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方三文的雪球:中國版巴菲特訓練營

作者:由 來咖智庫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18-11-14

2010年12月18日,0點52分,方三文在

http://

my。imeigu。com

上發帖“如果有幾千使用者在這裡討論,還是很high的”。

http://

my。imeigu。com

從iMeigu論壇演化而來,是雪球正式推出前的過渡版。那時他所期待的幾千使用者,後來很快就達成,在這個平臺上的使用者也從幾千到幾萬、幾十萬到幾百萬,幾百萬到幾千萬。

男人,不管年齡大小,沒有不喜歡玩的。賭馬、電子遊戲、賽車、足球、極限運動……,區別只是喜歡玩的東西不同而已。然而同樣是玩,有的人玩出的是樂趣,而有的人則玩出了生意。

方三文是真的喜歡“玩股票、聊投資”這件事的。

在雪球公司,人人都知道方丈(社群使用者給方三文總結的外號)喜歡聊股票,不僅跟員工聊,在社群裡也極度活躍。截至目前,方三文在雪球上發帖達到43600多條,是社群裡絕對意義上的骨灰級玩家。

能把興趣作為事業的人是最幸運的。如果從這個角度上說,方三文無疑是幸運者,他把喜歡“玩股票、聊投資”這件事玩出了一家公司——雪球,而且還獲得了紅杉資本、晨興資本、螞蟻金服等機構超3。5億元人民幣的投資。

從iMeigu開始,雪球滾了8年。現在,這裡已經成為國內受歡迎的投資交流交易平臺:按照2018年7月完成D輪融資時披露的資料來看,目前雪球社群日均生產 20 萬條討論,月均活躍使用者高達1300萬。

從iMeigu開始,頭號玩家方三文“玩”了8年。現在,他要換種方式繼續這個遊戲:就像在教師節宣佈“退休”的馬雲馬老師一樣,最近他決定把雪球交給合適的人繼續滾下去,而自己則能更安心的在雪球上“做一個純粹的玩家”,更多從戰略上把控。

8 月14日,雪球釋出公告稱,聯合創始人兼COO李楠升任公司CEO,全面負責雪球各項業務推進。雪球的創始人方三文將繼續擔任董事長職務。而據雪球內部人士表示,方三文早在一年前就開始逐步“交棒”了。

從iMeigu開始,雪球不僅滾出了方三文的生意,更滾出了中國最具含金量的線上社群。

01

玩出來的iMeigu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看到雪球兩個字,首先想到的就是“搓雪球,打雪仗”,但在方三文眼中,雪球是巴菲特《滾雪球》一書封皮上的名言: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很溼的雪和很長的坡。

北大中文系畢業的方三文前十幾年的工作經歷一直在媒體圈。1997年加入《南方週末》,在南方系幹了8年,然後到網易做了5年副總編輯,是典型的媒體人的成長軌跡。

但是,單純的內容生產類的工作不是方三文喜歡“玩”的,他更喜歡網際網路。做記者的時候就喜歡泡論壇刷存在感,後來,他又遇到了讓他同樣喜歡的事,那就是股票投資。按照方三文自己的話說,加入網易後,獲得了一些期權,因此開始關注股市和投資。

方三文就和大多數男人一樣,一旦發現自己喜歡玩的東西,就非要把它琢磨透了不可。其實喜歡玩電腦遊戲的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到遊戲論壇裡跟不同的玩家交流心得,互相切磋技巧,還常常到直播平臺看大神的現場操作。

要知道,喜歡炒股的人也不例外。

2006年,方三文一面自己炒股,一面和國內大部分股民一樣,遊蕩於各大股吧。但是那個時候的國內股票圈,魚龍混雜,並沒有高質量的社群。

真的勇士,不滿意現有的,那就自己做一個牛的。

與遊戲界的傳奇胖子、著名沙盒遊戲Minecraft(我的世界)的開發者馬庫斯•阿列克謝•泊松(Markus Alexej Persson)開發遊戲的初衷相似,方三文夢想著做一個自己喜歡的、高質量的股票投資社群,這樣他可以在其中肆無忌憚的“玩”了。

幾年後,方三文在面對媒體採訪時說:“我的創業故事平淡無奇,就是媒體幹得不爽,所以就想體驗一下自己乾點事是否會爽一點。”

這種性格,可能跟他的籍貫有一定關係。方三文福建武平籍,漢族。武平縣名的由來清康熙《武平縣誌》、乾隆《汀州府志》均稱武平“以其地坦彝、人尚武”而得名。成功創立雪球以後,方三文與美團點評的王興、今日頭條的張一鳴並稱為“龍巖三傑”。

讓我們再把時間拉回到2010年3月1日。這天,終於按捺不住內心衝動的方三文正式從網易離職,拉著老同事李楠、梁劍一起創辦了雪球。

兩個多月後的5月25日,第一個產品

http://www。

imeigu。com

正式上線了。初生的iMeigu是一個為國內投資者觀察投資美國股市,提供美股行情、新聞資訊、財務資料等服務的財經專業網站。為什麼方三文要選擇從媒體入手?恐怕只能是他身上十年媒體從業經驗的慣性使然。

當時,iMeigu的上線恰好趕上中國概念股的上市風潮。2010年一年內就有42家中國公司赴美上市,iMeigu藉著這股資本市場的東風瞬間飛起來了,到年底的時候,日UV已經達到20萬左右。

如果說,愛玩的男人和愛笑的女人一樣,運氣不會太差,更不如說是雪球創始團隊因興趣使然的敏銳嗅覺,讓他們從一開始就找準了方向。

後來雪球的CEO李楠形容當時的情景說,“我們發現在中國炒美股的人都成了我們的使用者。”

據雪球副總裁劉江濤回憶,iMeigu的早期使用者其實就是中國最早一批開始玩美股的人,其中不乏大量的網際網路公司和科技公司的中高管。而這部分人身上有共同的標籤:投資經驗豐富、有全球視野、有分析公司的能力。

而正是這部分種子使用者,形成了雪球使用者天然的初始基因——跟股吧裡吵鬧的A股使用者不同,他們聰明、理性而又剋制。

那個時候,拿到了薛蠻子天使投資iMeigu,在中關村SOHO803辦公,十幾個人的團隊大部分在做內容。每天開完“選題會”,大家會根據興趣自行認領感興趣的話題。團隊處於一種玩得很嗨的狀態,團隊成員熱情很高,對於媒體人來說,這種狀態甚至可以稱得上“雞血”。劉江濤說,到現在還記得,自己曾寫了一篇3萬字的關於百度的分析報告。

02

從自己玩到大家一起玩的雪球

一下子崛起的iMeigu看起來很美,但是“頭號玩家”方三文卻著急了。

在他看來,當時的iMeigu依然停留在“媒體模式”,每天的內容是由編輯生產,上來的網友參與度很有限。

他覺得,有限的編輯只能生產有限的內容,總會碰到天花板的,要想衝破這個天花板,必須讓使用者參與其中,讓無限的使用者生產無限的內容,讓iMeigu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社群。

方三文在2010年的冬天,拉著李楠、梁劍一起去爬香山。三個人在半山腰做了一個改變雪球命運的決定:從媒體公司轉型網際網路公司,也就是iMeigu要從1。0的媒體平臺模式,向2。0的社交屬性產品模式進發。

促使三個人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始原因也很簡單:離開網易就是覺得媒體這件事不好玩,而iMeigu當時做的事情跟三個人在網易做的事情沒有區別。

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的理由,背後卻蘊含著深刻的原因。從媒體屬性向社交屬性的轉變本質上會帶給使用者全然不同的體驗:沉浸性的環境、明確的反饋、可分享可提高的技巧、還有最重要的參與樂趣。後來的雪球,恰恰就是在這些方面吸引了幾乎所有對投資感興趣的“玩家”。而依據心理學家的分析,也正是這些因素,會讓大家愛上網路遊戲。

2011年6月,雪球完成A輪融資,11月11日,

http://www。

xueqiu。com

上線,雪球正式進入了2。0時代。當時iMeigu和雪球同時並行,直到2013年9月,iMeigu網站才完全停止更新原創內容。

看似簡單的變化,給產品端和技術端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隨著戰略的調整,公司的架構和團隊構成在快速變化,由之前以分析師和編輯為主,逐漸變為以技術、產品、運營為主,越來越像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到了2014年末,雪球的團隊人數增加到了70多人,其中50多人是產品和技術人員。

而在這個過程中,雪球還面臨著產品要從PC端到移動端進化的挑戰。面對當時移動端和雲技術的崛起,很多人開始考慮PC平臺和移動平臺的關係。

方三文在2010年12月發帖認為,這三個平臺都會合成一個賬號。手機和pc只是終端,計算在雲上。但是手機終端的使用率會超過pc很多。因此雪球和PC端的iMeigu不同,從一開始就定位在了移動端。

翻看雪球CEO李楠在2012年在“thoughts on creating xueqiu”的筆記中所記錄的,雪球在2012年組建了移動產品的開發團隊,對於移動產品和團隊,雪球經歷了兩種生產和合作的模式。

在2012年1-9月,雪球完成了頁面產品的移動化,工程師們把雪球產品分為投資和社交兩個方向,由移動產品經理和設計師將線上產品轉化為iPhone和Android的產品原型,由移動工程師將後端API實現了iPhone和Android的封裝。此後,雪球的產品開始全面的網際網路化。

方三文的雪球:中國版巴菲特訓練營

(李楠當時關於產品的筆記)

事實上,2011-2015年之間,雪球在產品技術上面臨的內部挑戰是巨大的,而當時的外部環境也是極其複雜多變的。

在雪球剛剛上線初期,正值國內資本市場一片低迷,上證指數從2011年4月的3000多點,到 2012年11月跌至了不足2000點。

但雪球也並沒有因此而放低對種子使用者的篩選和要求。上線初期,雪球的運營團隊很注重社群氛圍的塑造,不僅僅透過邀請制篩選客戶,而且還需要提交一大堆的認證材料,來證明這個人真的是對投資有熱情。劉江濤回憶,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就天天在後臺做稽核。

外部資本市場低迷,作為投資交流平臺,想要運營好使用者必然艱難。當時雪球的運營團隊為了啟用使用者的積極參與,做了很多的嘗試和產品,例如雪球幣、投資日曆,還組建社群。

“但是由於對使用者需求缺乏深刻的理解與把控,所以這些產品推出後的效果並不明顯。部分產品也很快退出雪球歷史舞臺”,劉江濤提到。

但是資本市場自有其特殊性。2014年下半年起,A股市場開始回暖,到了2015年,整個市場沸騰了。雪球也迎來了流量的爆發,日新增註冊使用者幾乎是以前的10倍。雪球運營團隊在使用者身上持續的耕耘,總算看到了回報。

在資本層面,2013年6月和2014年9月,快速轉型中的雪球先後完成了B輪和C輪融資,兩輪共計融資5000萬美元,為轉型備足了彈藥。

2015年11月1日午夜,方三文在雪球上發了一條題為“雪球上線四週年”的帖子,回顧了雪球從1。0到2。0的過程。在帖子中方三文這樣寫道:

從員工生產內容到使用者生產內容;

從生產文字到生產策略;

從生產投資策略到生產金融產品;

這是雪球創立四週年以來走過的道路,

和正在走的道路。

也許我們沒有預見未來的智慧,

但不缺探索前行的勇氣。

從效率提升,

到生產重構,

到價值重生,

一切之所以可行,

是因為,

網際網路魅力無窮,

中國資本市場肥沃富饒。

在這個時代,

在這個行業,

做這個產品,

真好。

我也學會了麗華體…

03

雪球滾大,連線投資的一切

從2。0到3。0,已經完成向社群轉型的雪球,需要解決的下一個問題是商業模式的問題。

當時,依靠UGC內容的社群,本身的商業模式是十分有限的。而對方三文來說,他也不想依靠媒體傳統的廣告模式來賺錢。那去做付費閱讀嗎?使用者為什麼一定要付費來雪球看內容,這缺乏邏輯上的自洽性,也被雪球創始團隊放棄掉了。

雪球跟很多社群平臺相比,仍然是顯得比較特立獨行的一個相對封閉的社群。雪球上的使用者都是天然的投資人群,離資本很近、對投資有熱愛、使用者本身也比較聰明,每天都在“玩與錢有關的遊戲”——這些鮮明的使用者的特性,讓雪球靠交易實現商業化的想法有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A股在2014年進入大牛市的時候,在資本的簇擁下各種炒股平臺迅速崛起,但進入2015年,隨著市場行情的疲軟,很多勢頭迅猛的炒股社群也都銷聲匿跡了。

人們常說,當潮水褪去,才知道誰在裸泳。雪球依靠自己使用者的粘性和熱愛活了下來,而且還活得不錯。

對於雪球的模式,方三文曾在文章中表示:它不薦股,依靠使用者生產內容,讓喜歡獨立思考的投資者都聚到這裡,一起研究公司、聊聊投資。

在這種模式下聚合起來的一大批喜歡獨立思考、有真實投資能力的使用者。

那麼擺在雪球面前的問題就轉換為,如何讓這些天天在這裡吐槽、看行情、寫分析的使用者能夠在這裡交易。畢竟,在金融標準化產品銷售的市場中,已經存在數個強大的競爭對手。

目前,在交易業務層面,雪球主要涵蓋了股票交易、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三個主要品類。

股票交易方面,雪球透過與持牌的券商公司合作,為使用者提供A股開戶、實時下單、兩融交易、打新等服務。在公募基金領域,雪球旗下蛋卷基金已更新到近5000支公募基金申購,幾乎覆蓋市場上多數公募基金。

如果說10年前,金融標準化產品銷售還牢牢把握在銀行手中,那快速崛起的網際網路銷售渠道憑藉創新模式與超高效率已經顛覆了行業。以網路銷售平臺天天基金網為例,不僅依靠打折基金費用獲取了大量使用者,而且對基金公司也有極強的議價權。更別提兇猛如螞蟻金服和騰訊財付通這樣的網際網路流量巨頭了。

擺在雪球面前的似乎是個艱難的應答題,面對擁有巨大流量的巨頭,如何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道路?

不過好在有雪球上大量的“玩家”,其中不乏各種投資“大神”——這些大V的存在事實上充當了免費的投資顧問,他們可以從一個更長的時間維度,從整體資產配置策略的角度,給其他雪球使用者提供幫助,而且因為他們本身並不銷售產品,所以這些建議也更為真實和可信。

在這裡可以舉一個直播平臺和遊戲的例子。現在玩遊戲的人,都喜歡在各類直播平臺上看大神的操作,而雪球恰好就扮演了這些投資“玩家”的“直播平臺”的角色,雪球大V也跟直播平臺上的遊戲大神一樣,在這個社群具有非凡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雪球大V“銀行螺絲釘”在雪球社群的標籤是,“十年定投翻十倍”,“定時提供有價值的原創投資資訊”,即便是在現在的情況下,他的實盤投資組合的收益也能達到67。62%。他在雪球擁有近26萬粉絲。而雪球旗下蛋卷基金日銷量,相比2016年已大概增長了100倍。

在雪球裡,使用者會透過社群自發完成學習和提升的過程,大V們在這個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18年,雪球又迎來了成長生涯中的又一件大事,引入螞蟻金服做戰略投資者。今年7月,雪球宣佈完成1。2億美元D輪融資,螞蟻金服是本輪新加入的戰略投資方,這一訊號還被市場解讀為螞蟻金服首次投資證券市場。

但是,在具體的產品售賣方式上,雪球與螞蟻金服存在顯著不同。

作為國民級APP,支付寶和螞蟻財富依靠著巨大的流量,給使用者提供儘量多的產品和選擇。如果將其比作超市的話,雪球就是一個被賦予了更多資訊量和思考厚度的投資圈群社群,在這裡可能更加註重使用者自身對投資的理解,幫助不同的人群去聚合和交流。

說穿了,雪球更像各路投資“玩家”的遊戲場,在資本市場的“江湖”之中百舸爭流。在雪球,各路武功門派大相徑庭,熱鬧非常:有的是價值投資流派,有的是純技術投資流派,有的是量化交易流派,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只能拿投資業績說話。

04

結語

在雪球公司內部,始終縈繞著一種既不同於傳統媒體公司,亦不同於典型網際網路公司的氛圍。

在這個空間內似乎一切都在圍繞資本市場展開。員工一入職就開股票和蛋卷賬號,工作時段帶薪炒股,午餐時聊股票,連年會抽獎都是發基金份額。

現在,方丈仍然常在午飯時間出現在大家工作餐排隊的人群裡,也時不時跟大家侃侃股票,他早已經完成了 “讓無限使用者產生無限內容”的想法,而雪球也從創始團隊幾個人的遊戲變成了所有雪球使用者的遊戲。

在雪球,這裡投資眾神出沒。

在雪球,很多神又很快跌落神壇。

在雪球,只有投資“玩家”永不掉線。

標簽: 雪球  三文  使用者  iMeigu  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