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奈曼旗文化概略

作者:由 沙石柳畫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2-01-23

奈曼旗文化概略

[1]

文化是一定地域共同生存的人們透過共同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長期積累並引導下形成的集體人格。任何一個地方的文化現象總要有其地域的、歷史的、民族的根源,奈曼旗文化就是在我們奈曼旗這一特定地域上形成的有著鮮明歷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現象的總括和共性。

奈曼旗文化是否可以用這樣一句話來概括,“源於紅山,興於契丹,傳於察哈爾,農牧結合”。這句話可以用“三橫一豎”的“豐”字來形象地說明。三橫是說奈曼旗歷史上三個特色鮮明的歷史時期,即上古時期的紅山文化、中世紀的契丹遼文化、元明清到民國時期的蒙元察哈爾文化;一豎是說奈曼旗這個地方從古至今不管在哪個時期、哪種文化,都貫穿著一條明顯的主線,就是由農耕與畜牧兩種經濟發展方式的碰撞並存和互融所產生的農牧結合這一文化特質,這是由於奈曼旗在歷史上一直處於中原政權控制區和北方遊牧民族活動地域交錯相鄰這一特殊地理位置所決定的。

一、紅山文化的發現見證了奈曼旗的史前文明

紅山文化是起始於5000多年前的農業文明,被公認是中國已知出現最早的文明形態。在奈曼旗境內發現的廣義上的紅山文化遺址有20多處,在距奈曼旗土城子鄉土城子村西南4公里的一處山坡上發現的興隆窪文化(今敖漢旗興隆窪鎮),將這一文明向前又推進了3000多年,被稱為“華夏第一村”,是目前已知最早有人類定居下來的農耕地區。大量出土的文物證明,廣義紅山文化時期的先民們,已經從漁獵採集的最初生產狀態進化到“刀耕火種”時代,形成了以農業為主,兼以牧、漁並存定居部落的經濟形態。最典型的是在“粟”和“黍”出土的地方還出土了豬形玉器、鹿鳥紋陶器等。在這一山坡上出土的“粟”和“黍”的原形碳化物,證明了奈曼旗南部早在七八千年前就有了農耕文化,這一地域也因此被稱為“世界小米的故鄉”。

二、屬於東胡一系的契丹文化在奈曼旗這裡興起

史料已明確記載,奈曼旗自古以來就是商、燕、秦、漢、唐、宋等中原政權與山戎、東胡、匈奴、烏桓、鮮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先後登上歷史舞臺的北方遊牧民族互相爭鋒交融的地方,歷史演進到4世紀、5世紀時,東胡鮮卑宇文部被同族慕容部克敗後,一部分遷徙到老哈河與教來河流域,形成契丹;另一部分遷徙到更北面的額爾古納河流域,形成室韋,即今蒙古族前身。龍庭處化州,水匯此稱遼,1000多年前,契丹人在這裡(被稱為龍庭的地方)建立了龍化州城(今八仙筒鎮西孟家段村北),繼而在此地建立了大遼王朝。從907年耶律阿保機稱汗到916年稱帝,再到918年定都至遼上京(今巴林左旗)這段時間裡,龍化州作為耶律阿保機的私城,實際上已成為當時契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龍化州是契丹民族建立的第一座城鎮,據記載龍化州城裡不但建立了草原上的第一個漢傳佛教寺院開教寺,還第一次實施了胡漢分制管理的“投下州”和南北面官制。契丹人有意識地創造和儲存自己的文化,他們創造契丹文字,記錄史實;他們同時也吸收渤海國、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國的文化,有效地促進遼朝政治、經濟和文化各個方面的發展。契丹人四處爭戰,開疆擴土,將劫掠來的中原人置於“投下州”,用來發展農業。“以國制治契丹,以漢制待漢人”。因此,奈曼旗在那個時代,以牧為主、農業為輔的生產方式佔據主導地位,並將基於農牧結合經濟基礎之上的契丹文化發展到前所未有的輝煌高峰,以致北方和西域只知有契丹不知有宋朝。在奈曼旗出土的契丹時期的大鋤、犁範及精美的馬具、雞冠壺酒具等都反映了這一特點,而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的發現,更證明了當時番漢結合文化的繁華與璀璨。

三、奈曼旗文化與蒙元察哈爾文化一脈相承

一是契丹國在12世紀被金所滅後,契丹大部分人口轉投並迅速融合於與其血緣關係最為接近,有著極為相似的生產生活習慣和共同圖騰崇拜,並且使用共同語言的蒙古族(室韋后裔)。元史記載,1266年大元遼王耶律薛闍撤藩後,東道諸王五投下之忙兀、兀魯兀、弘吉剌等幾部分別駐現在的奈曼旗境內教來河北、南兩側及老哈河南岸。奈曼旗在保留了一定農耕文化的同時,迅速並很容易地轉化為蒙元文化。二是大約1550年前後,成吉思汗十八世孫,北元察哈爾達賚遜庫登汗帶領蒙古察哈爾部東遷。而當初“乃蠻部”被成吉思汗擊潰後,餘部編入成吉思汗諸弟諸子斡爾朵。因此,成吉思汗和託雷的中央宮帳保留的最多。此後,這部分乃蠻人一直隸屬察哈爾部(直隸中央宮帳的意思),隨著察哈爾汗越過大漠並東遷,到今天的奈曼旗一帶定居下來。此後直到1636年清朝奪取政權後封成吉思汗二十世孫袞楚克為此地郡王爵並任旗札薩克,才用乃蠻部做旗名和地名在這裡固定下來,始稱“奈曼旗”,而在奈曼旗王府收藏的一口大鐵鍋上還鐫刻著“乃曼旗”的字樣。蒙元核心察哈爾文化隨之來到奈曼旗與當地文化有機結合,並得到很好的傳承。從文化型別來看,察哈爾文化是一種以草原文化為內涵和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多種生產方式結合而形成的經濟文化型別,具有鮮明的地域性和多元性。察哈爾文化最核心的理念表現在以當時中國北方遊牧民族共同信仰的薩滿教所崇拜的“長生天”為特徵的自然生態觀念、以誠實守信為特徵的思想道德觀念,以包容並蓄為特徵的政治生態理念。到了清代,受清廷“借地養民”政策的影響,遷徙過來的察哈爾蒙古族人也開始學習農業耕田,從關裡山東、河北等地逐漸遷徙過來的漢族人在不斷開墾農耕的同時也學會了放牧養畜。從內蒙古範圍來講,這裡的蒙古族既傳承了傳統的養畜習慣,也是最會種地的蒙古族。而這一切經濟生產方式在當地蒙古族、漢族及各民族居民文化生活當中都有體現,如婚嫁時有“送牛馬為聘”“離娘肉”“跨火”等習俗;在食品稱謂、服飾、祭敖包、獻哈達、那達慕等諸多方面都沿襲了察哈爾文化習俗;體現在文化藝術形式和思想價值觀念上,蒙漢團結、農牧結合的特徵就更為明顯,如民歌《諾恩吉雅》《奈曼大王》《張玉喜》等無論是從音樂、歌詞,還是從藝術形式和價值理念上都充分體現了兼收幷蓄。

歷史進入近現代,特別是當代以來,由於行政區劃併入當時的哲里木盟地區,奈曼旗文化成為科爾沁文化的一部分,與同屬蒙元文化的科爾沁文化融合發展,但是仍然沒有脫離農耕文明的範疇,使本來就具備兼併和包容特點的奈曼旗文化又兼具科爾沁文化的特徵。特別是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奈曼旗人民在與惡劣的自然條件做鬥爭的過程中,已形成了奈曼旗人“胸懷坦蕩、誠實守信、不畏艱難、開拓進取”的鮮明人格特徵,暫且可以概括成“奈曼旗精神”的語言表述。

四、奈曼旗文化是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相結合的多元文化融合體

文化就是人文活動的積累和精神層面的昇華,人文活動要依附於其活動地域的自然環境和條件,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總之,奈曼旗文化就是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相結合的多元文化融合體。究其根源,任何一個地區都有其獨特的文化特徵和特質,奈曼旗的文化特質與這裡的地理環境特點息息相關。奈曼旗地處華北與東北連線帶,在燕山和大興安嶺之間,居老哈河(西遼河)與教來河流域,天然地成為中原與北方草原民族的交融之地,這是“奈曼旗文化”的總根源。從這個意義上講,數千年來,北方草原文化和中原農耕文化在這裡的融合並繼續向前延展。即使到了今天,奈曼旗成為西南—東北京通(通遼)和西北—東南蒙渤(渤海)兩個走向上的大通道的交叉點,成為內蒙古離海最近的地方,以及依存於此的奈曼旗現代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商業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的崛起,仍然是前述奈曼旗文化特質的延續和發展。因此,在瞭解奈曼旗文化、宣傳奈曼旗文化時就必須把握這個總特徵和總規律,也只有這樣,我們的文化、文藝作品才有根基、有活力,才能更好地把握奈曼旗文化發展的方向。

李延輝

標簽: 奈曼旗  文化  契丹  察哈爾  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