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明末也有一場松山血戰,而且是明清戰爭史上最大的一個奇蹟

作者:由 神奇小兔子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2-02-08

說起松山血戰,大家都會想到抗戰時期的滇西反攻。但很多人不知道,明末時期也有一場松山血戰,愛國將領金國鳳僅以兩千餘將士死守松山城。讓皇太極的數萬大軍碰得頭破血流。戰後,由於清軍傷亡慘重,盛京全城哭聲震天。

明末也有一場松山血戰,而且是明清戰爭史上最大的一個奇蹟

南山公園,昔日戰場已經變成了繁華都市

當然此松山非彼松山。明末的這座松山城位於錦州城南九公里處,遺址在今錦州南山公園附近。據史料記載,明宣德五年(1430年)置廣寧中左千戶所於此,下轄杏山驛,隸屬於廣寧中屯衛,城方三里十二步,闊一丈。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巡撫王之誥加築,城牆高二丈五尺,南開一門,名曰“建武門”。後東西各開一門,城牆四角各建更房。此城群山環拱,南臨大海,是錦州與寧遠(今興城)之間重要的軍事樞紐。

崇禎十二年二月,為了切斷錦州與寧遠的聯絡,清軍大舉來犯,企圖一舉拿下松山城。守城將領是時任錦州副將的金國鳳,其麾下兵力不足三千。

明末也有一場松山血戰,而且是明清戰爭史上最大的一個奇蹟

松山古城復原圖

金國鳳是宣府人(今宣化),將門出身。其長兄金國奇也是關寧軍大將,率軍平孔有德登州之亂時病逝于軍中。

自努爾哈赤起兵反明以來,明軍與後金軍、清軍交戰可謂喪師失地,屢戰屢敗。正面戰場能稱得上勝利的僅有熊廷弼時期的沈奉之戰、蒲河之戰,袁崇煥時期的寧遠之戰、寧錦之戰。但是這四場戰役都沒有給後金軍造成多少傷亡。寧遠、寧錦之戰,明軍本身更是傷亡慘重。

清軍此番來襲,氣勢洶洶,更勝往日。據《清太宗實錄》記載,皇太極於二月十三日從盛京(即瀋陽)出發,一路橫掃明軍墩堡,“攻克其臺,獲男婦共700名口,馬騾36,驢127,牛111,銀160兩”。

二月二十二日,清軍大隊兵馬抵達錦州南郊,皇太極駐蹕松山。松山就是今天的錦州南山,皇太極的中軍帳就設在南山之巔,所以現在這個地方又被稱作“罕王殿”。

皇太極此番出征,除了八旗本部精銳以外,還帶上了漢軍左右翼,以及三順王的漢軍。這些部隊均配備有大量火炮。所以皇太極不光是要拿下松山,還要藉此機會檢驗自己的火炮部隊。經過兩天的周密準備之後,清軍第一輪總攻擊正式打響。

明末也有一場松山血戰,而且是明清戰爭史上最大的一個奇蹟

後世仿製的紅夷大炮

皇太極本人親自坐鎮南岡,統一排程,命令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等部以紅夷大炮,攻擊松山城東隅山臺;漢軍左翼固山額真昂邦章京石廷柱等,以紅夷大炮攻擊松山南樓臺;漢軍右翼固山額真昂邦章京馬光遠等,以紅夷大炮攻擊松山西南角臺。

清軍在火力、兵力上都佔據絕對優勢。守臺明軍雖然誓死抵抗,但激戰一天之後,松山城外圍的臺堡大多被清軍掃平。松山城門戶洞開,將面臨清軍的直接攻擊。

皇太極命令孔有德等三順王進攻南門,其中孔有德部居中,尚可喜、耿仲明各居左右,以神威將軍炮轟擊城頭。馬光遠以本部兵馬協助耿仲明,石廷柱以本部兵馬協助尚可喜,均以紅夷大炮轟擊。

神威將軍炮的形制跟紅夷大炮其實是一樣的,但紅夷大炮是用鐵鑄的,神威將軍炮是用銅鑄的。當時鐵鑄技術落後,銅鑄大炮威力更大。

按照皇太極的計劃,漢軍各部於二十五日凌晨四鼓(1點至3點)開始準備,五鼓(3點到5點)正式炮擊。等炮兵把城頭削平之後,八旗軍就豎梯攻城。

這個想法是很好的,然而漢軍各部剛剛部署完畢,還沒來得及開炮呢,金國鳳突然率軍殺出!

明末也有一場松山血戰,而且是明清戰爭史上最大的一個奇蹟

明軍臺堡遺址

清軍攻城之前早已將松山守軍的情況調查得清清楚楚,萬萬沒想到在這種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金國鳳竟然還敢主動出城迎擊。

孔有德等部在登州之亂時就吃過遼軍的虧,加上毫無心理準備,在金國鳳的突襲下驚慌失措,狼狽不堪。依靠八旗兵的增援,好不容易才把金國鳳打退,但是攻城時機卻錯過了。

等漢軍各部收拾殘軍,重整旗鼓,再次準備開炮轟擊。沒想到金國鳳又帶著人馬殺出來了。於是又是一陣雞飛狗跳。

如此再三,折騰了好半天,清軍終於開始了轟擊。不得不說,經過幾年的發展,清軍在火炮技術上已經超過了明朝。而且松山是座小城,也沒有紅夷大炮,根本扛不住清軍的炮擊。

炮彈接連砸入城內,城中軍民無處躲避,只能彎著腰,把門板頂在背上。城牆上的防禦工事更是被接連摧毀。

但是金國鳳屢屢趁著炮擊間隙出城攻擊,打完一波就撤回來,趕緊修補城牆。如此屢毀屢修,反覆折騰,一直拖到當天下午兩點。清軍才將城堞完全摧毀,城牆都被削成了禿頂。

於是皇太極命令八旗各部準備豎梯攻城。但是大貝勒代善可能是見識了金國鳳的厲害,擔心本部兵馬傷亡太大,於是就建議說天色已晚,不如明天再攻城吧。皇太極事實上多半也有這個心思,就順坡下驢,命令諸將暫停攻擊。

當天晚上,八旗各部回營睡覺,養精蓄銳。而漢軍各部則繼續轟擊,“是夜亦鳴炮達旦”,一直轟到第二天早上。

明末也有一場松山血戰,而且是明清戰爭史上最大的一個奇蹟

紅夷大炮

皇太極滿以為經過一夜的炮擊,松山城一定殘破不堪,次日可以輕鬆拿下。孰料大早上起來一看,頓時傻眼了!

原來就在當天夜裡,金國鳳帶領將士不用燈火,摸黑上城修補。凡是被炮彈(那個時候都是實心彈)砸壞的地方,就用繩子綁著木頭堵死,然後用黃土覆蓋踩實。等到第二天早上,又是一座堅城出現在清軍面前。

仗打成這樣,面子上真是掛不住啊!皇太極生氣了!於是又一輪炮火準備之後,八旗軍終於發起了猛攻。按理說,這下該打下來了吧?

沒有!往日戰無不勝,攻無不取的八旗軍竟然打不動。皇太極一發狠,把自己的御前兵也派了上去。御前兵還是挺猛的,親軍校真特帶著二十多人登上了城頭。結果,真特和那二十多名侍衛親軍就被打死在城頭。其餘各部傷亡更加慘重。

八旗諸將真是被打得沒脾氣了。說實話,就算是寧遠之戰也沒吃過這樣的虧啊!而且他們這次可是帶著幾十門大炮來的。

明末也有一場松山血戰,而且是明清戰爭史上最大的一個奇蹟

慘烈的攻城戰

皇太極召集諸將共議。大家都表示,打肯定是能夠打下來的,但是不能再讓八旗勇士們爬牆肉搏了。照守軍的這個狠勁兒,打下來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此時八旗人口已經增加不少,但男丁總數仍不足十萬。要是打這麼一座小城就死個幾千,那以後的仗還咋打?

於是皇太極也表示同意,讓漢軍繼續用大炮轟擊。但是火藥很快就完用了。於是又命人從盛京(即瀋陽)速取炮子一萬個,火藥五萬斛。同時,命令阿濟格、尼堪率軍截斷塔山、連山到松山的道路。

松山被圍之後,遼東巡撫方一藻召集諸將商議遣兵救援,但諸將都不敢去,只有副將楊振請行。可惜的是這支部隊剛到呂洪山就遭遇伏擊,全軍覆滅。

楊振是明末義州人,世代將門。楊家世襲義州衛指揮使。他的父親楊國棟曾擔任義州副將,登萊總兵等職。叔父楊國楨、楊國柱都是明軍大將。

明末也有一場松山血戰,而且是明清戰爭史上最大的一個奇蹟

影視作品中的明軍

楊振被俘之後,皇太極命令楊振前往松山城說降。走到離城一里多地的時候,楊振踞地南向而坐,悄悄告訴從官李祿:“為我告城中人堅守,援軍即日至矣!”李祿幸不辱命,將楊振的話告訴了城裡。城中將士因此堅定了守城的信念,但楊振、李祿均被惱羞成怒的皇太極殺害。

皇太極見這樣乾等著也不是辦法,於是在二十九日命令三順王和漢軍左右翼挖地道。還給金國鳳寫了一封勸降信,說不要以為我攻不下城就會退去。這次我就駐紮在此不走了,你不投降將會如何如何,投降了又會如何如何。金國鳳根本懶得搭理他。皇太極雖然生氣,也無可奈何。

等到三月十五日,從盛京搬運來的炮子一萬個,火藥五萬斛終於抵達松山。二十二日,皇太極總結了之前攻城的經驗教訓,命令漢軍將火炮推到城下,抵近攻擊。並於當天發動了第二輪總攻擊。

具體過程,《清太宗實錄》中語焉不詳,反正沒打下來。而且這一仗下來,八旗軍已經沒有興趣繼續爬城了,估計傷亡不小。不過漢軍挖地道也快要挖通了,皇太極決定再等等看。

等到二十五日夜,地道終於挖通!皇太極命令漢軍順地道進攻,八旗軍在城外接應,準備裡應外,一舉拿下松山!

誰知道漢軍剛攻入城內。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一股蒙古騎兵,大概300餘人,突然出現在八旗軍的身後,先是把八旗軍唬了一跳。衝破清軍攔截之後,又與城內守軍取得聯絡,順利入城,並和守軍合兵一處,把從地道攻入城中的漢軍砍殺一空。當天晚上的總攻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泡湯了。

這夥蒙古騎兵是打哪兒來的,明方史料中並無記載,應該是關寧軍派出的援軍。因為關寧軍中有很多蒙古人。

第二天早上,皇太極清查戰況,發現地道已經被守軍堵得嚴嚴實實,不能再進入了。唯一的希望就此破滅。

但是就此收兵的話,面子上實在掛不住啊!而仗打到這個份上,也不光是面子的問題。要是清軍數萬兵馬,還帶著幾十門紅夷大炮,連一座小城都打不下來,以後還咋混?就算要退兵,也得有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啊。

好在皇太極到底聰明,跟諸將說,昨天晚上我夢見太祖(指努爾哈赤)了。太祖看上去很不高興,臉色不好看。以前凡是做這樣的夢,攻城都攻不下。這次攻打松山,恐怕也不好打,你們覺得呢?

將領們都是人精,就勸皇太極退兵。皇太極順水推舟,同意了大家的請求。於是數萬清軍灰溜溜地打道回府了。回到盛京之後,城中的軍民得知徵明“軍兵大半見敗,大將數人亦為致斃,行街之人,多有惶惶不樂之色,城外遠處,則坊曲之間,哭聲徹天”。

以前我在文章中說過,凡是後金軍決心攻打的城池,只要守軍沒有紅夷大炮,必定會被攻克。但是松山保衛戰確實是一個例外,非但守軍沒有大炮,反倒是進攻的清軍一方擁有數十門紅夷大炮。所以這一仗也是明清戰爭史上最大的一個奇蹟。

標簽: 皇太極  松山  清軍  金國  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