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體育

尼采為什麼說:只是作為審美現象,人在世上的生存才有充足理由?

作者:由 怕麻煩的西高地 發表于 體育時間:2018-07-05

尼采為什麼說:只是作為審美現象,人在世上的生存才有充足理由?Franz2018-07-06 20:16:46

首先這個句話的翻譯有問題,這裡的“有充足理由”對應的是rechtfertigen,其實更多的是一個法律用語,就是為人辯護,這裡表示的是人的生命得到了辯護。那麼,為什麼要為人的生命辯護呢?這句話的切入點就在這裡。

在尼采看來,悲劇體現了古希臘人在面對苦難人生時的勇氣。可以說,悲劇的誕生和古希臘人的世界觀是緊密相連的。關於古希臘人的人生觀,尼采和別人有著極其不同的解釋。在尼采之前,溫克爾曼透過對古希臘造型藝術的研究,認為古希臘精神的特點是“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這表明古希臘人是一個明朗、輕快、和諧和幸福的民族。相反,尼采並不贊同這種說法。他認為古希臘人在本質上對待生命是悲觀的,而恰恰是為了克服這種悲觀主義和虛無主義,他們才追求藝術,透過藝術來掩蓋生命的苦難,而不是聽天由命、不採取任何行動。

那麼,尼采是怎麼發現希臘人對生命的悲觀態度呢?他的靈感來自於酒神狄奧尼索斯的老師、充滿智慧的西勒尼。尼采在書中說到,傳說一個叫米達斯的國王曾在森林裡長期追捕西勒尼,最後終於抓到了他。國王就問他:對人來說,最美好的東西是什麼?西勒尼默不作聲,最後在國王的強迫下,他尖聲大笑地說:“可憐的短命鬼,你為什麼非要我說些你最好不要聽的話呢?最好的東西你根本得不到,那就是:不要生下來,不要存在,要成為虛無。而對你來說次好的就是快快死掉。”如果反過來看這句話,問一下對於人來說最差的是什麼呢?或許就是生活,也就是說,活著是最不好的事。

但是,為什麼只根據這個傳說,尼采就認為希臘人認識和感受到了生命的恐怖和苦難呢?這裡不得不提一個人叔本華,早期尼采就是處在叔本華的魔力之下。叔本華受到佛教哲學的影響,認為世界是虛無的,人總是處在無法滿足的慾望之中,因此人生是痛苦的。尼采也引用了叔本華的話,即“世界、生命不可能給出一種真正的滿足,因而不值得我們親近和依戀:悲劇精神即在於此。”所以,受叔本華的影響,尼采也認為古希臘人的世界觀是一種悲觀主義。當然,古希臘人的悲觀主義並不像叔本華哲學那樣最後會導致聽天由命,相反,古希臘人會透過藝術來克服苦難、來讚頌自己和生活。

可以說,悲劇便是這些藝術創作中的一部分。在這一點上,本書中的那句名言“只有作為審美現象,生命和世界才得到永久辯護”就容易理解了。作為審美現象、作為藝術創造,生命和世界才能在面對苦難的衝擊時得到永久的辯護。

此外,希臘人對生命和世界的辯護不僅包括藝術創作,還包括神話創作。在希臘神話中,最初統治世界的是殘暴的泰坦神,他們象徵著生命的苦難。後來奧林匹斯諸神戰勝了泰坦神,克服了這種苦難。而奧林匹斯諸神在道德上並不高尚,他們也會像人類一樣勾心鬥角、相互拆臺,使用陰謀詭計互相傷害。例如,在特洛伊戰爭中,諸神分成兩派,暗地裡較勁,分別支援戰爭中的雙方。正是透過創造這樣的神,古希臘人對自己的生命也做出了辯護。既然諸神也會做壞事,他們並不比人類高尚多少,而且他們也會遭受不公,那麼人類所做的壞事、所遭遇的苦難也就理所當然了,生活也就值得一過了。

尼采為什麼說:只是作為審美現象,人在世上的生存才有充足理由?死追因哲兒2018-07-07 15:09:55

尼采搞不到想要的女人,只好把多巴胺產生機制抽象化

尼采為什麼說:只是作為審美現象,人在世上的生存才有充足理由?達爾丁2018-07-15 12:51:02

謝邀。我個人對這句話的理解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人是有追求美的本性,而且人在一生當中都在追求各式各樣的美。

尼采為什麼說:只是作為審美現象,人在世上的生存才有充足理由?cxxgwzr2019-04-13 12:32:42

尼采的這種審美人生觀,根源可追溯到叔本華的悲觀主義思想,同時也來自對古希臘悲劇和當時德國國情的獨特認識。

這裡主要從純粹思維本身的角度展開,所以側重於由根源溯果。

——彌達斯國王在樹林裡久久地尋獵酒神的伴護:聰明的西勒諾斯,卻沒有尋到。當他終於落到國王手中時,國王問道:對人來說,什麼是最好最妙的東西?這精靈木然呆立,一聲不吭。直到最後,在國王強逼下,他突然發出刺耳的笑聲,說道:“可憐的浮生呵,無常與苦難之子,你為什麼逼我說出你最好不要聽到的話呢?那最好的東西是你根本得不到的,這就是不要降生,不要存在,成為虛無。不過對於你還有次好的東西——立刻就死。”

從《悲劇的誕生》提及文段的闡述中,尼采對人生悲劇性的痛切體悟顯而易見。

受叔本華影響

叔本華認為,意志,是一種盲目的不可遏止的生命衝動,是世界的自在之物,而一切現象都是意志的客體化,即表象。在現象中,意志是透過物質的中介把自己客體化的,從而表現為個別的存在物,叔本華稱之為“個體化原理”。在無目的的意志和無止境的慾望的驅遣之下,處在現象世界中的個體人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無限的追求與幻滅、苦難與不幸。即受到意志的奴役,為慾望所苦。

尼采也肯定人生的悲劇性質,並且對個體生命的痛苦與毀滅有著極為深刻的認識:

人生之事常常裹挾著無法訴說的沉重悲痛,如果窮究人生終極的意義和價值,最後看到的只能是虛無。

生存是充滿苦難的,生命是悲劇性的,這一點是不可更改、無可奈何的客觀現實。

永恆輪迴的世界是絕對無意義的、無目的的。

世界和生命永恆輪迴的生成流變, 這是我們看到的最基本現實。每一件事都誕生又死亡了, 每一個個體生命也在誕生和死亡, 世界在流變中, 無物可以永存。既然如此,那麼人活著究竟還有什麼意義和目的呢?人生就是一場悲劇,人在命運面前就像是一個孩子。只有自覺地丟掉生活的慾念,否定生命的意志,人生才會獲得解脫。這樣,

叔本華在找到了世界的本原和人生的本質的同時,也就否定了人的生命的意義。對於這樣的結論,尼采顯然是不願接受的。

尼采全部哲學的目的,就是肯定生命價值並賦予生存以意義,為人的生命的存在尋找新的支點和依據。為此,他的目光越過當代,投向遙遠的古希臘的悲劇時代,投向酒神精神(尼采主張以酒神精神來“肯定生命,哪怕是在它最異樣最艱難的問題上;生命意志在其最高型別的犧牲中,為自身的不可窮竭而歡欣鼓舞”這就是尼采從悲劇文化中提升出的悲劇精神,即酒神精神。酒神精神就是審美的人生,面對痛苦、險境和未知的東西,精神愈加歡欣鼓舞,因為他正是在用美的視野去估價痛苦、險境和未知事物,這種估價激發著他生命的活力。因此,具有審美的人生態度的人不拒絕一切人生悲劇,而是相反,笑對一切悲劇)、投向藝術。那麼,這時候,純粹主體對於理念的直觀就是審美,這是一種無痛苦的境界。

尼采的獨特之處

他並沒有因此而像叔本華式的否定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他雖然也承認了人生之苦,但是他的處理方式並不是消極避世、悲觀厭世,而是用潛藏在悲劇藝術中的人的強大生命力量,去克服人生的悲劇性,發現希望。在這裡,

尼采使用悲劇藝術來解讀人生、品味生命,號召人們去追求藝術的審美境界,在此種境界中消磨掉主體的個體性。

從這一悲劇性命運出發,由此,尼采提出藝術救贖。

在《悲劇的誕生》中,尼采首次提出了

透過審美現象使存在合理化

的命題:“惟有藝術才能把對悖謬可怖的生存感到的厭惡想法轉化為能令人活下去的想象,這些想象就是:以藝術遏制可怖即崇高莊嚴,以藝術化解對荒謬的厭惡即滑稽可笑”。究其原因,是因為藝術是一種不受現象世界限制、更直觀地通達真理的方式,這是語言和概念所不能企及的特性。

審美藝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升到人生觀層面。脫離於身臨其境的主觀感受之外,將人生及其悲劇看作是一種審美現象,就把人推到了客體的位置,原本令人痛苦難堪的不幸現實就僅僅成為了人的審美物件,人們不再以切實體驗者的身份或者從道德倫理的角度來評價判斷悲劇,而是用審美的眼光來對待。

審美的人生首先將人生及其悲劇看作一種審美現象。它強調,“只有作為一種審美現象,人生和世界才顯得是有充足理由的。在這個意義上,悲劇神話恰好要使我們相信,甚至醜與不和諧也是意志在其永遠洋溢的快樂中藉以自娛的一種審美遊戲。”

(題目出處)

在深入分析尼采為什麼這樣說的原因之前,我們先回到自身對於悲劇文化的體驗中,站在

旁觀者

的立場來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悲劇會令人產生愉悅感?悲劇之所以被稱為“悲”劇,那麼它必然是不完美的、令人抱憾甚至是痛苦不堪的(拿魯迅先生的話來說,悲劇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可是為什麼我們會喜歡悲劇呢?

尼采給出了回答,因為我們正是將自我從悲劇現象中抽身出來再審視它的。我們不再是身臨其境的體驗者,而是持審美態度的欣賞者。悲劇在我們眼中是作為一種藝術現象而存在的。無論是生成,亦或是毀滅,都只是悲劇“自身”的一部分,這一現象本身再怎麼悲,這樣的悲再怎麼無止境無盡頭,它也不過是我們的審美物件而已。以這樣的眼光來對待,甚至於悲劇色彩愈加濃厚,它的審美價值反而愈加高漲。

總之,

尼彩的悲劇藝術包含悲觀色彩,但不歸結為悲觀,悲劇藝術中更深層的維度是神聖與偉大。因為“悲劇以其形而上的安慰在現象的不斷毀滅中指出那生存核心的永生”,尼采看到了悲劇藝術對人的生存所具有的巨大魅力,用悲劇藝術解讀人生,詮釋生命,把人引入神聖的藝術審美境界,在藝術審美中獲得真實的生命感並體悟生命的無窮快樂。

人的存在的個體生命是有限的,

因生命充滿了悲劇式的衝突和不幸,惟有把世界和人生當作是一種審美現象, 我們才不至於在人生悲劇性面前被它嚇倒,才能感到生存還是可以忍受的。

因為,在審美生存中,我們才可把生命和世界都視為藝術品,透過自身的直觀感受和內心體驗直接超越生命的悲苦和世界的荒謬,在充滿美意、美感的真空中充分展現人與世界的最終價值和存在的意義。

尼采為什麼說:只是作為審美現象,人在世上的生存才有充足理由?Yufie2019-06-20 21:42:12

“甚至醜於不和諧也是意志在其永遠洋溢的快樂中皆以自娛的一種審美遊戲。 ​”

所有痛苦的,悲劇性的,就僅僅成為了一種審美現象。人不會輕易感到害怕,並在藝術和美感中實現超脫。

標簽: 悲劇  尼采  審美  生命  人生