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為什麼資訊產業更容易出現寡頭?他們如何馴服標準為自己服務?

作者:由 csr632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2-12-22

你是否發現,在資訊科技產業,經常會出現一家公司佔據絕大部分市場的情況:微信、Windows、蘋果、Photoshop、Google搜尋、Chrome瀏覽器、Photoshop……大量的IT公司或產品,都在自己的領域呈現主導性優勢。

或許你早已習慣了這些公司或產品,但是實際上,這種情況在傳統領域是極少出現的,汽車、輪胎、服飾、日用品……極少出現如此不平衡的市場分配比例。

《浪潮之巔》第十六章介紹了“70-20-10律”:在資訊產業中,一個成熟的市場上,龍頭一般能佔據70%左右的市場,老二則只能佔據20%左右的市場,其他公司瓜分剩下的10%。

為什麼資訊產業經常孕育出寡頭,而傳統產業則很少出現寡頭局勢呢?在這篇文章我們會討論是什麼獨特性質造成了這種區別。

在文章的下半部分,我們還會討論,那些資訊產業的龍頭,是如何在競爭中佔據領導性優勢的?那些日漸式微的資訊公司、產品,究竟輸在了哪些地方?同樣是標準化,為什麼讓Docker、Intel陷入了被動局面,卻幫助Chrome將雪球越滾越大?

本篇文章是我的總結和思考,歡迎討論。

資訊產業的獨特性質

資訊產業具備一些獨特的性質,使得它比傳統行業更容易孕育寡頭:

不同成本所佔的比例

資訊產業的研發成本高,而製造成本極低

;而傳統工業中研發成本雖然也高,但是製造成本也很高。

研發成本能夠透過規模經濟來抵消,而製造成本不能。

因為製造成本極低,因此能以極低成本擴大產量,從而擴張業務規模。而擴張業務規模又能觸發第2點,將研發成本平攤下來。

軟體的複製(複製)成本極低,這是眾所周知的。其實,硬體的生產成本也非常低,因此硬體公司的毛利率一般也很高(相較於傳統工業)。思科和英特爾的毛利率分別超過50%和60%。

矽在地殼的含量排名第二,僅次於氧。

利潤高、容易快速擴張的行業特點,造就了很多行業巨頭。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效益最好的汽車公司——豐田公司——的毛利率也不過15%左右。如果一個汽車公司想要擴大一倍營業額,那麼公司規模就要擴大一倍,也就是說工廠、僱員的數量要擴大一倍。

但是這樣公司的效率就會大打折扣。

最後甚至利潤率可能下降。

生態鏈各環節耦合性強

資訊產業生態鏈各環節之間的耦合性非常強。

我們作為個人使用者都能強烈體會到Windows給我們帶來的粘性,更不用說那些企業了。一個大公司一旦選擇了一種作業系統,那麼以後就很難放棄它。然後這個公司的下游公司也會被鎖定在這個作業系統上。而更大的生態又會進一步吸引更多的下游公司加入。最終Windows主導PC市場(消費者市場)。

題外話:Windows一直非常想攻佔伺服器市場,但是奈何一直打不過Linux。最近微軟在雲計算、開發者工具鏈(GitHub、VSCode、Typescript、npm等)上發力,正在逐漸掌控生產者(企業、開發者)的行動入口,就像過去Windows、Google、Android、Chrome掌握各自使用者的行動入口一樣。接下來的生產者入口之爭應該會很有意思。

很多軟體、雲服務也有類似的鎖定效應(雖然程度強弱有所不同)。各個雲服務廠商透過Serverless、雲原生等概念,將使用者鎖定到自己的開發平臺。各個廠商的開發平臺提供的中介軟體、API往往不同,因此很難切換。傳統計算機的各個硬體,介面是標準的,因此競爭激烈、利潤低下,受到反摩爾定律的壓迫。而云計算中的各個元件(伺服器、資料庫、運維產品、監控產品、Serverless平臺等)是非標準化的,一旦深入使用它們,便很難再遷移到其它的雲廠商。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對於傳統行業的輪胎公司來說,它對的它的下游汽車廠商就沒有這樣的鎖定效應,更不會有相關的“生態”。一個汽車廠商在某次選擇了A公司的輪胎,下次完全可以選擇B公司的。

Intel對下游廠商的鎖定效應似乎正在減弱,進入了類似輪胎公司的處境。越來越多的下游計算機制造商同時選擇Intel和AMD。

但是是什麼本質原因決定了一個公司的“鎖定能力”?難道某一些行業天然容易被鎖定?我也很好奇。我覺得和行業的發展歷史、開闢者的經營策略也有關。歡迎發表看法。

可比較性

資訊產業的產品往往容易比較高下(主要指面向生產力的產品):

對於硬體類產品來說,效能指標是硬性的,甚至是可以量化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透過耍嘴皮子矇騙不了比較聰明的消費者。

對於軟體類產品來說(尤其是生產力軟體,比如Office、PS等),是否好用,功能是否全面,也是可以比較客觀地對比的。

在比較生產力軟體時,大家都有明確的目標:完成工作,因此主觀因素影響比較小。沒人會在意哪個伺服器比較好看。

個人軟體市場往往是諸侯爭霸,因為產品各有千秋,消費者喜好不同,很難比出高下。

上面的特性主要針對面向企業、生產者的產品。面向個人消費者的IT產品往往比較類似傳統行業。

傳統行業,營銷、個人喜好很大程度影響了消費者的選擇。就算你的公司落後了,也能透過差異化來吃掉不少市場。

我們在日常購物的過程中,經常能看見商家阻礙我們比較的手段:

與競爭產品不同的規格,讓你沒辦法在第一時間算出單位質量的價格。打包銷售。例子:食品、日用品。

手機、家電營銷,宣傳各種難以量化的特性,透過抽象的辭藻、精緻的圖片來吸引你,降低“引數”在你心中的權重。

各種複雜的優惠活動:條件滿減、條件優惠券、各種玩法……讓你難以比較價格。

寫到這裡,我對Windows、Google搜尋、Chrome瀏覽器充滿了敬意,它們同樣是面向個人使用者的產品,但是沒有采用“破壞比較”的手段(後兩者甚至不具備“鎖定效應”),卻依然贏得了大部分市場。它們贏得市場的方式值得繼續深入討論。

專利壟斷

在這種技術密集型的行業,領導者透過專利壟斷,讓追隨者很難超車。缺少競爭者,則可以獲得更高的利潤。

主要例子是高通公司透過專利官司,拳打諾基亞,腳踢蘋果,穩坐無線通訊、半導體行業的幕後收割者。

題外話:壟斷會讓一個行業缺乏創新的動力。因為對於壟斷者來說,“創新的價效比太低了”,透過壟斷地位來收割消費者,就能躺著賺錢。最終整個行業變成一潭死水。讀者應該對這些例子深有感觸:美團外賣、滴滴打車。

壟斷者與被壟斷者之間的博弈

但是資訊產業的巨頭擴張也會受到約束。

為了保證自己的議價權,處於下游的公司要保證自己的貨源不能長期被同一家上游公司壟斷,因此會按比例、交替採購不同上游公司的同類產品。

如果還是攔不住一些強勢擴張的公司,還可以訴諸反壟斷法。

因此,壟斷者往往會比較聰明,故意留下一些市場份額給老二和其他競爭者。

標準化 - 資訊產業競爭的雙刃劍

讓我們從這個事件說起:Kubernetes 在 1。20 版本後廢棄 Docker。

曾幾何時,在我的淺薄認識中,Docker就是容器化的代名詞。這個小公司曾一度站在風口浪尖,但是自己的命運卻始終被其他巨頭主宰,令人感慨。

同樣是開源、標準化,它讓Docker陷入了更加被動的局面,卻幫助Chrome將雪球越滾越大。

事實上,除了少數成功的寡頭以外,大部分被標準化的產品、公司,整天都生活在提心吊膽之中。比如那些生產電路原件、小晶片的公司,都是“打工人”。

從我瞭解到的資料來看,Docker公司在容器化上的“話語權”一直不高,真正的主導者是Google的K8s。

類似地,Chome主動主導著Web標準;蘋果則牢牢掌控者IOS、MacOS生態的話語權。

為什麼標準化有時造就寡頭,有時卻造就“打工人”?

首先,標準化在它們身上的表現是不同的:

寡頭往往是主動為下游設計產品,順手將自己的設計標準化、開源,從而防止競爭對手走出不一樣的道路;

而“打工人”則是被動地從下游接到訂單,生產標準化的產品。

進一步,探究造成這些表現差異的根本原因:

為了獲得話語權,寡頭需要砸大量的財力、人力。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為啥強如微軟,也放棄維護他們自己的瀏覽器核心了。因為需要投入的人力財力實在是太恐怖了。chromium團隊,光是開發人員,都已經上千了。假如每個人員年薪是100w人民幣,持續投入十年,這個支出就是幾十億,這還不算周邊的測試、產品、UI。最關鍵的是,就算微軟願意投入十億,能保證做到chromium相同的功能嗎?就算能做到相同的功能,還不是另外一套chromium,能做出其他優勢嗎?於是最後微軟也放棄了,乾脆直接從開源的chromium上改起,把微軟需要的功能融入chromium。 —— 為什麼強如微軟也要放棄維護自己的瀏覽器核心

最好是直接面向終端使用者,因為他們的需求比較抽象、模糊,這樣產品才能在設計上有主導空間。

比如Chrome,是直接面向終端使用者的瀏覽器,使用者只是“想要好用的瀏覽器”,因此Chrome才有產品設計上的發揮空間。

如果你沒有把控終端使用者,終端使用者的需求已經被其他公司分解成具體的需求,那你就只能生產標準化的產品,成為“打工人”。比如Docker,雖然它很早就實現了優秀的映象構建體系、容器執行時,但是它沒有及時滿足到編排、運維這種終端使用者需求。當這個需求被K8s滿足時,Docker就成為了一箇中遊提供商:提供標準的映象構建和容器執行時,徹底喪失了主導權。

在為Docker惋惜的同時,不應該成為事後諸葛亮。我們不妨拷問一下自己:如果你站在2014年領導Docker公司,你是否能意識到,自己引以為傲的映象構建體系、容器執行時技術,一旦穩定以後,很難繼續給使用者帶來新的價值?因此應該及時引領解決編排、運維這種更高層次的使用者需求?

這就是為什麼,標準化讓Docker陷入了更加被動的局面,卻幫助Chrome將雪球越滾越大。

標準化的競爭無處不在

從上面的討論中,我們可以看到標準化其實有2種用法:

寡頭將自己標準化,並主導標準的創新,扼殺競爭對手創新的可能。(Chrome的例子)

新生的下游服務,將其上游服務標準化,使其成為一種可以替換的中間層,淪為“打工人”。(K8s的例子)

這逐漸成為了我的一種分析框架,幫助我更深刻地理解巨頭之間的競爭案例:

接著上面Chrome的例子,如果Chrome繼續擴大Web應用的職能,Windows將陷入類似於Docker的尷尬境地:大部分使用者需求可以透過Web平臺滿足,

作業系統成為一種可以替換的中間層

。可以想象,微軟的領導者對於Web平臺是非常警惕的,更不會願意積極推廣PWA這樣的Web技術。蘋果公司也是同理,如果Web應用的生態強大了,那麼Apple自己的生態就會失去很多價值,“Mac不就是個Chrome執行器罷了”。

前面我們提到,電路原件、小型晶片的公司是“打工人”,其實最近Intel的日子也過得不滋潤。計算機CPU平臺方案(CPU+配套的主機板)提供了標準化軟硬體介面,而作業系統進一步抹平了CPU平臺的差異。因此Intel想要面向終端使用者來設計產品的空間很小。使用Intel還是AMD的平臺,對於終端消費者來說沒有本質的區別:

因為它們都符合作業系統的執行標準,都能執行任何軟體

。因此,下游PC廠商很樂意交替採用Intel和AMD的方案(培養AMD)。並且一旦AMD取得進展,Intel就會受到很大的競爭壓力。另一方面,Intel在蘋果電腦上還會受到蘋果M1晶片的夾擊。

與Intel相比,蘋果M1晶片的發揮空間則更大,因為蘋果膝上型電腦的下游就是終端消費者。它不需要為下游廠商提供標準化的產品,它就是玩法的制定者,它可以針對終端消費者做全面的設計和最佳化。

M1的跑分那麼高是ARM架構的原因嗎? - 李楠的回答 - 知乎

總結

這篇文章討論了資訊產業更容易孕育出寡頭的原因:製造成本極低、生態鏈各環節耦合性強、以及可比較性。

然後,還討論了資訊產業寡頭的獨特競爭手段:標準化,它是勝利者的權杖,也是失敗者的枷鎖。

參考資料

《浪潮之巔》第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