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京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會有一座太監陵墓?

作者:由 小何探時史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2-11-22

明十三陵,現在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路,是明成祖朱棣派人尋找到的一塊風水寶地,專門用來安葬明朝的列位皇帝。

明朝自朱元璋建國到朱由檢王國共立16位皇帝,而明十三陵葬著13位皇帝,有三位皇帝不在,其中第一個就是朱元璋。

京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會有一座太監陵墓?

明十三陵

朱元璋建國之後定都南京,死後就葬在了南京的明孝陵。靖難之役後,建文帝朱允文失蹤了,也就沒有了他的陵墓,隨後朱棣成了皇帝,遷都北京。土木堡之變中,朱祁鎮被瓦剌俘虜,其弟朱啟鈺成了皇帝,後來這朱祁鎮又回來了,做了太上皇,被軟禁。經過八年的努力,朱祁鎮成功復位,認為他的弟弟

朱祁鈺

,不仁不義,不承認他做過皇帝,所以就以親王之禮,把

朱祁鈺

葬在了北京西郊的玉泉山。

明朝的這三位皇帝是沒有葬在十三陵的,可是在明十三陵當中卻有一個太監墓,它的主人是王承恩。

京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會有一座太監陵墓?

崇禎十七年

,風雨飄搖的大明王朝終於走到了盡頭。闖王李自成的大軍正氣勢洶洶的向著大明朝的國都北京殺奔而來,而此時此刻陪在崇禎皇帝身邊的僅有他的心腹太監王承恩。

眼看著大廈將傾,滿朝的文武官員都已經對大明這個腐朽的王朝徹底喪失了信心,在闖王大軍到來之前便已經作鳥獸散紛紛顧著自己逃命,而只有這個王承恩由始至終陪在自己的主子崇禎皇帝身邊。

王承恩是河北邢臺人,少時因為家貧做了太監,入宮之後,王承恩便一心一意地幫朱由檢登上了皇位,並且成為了朱由檢的心腹太監,可謂是權傾朝野。

京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會有一座太監陵墓?

朱由檢登基之後,勤勉政務,其勤奮程度可以和開國皇帝朱元璋相媲美。

他繼位之初,就下定決心清除閹黨,一步步剪除了魏忠賢及其黨羽。

風雨飄搖的大明似乎是有了新的希望,不過這終歸是曇花一現。

公元1644年3月19日,李自成率軍攻破了北京

,徹底絕望的崇禎帝朱由檢寧死不做俘虜,選擇了上吊殉國。明朝最後一位皇帝死,明朝滅亡。

京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會有一座太監陵墓?

而跟隨在崇禎帝身邊的太監王承恩也是上吊而死,隨它的主人而去。王承恩選擇了忠於自己的角色,他沒有見主人危難而吃裡扒外。

京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會有一座太監陵墓?

三天之後,兩個人的屍體才被找到,被李自成停放在東華門。4月4日,朱由檢同周皇后葬入了田貴妃墓中。清軍打著給明朝報仇的旗號入關之後,順治帝將崇禎改葬司禮,同時他感念王承恩真臣魏楚捐軀一從,讓他陪葬司陵,入葬皇家陵園,繼續守護朱由檢,並且親自為其撰寫碑文,讓他永遠守護陵墓。

就這樣,王承恩成了明十三陵當中唯一陪葬的太監。

京明十三陵中,為什麼會有一座太監陵墓?

康熙繼位之後,又專門在司陵附近為王承恩樹碑立傳,褒獎他忠貞侍君的精神,而王承恩的事蹟也被寫入了明史。

王承恩生前的住宅也被改建成了理郡王府,用以紀念他的忠君不二,為國捐軀的義舉。清朝之所以高調的把王承恩葬入皇陵,還不遺餘力的宣傳,其實是有著深遠的目的的。因為清軍是打著養成天命,弔民伐罪的旗號殺進中原的,他想透過宣揚王承恩的這種忠孝精神,讓天下人明白,忠心耿耿就能受到嘉獎,為大清國效忠才是最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