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讀書筆記:《​精神分析講臺1》第三章 攻擊1

作者:由 心之助心理工作室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2-11-14

第三章 攻擊本能

佛洛伊德企圖以本能的角度來探討人類的心靈,並企圖以本能來解釋所有人類的行為和症狀底下最究極的心理成因。他尤其以性本能(sexual instinct),或稱為原欲(libido),作為其理論的核心。後來在「論自戀:導論」(On Narcissism:An Introduction)(Freud,1912)一文中,他用了不少篇幅來說明將性本能(sex instinct)和自我本能(ego instincts)(或者也可以說是自我儲存本能〔instinct of self-preservation〕)區分開來的正當性,他說服讀者接受性本能獨立(和獨特)的特質,正如愛和飢渴是可以截然區分的二種現象一樣。其實他在這篇較早的文章中,還保留蠻多可以討論的空間。之後的「精神分析引論」(Freud,1916-17)第二十六講中,他明確地提到性本能和自我(儲存)本能的區分,這樣的區分,對他而言更加確定無疑。到此為止,他的觀念中有二種本能:性本能和自我本能。他認為性本能和自我(儲存)本能二者的關係在某些時候是對立的,二者的衝突正是精神官能症症狀形成的原因,一般我們形容為具有自我厭惡的(ego-dystonic)特徵,因為二種本能是衝突的,性本能是不被自我所接受的。但二者也會有不衝突對立的時候,稱之為自我調合的(ego-syntonic)。性本能遵從的是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自我(儲存)本能遵從的是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享樂原則和現實原則之間、儲存種族和儲存自己之間,應該也是類似的關係。這便是他1910-1915年間所抱持的本能二元論的第一理論。

接著在「超越享樂原則」(Freud,1920)一文中,佛洛伊德由單一細胞生命現象為開始,循序漸進地引申出死之本能(death instinct)的觀念。死之本能遵循的是一種能量趨於零的原則(涅盤原則)(Nirvana principle,指生物體生命的目的趨向能量最低的狀態。本來指的是生物體對內、在自身之中所發生的現象,但是如果這樣的本能導向外在現實,就成為攻擊本能(aggressive instinct)、或破壞本能(destructive instinct),可以解釋人類的攻擊、暴力、和虐待……等行為。佛洛伊德後期逐漸模糊攻擊和死之本能的關係,將攻擊的現象也視為本能,並且就是死之本能的具體顯現。而生之本能(life instinct)和死之本能(death instinct)二者的關係也是既對立又合作的。佛洛伊德最後的想法甚至是認為二種本能在所有生命現象中一定是混合的(只是不同比例的混合)。這是1920年之後,佛洛伊德所提出的本能二元論的第二理論。

在「超越享樂原則」(Beyond Pleasure Principle)(Freud,1920)、「自我和本我」(Ego and Id)(Freud,1923)文章中,佛洛伊德對生/死本能混合的現象,更進一步提出這樣的概念:生之本能主導的是使事物(或有機體)合成或同化的力量,死之本能主導的是使事物(或有機體)分解或異化的力量;越是生之本能主導,越是傾向生/死本能的混合(fusion);相反地,越是死之本能主導,越是傾向生/死本能的去混合(defusion)。二種本能混合時之量(qnantitative)的比率為何?和狀態(state)為較混合,或較去混合?由此分別展現出不同的生命現象。例如:性活動中,如果攻擊(死之本能)過多,會使情人變成性謀殺者;性活動中如果攻擊(死之本能)減少,就會變得靦腆和性無能。如果以這樣的觀點推衍,每一種生命現象都有生/死本能的參與,每一種生命現象的分析,都脫離不了生/死本能比率及狀態的分析。

有時候,二種本能會分別運作,追求獨自的目的。而本能的去混合常是破壞本能的勝利,攻擊成功地打破了所有與性之間的連結。「原欲退化(regression of libido)的精髓(從性器期到虐待-肛門期),在於本能的去混合。相反地,從早期階段進展到確定性器階段(genital stage),則受到增加之性慾成分的制約。」(Freud,1923)。意指人類以原欲為主,所經過的發展(或所謂的進化)過程(由口腔期至肛門期、再至陽具期),生/死本能是逐漸由生之本能主導,走向本能之混合的狀態;而退化則是生/死本能逐漸由死之本能主導,走向本能之去混合的狀態。

以上簡單地略述佛洛伊德對本能二元論的看法。接下來要聚焦地看佛洛伊德對攻擊的看法是什麼?攻擊和死之本能的關係為何?攻擊和破壞的關係又是什麼?

在他漫長理論的推演中,攻擊本能原本被他視為是死之本能的「衍生物」(derivative)、和「主要的表徵」(main representative)(Freud,1930)。然而,在若干後期重要著作中,佛洛伊德用攻擊本能來證明死之本能的存在,主動地模糊了攻擊本能和死之本能的區別。他在「精神分析新論」第三十二講中,更清楚地表明:「……有二種本質上不同種類的本能:以廣義來了解的性本能——如果你們喜歡,也可以用Eros——和攻擊本能,其目標是破壞……」(Freud,1930),在這裡佛洛伊德用攻擊本能取代了死之本能。在「文明及其不滿」中,他又再次強調攻擊本能:「攻擊的傾向,是人類內在一種原始、自行存在的本能特性……」(Freud,1930)。在他重要的作品「自我與原我」中更表明死之本能是靠外在導向的破壞來作為其存在的表達。所有破壞的行為都是由死之本能發散出來的:……正如單細胞有機體結合成為生命之多細胞的型態,單一細胞的死之本能可以成功地被中和,而破壞的衝動經由一個特殊器官的媒介,被轉向至外在世界。這個特殊器官似乎就是肌肉組織;而死之本能以一種導向外在世界和其他有機體的破壞本能表達它自己——雖然可能只是部分(Freud,1923a)。

在這段話中,佛洛伊德更進一步強調「破壞行為」之本能的原發性質,並將之稱為「一種破壞的本能」(an instinct of destruction)。此外,佛洛伊德還從去性慾化的原欲(desexualized libido)中源出「一種可轉移的能量,本身是中立的,可以加入質上面十分不同的色慾(erotic)和破壞衝動,增加其全部的精神灌注」(Freud,1923)。至此,破壞也不再只是內在死之本能的表現,而變成是獨立的原發衝動。但是後來佛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大綱」(Freud,1938)中又不太一致地提出「二種基本的本能」是「Eros和破壞本能」,以及「在破壞本能之中,我們可以推想,它的最終目標是引導生物進入無生物的狀態。因為這個原因,我們也稱它為死之本能」(Freud,1940)。

佛洛伊德可說是交換著使用攻擊本能、破壞本能、和死之本能;並認為這個本能能量和臨床觀察到的攻擊本能是一致的。

在此簡單地總結佛洛伊德對攻擊的看法:(1)攻擊是一種原發本能(2)攻擊本能是死之本能的展現(3)攻擊具有對外在世界的破壞性。

本能(instinct)是什麼?驅力(drive)、衝動(impulse)、或動機(motivation)又是什麼①?【①這幾個名稱的源頭似乎指向生物學,尤其是演化論。佛洛伊德最早的階段是從事基礎醫學的研究。於1876年秋天,佛洛伊德二十歲時,開始到布呂克教授的生理研究室當任正式助手,布呂克教授為他安排了一個研究題目:神經細胞的組織學。具體來說,佛洛伊德要探討的是高等動物神經系統的構成細胞與低等動物的神經細胞之差異。因為他一些早期的論文和動物學或演化論息息相關,佛洛伊德的理論也因此充滿了這些領域的色彩。(參考佛洛伊德傳,1997,高宣揚著,第三章)。】

以動物學家勞倫茲(Konrad Lorenz)的看法認為:動物和人都有某些本能,在本能的影響之下,隨著發展過程的前進,我們會形成行為的模式,而此行為模式就是生活經驗的起點。他並認為,動物和人有四種基本的動物本能——覓食(feeding)、生殖(reproduction)、逃命(flight)和攻擊(aggression)(Lorenz,1963,p。75)。所謂本能,是具有「自發性」(spontaneity)。所謂的自發性,即指由本能所主導的行為模式「經過一段較長期間的不活動後,引發性刺激的閾値就降低了。」(Lorenz,1963,p。42)「在不尋常的例子,引發性刺激的閾值,甚至可以降到零。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這個特殊的本能活動可以不經明確的外在刺激而爆發出來。」(Lorenz,1963,p。43)觀察雄斑鳩的求愛行為(行為底下為生殖本能主導;模擬佛洛伊德所提之性本能?)、和燕八哥的開胃行為(行為底下為覓食本能主導;模擬佛洛伊德所提之自我儲存本能?),就是本能自發性的最佳證明。「本能活動的模式是一種反應,可以被外因刺激(exogenous stimulus)的衝動所引發,或是,另外,由獨立的內因驅力(endogenous drive)所引發。只有在缺乏這類刺激時〔指外因刺激〕,它才會顯現其自身的自發性」(Lorenz,1963,p。76)。他在這裡說明了本能活動模式的外在和內在二種來源,在一般情況下,本能活動模式是由外在刺激所引發;但在缺乏刺激的情況下,本能活動模式也會由內在驅力所引發,展現本能的自發性。

至於本能和行為的關係是什麼?

勞倫茲繼續分析其中的關聯,他認為有機體自足的功能,例如,覓食、性交、或自我儲存功能(「功能」(function)在此似乎可以定義為是有機物生理細胞一組系統的行為),絕不是單一因素或單一本能影響的結果。「例如覓食或生殖之功能上完成統一之行為模式,總是因很多生理因素複雜地互動作用而達成,其系統的功能已經被『發明』出來」(Lorenz,1963,p。73)。「跑、飛、遊等,還有咬、啄、掘等的行為模式,都同時服侍於覓食、生殖、逃命和攻擊四個大驅力。因為這些小僕人是許多上級系統共同最後路徑的附屬品,所以我稱它們為工具動作(tool activity)」(Lorenz,1963,p。75)。所以外在的一組行為模式(例如:跑、飛、遊……等等),可能是內在多種本能(上級系統)共同的展現方式,至於此時此刻特定的行為模式(例如:跑、飛、遊……等等),究竟是由覓食本能、生殖本能、逃命本能、或攻擊本能所主導?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回答,因為此時此刻特定的行為,只能由此時此刻所有本能之間衝突和協調的結果來決定,本能之間有競爭和合作:「所有想象得到的互動作用,都可以發生在二個彼此回異而獨立的衝動(impulses)之間。可以是一個衝動在一旁幫助並促進另一個;可以是二個互相支援;或是二個獨立的衝動來源之動作影響,彼此不帶著任何關係,彼此附著在同一個相同的行為模式上。」(Lorenz,1963,p。75)。因此,在動物學家勞倫茲的觀念中,所有的動物都有自發性的本能,動物的行為模式便是由本能所主導,更進一步說,是由眾多的本能所主導。

但本能的目的為何?

尤其是攻擊本能,攻擊本能有什麼好處?

在針對動物攻擊行為的觀察中,發現攻擊常存在於異種動物之間;特別是存在於有著補食者和被補食者關係的動物之間。通常補食者的攻擊,在其動作和麵部表情之中,看不出是真正的攻擊;

而被食者在「生死關頭的反應」,才是最猛烈的攻擊

,這種最猛烈的鬥爭行為模式,是出於恐懼、和最強烈的逃走衝動,而這逃走衝動的出路被迫在眉睫的危險抑制了,此時動物沒有膽量回頭面對現實,只好以孤注一擲的勇氣去爭鬥。反擊正在追殺牠的敵人,其生存價值是不證自明的,即使反擊者是弱小而無防衛能力,也會給對方相當程度的傷害。而同種之間的攻擊,更是和種族的延續有關。通常同種之間最常出現的攻擊是爭取領土;領土的劃分,一方面可以選擇種族之中的強者;另一方面,這強者可以保護種族中的幼小者,再一方面,也可以在可利用的環境中均分同種動物,以達種族生存最大的利益。在同種動物之間,除了競爭領土之外,其實很少出現攻擊。所以在動物學家勞倫茲的觀點中,無論是異種動物或同種動物之間,(1)攻擊是一種自發的本能(2)攻擊具有儲存自己和儲存種族的作用。

讓我們再回到這個段落一開始的問題。在上述本能的討論中,本能、驅力、衝動似乎被交替地使用。而究竟在精神分析中的看法是如何?

……佛洛伊德視驅力為終極的精神動機系統,有生物基礎的來源。但是他也同樣反覆強調,對於生物基礎的來源轉化成精神動機(psychic motivation)的過程,缺乏可用的資料。佛洛伊德將原欲(或性驅力)視為早期發展階段之部分性驅力的上級組織(supraordinate organization)。這樣的觀念基本上視驅力本質上是屬於精神層面的。根據佛洛伊德(Freud,1905)的看法,部分驅力(口腔、肛門、窺淫、虐待等)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在精神上整合,但在生理上彼此並不相關。性慾和攻擊是驅力的二元論。……驅力的生物基礎是根據性慾帶(erotigenic zone),但攻擊卻沒有特定的生物基礎(Kernberg,1992,p3-4)

所以,驅力是一種精神的力量(雖然是奠基於生物學的來源),而且是「終極的精神動機系統」(ultimate psychic motivational systems)。在這裡指出了驅力和動機的關係。接著是驅力和本能清楚的區辨:……根據Holder(1970)所指出的,佛洛伊德清楚地區分驅力和本能。他視驅力為上級的(supraordinate),它們是持續的,而非間歇的動機(motivation)。而另一方面,本能是生物的、體質的、間歇的,是由生理或環境的刺激所活化。舉例而言:原欲是一種驅力;而飢餓是一種本能。佛洛伊德認為驅力是介於生理和心智的邊界之間,是植基於生物學的精神過程。他提出(Freud,1915b,1915c)我們可以知道有關驅力的唯一方式是透過它們的精神表徵(psychic representatives):意念(ideas)和情感(affects)。(Kernberg,1992,p4)

所以簡言之,動機是間歇性、非持續的;而「終極持續的精神動機系統」則稱為驅力;驅力是植基於生物學(或生理)的精神力量;本能則是更生物性和體質性的,受外在刺激和內在驅力的影響。

而衝動(impulse)又是什麼?

精神分析對這字的使用是衍生自神經學,在神經學裡,衝動指釋放電波沿著一條神經纖維而透過。在古典精神分析理論裡,本能衝動類似地被認為是在原我裡,沿著到自我的通道而透過的某些點,在此,這些衝動或者是(a)以行動釋放(discharge),(b)被禁抑(inhibition)擊,(c)藉由防衛機轉的操作而被髮散,或者(d)被昇華(sublimation)進入非本能的通道。當正確使用時,這概念是一經濟的概念,用以描述精神能量在精神裝置裡的移動,但事實上,它常被使用做為欲求(wish)、渴望(desire)、或驅力的同義字,都是指主觀的經驗。(Charles Rycroft,1995)

顯然,「衝動」是最接近生物性的、也是明顯對刺激的反應;甚至我們可以將本能和衝動連結,成為所謂的「本能衝動」。

我打算先在此暫停。關於本能、驅力、衝動、或動機,在精神分析的領域中,已有無數漫長的討論,在此,我並不想得到任何的結論。關於在本篇文章中所使用的本能或驅力,我也不會做特別清楚的區辨,也許會交替地使用「本能」和「驅力」,二者同樣地用來形容:一種具有目的或外在目標,扮演推動人類行為之內在、精神的力量。當然,本文中所討論的「攻擊」,也就必須集中在一種具有目的或外在目標,推動人類(不論是具體或隱微的、主動或被動的、現實或想象的)攻擊行為之內在、精神的力量,是以本文暫名之為「攻擊本能」。②【②Kohut在The Sear思辨的糾纏,他也從未逃避建立暫時的抽象化和概化的任務,他將之視為是進行中的假說(working hypotheses)和認為是正當ch of the Self Vo12 p177-185中,曾論及他對佛洛伊德生/死本能的看法:「佛洛伊德一直要避開哲學純粹的科學工具。他拒絕精確地定義之概念的使用,它們是純粹思辨之理論的特徵,而且他說,精神分析必須滿足於些模糊的概念,期待隨著時間可以瞭解得更清楚,而且準備隨時取代。……」Kohut用他一向審慎的態度處理,繼續說:「於是,問題是是否Eros and Thanatos的概念也是這類可取代的抽象化,或是否佛洛伊德在這個理論中違犯了他自己所設下的標準。答案並不簡單……」最後,在這篇文章中,Kohut指出,「當他〔佛洛伊德〕引介死之驅力的概念進入心理學的領域,並且試圖和原發攻擊和原發受虐之心理抽象化做聯接。藉著借用了生物學之Eros and Thanatos的概念,並且運用它們有如一種新的心理學驅力理論的基礎,佛洛伊德違犯了他先前定義良好的界線,使他自己面對他自身的批判,創造了一個平順流暢卻是純粹思辨的理論。……」。Kohut在此將佛洛伊德提出之死之本能的看法視為是「純粹思辨的理論」。本篇既名之為「攻擊本能」,其實我必須承認正是一種接近純粹思辨的取向,企圖在Freud、Kohut、和Klein的理論架構之間找到銜接或交錯的關鍵點。本文其實離臨床很遠,理論之抽象化和概念化的成分很大。】

標簽: 本能  佛洛伊德  驅力  攻擊  Fre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