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旅遊

地理乾貨 | 地理答題模板

作者:由 被生活打擊的豬豬 發表于 旅遊時間:2020-06-25

工業模板

一、工業區位因素 區位是基礎

地理乾貨 | 地理答題模板

1。地理位置;2。資源因素:原料、燃料、水源;3。農業因素;

4。交通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資訊網路的通達度):便於物資、人員、資訊交流。交通設施是否完善,交通線密度;

5。市場因素:受到人口、經濟發展程度影響;

6。科技因素;7。勞動力因素:勞動力價格、素質;

8。歷史因素;9。政策因素:國家、地區政策扶持;

10*。軍事因素:國防安全需要;

11*。個人因素:個人偏好情感 (例如歸國華僑在家鄉投資辦廠);

12。土地:地價和土地面積影響生產規模的擴大;(農業主要講究土地的肥力,工業則主要考慮廠房建設)

13。產業基礎/分工協作條件。;

14。環境:

a。新興產業要求大

b。影響工業佈局(城市汙染比郊區大、治汙成本高)

c。工業區和生活區距離是否恰當、工業區和生活區是否設定衛生防護帶 d。佔用農田情況

15。對環境的汙染:地形(例如。谷地不利於空氣擴散)、風向、水源、土壤(重金屬等);

16。技術、資金支援;

17。基礎設施條件;

18。資訊通達度(網路基礎、廣告品牌)。

二、

工業集聚的原因、影響:(分傳統工業區和新興工業區)

總意義

1。共同利用基礎設施,降低中間產品的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節約成本

2。集中處理廢棄物

3。加強企業間交流協作聯絡

4。實現規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不利:集聚加重環境汙染)

① 傳統工業區:

集聚原因:由於現代工業生產專業化程度高,企業之間的協作和競爭性很強,工業集中佈置可產生集聚效應。

集聚意義: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資訊交流和合作;降低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擴大總體生產能力、降低生產成本、獲得規模效益。不利:工業集聚導致企業間爭地、爭水、爭動力、爭公共設施;加劇環境汙染。

② 新興工業區:

高新技術產業在地區分佈上常具有較為顯著的地區叢集特點的好處是:共用基礎設施;加強資訊聯絡和協作。

三、工業分散原因

1。充分利用各地區優勢資源:

發達國家地區:資金 技術 人才 管理 交通運輸 物流優勢,

發展中國家地區:廉價豐富勞動力 資源 能源 市場 地租低廉優勢

2。擴大企業影響力,實現全球戰略(如跨國公司)

3。減少本地區環境汙染、資源消耗(一般是有汙染的工業,發達國家轉移到發展中國家)

四、工業發展的積極意義

1。擴大就業

2。促進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帶動相關產業發展

3。促進工業化城市化

4。促進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

五、工業遷移的影響

產業轉移對遷入地的影響:

有利:

1。促進資源開發利用,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提高居民收入

2。促進城市化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3。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第三產業發展

不利:

1。造成環境汙染生態破壞,資源消耗增加

2。佔用耕地土地資源 3。加大基礎設施壓力

產業轉移對遷出地影響:

有利:

1。減少資源消耗,減輕環境汙染

2。促進產業升級、結構調整

3。 提高土地利用率,為高階先進產業發展提供空間

不利:

1。短期內造成經濟衰退,人口失業 2。引起資金技術外流

六、建設生態工業園區

1。 生態工業園區概念:指的是有助於達到物質與能量利用最大化,以及廢棄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是最具有環保意義的工業園區。20世紀90年代在歐美髮達國家 開始規劃實施。

2。 生態工業園區與傳統工業園區的區別:生態工業園區透過政策引導和技術扶持等手段,提高各產業之間的關聯性,形成了產業之間的共生關係。其追求的目標是從原料、中間產物、廢棄物到產品的物質迴圈,達到資源、能量、投資的最佳利用以及園區總體發展的集合效益。

3。 典型代表: 丹麥的卡倫堡和廣西的貴港。

七、工業區經濟綜合整治措施

(參考典例:魯爾區)

1。調整工業佈局:發展新興工業及第三產業,改造傳統產業,保證各業平衡發展,促進經濟結構多樣化

2。因地制宜,合理開發各類資源:深加工延長產業鏈

3。消除汙染,整治美化環境;搞好區域規劃,加強生態建設;加強廢棄資源回收;加強立法監管;礦區土地復墾

4。發展交通,完善交通網路

5。發展科技,提高生產水平,繁榮經濟

八、廢棄礦坑

廢棄礦坑的危害:

1。耕地面積減少,土地資源浪費

2。大氣中灰塵增多

3。帶來滑坡,泥石流,塌陷等自然災害

4。影響出行安全及道路建設

5。造成與周邊景觀的不和諧(視覺汙染)

廢棄礦坑的處理:

1。植被恢復

2。復墾造田

3。礦坑旅遊開發

4。填埋,成為城市用地、溼地、公園綠地、博物館等

地理乾貨 | 地理答題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