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唐朝玄奘大法師西行取經對於中國佛教的發展有些什麼意義?

作者:由 echo341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16-09-12

謝邀。首先宣告,我對佛教教義沒怎麼研究過,但對佛教在中國的發展略有涉獵。下面的言論僅為個人管窺之見,辜妄聽之。

說玄奘西去取經是因為佛教經典不全,依我看,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佛教經典可以說浩如煙海,不僅有經,還包括無數的律、論。可以說沒有哪個時期或哪個地區佛教經典是全的,因為實在太為龐雜。玄奘西去取經,應該說是為了統一共識。佛教經書本就屈口拗牙,不好理解,再加上能翻譯梵文的人就更少了。佛教經就和古蘭經一樣,經書的詮釋和弘揚全靠一些個人。大家都知道人的生命、智慧都是有限的,使得很多時候人是以個體的經驗和實證來理解經文,並告訴跟隨他的僧眾這就是經文的最初意義。因為很多人不認識梵文,最後只能接受某種解釋,選擇某個人奉為權威。這就是唯識宗、禪宗、密宗……八大派別出現的緣由。玄奘不是由於當時佛教經典不全,而是以他的智慧必然不能認同某些流傳的教義,以為西去取經可以追根求緣,以正試聽。玄奘雖然確實歷經無數患難,到達印度,取得“真經”,私以為也不過是在玄奘的認知下的“真經”。我們都知道玄奘大師偏於唯識宗。所以玄奘在世之時,佛教唯識宗佔據大唐佛教的主流地位,但玄奘一死,唯識宗便趨於式微。但佛教在中國的發展玄奘功不可沒,即使是今天,唯識宗依然在中國佛教中佔據一席之地。我個人也比較偏向佛教的唯識觀,因為它更加註重理性。我個人選擇相信佛教是一種處世智慧的傳揚,是一種對外在世界的一種主觀認識。而所謂的佛教在中國的發揚不過在政治鬥爭之中淪為各個君王和眾多權貴的意識工具,而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原立足,我個人感覺,不是因為佛教多麼高深,吸引人,而是因為中華民族文化傳承中的大道的早早缺失。如果認真讀過中國通史和文史公所著的史記,我們就能看出,孔子在世時,整個中國已經處於分崩離析之際,古道早已失喪,霸主群立,逐鹿中原,大家只想著以謀略為自己謀取最大的利益和榮耀,至於百性的幸福、安穩與否不過是權力鬥爭的副產品。正如聖經中上帝宣告【整個世界都臥在那惡者的懷裡】,孔子在世時奔走於列國之間,不是為鬥米之利,而是為道發聲,事實上我們看見孔子卻不被待見,即使君王心裡明白孔子的教導是正確的,但因著人的軟弱和貪慾不能領受。最糟糕的是,自孔子死後,他的“道”在人的私慾下被演繹得面目全非,成為所謂中華民族文化中的中堅“儒學”。大道的失喪,使得各種縱橫學說各領風騷,也使得外來宗教在中國開始蓬勃發展。而玄奘,不過是應勢而為,再加上自家之理解和感悟,成就了佛教唯識宗在中國佛教歷史上的一段興盛時期。

標簽: 佛教  唯識宗  玄奘  孔子  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