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格奧爾格圈(George-Kreis)的文韜武略

作者:由 只抓住6個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19-01-20

十九世紀末,德國未成年,它不知道怎樣進入現代,深陷青春期的迷惘。

現世的精神導師稀缺,要是誰那裡展露出一絲啟蒙亮光,有志青年馬上就會聚集過去。

格奧爾格圈(George-Kreis)就非常有代表性。社會學家鮑曼(Zygmunt Bauman, 1925~2017)、齊美爾(Georg Simmel, 1858~1918)曾一針見血指出,這種圈子使得現代人在“流動的現代性”中獲得了一種歸屬的可能。

格奧爾格圈(George-Kreis)的文韜武略

(圖源:images。zeno。org)

施特凡·安東·格奧爾格

(Stefan Anton George)

德國象徵主義詩人。1868年7月12日出生於德國賓根附近的佈德斯海姆(Büdesheim),1933年12月4日在瑞士洛迦諾附近的米努西奧(Minusio)逝世。

格奧爾格的父親也叫施特凡·格奧爾格(Stephan George II),是一個客棧老闆和葡萄酒商人。其祖上是法國人,大革命期間遷至德國南部。

格奧爾格少時便表現出超出常人的能力,14歲時他就跟幾個同學萌生了創辦刊物的想法,刊名定為《玫瑰與薊草》(Rosen und Disteln),內容擬以純文學為主,拒絕宗教和政治因素。5年後終於得以出版,但只出了一期就停刊了。未獲成功的原因在於幾位青少年辦刊人高估了大眾審美能力,以為詩歌、散文等文學作品會激起他們的興趣。

不過這次經歷也不能算失敗,格奧爾格的核心作用在此過程中初現端倪。他在讀書期間有點偏科,但語言能力表現出色。他拒斥當時德語文壇流行的自然主義文學,認為多數德國詩歌境界庸常,趣味貧乏,需要重振往日輝煌。

1888年中學畢業後格奧爾格開始到其他國家漫遊,先在倫敦呆了半年,後來去了瑞士、義大利,最終到達巴黎。他被法國的象徵主義所吸引,還結識了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和魏爾倫(Paul Verlaine),並透過朋友引薦加入了馬拉美舉行的“星期二”聚會。他們“為藝術而藝術”的態度令具有唯美傾向的格奧爾格深有同感,後來他自己也嘗試著用法語寫詩。不過他只是表面上疏遠了自己的國家,實際上並沒有忘記它,他覺得德國需要進行一場特別的文化革命。

1889年格奧爾格回國到柏林上大學,學習哲學、日耳曼學和法國學。此時格奧爾格圈已開始形成——可見當初德國人拉幫結派的作風一點不比中國人差,21歲的青年都能組建團伙。

與格奧爾格有關的“圈”不止一個。比如慕尼黑宇宙圈(Munich Cosmic Circle),其核心人物是不可知論者、神秘主義者舒勒(Alfred Schuler),他也曾是格奧爾格圈成員,並因此格奧爾格曾與慕尼黑宇宙圈過從甚密。

韋伯(Max Weber)與格奧爾格圈也有過交往,且他自己也擁有自己的韋伯圈(Weber Circle)。

基本可以認為格奧爾格圈形成於1891年,到1933年格奧爾格本人去世結束。其成員主要來自德國,也有奧地利、荷蘭、波蘭、比利時等國的,身份主要是詩人、作家、學者等,加起來總共超過百人。他們認同並追隨格奧爾格,自願組成了共同體。

格奧爾格圈具有男性色彩,也就是說成員都是男性。除了因為當時知識女性還不夠多以外,可能還有格奧爾格自己的原因。

舉兩個例子。1891 年格奧爾格在維也納認識了年僅17 歲的詩人霍夫曼斯塔爾(Hugo von Hofmannsthal),兩人一見如故,互相傾慕。格奧爾格後來將他稱為自己的孿生兄弟,還送花給他。這類情感,格奧爾格用這樣的詩句描寫:

Führen wir uns bei der hand

Wie märchenhafte geschwister

Verzückt und mit zagendem gang。

——《Beträufelt an baum und zaun》

(我們手牽著手,如童話裡的兄弟,心醉神迷又有點膽怯。——《細雨灑在樹梢籬笆》)

另一標誌性事件始於1902年格奧爾格在慕尼黑與14歲的馬克西米連·科倫貝格(Maximilian Kronberger)的相識,格奧爾格深深迷戀上這個美少年,情不自禁將他神化。格奧爾格和他朋友圈的人把他尊稱為馬克西敏(Maximin)。不幸的是,兩年後馬克西敏病逝,格奧爾格出版了詩集紀念他。

格奧爾格圈(George-Kreis)的文韜武略

格奧爾格圈(George-Kreis)的文韜武略

格奧爾格圈(George-Kreis)的文韜武略

《紀念馬克西敏》(圖源:johncoulthart。com)

格奧爾格圈存在期間正逢新藝術運動紅紅火火的時代,很多出版物的裝幀都反映了典型的德國青年風格(Jugendstil),其中也包括創刊於1892年的格奧爾格圈核心刊物《藝術之頁》(Blätter für die Kunst)。

格奧爾格圈(George-Kreis)的文韜武略

(圖源:commons。wikimedia。org)

格奧爾格延續了少時辦刊的追求,仍然堅持著“為藝術而藝術”的唯美主義。《藝術之頁》一直辦到1919年,共出版12輯。

《藝術之頁》創刊號宣稱,它不歡迎任何國家、社會因素,只服務於詩歌和寫作等純藝術。它脫離了當時德國文壇的自然主義,彰顯的是來自法國象徵主義的影響,在創作上精雕細刻,追求形式的完美。

《藝術之頁》是格奧爾格與奧地利詩人霍夫曼施塔爾共同創辦的,他們的作品也是其中水平最高的。這本雜誌是格奧爾格圈成員展示自己的平臺,格奧爾格充分照顧了晚輩,他自己的作品只佔很少比重。

胡戈·馮·霍夫曼施塔爾

Hugo von Hofmannsthal

1874。2。1~1929。7。15

奧地利詩人、作家、劇作家、評論家,德語文學唯美主義和象徵主義的重要代表。

格奧爾格圈(George-Kreis)的文韜武略

(圖源:en。wikipedia。org)

格奧爾格圈的這種師徒關係(Meister-Schül)讓很多人聯想到蘇格拉底那一批古希臘先哲的教育活動,人們之間存在著建立在個人人格之上的友誼和愛。

格奧爾格圈稍有名氣的文人學者有德國實業家與詩人波靈格(Robert Boehringer,1884~1974),魏瑪共和國著名學者貢多爾夫(Friedrich Gundolf,1880~1931),中世紀政治史學家康託洛維茨(Ernst Kantorowicz,1895~1963),哲學和心理學家及現代筆跡學奠基人、曾獲諾貝爾獎提名的克拉格斯(Ludewig Klages,1872~1956),神經學家孔斯坦(Oskar Kohnstamm,1871~1917),宗教創始人、不可知論者舒勒(Alfred Schuler,1865~1923),語言學家、考古學家沃默爾(Karl Vollmöller,1878~1948),猶太詩人沃爾夫施克爾(Karl Wolfskehl,1869~1948),歷史學家和詩人沃爾特斯(Friedrich Wolters, 1876~1930),作家德爾勒特(Ludwig Derleth,1870~1948),詩人和戲劇家海澤勒(Bernt Heiseler,1875~1928),學者海林格拉特(Norbert Hellingrath, 1888~1916),文學史家和作家貝特拉姆(Ernst Bertram, 1884~1957),荷蘭詩人費爾維,醫生兼作家希爾特布蘭特(Kurt Hildebrandt,1881~1966),文學批評家和作家科梅內爾(Max Kommerell,1902~1944),學者高特因(Percy Gothein, 1896~1944),藝術家萊希特(Melchior Lechter,1865~1937)等。

格奧爾格圈(George-Kreis)的文韜武略

左至右:沃爾夫施克爾,舒勒,克拉格斯,格奧爾格,沃維(Albert Verwey)(圖源:faz。net)

《藝術之頁》清晰地展示了格奧爾格圈純粹、唯美的形式追求,且明確表現出遠離社會的取向。但圈內成員並非都是單純文學青年,很多人的研究領域本來就是歷史、社會、宗教、政治。

比如1919年格奧爾格認識了年輕的康託洛維茨,並指導他完成了弗雷德里希二世的傳記。該傳記把這位皇帝描繪成一個悲劇英雄和德國整個國家的理想化身,引起正統史學家的異議。

恩斯特·H·康託洛維茨

Ernst Hartwig Kantorowicz

1895。5。3~1963。9。9

德裔美籍猶太人,專門研究中古時代政治、思想的史學家。

格奧爾格圈(George-Kreis)的文韜武略

(圖源:theparisreview。org)

康託洛維茨是格奧爾格圈文武兼備的一個典例,他最出名的著作是《弗里德里希二世大帝》(Kaiser Friedrich der Zweite)、《國王的兩個身體:中世紀政治神學研究》(The King’s Two Bodies: A Study in Medival Political Theology)。《藝術之頁》的唯美詩歌跟他無關,與弄月青年的文弱相比,他的文字作品顯得更加英武。

按照格奧爾格的看法,世紀末的德國正在變得庸俗不堪,德意志的土地上缺乏高貴的精神品質。他自一開始就相信,詩歌和哲學將成為德國民族主義精神偉大復興的基礎,高貴的德意志精神品質終將回歸。詩人扮演的角色就是先知,也是神諭的宣告者。這得到康託洛維茨等人的高度認同。

可是文學一旦上升到國家、民族高度,為藝術而藝術的理想就不可能保持純粹。正所謂你不關心政治,政治要關心你。

格奧爾格心中高貴的德意志精神品質是當時德國人共同的嚮往,它可以直接被用於治國平天下。康託洛維茨的《弗里德里希二世大帝》就深受希特勒、戈培爾的喜愛,格奧爾格圈也被有些人認為是納粹的精神楷模——這個圈子是精英團體,鼓吹德意志精神,某些成員又總是研究帝國領袖。

納粹上臺後,出於對格奧爾格的高度欣賞,曾計劃

以他的名義設立一個與歌德獎相媲美的文學獎。

格奧爾格也被看作歌德以後詩寫得最好的德國詩人。

Schon scheinen durch der zweige zackenrahmen

Mit sternenstädten selige gefilde ·

Der zeiten flug verliert die alten namen

Und raum und dasein bleiben nur im bilde。

——《Weihe》

(透過樹的椏椏枝枝 / 隨星空神聖之境閃耀 · /時間的飛馳失去古老的命名 / 空間和生存只在影象中留存。——《聖禮》)

很難說格奧爾格有沒有野心,反正他1928年出版的最後一部著作名為《新帝國》(Das neue Reich)——這個名字、這個年代、這個國家放在一起就頗耐人尋味了。

事實上格奧爾格在《藝術之頁》停刊後(1919年),就開始建立一個絕對精英組織“

秘密德國

” (Geheimes Deutschland),顯然是在踐行他一貫的理想。他甚至說過,一個更高尚、更純潔的德國需要一個有魅力的人物領導。

《秘密德國》原為格奧爾格一首詩的名字:

Geheimes Deutschland

Reiss mich an deinen rand

Abgrund – doch wirre mich nicht!

Wo unersättliche gierde

Von dem pol bis zum gleicher

Schon jeden zoll breit bestapft hat

Mit unerbittlicher grelle

Ohne scham überblitzend

Alle poren der welt

……

將我拖向你的邊緣 / 深淵,但別迷亂我!

永不饜足的慾望 / 從極地直至赤道 / 處處留下寬大的足跡 / 並以無情的強光 / 恬不知恥地照遍 / 世界的所有毛孔……

因為我們已經知道1933年以後的德國曆史,所以對納粹青年一廂情願地將“秘密德國”視為楷模絲毫不覺得奇怪。他們確有相通之處,只是格奧爾格憎惡激進的大眾民主,對納粹的拉攏極力逃避——他甚至趕在納粹上臺前就已搬往瑞士。

就在格奧爾格去世前夕,1933年11月康託洛維茨在法蘭克福大學做了一場以“秘密德國”為題的學術報告,明確闡述了“秘密德國”反帝國的立場,譏諷叱罵將其視作偶像的納粹青年,幾乎是直接與納粹作對。後來聽過這次報告的納粹憤青煽動學生拒上康託洛維茨的課。

格奧爾格圈(George-Kreis)的文韜武略

施陶芬貝格三兄弟:貝托爾特、亞歷山大、克勞斯(左至右)(圖源:en。wikipedia。org)

要說格奧爾格圈與納粹的矛盾,就不得不提馮·施陶芬貝格三兄弟,他們都是格奧爾格圈的核心成員:貝托爾特(Berthold von Stauffenberg,1905~1944)、亞歷山大(Alexander von Stauffenberg,1905~1964)和克勞斯 (Claus von Stauffenberg,1907~1944)。他們出身貴族之家,貝托爾特和亞歷山大是雙胞胎。貝托爾特和克勞斯後來都進入德國軍隊,克勞斯作為主謀策劃了著名的1944年7月20日暗殺希特勒事件。

暗殺失敗後,包括貝托爾特和克勞斯在內的眾多參與者被處決。在執行死刑過程中,很多成員最後都高呼“

秘密德國萬歲!

”(Es lebe das geheime Deutschland)

格奧爾格圈會使用詩歌,也會使用炸彈。鮮花一樣的文字掩蓋不了他們的勃勃雄心,他們一直處於時代最高處,與之交往的也都是名流翹楚,像韋伯、西美爾、里爾克、托馬斯·曼等。他們有足夠資格對國家民族評頭論足。

格奧爾格圈誕生於整個德國渴望引路人的時期,很多人覺得他們就是,裡面也包括納粹青年。但格奧爾格圈視自己為高潔之士,不願與庸人為伍,事實證明這個態度正好避免了他們犯更大錯誤。

書 籍 信 息

格奧爾格圈(George-Kreis)的文韜武略

(圖源:此書)

國王的兩個身體

The King’s Two Bodies

作者:[德] 恩斯特·康託洛維茨 (Ernst Kantorowicz) 著 徐震宇 譯

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叢書名:西方傳統·經典與解釋·政治史學叢編

ISBN: 978-7-5675-6692-7/D·211

開本:787×1092 1/16

740頁 700千字

2018年1月第一版

References:

Justin Cartwright。 Prophet of doom[DB/OL]。 [2006-01-14]。

https://www。

theguardian。com/books/2

006/jan/14/featuresreviews。guardianreview11

Peter Crawford。 National Socialism and the World of Tomorrow: Hitler Jugend and the World of Tomorrow[DB/OL]。 [2015-01-01]。

http://

nationalsocialistworldoftomorrow。blogspot。com

/2015/05/hitlerjugend-und-die-welt-von-morgens。html

搜狐公眾平臺。 自歌德以來,詩寫得最好的人[DB/OL]。 [2018-01-13]。

http://www。

sohu。com/a/216454671_80

2893

吳勇立。 從《 藝術之頁》 管窺格奧爾格的政治理想[J]。 雲南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5 (2015 年 02): 78-84。

楊宏芹。 格奧爾格圈子: 以 “教育的愛” 為核心的共同體[J]。 國外文學, 2015, 4: 003。

https://

en。wikipedia。org/wiki/G

eorge-Kreis;

~Stefan_George; ~Munich_Cosmic_Circle; ~Das_Jahr_der_Seele; ~Ernst_Kantorowicz

圭零

(g-urgling)

+號主:只抓住6個+

標簽: 格奧爾  格圈  德國  康託洛  維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