和詩意,她從徐志摩的愛情裡看到了從未認識的自己,她的生命開始充滿生機。她嫁給了一個溫和有禮的丈夫,與他開始了伉儷情深的共同生命。她有一個為她終身不娶的藍顏知己,他豐潤了她的生命,讓她在最後的日子裡不再蒼白。她生在蓮花的六月,死在她最愛的人間四月天,她的一生,都如一首詩一樣素潔美好。

然而,這是白落梅的林徽因,更確切地說,這是市場需求的林徽因——一個才貌俱佳的大家閨秀,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一個溫和沉靜的丈夫,一個一生守護的藍顏知己。

為什麼市場需要這樣一個林徽因?因為這樣的人生,是幾乎所有女性的YY,它滿足了一個女人對自己人生的完滿的想像。於是,一本本應該花費數年去整理資料寫就的人物傳記,這這裡不過匆匆數月,就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被想象出的林徽因,她的才華不過是寫詩作畫,她所有的缺憾,似乎都只是風花雪月的往事。

可是你是否聽到過這樣的林徽因?

她在賓大美術系修完了當時建築學系的所有課程,並且拿到了優秀的成績(當時的賓大建築系不招收女生,因為太辛苦了)。

她的結婚蜜月是歐洲古典建築考察,是考察,不是旅行。

她與梁思成回國後放棄了清華大學的優待,選擇去東北大學建立建築系,也因此加重了自己的肺病。

她有嚴重的肺病,有時說不出話,有時不停嘔吐,有時臥床不能起。

她在抗戰期間顛沛流離,高燒時因為沒有房間躺在旅館的地板上。

她在抗戰期間放棄了出國的機會,在四川李莊,飢寒交迫,寫信給美國的費慰梅,問她是否有不要的衣物。

同樣在抗戰期間,有人問她為什麼不帶著孩子逃走,她回答,身後就是揚子江。

她在北京城牆被拆後,在政治協商會議上公然指責當時某些政治領袖。

她去世前身體已經完全透支,卻依然將最後的熱情投入到了建築學領域。

這些都是很多人沒有聽過的,卻真實存在過的林徽因的生活。

林徽因的婊屬性,來源於兩類作品,由於性質的不同,我們對此做出區分。

第一類,即由梁思成第二位夫人林洙所寫的諸如《梁思成、林徽因與我》這樣的作品。此類作品銷量之大,影響力之廣,比白落梅之流更甚。

林洙向我們講述了這樣一位林徽因。

她答應徐志摩如果離婚了就嫁給他。

她向梁思成哭訴自己同時愛上了兩個男人,不知該怎麼辦。

她在美國的時候將一封訴說自己很寂寞的電報同時拍給了幾個男人。

她在金嶽霖打算結婚的時候故意讓金看到她的美,所以金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看到這裡,都會覺得,這個女人很婊,對不對。

我之前也是這麼想的。

但是,作為一個心智正常的成年人,我們一定都會疑惑這些事情的真實性。

問題就在於,這樣一些私密的事,誰會知道?

林洙,梁思成的第二位夫人,她說她知道。她不僅知道,還把它們形形色色地寫出來了,彷彿自己當年在場。她是怎麼知道的?她說是梁思成說的。

說到這裡,就沒有辦法再刨根揪底了,我們總不能把梁思成從墳墓裡面拽出來,問他是不是真的告訴了林洙。

那麼,為什麼有那樣多的人願意相信林洙的話?

一來,滿足了人們對惡的訴求;二來,林洙在書中,並不是對林徽因大加聲討,反而是以一種尊敬、欣賞的語氣來敘述這些事的。

人們往往不相信暴虐粗糙的口誅筆伐,而相信和顏悅色的別有用心。

如果事情真假沒有辦法得到證實,那麼我們就把問題轉向另一個方向:林洙是怎樣一個人?

林洙從福建來到清華,作為當時建築學家程應銓的未婚妻,與同為福建人的林徽因有了交集。由於林洙從未接受過高等教育,林徽因幾乎每天為她補習英文,在林洙結婚的時候,林徽因在經濟上大力資助了她。

這是背景。

中間發生過什麼我們並不知道,我們知道的是,教授並資助了林洙的林徽因從病重到去世和葬禮,林洙都沒有出現過。

林洙在自己的丈夫程應銓被打成右派之後果斷離婚,一來二去和梁思成結了婚。

結婚之後,她摘掉了掛在客廳裡的林徽因的畫像。

梁思成在某年林徽因忌日的時候出去祭奠她,回家後小心翼翼地問林洙有沒有生氣。

有一個影片,記者問林洙如何看待梁思成與林徽因的感情,她的回答是:跟一個死人吃醋?我犯不著。

這樣的一個人,以欣賞、尊崇的口吻講述了林徽因或真或假的婊氣十足的事情,我認為其真實性是值得懷疑的。

更何況,早就有人指出,林洙所講述的林徽因愛上兩個男人的那段時間,金嶽霖正在美國,與他的女友麗琳同居著。

林徽因的婊屬性,來源於兩類作品,由於性質的不同,我們對此做出區分。

第二類,即錢鍾書、冰心等在文壇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對林徽因的評價。這是很多人討厭林徽因的原因,並且證據確鑿。

諸位放心,我並沒有黑二位的意思,相反,我認為他們二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人。

我要指出的是,一個在中國文化中滋養長大的心智正常的成年人,怎麼會把非此即彼的極端二元論思想作為人生的信條?

A是好人,A說B不好,所以B一定是壞人。

這個邏輯的可信度在哪裡?

錢鍾書、冰心是人品沒問題的人,所以他們諷刺的林徽因,就一定是人品有問題的人?

你身邊有沒有這樣一些人,他們人品沒什麼問題,也沒幹過傷天害理的事,但是由於一些原因,比如性格張揚,或者脾氣暴躁,甚至毫無緣由,就是惹得你格外不喜歡?

魯迅諷刺的人多了,魯迅人品人格也沒什麼問題,那是不是被他諷刺過的沈從文、林語堂,都成了人品不好之人?

更何況,中國一向都有文人相輕的傳統。

文人相輕,大多不過文化志趣、價值取向不同,彼此又都覺得自己是最好的。錯在哪裡呢?

所以,喜歡錢楊、冰心的人,不必恨屋及烏,喜歡林徽因的人,也不必唇槍舌戰。

所以,別太為難這個叫林徽因的民國女子。

她不只是一個詩人,一個在風月中如魚得水的人。

她還是一個學識深廣的建築學家,一個在戰爭年代受盡磨難的病人,一個將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的妻子和母親,一個脾氣急躁、卻熱情活潑的人。

她的一生投入最多的不是浪漫,不是愛情,而是建築學。

我並不是想為大家心中的林徽因翻牌,或者像有些人說的,洗白。我想說的是,在你對一個人或一件事情並不是十分了解的時候,不要著急站隊。因為過早站隊,會讓你蒙失理智,道聽途說地相信也許是不著邊際的話,並且對近在眼前的真相置之不理,一味地認為那是無謂的強詞奪理。

我們在體制之下昏天黑地地過完了自己兵荒馬亂的青春,我們在很多領域沒有話語權,或者我們的學識還無法支撐起我們的言論,但是愛情方面我們還可以肆無忌憚地談笑風生。

於是,我們不相信一個才華橫溢的女性可以理智從容地處理感情問題,我們不相信一個容貌姣好的女性可以將愛情和虛榮放置在事業之後,我們不相信一個出身貴族的女性可以在學貫中西之後回國報效,我們不相信這樣一個女性,可以為了國家和文化,奉獻出自己的一生。

我們以小人之心,猜度那個時代中學貫中西的大師們撲朔迷離的感情生活,而刻意忽略他們對文化的貢獻和犧牲。

如同我們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具歡顏”的君子理想當成一則冰冷的笑話,同樣地,我們也把民國精英們的救國情懷簡化成一段曖昧不明的風月往事。

我們對於林徽因的褻瀆,其實不過是一個時代對另一個時代的褻瀆。

被褻瀆者,何止一個林徽因。

這不是林徽因的不幸,而是我們的悲哀。

【原作發表於微信公眾賬號zou-zi】

P。S。。如果有人問我想要了解林徽因,該看什麼。我想說,我看的也不多,但是推薦兩個:央視的紀錄片《梁思成林徽因》,費慰梅的《梁思成和林徽因》。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劉一藤子2015-06-24 09:39:23

流言中的林徽因

一、愛上金嶽霖

這個流言起源於林洙的書《梁思成,林徽因和我》:

我忽然想起,社會上流傳的關於金嶽霖為了林徽因終生不娶的故事,就問梁公,是不是真有這回事。梁公笑了笑說:

“我們住在總布衚衕時,老金就住在我們家的後院,但另有旁門出入。

可能是在1932年,我從寶坻調查回來,徽因見到我時哭喪著臉說,她苦惱極了,因為她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怎麼辦才好。

她和我談話時一點不像妻子和丈夫,卻像個小妹妹在請哥哥拿主意。聽到這事,我半天說不出話,一種無法形容的痛楚緊緊地抓住了我,我感到血液凝固了,連呼吸都困難。但是我也感謝徽因對我的信任和坦白。她沒有把我當一個傻丈夫,怎麼辦?我想了一夜,我問自己,林徽因到底和我生活幸福,還是和老金一起幸福?我把自己、老金、徽因三個人反覆放在天平上衡量。我覺得儘管自己在文學藝術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修養,但我缺少老金那哲學家的頭腦,我認為自己不如老金。於是第二天我把想了一夜的結論告訴徽因,我說,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選擇了老金,我祝願他們永遠幸福。我們都哭了。過幾天徽因告訴我說:她把我的話告訴了老金。老金的回答是: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應當退出。”

【而真實的情況是,金嶽霖這個時候根本不在國內。】

1931年,我又有機會到美國留學一年,我就到哈佛大學的謝非先生那裡學邏輯。

我告訴他說,我教過邏輯,可是沒有學過。他大笑了一陣。…… 無論如何,我走上了比較著重在分析的哲學了。—— 《金嶽霖文集》第4卷

金嶽霖在 1931到1932年間趁休假赴哈佛隨謝佛補習數理邏輯。

—— 劉培育主編《金嶽霖的回憶與回憶金嶽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1年增補第2版

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網站上金嶽霖的網頁介紹:

l926年金嶽霖受聘到清華大學任教,歷任講師、教授。

l931年休假出國,在哈佛大學聽謝非教授講邏輯學。

清華當時有個規定

:教授們在校工作五年,就有一年的學術休假,公費去外國訪問進修

這就是說,金嶽霖

在1931年的某個時間,去了美國學習,時間為一年。

那麼到底是幾月去的呢,我們看看徐志摩怎麼說的。

以下兩則皆錄自 徐志摩 《愛眉小札 書信》

一九三一年七月四日自北平

愛眉:

……

老金他們七月二十離北平,他們極抱憾,行前不能見你。

小葉婚事才過,陳雪屏後天又要結婚,我又得相當幫忙。上函問向少蝶幫借五百成否?

競處如何?至念。我要你這樣來電,好叫我安心(北平電報掛號)。“董胡摩慰即回眉”七個字,花大洋七毛耳。祝你好。

摩親吻四日

一九三一年七月八日自北平

愛妻小眉:

……你的鞋花已買,水果怕不成。我在狠命寫《醒世姻緣》序,但筆是禿定的了,怎樣好?

詩倒做了幾首,北大招考,尚得幫忙。

老金、麗琳想你送畫,他們二十走,即寄尚可及。

楊宗翰(字伯屏)也求你畫扇。

你的親摩

七月八日

以上。

金嶽霖1931年7月20日出發,公費進修一年去美國學習數理邏輯,自然在1932年8月左右回來,趕上9月清華開學。

且金嶽霖在去美國之前,一直跟麗琳租著凌叔華家的房子同居,壓根沒見過林徽因幾面。【怎麼就變出來林徽因大著個肚子,跟老公說愛上了一個只見過一兩次的,有女朋友的,十個多月前就到地球另一端去進修了的人?】

二、八寶箱事件

關於八寶箱的流言,起源於凌書華給陳從周的信件:

1

、1982年10月15日,客居英國倫敦的凌叔華致信陳從周:

……不意在他飛行喪生的後幾日,在胡適家有一些他的朋友,鬧著要求把他的箱子取出來公開,我說可以交給小曼保管,但胡幫著林徽音一群人要求我交出來(大約是林和他的友人怕志摩戀愛日記公開了,對她不便,故格外逼胡適向我要求交出來),我說我應交小曼,但胡適說不必。他們人多勢眾,我沒有法拒絕,只好原封交與胡適。

2、

1983年5月7日,凌叔華再次致信陳從周:

其實那時大家均為志摩暴卒,精神受刺激,尤其是林徽音和他身邊的摯友,都有點太過興奮。我是時恰巧由武漢回北京省親避暑,聽到志摩墜機,當然十分震動悲慼。……

至於志摩墜機後,由適之出面要我把志摩箱子交出,他說要為志摩整理出書紀念。我因想到箱內有小曼私人日記二本,也有志摩英文日記二三本,他既然說過不要隨便給人看,他信託我,所以交我付存,並且重託過我為他寫“傳記”,為了這些原因,同時我知道我交胡適,他那邊天天有朋友去談志摩的事,這些日記恐將滋事生非了。因為小曼日記內(二本)也常記一些事事非非,且對人名一點不包含,想到這一點,我回信給胡適,說我只能把八寶箱交給他,要求他送給陸小曼。以後他真的拿走了。

日來平心靜氣的回憶當年情況,覺得胡適為何要如此賣力氣死向我要志摩日記的原因,多半是為那些他熱衷政治,志摩失事時,凡清華北大教授,時下名女人,都向胡家跑,他平日也沒有機會接近這些人,因志摩之死,忽然胡家熱鬧起來,他想結交這些人物,所以得製造一些事故,以便這些人物常來。那時我蒙在鼓中,但有兩三女友來告我,叫我趕快交出志摩日記算了。我聽了她們的話,即寫信胡適派人來取,且叮囑要交與小曼。但胡不聽我話,竟未交去全部……

那時林徽音大約是最著急的一個,她也同我談過,我說已交適之了。

把林徽因、胡適、凌書華幾個人的往來信件和日記串起來看,整個事件就很明瞭了。

徐志摩死後,胡適牽頭整理他的遺作,所以請凌叔華把徐放在她那裡的八寶箱拿給他。

【1983年5月7日 凌書華給陳從周的信】

1931年11月26日,晚,凌叔華晚上約葉公超去看徐志摩放在她家的八寶箱。葉公超看到了康橋日記。(之後凌叔華把箱子交給了胡適。)

【由您處取出日記箱後,約三四日或四五日聽到奚若說:公超在叔華處看到志摩的康橋日記,叔華預備約公超共同為志摩作傳的。據公超後來告我,叔華是在十一月二十六日開會(討論追悼志摩)的那一晚上約他去看日記的。(林徽因32年元旦給胡適的信)】

1931年11月28日,晨,林徽因從胡適那裡拿到八寶箱。胡適的目的是請林徽因編遺作目錄。

【十一月二十八日星期六晨,由您處拿到一堆日記薄……您要我看一遍編個目錄(林徽因32年元旦給胡適的信)】

之後,林徽因聽說凌叔華私扣了康橋日記。

1931年12月7日,凌叔華找林徽因要一些徐志摩寫給林的信件,用來編“志摩信札”。林找她要康橋日記。

【追悼志摩的第二天(十二月七號)叔華來到我家,向我要點志摩給我的信,由她編輯成一種“志摩信札”之類的東西……最後我向她要看公超所看到的志摩日記——我自然作為她不會說“沒有”的可能說法,公超既已看到。我說:聽說你有志摩的康橋日記在你處,可否讓我看看,等等,她停了一停說可以。(林徽因32年元旦給胡適的信】

1931年12月9日,林徽因依約去凌叔華家拿康橋日記。凌不在家,留條說日記還沒找到。

1931年12月14日,凌叔華送了半冊康橋日記去林徽因家。

1931年12月28日,胡適去信凌叔華,索要另半冊康橋日記。【昨始知你送徽因處的志摩日記只有半冊,我想你一定是把那一冊半留下作傳記或小說的材料了。

但我細想,這個辦法不很好,其中流弊正多,第一,材料分散,不便研究,第二,一人所藏成為私有秘寶,則餘人所藏也有各成為私有秘寶的危險,第三,朋友之中會因此發生意見,實為最大不幸,絕非死友所樂意。第四,你藏有此兩冊日記,一般朋友都知道。我是知道的。公超與孟和夫婦皆知道,徽因是你親自告訴她的,所以我上星期編的遺著略目,就註明你處存兩冊日記。昨天有人問我,我就說:“叔華送來了一大包,大概小曼和志摩的日16都在那裡,我還沒有開啟看,所以我今天寫這信給你,請你把那兩冊日記交給我,我把這幾冊英文日記全付打字人打成三個副本,將來我可以把一份全的留給你做傳記材料。

請你給我一個回信。倘能把日記叫來人帶回,那就更好了。

我知道你能諒解我的直言的用意,所以不會怪我。

(胡適12月28日給凌淑華的信)】

1932年1月22日,凌叔華把手上的半冊康橋日記交給胡適,但仍然私自截去4頁。【胡適日記 1932年元月22日:

……為了志摩的半冊日記,北平城鬧得滿城風雨,鬧得我在南方也不能安寧。今天日記到了我的手中,我匆匆讀了,才知道此中果有文章。

我查此半冊後幅仍有截去的四頁。我真有點生氣了,勉強忍下去,寫信去討這些脫頁,不知有效否。後面是今早還日記的原書。這位小姐到今天還不認錯!】

林徽因拿到手的這些日記,在她死後多年,被林家的某位家人銷燬。

【我1982年為一卷本《徐志摩選集》寫序,僅就聽說林徽因當年爭到的一部分而言,說過物隨人非(她於1955年病逝),確知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終於消失了,倒並不是出於紅衛兵的打、砸、搶。這是我當時特向金嶽霖探聽到的下落——卞之琳】

此事起因,無非是收集徐志摩遺作,為文集做準備。凌叔華答應拿出,卻又私扣,幾次三番,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何況,徐志摩遺物本來是胡適向她索要,賴不到林徽因頭上。

按照凌叔華的說法,康橋日記是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戀愛日記。但是,這本日記陸小曼看過,沈從文看過,葉公超看過,胡適看過,這幾位從來沒有林和徐談過戀愛的說法。林徽因儲存這些日記到死,然後留給了梁思成,真是戀愛日記,哪能如此坦蕩。

至於日記最後被誰銷燬,這其實也很好推測。當時梁再冰在國外,梁從誡並不跟父親同住。而紅衛兵貌似對此也沒什麼興趣。

當然,被銷燬的似乎並不止這些日記,包括林徽因和梁思成之間的信件情書,也都不見了蹤影,已知的出版物中,只有梁思成寫給林洙的一封情書。

似乎梁思成這輩子只寫過一封情書,就是給林洙的。

三、康橋之戀

康橋之戀這個謠言,實在不確定起源在哪,有可能是凌叔華,或者陳從周,或者其他什麼人。

大概意思就是徐志摩林徽因兩人在英國期間有過戀情,抑或談婚論嫁,以至發展到逼迫張幼儀離婚等等等等。

嚴格說,康橋之戀的說法,是後來徐志摩研究者們提出的觀點。他們這算是推論,自認為很美好,說多了大家就信了。推論的依據是陳從周編的《徐志摩年譜》,裡面提到“是年林徽因在英,與志摩有論婚嫁之意,林謂必先與夫人張幼儀離婚後始可,故志摩出是舉,他對於徽因傾倒之極,即此可見。

: 陳從周的話是關於徐和林有過戀情的最早記載。電視劇《人間四月天》的編劇更是把這種關係放大了,加強了,影響也最“深遠”。在堅持徐和林有過戀情的研究者中,韓石山,陳子善是最著名代表。

林徐的確是對對方傾心”這個觀點至今都沒有任何證據來證明。林從八月中就沒有見過徐志摩,徐九月中才提離婚,完全無法證明“徐為此跟張離婚是真”。

1920年9月15日

林徽因回到倫敦,考入聖瑪麗學校。學校距離寓所大概兩英里。

徐志摩1920年9月24日離開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赴英。10月上旬入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讀博士學位。

1

920年11月26日寫信叫張幼儀來英國。

徐志摩1920年11月26日致父母信

,《志摩的信》學林出版社2004年7月版】

大約在

1921年3月中下旬,

徐志摩和張奚若一起拜訪林長民,認識了林徽因。之後經狄更生介紹,去劍橋做了特別生。

【張奚若《我所認識的志摩》:

當我1921年和他在倫敦重聚時,他因分手半年,一見面就很得意地向我說他近來作了一篇文章。

張奚若對梁從誡說過:你們的媽媽當時梳著兩條小辮子,差一點把我和志摩叫做叔叔!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我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裡混了半年,正感著悶想換路走的時候,我認識了狄更生先生……我第一次會著他是在倫敦國際聯盟協會席上,那天林宗孟先生演說,他做主席;第二次是宗孟寓裡吃茶,有他。

林徽因《悼志摩》

:我認得他,今年整十年,那時候他在倫敦經濟學院,尚未去康橋。我初次遇到他,也就是他初次認識到影響他遷學的狄更生先生

。】

張幼儀是在徐正要去劍橋的時候到倫敦的,大概跟見到林徽因是前後腳的時間,徐張最晚在四月之前就搬去了沙士頓,因為他們同去劍橋看了賽艇比賽,這個比賽是在復活節那幾天

,而1921年的復活節應該是在3月27日。

1921年8月中,林徽因跟柏烈特一家去海濱度假。就此算來,她跟徐志摩同在倫敦且能夠有機會交往的時間,滿打滿算,有4個半月。

【倫敦離劍

橋大約有100公里,考慮到100年前的交通狀況,要頻繁在兩地往來,可能性不是很

大。】

關於這段時間的生活,張幼儀有過描述:

他總是回家吃午飯和晚飯,也許是因為我們太窮了吧!……因為我們好像老在等著老爺寄支票來。

他騎著腳踏車往返於沙士頓火車站和康橋之間,有時候乘著公共汽車去校園。

我白天很少看到徐志摩,他總是在學校。不過,有一次他帶我去康橋看賽舟,還有一次帶我去看范倫鐵諾的電影

。我們非在白天看電影不可,因為晚上沒有大眾交通工具可搭。

【張邦梅《小腳與西服》】

——照這麼看,徐志摩不在家的日子並不多。

林徽因對這段日子的描述又有不同:

好比差不多二十年前,我獨自坐在一間頂大的書房裡看雨,那是英國的不斷的雨。我爸爸到瑞士國聯開會去,我能在樓上嗅到頂下層樓下廚房裡炸牛腰子同洋鹹肉,到晚上又是頂大的飯廳(點一盞頂暗的燈)獨自坐著(垂著兩條不著地的腿同剛剛垂肩的發辨),一個人吃飯一面咬著手指頭哭――悶到實在不能不哭!理想的我老希望著生活有點浪漫的發生,或是有個人叩下門走進來坐在我對面同我談話,或是同我同坐在樓上爐邊給我講故事,最要緊的還是有個人要來愛我。我做著所有女孩做的夢。

而實際上卻只是天天落雨,我從不認識一個男朋友,從沒有一個浪漫聰明的人走來同我玩――實際生活上所認識的人從沒有一個像我所想像的浪漫人物,卻還加上一大堆人事上的糾紛。

林徽因1937年11月9-10日致沈從文信,

《林徽因文集》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4月版】

關於離婚,張幼儀《小腳與西服》是這麼說的:

九月初的時候,老爺和老太太的支票寄到了,過了沒好久……這時候我已經懷了三個月身孕……有天早上,徐志摩說:今天晚上要來個客人……一道吃晚飯。

……我洗好碗盤以後,徐志摩……問我對明小姐有什麼意見。……我就說:呃,她看起來很好,雖然小腳和西服不搭調。

徐志摩……突然尖叫說:我就知道,所以我才想離婚。

——這是徐志摩

第一次提離婚。在大半個月前,林徽因早已跟柏烈特一家去海濱了,而直到林徽因離開英國,也沒有機會再跟徐志摩單獨碰面。因此不可能是她讓徐開口離婚。

趙元任夫人楊步偉《雜記趙家》:

那時還有一個風行的事,就是大家鼓勵離婚,幾個人無事幹幫這個離婚,幫那個離婚,首當其衝的

是陳翰笙和他的太太顧淑型及徐志摩和他的太太張幼儀,張其時還正有孕呢。這些做鼓勵人的說法,我一到就有所聞,並且還有一個很好玩的批評,

說陳寅恪和傅斯年兩個人是寧國府大門口的一對石獅子,是最乾淨的。

羅家倫《憶志摩》:

有一天,他在一箇中國飯館裡同幾位朋友閒談,這幾位朋友都跟他說,你單是吵離婚,而不想法把你太太有所安頓,是離不成的。於是天真的志摩居然認真地問計。他們說:最好你為你太太找一個替人。

大家談得隨便的時候,志摩又提出找誰做替人好的問題。於是大家想到志摩的好朋友哲學家金嶽霖還沒有結婚,最好讓志摩移交給他。哪知道隔開一堂屏風,金嶽霖正在那邊吃飯,於是金嶽霖輕輕地把屏風推開,站在他們飯桌前面叫聲:嘿!滿座為之大驚,但是這班有風趣的人,彼此都不在意。

—而張幼儀自己也說,來跟她談離婚的,是徐的朋友黃子美。由此,說林徽因逼迫張幼儀離婚,實在是讓人考據無能。

林徽因和張幼儀都離開英國之後,徐志摩很真切地描寫了自己當時的心情:

那年的秋季我一個人回到康橋,整整有一學年,那時我才有機會接近真正的康橋生活,同時我也慢慢的“發見”了康橋。我不曾知道過更大的快樂。

【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

顆顆是透明的水晶球,新歸來的燕兒,在舊巢裡呢喃個不休;

詩人喲!可不是春至人間,還不開放你,創造的噴泉。

吐不盡南山北山的璠瑜,灑不完東海西海的瓊珠,融和琴瑟簫笙的音韻,飲餐星辰日月的光明!

詩人喲!可不是春在人間。

【《草原上的露珠兒》作於1921年11月23日,林徽因離開英國後一個多月】

——如果這四個半月中徐林之間確實產生了某種感情,那麼這份情尚未深到讓徐志摩為分離感傷的程度。

1922年3月,徐志摩跟張幼儀在柏林離婚

。然後返回劍橋,一直呆到七個月以後,1922年10月,才離開英國。這時離林徽因回國,

已經整整一年。

1920年9月,林徽因到倫敦

1920年10月,徐志摩到倫敦

1921年3月中下旬,

兩人才見面。

徐志摩在1921年3月底,

就和張幼儀去了劍橋

倫敦和劍橋大約100公里

1921年8月中,

林徽因從倫敦和別人去度假

;1921年10月,

林徽因離開倫敦

1922年3月

,徐志摩跟張幼儀在柏林離婚。

1922年10月

,才離開英國。這時離林徽因回國,已經整整一年

不知道那些自動腦補他們倆人花前月下的人是怎麼得出的結論

??????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王藐2016-10-29 19:45:07

補註:我回答的時候,問題是「如何解讀林徽因」。

說點她的感情生活和太太客廳以外的邊角料吧。

【童年並不幸福】

林徽因出身優渥是沒錯的,但童年過得並不快樂。

她的母親是續絃,在家中地位不高。更重要的是,父親不喜歡母親,她是在一個破碎家庭長大的。(謝評論區知友指正,此處已修改)

她後來的回憶說,父親和弟弟們在前屋,母親在後屋,自己每次從前屋回來,母親就會哭著數落她,再數落父親。

這種成長環境,可能造就了她性格的敏感,也讓她對於此後自己的家庭非常重視。

她曾經給胡適寫信提到,說自己骨子裡是一個傳統的人,不知道什麼別的,但知道要對得起丈夫,對得起家庭。

▼林徽因病中畫給女兒的漫畫,讓愛看書的女兒注意眼睛,否則自己一定不會有女婿了,有愛又幽默。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陪女兒和兒子去北海游泳,梁思成因為脊柱的原因,可能沒有辦法下水。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被父親當作朋友】

幸運的一點是,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並不重男輕女,並且當他發現這個女兒的天賦之後,著意培養她。

比如林長民被政府派去歐洲考察一年多,特地寫信給十幾歲的林徽因,讓她一同去歐洲跟他生活,增長見識,以適應將來的改良社會。

林長民甚至跟徐志摩說,有一個天才的女兒並不容易,自己要學會放低姿態,忘記輩分,當她是朋友般平等地交流才行。

林徽因就是在這段時間認識的徐志摩。她一生中最好的朋友費蔚梅的看法是,她曾經被徐志摩迷住過,但只是一段時間。

文人的浪漫有時候並不是非要落足於情愛。比如那時候還有一個人和徐志摩相互寫情書玩,就是她爹林長民。

▼林長民長得很清秀,又有才華,可惜奔走於政界,死於軍閥混戰中的一顆流彈。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戀愛幾無挫折】

接待泰戈爾一事中,大家都津津樂道林徽因徐志摩及泰戈爾的三人合照,但其實還有另一張合照,照片上還有林長民和梁思成。

▼左一梁思成,左三林長民,右一徐志摩,右二林徽因,中間的白鬍子老人泰戈爾。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這張照片來源於他們為泰戈爾排演的一部劇,林長民和女兒及好基友徐志摩同臺演出,梁思成則是他們背後的男人,他做的舞臺設計。

儘管梁林兩人的戀愛是父輩安排,但從性格和學識上來說,算是天造地設小情人一對。

梁思成被京城惡少的車撞了之後,在病床上躺了很長一段時間,林徽因常常去探他。放在今天,戀人們無非帶點水果零食手織圍巾,或者一起拿 iPad 看看電影。

林徽因給梁思成帶了一本英文書,病床上無聊,他們一起把《夜鶯與玫瑰》翻譯了出來。

▼梁啟超很喜歡林徽因。並且作為一個有見識又有能力的爹,特地給了一筆錢讓他倆畢業後結婚旅行用。不僅如此,還寄去了自己的十多張名片,讓他們拿去拜訪歐洲各大使館,逼格很高。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建築學的迷妹】

梁思成學建築,事實上是受了林徽因的影響。

最早是林徽因想學建築,告訴了梁思成,那個時候梁思成還以為建築只是 Building House。

於是兩人一起被送去賓大,林徽因也想入建築系,但賓大建築系不收女生,她只能去隔壁美術系,再把建築系課程全部選修了一遍,後來又去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學舞臺美術設計。

看他們的圖紙畫風也能看得出,梁思成的鋼筆畫嚴謹規矩,林徽因的水粉畫跳脫飄逸。

▼梁思成做的趙州橋測繪圖,託費慰梅幫他發表在《Pencil Point》雜誌上,法國專家才發現中國的開拱橋比他們早了十個世紀。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林徽因的水粉畫《故鄉》,十幾歲赴美留學後,她幾乎沒有再回到過福建家中。

(評論區有知友指出這是一副水彩畫。)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BTW,留學期間林徽因收到的生日禮物逼格也很高,梁思成親自打磨了一面仿古銅鏡(甚至騙過了他的老師),上刻「徽因自鑑之用思成自鐫並鑄喻其晶瑩不珏也」。

【戰爭帶來的變故】

在林徽因留學期間,林長民在軍閥戰爭中被流彈擊中身亡,全家只剩三百元。她失去了父親。

學成回國後,在東北大學沒待幾年,抗戰爆發,她的弟弟們也在空戰中犧牲。

就連她自己的早逝,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到了戰爭的牽連,由於肺病復發之後一直在戰亂中顛沛流離,沒有很好的醫療條件,戰時物資又短缺,她基本沒有好好養過病。

至於肺病為什麼復發,和梁思成有一點關係。

回國後梁思成受聘東北大學建築系主任,寫信給林徽因,她也就奔去了東北,擔任專業英語課和美術裝飾史課的教師。

東北冰天雪地,肺病就復發了。

▼從二十多歲開始,到五十多歲去世,林徽因一直被肺病折磨,一旦病情嚴重,就只能這樣半躺在床上。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一生最好的朋友】

不用說,她一生中最好的女性朋友,就是費慰梅。

他們是在二十多歲認識的,當時的林徽因,在協和禮堂給外國使節們講中國的建築。

這段時間可能是她一生中最快活的時光。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她們之間用純英語交談,費慰梅說林徽因的英文讓她都感到自愧不如。而這個時候她的病還不重,也有時間寫詩歌、小說、話劇。

雖然家裡有一兒一女,她時常走不開。但有機會的時候,還是會跟著梁思成去野外測繪,跑了山西、河南、山東、陝西一大圈。

她是真心愛建築,所以和費蔚梅信裡說自己像是輾轉天堂與地獄,精神高度滿足,食宿卻骯髒臭氣。

「整天被跳蚤咬得慌,坐在三等火車上又不好意思伸手在身上各處亂抓,結果渾身是包!」

▼住農舍,爬梯子,畫測繪圖,生活並不風花雪月。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其實很好奇,是怎麼穿著旗袍爬上爬下的…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不得不為生計奔波】

抗戰爆發,一家人輾轉長沙,李莊,昆明。梁思成病了半年,家裡兩個孩子一個老人一個病號,誰來養家?自然是林徽因。

家裡沒錢,她就去雲南大學補習英語。

梁思成病好轉,申請到了資金,繼續搞研究,但林徽因又病了,只能躺在床上幫他翻典籍查資料。

他們給費正清夫婦寫信,各種各樣的紙拼在一起,明明很窮,還是寧願出很貴的郵費去享受精神上的溝通。

她不是一個不接地氣的人,梁思成的妹妹被髮逮捕令,她四處奔走藏匿她。家裡要接待梁家人,她一邊吐槽,一邊還是設計了安排十多個人住下的方案。

▼李莊的住處和昆明的住處都很破舊,但她的衣著Fashion得不太像那個時代的人。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去世前的那段時間】

內戰結束,胡適他們去了臺灣,我不知道為什麼梁和林留了下來。

林徽因角色轉變很快,打扮開始像一個女幹部了,參與設計國徽,參與保護北京古城區,甚至親自出席會議反駁北京城牆的拆除,但最終還是沒能保下京城來。

但此時她的肺部已經被侵蝕,腎臟也被切除了一側,每天吃很少,夜裡吃安眠藥睡四五個小時。

直到51歲,去世了。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結語】

所以應該怎麼「解讀」她呢?

從某個角度看,她並不走運,童年不幸福,父親早逝,正要施展抱負時遇上連年戰亂,一生被肺病折磨而過早去世。

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很幸運,擁有天賦,從各個長輩處得到良好的教育機會,有一個很好的伴侶,做自己感興趣的工作。

可能跟那個時候的很多人一樣,物質很糟,但精神很充實。

有個小故事。

那時候梁林都對山西一座古木塔著迷,又不知去到是否還在,梁思成寫了一封信,收信人是當地最高階照相館,請陌生人幫他拍一張照片。

居然真的收到了照片,他們看到了儲存完好的木塔,馬上收拾行囊去測繪。

而那個照相館老闆並不要酬金,只想要幾張北平的信封和信紙。

這是今天的世俗社會所不可想象的,所以還是別拿我們的世俗的眼光,去解讀那個時候的人們吧。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知乎使用者2016-10-31 18:44:40

有人說【林徽因離開美國是1928年,從此再也沒去過美國。中美電報業務開始是1930年。】

這個說法不符合事實。

根據上海地方誌,從1871年4月16號起,上海就可傳電至香港,透過倫敦轉發電報到歐美諸國。

水線電路 清同治九年四月十三日,英商中國海底水線電報公司與丹麥商大北電報公司私訂合同,秘密劃分兩公司在中國的業務範圍。規定香港及上海間全部地區作為雙方共同經營的“中立區”,大北電報公司不在香港以南擴充海線或陸線,海底水線電報公司不在上海以北至中國各地擴充海線或陸線;大北電報公司應在1871年內敷設香港—上海水線,否則,海底水線電報公司將自行敷設;大北電報公司香港至上海水線所得利潤由兩公司平分。次年,大北電報公司水線從香港敷設到上海,未按中國政府關於水線不能登陸,只能把線端設在躉船上的規定,擅自將水線在長江口外大戢山島登陸設水線房,再沿黃浦江至美租界旗昌洋行碼頭附近上岸,把電線引至南京路5號公司報房開通電路。是年二月二十九日,公開營業收發電報,用莫爾斯單工制通報。

四月十六日起,上海拍往歐美電報可經大北滬港電路傳至香港,經海底水線電報公司聯接歐洲水線至倫敦並轉往歐美各地。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馬前卒2017-01-09 15:13:04

知道20年代越洋電報多貴嗎?

上海市地方誌辦公室

民國19年12月6日,上海交通部國際無線大電臺開幕,次年2月,上海交通部國際電臺成立,以傳遞迅捷、準確、服務完善,與水線公司開展競爭,

所訂電報資費亦稍低

。例如:

國際電臺發美國舊金山電報每字1.95元

、紐約3。50元、歐洲各國2。60元;大東、大北公司

發往舊金山電報每字4.30元、紐約3.75元

、歐洲各國2。75元;美國太平洋商務水線公司發往舊金山每字3。15元、紐約3。75元。

這是1930年建立無線電臺之後的價格,之前走海底電纜的價格更離譜。總之幾十個字的電報費用,放到國內都可以買兇殺人了。20年代的林徽讀書期間喪父,沒有經濟來源,全靠梁啟超給錢讀書,居然用準公公給的學費打越洋電報聊天?還群發?你是不是把越洋電報當成微信了?

林徽因的兩位父親——《晚報文萃》2014年02期

“徽因遭此慘痛,唯一的伴侶,唯一的安慰,就只靠你。你要自己鎮靜著,才能安慰她……我從今往後,把她和思莊(梁啟超的次女)一樣看待,在無可慰藉之中,我願意她領受我這種十二分的同情,度過她目前的苦境……徽因留學總要以和你同時歸國為度。

學費不成問題,只算我多一個女兒在國外留學便了,你們不必因此著急。

這是梁思成之父梁啟超於1925年12月寫給梁思成的信,告知徽因父親林長民死於戰亂流彈,他滿懷溫情和擔憂囑咐梁思成多關心林徽因。此外,梁啟超又專門寫信給林徽因,說會照顧她的母親,只願她能專心學業。

1927年12月,結婚前,梁啟超寫信給梁思成、林徽因,慈父情懷躍然紙上,

“婚禮只要莊嚴不要侈靡,衣服首飾之類,只要相當過得去便夠

,一切都等回家再行補辦,寧可節省點錢作旅行費”。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中國唯一的越洋民用電報臺,設在上海真如,那年頭髮電報可是大事)

問題提到她國內四五個男友,每人都跑到電報局去回信,寫的還不短。我查了一下那個能落實名字的張似旭 :

1924年回國,在天津英文《華北星報》(the North China Star)任記者、編輯。後出任東吳大學教授。

再看他的收入上限:

第三節 教師的經濟待遇

《國立大學職員任用及薪俸規程令》規定:大學校長月俸有3級。自400~600元,學長月俸有4級,自300~450元,主任、校醫月俸有5級,自120~180元,事務員月俸有8級,自30~100元。教師月俸均分6級,

正教授:300~400元

,副教授180~280元,預科教授140~240元,助教50~120元,兼課講師每小時2~5元。

教授工資不錯,但每個月也就賺100個字的電報費。真要是寫一封長信去發電報,就算他拿的是國立大學一等薪水,全年工資也不夠他聊情懷的。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

如何解讀林徽因群發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