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拜訪富士山

作者:由 xiajian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2-11-11

拜訪富士山

提及日本,人們頭腦中閃現出的第一幅畫面大約就是“富士山”了。富士山是日本國的象徵,也是日本人的精神信仰、心靈寄託及審美原點。

“富士”在日文中為“ふじ”,用英語注音讀“Fuji”。日文詞彙中的“不死”、“不盡”、“不二”、“福地”…… 均與“ふじ”同音或諧音,於是這些詞便都成了富士山的“別稱”。當初,德川家康之所以設“幕府”於江戶(現東京),就是因為在江戶城可眺望富士山;而“富士山”諧音“不死身”,正合“武家”願景——祈求聖山能保佑德川家族的安全。

富士山距東京都約80公里,高聳於靜岡縣與山梨縣交界處,是一座目前處於“休眠期”的活火山。島國日本處亞歐大陸東部和太平洋西北部兩個板塊的“消亡地帶”,也就是“環太平洋火山帶”上;約一萬年前,現在的伊豆半島當時還是獨立島嶼,因地殼變動與本州島激烈碰撞擠壓,隆成了一條由東北向西南走向的山脈,山脈形成的之前和之後,這一帶火山多次噴發,熔漿及火山灰層層堆積,其中便形成了富士山這樣典型的圓錐形“層狀火山”。富士山是日本的最高山峰,海拔3776米,山底周長125公里,現在的火山口直徑約800米,深約250米,如果從高空俯瞰,火山口與邊緣的“富士八峰”形成蓮花形狀,所以又被稱作“芙蓉峰”。

終於要去拜訪富士山了。上午9點整乘大巴車出發,車子離開東京往西南方向行駛,約一個小時後,來到富士山北麓的“忍野八海”,這是我們此次登臨富士山的“前站”。

拜訪富士山

忍野八海是日本山梨縣山中湖和河口湖之間的湧泉群。公元800年(延歷十九年),富士火山又一次噴發(“延歷噴發”),將富士山下山梨縣的“宇津湖”,分隔為“山中湖”與“忍野湖”;後來忍野湖日漸乾涸形成盆地,但留有8個湧泉口,錯落有致地散佈於坐落在盆地中的“忍野村”,它們分別為:御釜池、底無池、銚子池、濁池、湧池、鏡池、菖蒲池和出口池,故而得名“忍野八海”且名揚四方。這8個湧泉口的泉水,是富士山融化的雪水經火山層積的地層過濾而成,平均水溫約攝氏13度,水質清冽甘甜,富含礦物質,是可以直接飲用的“天然礦泉水”。 忍野八海1985年入選“日本名水百選”,又被日本國定為“新富嶽百景”之一。

拜訪富士山

忍野村自然景物非常優美。在村邊往西南方向看,富士山的遠影便映入眼簾。因為時值盛夏,富士山的峰巔並沒有多少積雪,而是山色蒼翠。村中8個湧泉口形成的池塘中,泉水清澈見底,真正是“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更有意思的是,“御釜池”中有許多錦鯉,色彩豔麗,“皆若空遊無所依”,其中有寶藍色的錦鯉,我還是頭一回見到。村內村外小溪縱橫,水流潺潺,溪畔野花盛開——富士山山區的花期要比別處晚。忍野村的村民很善於開發旅遊專案,村子的中心處,溪流環繞著一個熱鬧的商業區,遊人可以透過小橋進入,各式小店出售旅遊紀念品、水果、山中的堅果及菌幹、自產的茶葉等等,生意興隆。想在村中“鬧中取靜”也十分容易:一家家小茶館可供遊客休憩品茗,“富士水”泡“高山茶”再愜意不過;民居旁的籬笆內,是菜畦、果園或茶園,充滿山野趣味。

拜訪富士山

日本是全世界工業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但村中的“水磨豆腐”作坊,仍用傳統的水車磨製豆漿,讓人彷彿穿越到江戶時代……我們在一家民居小飯店吃午飯,聽說日本有“夏之土用”(立秋前吃鰻魚)的習俗,就點了“鰻魚飯”,特色醬料烹製的鰻魚拌米飯,鹹甜相雜,鰻魚肥而不膩,鮮美異常。

拜訪富士山

午飯後乘車前往富士山的“五合目”。所謂“合目”,是古代日本人徒步登臨富士山,拿著油燈從山腳到山頂要用掉10壺燈油,用掉一壺燈油的距離為1個“合目”,“五合目”相當於半山腰,“十合目”為峰頂。這裡有兩個概念需要釐清。一是“合目”不是指富士山的垂直高度,而是指登山人的步行距離。二是富士山的“五合目”並非只有一處:山南面的“五合目”是古代和現今徒步登山者所到的山腰登山道口;而山北面的“五合目”,則是乘汽車登山時,山腰的一個停車場兼觀景平臺。我們要登臨的,是山北面的海拔2305米的“五合目”,這是大客車所能到達的最高處。(小汽車也只能到達“六合目”。)

拜訪富士山

想識得富士山“真面目”其實不容易,據說即使是晴天,想要見到富士山的真容也只有45%的機率。我們在車上一直祈禱著,希望天公能作美。在入山的盤山公路上,有一段大約200米長的路會發出類似音樂的聲音,這是因為路面有一道道凹槽,汽車輪胎與凹槽摩擦就發出高高低低的“樂聲”。接著,我們終於在近處見到了心心念唸的富士山,還未到“五合目”,與我們同車的乘客們就歡呼起來了——富士山的頂峰設有云霧遮擋,聖山露出了她美麗的容顏在迎接我們。大家下了車,在觀景臺上瞻仰聖山,盛夏中的山頂只留有一抹殘雪,火山口有一縷輕雲在飄浮,空氣中有一股硫磺味。身處海拔2300多米高度上的“五合目”,遊人們感到氣溫明顯下降,但大家熱情倍增,紛紛以聖山為背景拍照留念。

拜訪富士山

“五合目”設有餐廳、商店、“遊人休憩所”,還有一個高山郵局。郵局的門外,有一組“登山者”的雕塑。在這個郵局中,人們可以透過三種方式“證明”自己登臨過富士山:一是購買印著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浮世繪的明信片,加蓋郵局的郵戳寄出;二是購買郵局出售的銅質紀念章,紀念章一面刻著漢字“五合目”,另一面刻著英文“MT Fuji 3776m”;三是在郵局免費列印“登臨紀念箋”,而後加蓋郵局的郵戳。郵局人員非常熱情,有一位員工會中文,和我聊天,並表達自己想去中國旅遊的願望。

拜訪富士山

“五合目”的商店旁有一座神社,這是供奉富士山山神的“富士山大社”,又稱“小御嶽神社”。所謂的“小御嶽”,是富士山的“前身”。據地質學家研究考證:約40萬年前,在現今富士山的位置上,大規模的岩漿噴發形成了“先小御嶽”火山;到了約10萬年前,先小御嶽附近又一次大規模的岩漿噴發,覆蓋了先小御嶽,形成了海拔高度2300多米的“小御嶽”火山;約1萬年前,也就是伊豆島與本州島碰撞擠壓的差不多時間,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形成了“古富士山”,又覆蓋了小御嶽,只在山的北面留下了小御嶽的火山口,就在我們所在“五合目”的“小御嶽神社”處;以後,富士山仍在不斷的岩漿噴發中“成長”,有文字記載後的噴發就有18次,形成了海拔3776米的現在的富士山。“小御嶽神社”建於公元937年(承平七年),紅色的“鳥居”非常醒目。

“五合目”觀景區還設有一塊石碑,一面是日文一面是中文介紹富士山。我記了一下主要內容:一是“富士山的歷史”,包括現今山的高度、山的形成及最近的一次噴發;二是“文學繪畫中的富士山”,說是日本文學作品中最早提及富士山的是古詩集《萬葉集》,而最早與富士山相關的繪畫是《白齋》和《廣重》,我孤陋寡聞,對這些作品聞所未聞;三是介紹“富士山的動植物”。

依依不捨地要告別富士山了。當我們剛剛登上大巴,就見大團雲霧湧過來,一下子就將山峰遮蓋得嚴嚴實實——看來我們真的與聖山有緣!回程中在公路上又見富士山全景,那倒置的扇形山體,橫空出世的不凡氣概,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拜訪富士山

傍晚時分來到了“豐橋市”。這是一個美麗的小城,舊稱“今橋”,後稱“吉田”,明治時期因“吉田”與三河國“吉田藩”同名而改名“豐橋”。小城位處愛知縣東南部,南鄰太平洋,東接靜岡縣濱松市,有東海道新幹線通達。外來遊客作“富士山遊”,這兒是西邊的起點或是終點;我們來到此地,是因為當晚訂的住宿地就在豐橋,同時也算是我們此次拜訪富士山的一個“尾聲”。豐橋市城市雖小,但卻是豐田汽車公司總部的所在地——它附近的“三河灣港”是日本最大的汽車出口港。老兩口帶著外孫,在一家名叫“武藏”的料理店吃了豐盛的晚餐:各種壽司、蕎麥麵、雞排、叉燒……飯後,在免稅店裡買了一些生活用品,就回酒店了。酒店十分豪華,我們住第二十二層,觀光電梯上下。拜訪富士山是此次東瀛之旅的最後一站,我們第二天就要返回大坂乘飛機回國了。

近些年,各種媒體熱炒關於富士山將會再次爆發的傳聞。富士山作為地殼運動而形成的活火山,自有文字記載以來噴發18次,平均300多年一次;迄今最後一次爆發是在江戶時代的公元1707年(寶永四年),現在距“寶永噴發”已是300多年後,所以二十一世紀富士山再次爆發很有可能。地質學家們發現富士山的山頂積雪消融速度目前在加快,表明火山口的溫度在升高;2012年,科學家研究發現,富士山現在的內部壓力已高達1。6兆帕,符合噴發條件……

由此,我不禁聯想到最能體現日本人精神世界和民族性格的“富士山文化”。為什麼那麼多日本作家喜歡以富士山為作品題材?為什麼日本畫家將“不會畫富士就不是畫家”作為通識,從而出現過像葛飾北齋與安藤廣重這樣的浮世繪“富士雙壁”?為什麼日本攝影家們熱衷於“鑽石富士”、“珍珠富士”、“赤富士”、“逆富士”、“ 笠雲富士”等等的攝影創作?原因在於火山帶上的日本國雖風景秀美,但火山噴發頻繁,火山噴發的伴隨物是地震,地震的伴隨物是海嘯……日本民族世世代代生活在美麗山川和自然災難共存的環境中,“美麗背後暗藏著的危險”、“美的極致是死亡”便成為他們的民族意識,因而富士山也就成為了一種與宗教無關但根深蒂固的精神信仰。正如愛爾蘭裔日本作家小泉八雲在《登富士山》一文中所說:“從遠處看富士山的美,不正是由死亡和痛苦的力量所創造出來的嗎?難道類似人類理想的一切事物,透過那層由我們繼承下來具有紀念性質的魔力迷霧,回頭去看不也是死亡的成品嗎?”小泉八雲確實是一位出色的“東方解釋者”!

我的另一個聯想則是由部分國人同胞引起。自從有了“富士山可能再次爆發”的傳聞後,網上就見到不少我國網友的言論,對此表達他們的幸災樂禍,其發言內容我都恥於在文中引述。歷史原因造成國人們的“仇日”心態我是理解的,但“富士山可能再次爆發”居然引起我國一些網友的“狂歡”,我實在無法接受。這些偏執的反智傾向,拒絕理性思考的情緒化的渲洩,不僅體現這些人缺少最基本的人文情懷,更反映了他們的無知。1707年富士山的“寶永噴發”,火山灰曾升到兩萬米的高空,80公里外的東京都被火山灰覆蓋;而據科學家們預測,如果富士山再次噴發,其噴發量將會是“寶永噴發”的兩倍!屆時,方圓30公里內大部分生物會被岩漿及火山碎石毀滅,像“忍野八海”之類將不復存在;江河水體也會被汙染,日本大部分地區將產生飲水困難;火山灰進入大氣層,除了會造成毒氣汙染外,還會導致全球性的氣象變化,出現的“無夏之年”也會嚴重影響我國的農業生產,國民經濟將嚴重受損;而如果噴發發生在春季,我國最富裕的東部沿海地區不僅僅受地震的波及,同時還會遭火山灰的汙染……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想“隔岸觀火”,是何其愚蠢!

人在自然災害面前是渺小的,但人類的命運是相連的。我祈願包括日本人民在內的全世界人民平安。

標簽: 富士山  噴發  五合目  富士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