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福建土樓怎麼區分每家每戶?

作者:由 龍舟3125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2-05-24

福建土樓怎麼區分每家每戶?龍舟31252022-05-24 18:36:56

這些關於福建土樓的相關問題,其實是一些非常簡單的問題,如果你參觀過福建土樓,這些問題就不是問題了。雖然這些都是簡單的、不是問題的問題,如果沒參觀過福建土樓,在這裡先回答,福建土樓一般都是一層為廚房、二層為糧倉、三層以上為居住用房,所以二三層以上的房間各家各戶一般都會上鎖。不管是方樓還是圓樓,每層連廊都是相通的。土樓的樓梯分佈一般是根據土樓的規模大小來設定,一般設定1~4個,為全樓共用。這裡再以福建土樓的主要代表永定客家土樓為例,從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方面更深層次地回答這些問題:

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特別是其主要代表永定客家土樓,是永定客家人經過長期的經驗總結而建造的許多高大堅固的土樓。一座規模宏大的福建土樓,居住的是同一個大家族,甚至一個村莊。千百年來,永定客家人這種以家族為紐帶的居住模式,成為家族生存發展的基礎和條件。一個大家族同住一樓,同居一村,有共同的財產,有共同的利益,是一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命運共同體,因而,一家有難,大家幫忙,遭遇匪盜侵擾,全體成員團結一致共同抗擊。只有家族團結,才會有力量戰勝困難,渡過難關。一座住著幾百人的龐大土樓,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井然有序。婚喪嫁娶,生老病死,沿襲著祖宗古老的傳統。土樓中的大小事務,都會有人操心、操持、操辦。土樓是一處居宅,是一個社會,是一個家族的根基。有人稱之為“家族之城”,這既是永定土樓人生活的寫照,也體現了土樓人生存的智慧,奏出了土樓人團結的和諧樂章。

聚族而居是漢民族的傳統居住方式,其特徵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組成的大家族,聚居在同一個村落。這是中國古代以農業文明為主體的社會形態下產生的價值觀念在建築上的反映。永定土樓聚族而居的形式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與其他地方的聚族而居有顯著的不同。

一座大樓內居住一個家族。一般的聚族而居形式是以單門獨戶的住宅聚居成村落,而永定土樓一座樓內居住著同宗共祖的許多家庭,他們有各自的財產,經濟獨立,但又有許多不可分割的公共財產,彼此之間聯絡密切。大門、中廳、天井等是公共場所,風車、碓磨、學堂、水井等是公共財產。一家的老人能夠看管幾家的孩子,樓內一家有婚喪喜慶等大事,全樓人都會自動相幫。在平時,一家人殺了一隻大豬,也會把“豬血菜”讓全樓人來分享。一家有親戚尤其是諸如新女婿等新親戚來了,都會把客人請到家裡來吃頓飯;這樣使親情更加鞏固,家族更加團結。大家族同樓居住,除了考慮亂世年間共同防衛的需要之外,太平之世的最大優點在於,如果家族中有人遇到問題或困難,同樓的各個家庭能夠儘快地對其進行幫助,使家族成員儘可能渡過難關,或者儘量減少損失,避免不幸,從而增強家族力量,或者蘊蓄潛能。如一個家族共同扶持某個貧困子弟上學,這種事例在土樓中屢見不鮮,便是佐證。血緣關係內在的親和力在土樓內得到了最完整的鞏固和發展,因而強化了傳統的家族倫理。聚族而居與家族倫理的互動,使這種居住模式和倫理觀念生生不息。

聚族而居,規模宏大。永定有很多巨大的土樓,一座土樓內有三四百個房間,聚居幾百人。建造大土樓,是為了滿足大家族聚居的需要。在生產力低下、社會動盪的年代,大規模的聚居在生產、安全、防衛諸方面都對家族有利。有圓樓之王美譽的高北承啟樓,最多的時候住過80多戶600多人,真可謂“家族之城”。撫市永隆昌樓群、陳東福盛樓、古竹深遠樓、高陂遺經樓等,至今還住著300多人。一般的土樓,大都住有上百人。另有一些大土樓,如振成樓、振福樓,規模宏偉,裝飾華麗,雖然現在樓內居住的人不多,很多人在全國各地工作,甚至到國外創業,但土樓昭示著大家族的氣派,建樓主人希冀家族興旺發達,為子孫後代的聚居奠定基礎的初衷顯而易見,只是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走出土樓,不在其中居住罷了。永定土樓一座民居住宅聚居五六百人,如此高度集中的居住狀態,凸顯了客家人高揚的家族倫理觀念。

各家各戶,地位平等。土樓內以豎向房間為結構單元,各戶房間結構相同,佔有的空間相同,無高低貴賤之分。各家各戶都是同宗共祖,不論輩份高低,能力大小,地位一律平等。這在圓樓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圓樓中,各戶房間的層數相同,連朝向、通風采光也沒有明顯差異,更體現了“利益均沾”的原則。樓中有威望的長輩,擔負著維護家族秩序的責任,只有為家族內部排解糾紛,排憂解難的義務,而沒有其他任何的特權,如果稍有偏私,就會受到家族成員的指責,就會失去“長輩”的身份。永定土樓的聚居模式,無論是房間分配,還是日常生活,以至公共事務管理,都反映了家族內部這種平等關係,正是這種地位平等,使聚族而居得以延續和鞏固。

廳堂或祖堂是全樓的活動中心。不論方樓還是圓樓,樓中都有設定在中軸線顯要位置的廳堂。廳堂都是敞開的,是樓中重大活動的場所。廳堂布置都有神龕、香案,神龕內供奉觀音菩薩,是全樓敬拜神明的地方。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客家人歷經磨難,信仰觀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廳堂或祖堂是全樓的活動中心。不論方樓還是圓樓,樓中都有設定在中軸線顯要位置的廳堂。廳堂都是敞開的,是樓中重大活動的場所。廳堂布置都有神龕、香案,神龕內供奉觀音菩薩,是全樓敬拜神明的地方。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客家人歷經磨難,信仰觀音的理念正好契合永定客家人的文化心態,因而幾乎所有的土樓都把原是佛教寺廟裡奉祀的觀音,當作樓內的保護神來供奉敬拜,以祈求福壽安康。逢年過節,還將祖宗畫像掛在廳堂上,全樓祭拜。處於中心位置上的廳堂,不止是一般活動的中心,還成為全樓的精神依託,全樓重大的事情在這裡商議,樓內矛盾糾紛的是非曲直在這裡裁定,土樓裡有一句俗語“拿到廳堂去講”,說明廳堂是樓中人表達意見、尋求公平的場所。俗話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廳堂裡有神靈,有祖宗,做事豈能虧心?土樓的建築佈局,形成以廳堂為中心的聚居形態,廳堂成了家族的精神家園、團結象徵。客家人由祖先崇拜到神靈崇拜而產生強烈凝聚力,形成和睦融洽、團結互助的純樸民風,從以廳堂為核心的聚居形態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能內外擴充套件的聚族而居形態。隨著人口的增加,土樓可以在樓內或樓外加建樓房,以擴大樓的容量。為了保持土樓的完整性、向心性和防衛功能,最常見的是在大土樓內的天井中建住房,這樣既增加了許多房間,但又始終還在一座樓內。承啟樓便是最典型的例子,除了核心部位的祖堂,二三環的房間都是用於居住。陳東巖太的福盛樓,現在正逐步進行內環的建設。有的土樓原來建得不大,無法在樓內擴建,於是一個家族會另找地方,採取合建一座大樓的形式,實現“同樓聚居”。五鳳樓的擴充套件,一般是三堂不變,在兩橫之外加建橫屋或圍屋,保持其完整統一,如永隆昌的福盛樓,就是在主樓後面加建一列圍樓,與左右的兩橫屋將“三堂”包圍於中央,形成一個整體。

透過上述從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的全面闡述,對福建土樓應該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和了解了吧。

標簽: 土樓  家族  廳堂  全樓  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