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副總親自掌舵產品亦遭清盤 華富基金權益團隊無人擎旗

作者:由 紅老師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18-12-22

紅刊財經 張桔

知名基金分析師王驊指出,華富很多權益類基金的問題在於投資思路不是很清晰,季報每期基本也都是如出一轍的模糊投資主線,甚至還不如某些虧錢的基金思路清晰。

副總親自掌舵產品亦遭清盤 華富基金權益團隊無人擎旗

12月18日,華富基金公告,公司旗下的靈活配置型混基華富元鑫基金合同終止;而就在上月,公司的另一隻產品華富誠鑫也被清盤。

值得注意的是,就最新清盤的華富元鑫而言,公司本意應該還是想給其續命。

7月31日,公司增聘公司副總兼投委會主席龔煒為該基金的基金經理,但不到5個月時間,還是未能避免清盤的命運。

這只是公司權益類產品流年不利的一個縮影。仍就公司副總龔煒而言,由其和高靖瑜聯合掌舵的華富智慧城市開年迄今的淨值增長率為-33。19%,在1582只同類基金中僅排在了第1536位。有趣的是,縱觀其現在掌管的所有基金,只有此次清盤的華富元鑫年內收益勉強為正。

對此,知名基金分析師王驊指出,華富很多權益類基金的問題在於投資思路不是很清晰,季報每期基本也都是如出一轍的模糊投資主線,甚至還不如某些虧錢的基金思路清晰。同時,從重倉的角度看,他們選的股票雖然還過得去,但基金淨值卻還是難以止跌。

“一拖九”基金經理業績慘不忍睹

在此次華富元鑫清盤前,華富副總龔煒管理的基金總共有9只,另外八隻分別是:華富量子生命力、華富靈活配置、華富物聯世界、華富天鑫、華富國泰民安、華富智慧城市、華富成長趨勢、華富競爭力優選。但從這八隻目前尚存續運作的產品來看,開年迄今的淨值跌幅均超過15%,其中5只跌幅甚至超過20%。

以淨值下跌最慘的華富智慧城市為例,該基金成立於2014年10月31日,首募成立時的份額約為15。4億,但經過4年多的牛熊洗禮,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該基金的最新份額僅餘約1。03億,縮水幅度達93%。

Wind資訊顯示,在最近三年的年度分類排名中,該基金的排名幾乎都在同類倒數的前列:2016年,該基金全年淨值增長率為-30。84%,在731只同類基金中排在第715位;而在2017年由消費藍籌驅動的結構性牛市中,該基金全年的淨值增長率僅為-5。10%,在1252只同類基金中僅排在了第1178位;2018年迄今,在1582只同類基金中僅排在1536位。

從原因來看,在市場整體表現不堪的背景下,基金經理相對激進地重倉股配置成為業績制敗的主因。首先看行業,從今年的三份季報總結來看,該基金重點配置的行業沒有發生過變化,始終是生物醫藥、機械、計算機、電子、房地產;其次看重倉股,雖然基金覆蓋的行業範圍較廣,但重點並不明確,雖然以科技化、智慧化為標籤,但也曾配置如太平鳥、保利地產等相關程度不高的個股,在行業之間頻繁輪動,導致錯過了不少階段性的機會。

天相投顧基金分析師賈志在接受《紅週刊》記者採訪時指出,就華富智慧城市而言,這隻靈活配置混合基金並沒有體現“靈活配置”的含義。在2017年市場表現良好的情況下,華富智慧城市的股票倉位在60%~76%之間;而在2018年市場行情不佳的情況下,華富智慧城市的股票倉位卻提升到90%左右,這或許是華富基金對市場大環境的判斷上有誤判。

王驊指出,基金經理龔煒主要採用的是自下而上的選股邏輯,基金配置了不少醫藥、新能源汽車相關個股,市場在不同行業間切換速度很快,相關個股也受政策、預期等影響出現了較大跌幅。重倉股的變化有點像不斷對此前觀點的證偽,以及更換自身選股邏輯的過程。

“雖然市場中也存在對個股及行業判斷非常敏感的基金經理,但既然主要採取自下而上的選股邏輯,持倉就應該集中在自己認可的質地優異的標的並持續跟蹤,這可能才會獲得個股的阿爾法收益。”他同時強調。

貨基“一枝獨秀”,股基債基迷你化生存

對權益類公募產品來說,業績不佳導致的直接後果之一,就是基金產品的規模日趨迷你,清盤危機隨之與日俱增。

以Wind資料三季度末的資料為樣本,在權益團隊中剔除掉鑫字頭系列和保本、指基,恰好有10只主動權益類基金符合統計口徑。在樣本產品中,規模最大的華富競爭力優勢也不過5。36億,規模不到1個億的產品卻有8只,其中規模最小的是華富靈活配置,彼時該產品的規模僅約為0。23億。

相比之下,高度疑似為機構定製的鑫字頭系列基金則悉數面臨清盤,除去已經被清盤的華富元鑫和華富誠鑫,目前公司旗下的這類混基還包括華富永鑫、華富益鑫、華富華鑫、華富弘鑫、華富天鑫、華富恆鑫,如果將AC兩類份額分開來看,其中規模最大的是華富弘鑫C,該份額在當季末的規模約為2。55億,而其餘鑫字頭產品的單一類份額基本都在2億之下。值得注意的是,華富永鑫的現任掌舵人恰好是昔日華泰柏瑞旗下的明星基金經理張婭。

對此,王驊向記者表示,華富旗下的債券基金的總體規模也並不是很大,基金公司的總規模主要依靠幾隻貨幣基金,但這幾隻貨基的規模也幾乎都由機構貢獻。Wind資料顯示,華富基金截至三季度末的規模是444。4億,在納入排名統計的內地128家公募中位列第49位。然而,公司的三隻貨基的規模就達到了359。14億,佔比約為81%。此外,相比權益類接近29億的規模,債券基金的規模也不過53。42億。

有趣的是,和權益類基金的袖珍規模類似,債券基金基本也都迷你化生存。具體說來,除了華富富瑞3個月的規模達到16。58億、華富收益增強A的規模達到20。08億,公司現有的其他債券型基金和偏債混基基本也面臨清盤的隱憂。

此外,對於公司的債券基金而言,其現有的規模實際上還是存有“水分”的。假如剔除掉今年多隻踩線成立的新產品,實際上今年華富基金的債基規模還是下降的。

基金經理頻頻離職,權益大旗無人能扛

當然,在頻繁因為基金業績不佳導致的規模縮水背後,華富基金基金經理團隊中的人才匱乏才是問題的關鍵。

Wind資訊顯示,公司旗下現有11名基金經理,他們掌管的基金多達37只,平均每人大約管理3。5只基金。其中,權益類基金經理目前在任的共有7人,分別是張婭、龔煒、翁海波、陳啟明、張惠、高靖瑜、張亮,其中,名氣最大的是昔日在華泰柏瑞基金的張婭。當年,其在華泰柏瑞掌管的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在長達8年零209天的任職期間,創下了215。61%的不俗回報。

然而在短暫奔私後,其選擇了重回公募;張婭於2017年4月選擇加入了華富基金,並於今年1月出任了華富永鑫的基金經理。但是,該基金不僅規模迷你命懸一線,而且其上任以來的基金業績也平淡無奇。天天基金網的資料顯示,張婭任職華富永鑫A\C兩類份額的任職回報分別為-6。97%和-7。08%。

對此,有基金分析師如是點評重新出山的張婭:“張婭在華泰柏瑞時主要管理指數型基金,到華富接手的華富永鑫也是想轉型成人工智慧指數基金。目前,基金還是延續了之前的操作思路,不過倉位較低,今年根據市場變化及時調倉,躲過了多次調整,從持倉來看比較均衡,非銀、消費、電子均有參與,但沒有選到在今年獲得超額收益的個股。作為一隻轉型過渡期的基金,華富永鑫可以說表現得中規中矩。”

除張婭、龔煒外,剩餘的5位權益類基金經理的名氣和任職年限均顯得差了一個檔次,五人中任職年限最長的尹培俊,在基金經理崗位的時間尚不到5年。從他們今年所掌舵的權益產品的回報率來看,迄今也是滿盤皆輸。

“在權益團隊中,基金經理陳啟明的換手率相對較高,而且前十股票的持股集中度也較高,說明陳啟明在一定程度上是屬於比較激進的投資風格。”賈志向《紅週刊》記者表示。但是,查閱其掌管的五隻產品,今年以來淨值增長率基本在-20%一線,在同類基金的排名中居於後二分之一之列。

不僅是權益團隊人才奇缺,公司一度引以為傲的固收團隊更是欠缺領軍人物。《紅週刊》記者採訪獲悉,在昔日明星基金曾剛被匯添富基金以高薪挖角成功後,華富基金固收團隊的領軍人物就非固定收益部總監胡偉莫屬了。但是今年9月,胡偉也正式從公司離職。此後,華富基金固收團隊的基金經理僅剩尹培俊、郜哲、姚姣姣、倪莉莎四人。從業績而論,他們似乎尚不具備曾剛和胡偉般的能力和水平。

因此,在翹翹板的股債兩端,華富基金似乎都存在明顯的短板,如何儘快提高基金經理的水平,做好業績應對潛在的清盤潮,這應該是公司明年的當務之急!

副總親自掌舵產品亦遭清盤 華富基金權益團隊無人擎旗

(本文已刊發於2018年12月22日出版的《紅週刊》)

標簽: 華富  基金  清盤  規模  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