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如何看待上海 40℃ 及以上極端酷熱天數已達 6 天,創下自 1873 年有正式氣象記錄以來新紀錄?

作者:由 凱巖城永不陷落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22-08-29

如何看待上海 40℃ 及以上極端酷熱天數已達 6 天,創下自 1873 年有正式氣象記錄以來新紀錄?凱巖城永不陷落2022-08-29 14:26:58

能怎麼看待?這個時代的長江流域乃至整個熱帶、亞熱帶季風區根本就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是沒辦法,中國人沒能把握住1500-1900的殖民時代,所以只能繼續擠在東亞季風區的爛地裡,迎接不可阻擋的全球氣候變化。說難聽點,安哥拉這邊年底最熱的時候,也熱不過夏天的長三角,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熱帶,我不好說。

人類大規模聚居在中低緯度的季風區,說到底還是因為古代生產力落後,剩餘糧食提供的能量和原始燃料提供的熱量扛不住大量人口擠在高緯度的苦寒之地,但是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高緯度地區過去的劣勢被工業革命帶來的強大生產力抹平了,甚至變成了相對中低緯度而言的優勢,十幾二十度的夏天體感非常舒適,而大陸性、海洋性氣候的冬天雖然比季風區漫長,但是絕對低溫卻並不低,且工業生產能夠提供足夠的防寒衣物和供暖熱量。

至於熱帶地區,在現代醫學的發展能夠預防和治療絕大部分熱帶疾病後,也變得不再駭人了,所謂瘴氣從此煙消雲散。現代熱帶地區在現代醫學的加持下就氣候而言是絕對宜居的,即便存在人為的政治動盪或治安混亂,小黑們再不濟也能做到生十個才死一個。因此理論上來說,如果在非洲廣闊的熱帶草原氣候區開闢一塊試驗田,全面引入中國高度發達的社會基建和執行體系,不考慮物流成本和生產成本的話,起碼在生活上是絕對比長三角舒適的。

現在我們再說回中國。其實現代中國城市基建,尤其是長三角城市基建的發達,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個地區的氣候實在過於惡劣,而自農業時代積攢而來的過剩人口又實在太多,因此除了高強度發展基建別無他法,如果不發展,結果就是成為另一個印度。我在來非洲之前以為東亞季風氣候下的炎熱是普遍真理,熱帶只會更熱,來了非洲才發現,這世界上誰寄吧跟你東亞一樣熱?最大的大陸碰上最大的大洋,高溫碰上高溼,因此長三角的夏天只有折磨可言,而到了冬天,一切又都反過來。我在迪拜的高溫下,躲到機翼底下也能明顯感覺到溫差,但是在長三角,樹蔭都是假的,空調才是真的。

然而對當代的人類而言,氣候毫無疑問是無法改變的,你打再多的增雨彈,也只是下一會雨,然後太陽出來雨水蒸騰,整個城市又熱又溼,離開空調房進入室外一秒溼身。因此我認為,在全球氣候最極端的東亞地區,尤其是長三角地區,應該首先嚐試設計室內城市,透過將絕大部分人類活動移入室內來規避極端氣候。東北地區的商場裡有室內的籃球場,這就是一個靈感,完全可以由長三角的城市規劃借鑑過去。室內城市在當代可以讓人類遠離極端氣候,而一旦氣候極端至形成電影裡那樣的災害,也可以節省很多摸爬滾打的時間,迅速建立新時代的避難所。

最後,至於那些宜居和宜農都分不清的貴物,趁早爬吧,反正來了也會拉黑刪評讓你滾蛋。

標簽: 長三角  氣候  季風區  熱帶  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