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作者:由 汗八里文藝之聲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0-08-14

蒙古語裡有句諺語,翻譯過來是

“當人不知道自己的歷史血脈之時,就跟猿猴牲畜一般”。

蒙古族人對自己姓氏以及部落出身,應該有一些概況性的瞭解,哪怕“知道了”也不會在物質生活上“有什麼用”。

按照蒙古族史料的記錄,在我的老家(即遼寧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居住於此以及由此地外遷的蒙古族人,被公認為“蒙郭勒津”部落的後裔。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位於阜新的瑞應寺

除了官方的“阜蒙縣”,我縣還有“蒙古貞”的別稱。事實上,無論是“蒙郭勒津”還是“蒙古貞”,都是蒙古語“mongljin”的在不同時期的音譯。

自明末到民國年間,這裡的官方行政機構,一直被稱為“土默特左翼旗”。

但在民間,很少人用“土默特左翼旗”,而泛稱“蒙郭勒津和碩(旗)”,甚至連旗札薩克所在地,都被稱之為“蒙郭勒津”王府。

那麼問題來了:

“蒙郭勒津”這一稱呼為何能夠幾百年而不衰,“蒙郭勒津”和“土默特”又有什麼關係,“蒙郭勒津”人到底從哪裡來?

實際上,“蒙郭勒津”部,早在明朝中期,就已經出現了。

元朝皇室退居漠北後,經過近百年的分化與融合,到了15世紀中期,伴隨著蒙古第31代大汗達延汗統一漠南蒙古,其直接統治的部眾被分為“六大部落集團”,即所謂“達延汗六萬戶”。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達延汗

左翼3萬戶分別是察哈爾、喀爾喀和兀良哈,右翼3萬戶分別是鄂爾多斯、土默特和永謝布。

土默特萬戶在當時的蒙古六萬戶中地位顯著,尤其是阿勒坦汗極其後裔統治時期的歷史,可參考的資料非常多。

不過,對於其更往往前的歷史,即“滿官嗔一土默特”部的歷史,相關的記載則比較有限(這裡的“滿官嗔”,是蒙古語mongoljin,即“蒙郭勒津”的另一個漢語音譯)。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還可以翻譯為“忙豁勒真”。。。。

因此,如果想探尋“蒙郭勒津”人“從哪裡來”,“滿官嗔—土默特”部的歷史就顯得尤為重要。

注意,這篇文章很長,且不是“很有趣”。我只能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脈絡梳理出來。如果你“一不小心”打開了文章,務必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

1。 “滿官嗔”的源頭:卜剌罕衛兀者人

在蒙古語中,“mongoljin”有“類蒙古人”的含義。也就是說,“mongoljin”並非是“純”蒙古人。那麼問題來了,“mongoljin”是誰?

先說答案,是明朝史書中的“卜剌罕衛兀者”人。

為什麼是他?聽我慢慢道來。

1388年,北元大汗脫古思帖木兒在捕魚兒海之戰中戰敗,向西潰逃,最終為阿里不哥(忽必烈弟弟)後裔也速迭兒所殺。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捕魚兒海,即今天的貝爾湖,不是貝加爾湖

1389年,也速迭兒繼位,北元的統治重心逐漸向西靠攏,北元汗庭對東蒙古地區的統治力日漸衰弱。

在也速迭兒繼位的同一年,原元朝遼陽行省境內的遼王阿扎失裡(成吉思汗弟合赤溫後裔)嚮明朝投降,明朝在此設泰寧、朵顏、福餘三衛,即所謂“兀良哈三衛”。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兀良哈三衛”,即朵顏三衛

不過,兀良哈三衛設立不久, 遼王阿札失裡等叛變離去,三衛名存實亡。

明成祖朱棣即位後,他重新招撫原遼陽行省轄境內的蒙古、女真各部,並在繼位初年就重設兀良哈三衛。

重設兀良哈三衛後,境內及周邊的蒙古、女真各部大小頭目紛紛遣使朝貢。明朝政府“來者不拒”,分別授予這些大小頭目以明朝官職,並頒發印信,根據其居地設立衛或所。

前面提到的卜刺罕衛,正是福餘衛旗下的衛所之一。

《明實錄》記載,卜刺罕衛設在“能木裡”地面。在蒙古語中,“能木裡”即今天的嫩江。“能木裡”中的“木裡”是蒙語“moren(江)”的音譯,而“能”可以看做是“嫰(non)”的另一種音譯。

也就是說,卜刺罕衛的人眾,大機率是指今天嫩江一帶的居民。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嫩江

知道了卜剌罕衛兀者的住所,接下來一起看看“他們到底是誰”。根據《明實錄》記載:

永樂四年(1407)十月庚寅: 亦答魯、能木裡女直野人頭目趙州不花、乞歹不花、忙古納等來朝貢馬。置密陳、卜刺罕二衛, 命趙州不花等為指揮…。

在這裡跟大家解釋一下:

這裡的“女直野人”,就是明代史料中對生活在松花江、嫩江直至黑龍江一帶的兀者人的統稱,也叫兀者野人(甚至直接叫“野人”)。

可以看出,卜刺罕衛人的主體是兀者人。

而兀者人是女真人的同族,與蒙古人族屬不同。

有趣的是,

自永樂四年的入貢後,“卜剌罕衛”就從明朝的史料中“消失了”。

當他再次出現的時候,

已經是半個世紀後,成化年間的事情了。

《明憲宗實錄》成化二年(1466年)九月丙戌條有如下記載:

迤北瓦剌酋長阿失帖木兒遣使臣平章兀納阿等貢馬…。時卜剌罕衛使臣打蘭帖木兒等五十餘人亦冒隨逝北朝貢…。

卜剌罕衛乃永樂年間所設…。雖稱逛北阿失帖木兒所遣,而文書不同,印信文字又不明白, 事有可疑。中間恐卜剌罕欲假以巡北名色, 貪得厚利…。

其迤北十六人如例給賞,卜剌罕五十人仍從朵顏賞例…。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明憲宗

簡單跟大家科普一下:當時明朝對待蒙古的朝貢,是依據地域“厚此薄彼”的,即薄三衛(兀良哈三衛)、厚“北虜(蒙古本部)”。

儘管派卜刺罕衛入貢的“巡北瓦刺酋長阿失帖木兒”,是瓦剌部(蒙古本部)也先次子,瓦剌太師(實際最高統治者)斡失帖木兒。明朝一直困惑,卜剌罕衛為什麼會受到瓦剌太師的派遣,但賜予卜剌罕衛使團的賞賜,依舊按照三衛的配置贈與的。

不過,四年後卜剌罕衛的一次入貢,讓明朝政府感受到了裡面的一絲涼意。

成化六年初,卜刺罕衛受“虜酋”脫脫罕和阿剌忽知院之遣,要求與明朝通貢互市,正月兵部奏:

虜酋脫脫罕遣使上書求入貢, 欲取路宣府野狐嶺入,但舊例迤北使臣西自大同貓兒莊入,朵顏三衛東自喜峰口入,其野狐嶺不繫入貢之路。兼未審此虜是何部落,卒然突至,實恐假此窺伺邊境, 不可不預為之備…。

明朝政府對卜刺罕衛受“虜酋脫脫罕”等人派遣求貢一事感到不解,便要求卜刺罕衛依“北虜”之例,從大同入貢。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看一下大同所處的位置。。。。

二月,

卜刺罕衛使臣直接來到了大同。

明大同總兵官楊信奏: “虜酋脫脫罕、阿刺忽知院遣使打蘭帖木兒等二百五十人, 貢馬騾七百餘匹。諭令止許二十餘人來朝貢,餘留彼處。”

注意,儘管兩支使團都是“卜剌罕衛使臣打蘭帖木兒”帶隊,

但成化二年“從朵顏賞例”,而四年後則是依“北虜”之例,從大同入貢。

卜刺罕衛之所以准許依“北虜”之例,從大同入貢,

最大的可能是,他們已被“北虜”脫脫罕和阿刺忽知院統治的部落集團,全面征服。

首先,卜剌罕衛這次“入貢”的規模陣仗不容小覷,使250人、貢馬騾700百餘匹,對比四年前的入貢,人數整整漲了近五倍。

其次,作為兀良哈三衛裡的一個小衛所,卜剌罕衛能在短短的四年內,依靠自身擴張發展成一個龐大部落集團的機率,接近於0。

實際上,在卜剌罕衛“消失”的半個世紀,他們離開了世代居住的嫩江故土,搬遷到明宣府(河北張家口)到大同周邊。

早在也先時代(1439~1453),也先就曾強遷三衛到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北部和巴彥綽爾盟一帶。

也先敗亡後,三衛部眾的一部分回到故地,但仍有一部分留居新遷之地。像卜剌罕衛使團“欲取路宣府野狐嶺入”,就是這一歷史現狀的反映。

一言概之,卜刺罕衛人原是居住在嫩江一帶的兀者人。但在也先時代,他們陸續遷到明宣府、大同邊外,併成為“北虜”脫脫罕統治下的部眾。

“虜酋”脫脫罕統治了卜刺罕衛,並借用卜刺罕衛的印信與明朝交往。

2。 從“卜剌罕衛兀者”到“滿官嗔—土默特”

從上文大同總兵呈遞的奏信看,在“虜酋”的首領中,

脫脫罕的地位高於“阿剌忽知院”。

再一次提醒讀者,這個在成化年間,掛名“卜剌罕衛”與明朝交往的部落,實力要比兀良哈三衛時期的卜剌罕衛,強大得多得多。

我們先看一下,

這位“阿剌忽知院”到底是誰?

元朝退居漠北後,北元政權依舊長期沿襲元朝官制,各部首領仍舊擁有元朝某些高階官號, 如太師、知院、平章等。

“知院”是元朝中央軍事機構樞密院長官知樞密院事的簡稱, 亦稱樞密知院。

在元朝,諸如樞密知院和中書省長官等均有位次排列,其中居知院首位者稱“阿哈刺忽知院”,因為“阿哈剌忽”在蒙古語裡有“第一”、“為首”的意思。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忽必烈開創了“省制”之端

因此,有些漢籍史料把“阿哈刺忽知院”譯為“為頭知院”,而“阿剌忽知院”等同於“阿哈剌忽知院”。

到了北元時期,在蒙古首領中儘管也有“阿哈剌忽知院”的稱號,但隨著北元政權的遊牧化,

知院等官稱逐漸失去了原意,成為異姓貴族的尊號。

15世紀中葉,擁有“知院”稱號者,大都是一個大的部落集團(萬戶)的統治者。其中,居“知院”之首的“阿哈剌忽知院”,其地位與權勢僅次於“頭等握兵大酋”的太師。

更何況,有的“太師”還兼稱“阿哈剌忽知院”。

北元可考的第一位阿哈刺忽知院,是大名鼎鼎的阿魯臺,他以太師兼稱阿哈刺忽知院。

順著時間線考證,文章中提到的這位“阿剌忽知院”,

就是後來蒙古大汗滿都魯、達延汗部下“大酋”脫羅幹。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滿都魯汗

作為蒙古大汗滿都魯的手下,他與太師亦思馬因合謀殺死了專橫跋扈的太師癿加思蘭而成名。後來,他跟與亦思馬因一起,作為新繼位的達延汗手下的兩個“大酋”之一,官稱阿哈刺忽知院,位居權力端次席。

《明憲宗實錄》成化十六年夏四月辛未條有如下記載:

斬虜寇卯斤於市。卯斤乃脫羅罕阿剌忽知院部下也,犯大同邊,為官軍所獲,法司論當凌遲處死, 命斬之。

這裡的“脫羅罕”是“脫羅幹”的異譯,而“阿刺忽知院”就是“阿哈刺忽知院”。

弘治元年(1488年)九月,達延汗入貢,明朝賞賜其部下。在明朝開列的賞賜名單中,脫羅幹居四位知院之首,其為阿哈刺忽知院當屬無疑。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明孝宗(弘治帝)

接下來,我們就來證明,成化六年的“卜剌罕衛頭目”阿刺忽知院,和成化十五年殺死癿加思蘭的阿刺忽知院脫羅幹,是同一個人。

《明憲宗實錄》記載:

成化二十三年三月癸卯巡撫遼東都御史劉潺等奏:卜蘭罕衛與泰寧衛夷人傳報小王子已死,且言欲從喜峰口入貢,因與泰寧衛同於馬市交易。

事下兵部,言:卜蘭罕衛與瓦剌滿都魯和親,不入貢者十餘年。一旦近邊傳報,欲容其為市,或欲緩我邊備。宜諭遼東守臣厚加撫卹,諭之曰,馬市之設,朝廷所以待三衛,餘不得同。如欲朝貢,仍以大同入,且諭泰寧等衛,自後勿得與之俱來。從之。

先簡單說明一下:

1)“卜蘭罕衛”即卜剌罕衛;

2)卜剌罕衛傳報“小王子己死”是一條假訊息,因為達延汗並非死於成化二十三(1487)年,而是卒於正德十一(1516)年。

(成化二十三年)卜刺罕衛想與泰寧等衛,一同從三衛貢道喜峰口入貢,“慘遭”明朝政府拒絕。明兵部官員的反饋是,

卜刺罕衛傳報這一訊息的目的是“欲容其為市,或緩我邊備”。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喜峰口,也是北方兵家必爭之地之一

顯然,卜刺罕衛也料到明朝政府有所顧忌,於是編造了“小王子已死”的假訊息,以此作為從喜峰口入貢的口實。

按照當時的規矩,當遇到緊急情況或傳報重要訊息時,明朝允許蒙古本部和三衛使臣破例從對方的貢道入境。

實際上,卜刺罕衛自成化十一年最後一次入貢後,便中斷了同明朝的交往,“不入貢者十餘年”。

從成化十一年至成化二十三年,正好時隔十二年。

不過,這段引文的關鍵,

是“卜蘭罕衛與瓦剌滿都魯和親”之事。

據蒙文史書記載,滿都魯無男嗣,只有二女。其一嫁給了太師癿加思蘭,另一個嫁給了“滿官嗔一土默特部”主火篩。

注意,“滿官嗔—土默特”出現了。

火篩在蒙文史書中稱塔不囊,塔不囊有“王子家女婿”的含義,也就是駙馬,火篩正是娶了滿都魯之女,才有此稱。

而歷史上的火篩,正是脫羅幹之子。

所以,到這裡我們就捋清了:

脫脫罕與阿剌忽知院統治的這個部落,在與明朝政府交往時,自稱“卜剌罕衛”;但在蒙古文史書中,這個部落被稱之為“滿官嗔—土默特”部。

按照蒙古文文獻《黃金史綱》記載,脫羅幹之父為土不申。這裡的土不申,大機率就是永樂二年(1404)被明朝封為都指揮僉事的福餘衛掌衛事土不申。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蒙古文版《黃金史綱》

微妙的是,與土不申一同被任命為福餘衛掌衛事的安出,自永樂以來一直與明朝保持著密切的聯絡,

唯土不申卻再也沒有出現在明人的記載中。

這與卜刺罕衛從永樂初後,半個多世紀不見於明朝史料記載之事,大有關聯。

因此, 我們可以推斷,脫羅幹之父(或爺爺)土不申,就是福餘衛第一位任掌衛事之一的土不申。

他率領著包括卜刺罕衛在內的部分福餘部眾,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成為了蒙古本部的一部分。

前面提到,“滿官嗔”有“類蒙古人”的意義,而卜剌罕衛的主體是兀者人,是女真近親。

該部人本非蒙古人, 而是漸已蒙古化了的異族人

脫羅幹、火篩父子是卜刺罕衛兀者人頭目,到了16 世紀雖然已經蒙古化,但明人仍知道其族屬來源。

嚴從簡《殊域周咨錄》說“或曰火篩乃虜別種,鵝掌韃靼”,這裡的“鵝掌”就是“兀者“的異譯。

因此。這裡的“滿官嗔”可以理解為“卜剌罕衛”的另一個稱呼。

既然這個部落被稱為“滿官嗔—土默特”,那麼“土默特”一詞,來源自何處?

答案就在卜剌罕衛的“第一虜酋”脫脫罕身上。

《明憲宗實錄》成化九年十月己巳條稱脫脫罕為“鄭王”。從擁有“鄭王”王號這一點可以斷定,脫脫罕肯定是黃金家族成員,地位尊貴。

在元朝時期,成吉思汗諸弟即元朝東道諸王后裔,都有各自的王爵稱號。

像“齊王”孛羅乃,是成吉思汗長弟哈撒爾後裔;“廣寧王”毛裡孩,是成吉思汗異母弟別勒古臺後裔;“遼王”阿札失裡(是成吉思汗幼弟帖木格後裔。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地圖右上角區域,即東道諸王封地

對照蒙漢文史料可以判斷,鄭王脫脫罕:

就是《明憲宗實錄》中的瘸太子,《皇明北虜考》中的瘸王子,蒙文史書中的多羅土蠻部主、合赤溫(成吉思汗三弟)後裔瘸太子。

也就是說,頂著“卜剌罕衛”的名號跟明朝交往的部落,就是蒙古史書中的“多羅土蠻”部。

在蒙古文史料《黃金史綱》和《蒙古源流》,以及漢語史料《皇明北虜考》中,都記載了多羅土蠻部主dorolang Tayiji殺死蒙古第29代大汗馬可古兒吉思一事。

其中,“dorolang Tayiji”翻譯成漢語,就是瘸太子

至於“土默特”一詞,直接來源於“多羅土蠻”。

《蒙古黃金史》稱他為“土默特之哈赤溫(合赤溫)後裔瘸太子”,《蒙古源流》則稱他為“多羅土蠻部之瘸太子”。

多羅土蠻”是個複合名詞。

其中“多羅”就是蒙古語裡的“七”,“多羅土蠻”可能表示該部在某一時期曾有七大營出現;而“土蠻”意為“萬”,也可以翻譯為“萬戶(大首領)”,均屬原東道諸王后裔統治下的往流諸部。

15世紀70年代以後,各大部落都是由若干個鄂托克(漢籍譯作“營”)組成:勢力最大處於支配地位的鄂托克的統治者,也就是整個部落集團的最大首領。因此,這個鄂托克的名稱,也就成了這個部落的名稱。

在瘸王子統治時期,多羅土蠻這一營最為強大,

所以“多羅土蠻”就成了這個部落的名稱。

按照蒙古語語法,“土默特”是“多羅土蠻”的後半部分“土蠻”的複數形式,也可以看做是簡稱。

不過,這位瘸太子最後的結局,著實不太好。

根據《蒙古源流》等史料記載,因為瘸太子殺死了馬可古兒吉思可汗,新大汗滿都魯即位伊始,便著手為馬可古兒吉思復仇。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馬可古兒吉思,人稱“小王子”,去世的時候不到18歲

而殺死馬可古兒吉思罪魁禍首之一的瘸太子,最終被滿都魯所殺,他的多羅土蠻部也被滿都魯佔為己有。

此後,蒙古史書中的多羅土蠻部,便被“滿官嗔一土默特萬戶”之名所取代,成為了蒙古大汗的直屬部眾。

滿都魯汗之所以把自己的次女嫁給脫羅幹之子火篩,也有一定政治因素的考量。這也間接證明了,為什麼火篩與滿都魯聯姻,卜刺罕衛(即“滿官嗔-土默特”)斷絕同明朝的交往的原因了。

簡單總結一下:

脫脫罕和阿剌忽知院管理的這個部落,在蒙古文獻中被稱作“多羅土蠻”部或“土默特”部,在明朝文獻中稱為“卜剌罕衛”。

滿都魯汗征服多羅土蠻部後,脫脫罕被殺,“卜剌罕衛兀者”後裔脫羅幹、火篩父子成為了部落的新掌門人,後者還成為了滿都魯汗的女婿,此時的多羅土蠻部,變成了“滿官嗔——土默特”部。

3。 15~16世紀時期的“滿官嗔—土默特”部

成化十五年,達延汗即位。亦思馬因官居太師,脫羅幹官居阿哈刺忽知院,其地位異姓貴族中,僅次於亦思馬因。

成化十九年,達延汗與太師亦思馬因發生衝突,亦思馬因被打敗, 西逃至“甘肅以北亦集乃等處”的老巢。從此,

脫羅幹及其子火篩,先後成為達延汗手下領兵打仗的第一“大酋”。

在成化末至正德初的二十多年裡,父子二人頻頻出現在明人的記載中,“除小王子達延汗外,只知脫羅幹、火篩父子”。

達延汗在打敗亦思馬因後,

吸取了歷史上太師專權的教訓,改革中央官制,將“頭等握兵大酋”、“官最尊”的太師一職撤消。

脫羅乾死後, 火篩為“滿官嗔一土默特”部的統治者。他是個智勇雙全的“大酋”,在他的統治下, “滿官嗔-土默特”部比脫羅干時更為強大。

進入16世紀,火篩的“滿官嗔—土默特”軍隊,經常入侵明朝邊境。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滿官嗔—土默特”騎兵

弘治十三年(1501年)正月,在神木“以計誘殺”明軍,二月又“以詐大敗”明軍於大同,十月又入大同西路。僅二月份大同之役,就殺死明軍九百餘人,“被傷及搶掠人畜無算”,明邊將和兵部首腦們甚至認為,“,火篩比之也先,梟雄尤甚”。

脫羅幹、火篩父子的強大,反映了當時達延汗六萬戶之間實力對比的變化。

在滿都魯時代,最為強大的是太師癿加思蘭統治下的永謝布部,其次是滿都魯直屬的察哈爾部。

伴隨著癿加思蘭被滿都魯、脫羅幹合力殺死,太師亦思馬因又被達延汗打敗西逃,前第一部落永謝布部發生分裂,實力遭到削弱。

一直“悶聲發大財”的“滿官嗔—土默特”部後來者居上

,成了僅次於蒙古本部察哈爾的第二大部。

在異姓貴族中,無人與脫羅幹、火篩父子相比

當然,火篩的特殊身份,也對部落的擴張產生了一定積極的影響。

他是前一任大汗滿都魯的駙馬,其妻是滿都海所生。後來,滿都海又改嫁達延汗,他與達延汗之間政治聯姻關係較為穩固。

這個輩份關係…。有些複雜。

正德初年(1506年),蒙古發生了一起政治大事件, 即右翼蒙古三萬戶的叛亂。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正德皇帝,即明武宗

這次叛亂,源自達延汗一系列削弱異姓貴族權力的舉措。

在他打敗亦思馬因、取消太師一職後,達延汗的統治日漸穩固,汗權有所加強,但他還是選擇進一步削弱異姓貴族的權力。

他派自己的次子兀魯思孛羅到鄂爾多斯部,三子巴兒速孛羅到“滿官嗔—土默特”部,試圖進一步剝奪右翼異姓貴族對部落的世襲統治權,代之以自己的子孫。

這樣的舉措必然會招致右翼異姓貴族的反對。

以鄂爾多斯部首領亦不剌為首的貴族,起兵殺死了兀魯思孛羅,巴兒速孛羅被迫逃回達延汗處。

於是,達延汗決定用武力鎮壓右翼異姓貴族。

達延汗率左翼三萬戶和科爾沁部之兵,在今天的達蘭特哩袞地方(呼和浩特北的大青山一帶)與右翼三萬戶聯軍決戰,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大青山

這為他以後分封諸子,取消異姓貴族對各萬戶乃至鄂托克的世襲的、直接的統治權, 打下了基礎。

前面一直“悶聲發大財”的“滿官嗔—土默特”部,是否參與了這次叛亂?

蒙文史書在談到同一問題時,頗有差異。

《黃金史綱》記載,在右翼貴族們殺死兀魯思孛羅後,曾商議處死巴兒速孛羅,當時就有火篩在場,達蘭特哩衷之戰中,“滿官嗔-土默特”部也屬右翼陣營。

但《蒙古源流》卻不提火篩要殺害巴兒速孛羅一事,反而說火篩極力保護巴兒速孛羅,並在達蘭特哩衰之戰時,為延達汗通風報信。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蒙古源流

不過,與漢文史料對比看,火篩不僅參加了右翼叛亂, 還在叛亂中起了關鍵作用。

要想弄清火篩是否參加了右翼叛亂,首先應確定達蘭特哩衰之戰及右翼叛亂開始(即兀魯思孛思被殺)的時間。

據《明武宗實錄》記載,正德四年十二月壬寅條載:“虜酋亦孛來(即亦不剌)部眾入套住牧, 乘隙屢寇邊境”。在這年閏九月,河套就有蒙古部眾活動,他們當屬最早入套的亦不剌部眾。轉年,亦不剌等部已遷到甘肅邊外,並從那裡入侵明邊。

顯然,他們在被達延汗打敗後步步西移,先入河套,再到甘肅邊外,最後到了青海,這次決定性戰役,至少發生在正德四年冬,亦不剌等人入套之前。

因此,我們可以大致猜測,達蘭特哩衰之戰大機率發生在正德三、四年間(1508-1509)。

據《明武宗實錄》正德三年十月丁丑條載:

原屬脫羅幹部的兀弩骨赤“因虜相仇殺,得隙率其家屬二十一人來降”,並說“兀弩骨赤等本山西人,其父為虜所掠,屬虜酋脫羅幹部下囚”。

兀弩骨赤屬火篩統治下的“滿官嗔—土默特”部,“虜相仇殺”正指達延汗與火篩之戰。

蒙文史書對右翼叛亂後,達延汗征討火篩一事也有記載。

《黃金史綱》提到,達延汗征討火篩,但反而被打敗,險些喪命。

《黃史》將此役與達蘭特哩衰之戰相區別。《蒙古源流》則將同一事繫於達蘭特哩衰之戰前,作為達蘭特哩衰之戰的序曲加以敘述。

也就是說,正德三年後半年,達延汗與火篩先行作戰。

擊敗火篩後,他一鼓作氣,於正德四年(準確地說應在正德三年十月兵敗後到正德四年閏九月亦不刺逃入河套之前),在達蘭特哩衷與右翼決戰,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鎮壓右翼異姓貴族叛亂後,達延汗將自己的子孫分封到各部。

達延汗長子圖魯孛羅夭折,沒有留下後嗣。

次子兀魯思孛羅被亦不剌等人殺害,只留下兩個兒子不地和也密力。不地作為達延汗長孫,被確立為蒙古大汗的皇儲,並直接統治原來屬於滿都魯、達延汗的察哈爾萬戶。

達延汗第三子巴爾速孛羅被分封在鄂爾多斯部,任吉囊(親王)。至此, 達延汗終於將原屬其父孛羅忽統治的鄂爾多斯部眾奪回。

第四子阿爾速孛羅則被分封到了滿官嗔一土默特部。

因為脫羅乾和火篩父子,是卜刺罕衛兀者人後裔,所以滿官嗔-土默特部又可被稱作“我折”或“我角”部(這可怕的音譯…。)。

因此,阿爾速孛羅又被稱為“滿官嗔臺吉”、“我折黃臺吉”。

但沒過多長時間,部落的最高統治權,卻從阿爾速孛羅那裡落入到了巴兒速孛羅次子俺答手中。原來,達延汗死後, 汗位並沒有像他所設想的那樣由長孫不地繼承, 而是被巴爾速孛羅竊取。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巴爾速孛羅,即賽音阿拉克汗

《黃金史綱》記載,巴兒速孛羅趁不地年幼(達延汗死時不地13歲)篡奪了汗位。後來不地前來興師同罪,他只好將汗位“還”給了不地。

但在巴兒速孛羅統治的四年(1516一1519)時間裡,他利用手中的大權,對已定型的右翼諸部最高統治權作了一些改動。

他剝奪達延汗四子阿兒速孛羅對滿官嗔—土默特部的最高統治權,代之以自己的兒子俺答,只為弟弟保留下部落六鄂托克之一的多羅土蠻鄂托克。

阿兒速孛羅之所以能繼續統治一個鄂托克,得益於蒙古黃金家族財產分配的原則,即大汗可以剝奪其他黃金家族成員的部分人戶,但不能完全取消他們的世襲統治權。

至於新的部落首領,為什麼會落到俺答的手上,還有個比較“有趣”的因素。

兀魯思孛羅被殺死後,巴兒速孛羅帶著長子麥力良吉囊逃回達延汗處,而將次子俺答留在滿官嗔—土默特部的頭領星蓋家。

達蘭特哩衰戰後,火篩決定向達延汗投降,“人質”俺答搖身一變成了“信物”。

《俺答汗傳》說,白馬年即正德五年(1510年),星蓋將俺答送與達延汗,“使祖孫二人平安相見”。俺答幼年的經歷,使他和滿官嗔—土默特部結下了不解之緣。

所以,當巴兒速孛羅長子麥力良被指定為自己的繼承人後,次子俺答便被分封到了滿官嗔一土默特部。

鑑於火篩(大機率)是主動投順達延汗的,加之在達蘭特哩衰之戰中所受損失較小,所以滿官嗔-土默特部的實力並未遭多大削弱,只是從原來的八營減到了六營。

同一時期,蒙古本部察哈爾減到了五營,鄂爾多斯減到了四營,喀爾喀減到了三營,永謝布部只剩下二營。

佔據如此強大的滿官嗔一土默特部的俺答,在以後能夠稱雄蒙古是不奇怪的。可以說,

俺答才是“乘火篩餘烈”發跡的。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阿勒坦汗:嘿嘿,我撿漏了

4。 總結

總的來說,“滿官嗔一土默特”部的變遷,

反映了從元朝滅亡到滿洲興起這一歷史時期,蒙古與女真關係的一個方面。

在這一時期,強大的蒙古各部,曾多次征討或蹂躪過野人女真即兀者人。

僅景泰元年(1450年)、二年間,蒙古脫脫不花汗率兵三萬征討松花江、嫩江一帶的兀者人,“收了野人女真等處大小人口約四、五萬,內有精壯二萬’。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脫脫不花,即岱宗汗

這些被俘虜的和舊附的兀者人, 後來逐漸融合到蒙古人中,成為蒙古民族共同體中的一部分。

但他們還是在蒙古人各部中,留下了自己的蹤跡。

除滿官嗔—土默特部之外,蒙古其他各部中也有被稱作兀者的部眾,如內喀爾喀五鄂托克中有一個兀者鄂托克。

此外,明末的葉赫部據稱姓土默特,這或許反映了該部統治者與滿官嗔一土默特部的族源關係。

從阿勒坦汗時代開始,可供參考的史料很多,限於篇幅,後面的歷史只做簡單概述。

到了末代大汗林丹汗統治時期,“滿官嗔—土默特”中的一部分,東遷至今天的遼東地區,投靠女真的皇太極。

客從何處來:概述阜新蒙古族的源與流

林丹汗

這一支,便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東土默特”。

滿清入關並統一全國後,在蒙古地區實行盟旗制度。

東土默特被分為左右翼,即土默特左翼旗和土默特右翼旗,統轄於卓索圖盟。

土默特右翼旗的駐牧地,大致在今天遼寧省朝陽縣、北票縣;

土默特左翼旗的駐牧地,大致在今天遼寧省阜新市所屬市、區及阜新蒙古自治縣一帶, 俗稱“ 蒙郭勒津” 。

也就是說,“滿官嗔—土默特”部的後裔,便構成了今天遼寧省蒙古族的基本盤。

標簽: 土默特  達延汗  滿官  知院  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